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业推广方法全志杰,李元科(西北林学院)1林业推广方法的分类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类创造和积累了丰富多彩的林业推广方法,并且不断地调整、改革、充实、提高和完善。1.1按传播方式分有大众传播(文字方式传播和视听方式传播)、集体指导、个别指导等。...  相似文献   

2.
为加速“四化”建设,配合全国桉树技术开发研究中心在我省推广发展桉树造林与利用的需要,我省桉树科研推广协作组,经过充分酝酿,已于一九八五年十二月十六日至十九日在泰和县正式成立,并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参加单位和到会人数有江西省林科所,赣州地区林科所、林业技术推广站,赣南树木园,赣州市林科所,上饶地区林业局,鹰潭市林业局,贵溪、鄱阳县林业局,吉安地区林业局、林科所,泰和县科委、林业局、林业技术推广站、  相似文献   

3.
社区林业及其在四川的实践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本文探讨了社区林业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介绍了国内外社区林业发展的现状和经验,分析了四川的社区林业发展和取得较好效果的原因,指出了四川社区林业未来发展的目标:一是做好社区发展服务和为生态建设服务的工作;二是处理好社区林业发展与国家生态工程建设的关系;三是加大主区林业传播推广力度。  相似文献   

4.
一、桉树引种栽培的前景桉树生长迅速,轮伐期短,萌生能力强,适应性广,喜光,抗逆性强,强阳性树种,用途广泛,在造纸、纺织、纤维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发展桉树有利于林业产业体系和生态体系建设。1.发展桉树有利于林业生态体系建设。当前普遍存在针阔叶树种比例失调,面临森林生态效益发挥欠佳的问题,要想在短期内改善,种植桉树这样速生并具有高防护效率的树种是较好的选择之一。2.发展桉树有利于林业产业体系建设。我国年产纸浆3000万吨,而国产木浆仅200万吨,每年进口大量的纸和造纸原料,把巨大的木浆、木浆材、纸板…  相似文献   

5.
农业推广(林科)硕士专业学位经教育部批准于2001年在我校开始设置,是与林业技术推广、林业生产和管理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一种专业性学位,主要是为林业技术推广、林业生产和管理部门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人才。专业学位的课程是针对林业技术推广、林业生产和管理的特点,按林业推广领域而设置的。由于在林业推广活动中,如何与农民进行传播沟通、如何利用大众传播媒介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关系到技术推广的目标能否实现,所以以研究人类传播现象为主要内容的传播学就成为学位课程中的一门公共必修课。(一)传播学及其应用范围传…  相似文献   

6.
该文从培养方案入手,主要从课程设置和学位论文要求两个方面介绍了北京林业大学林业领域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同时阐明在农业推广硕士培养过程中应运用“案例式”、“交互式”、“专题讲座式”的教学方法,重视学位论文选题,加强论文阶段的管理,在论文过程中重点把好导师指导、中期检查、送审和答辩三个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7.
9月21日至23日,全省桉树推广工作会议在蓝山县召开。国家林业局桉树研究中心主任杨民胜、省林业厅副厅长张守攻、永州市副市长程展曦等17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总结推介了蓝山、道县桉树栽培经验,听取了杨民胜主任的学术报告。省林业厅专家林睦就现场进行了答疑。与会代表还深入蓝山火市大汊口桉树基地、中澳合作桉树种子园和道县林科所和桉树示范林基地进行了实地考察。  相似文献   

8.
80年代以来,我国林业系统利用世行贷款执行了4—5期林业项目,其中唯有国家造林项目(简称NAP)首次实施科研推广项目,井积累了大量实践经验。通过对NAP科研推广管理样本的实证分析评价,探讨了科研推广管理运行的内在规律,以此为指导,提出现代管理模式,即以服务总体项目、提高科技含量为目标,按照科技生产产业化思路,设计具有市场经济机制。科学管理制度、一体化管理方式的特征,运用高新技术装备的高效、协调运转的系统模式。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贺州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不断加大科研力度,积极抓好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精心培育适合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引导全市农民群众种植高产、高效、名优的经济苗木,先后在该市各乡镇推广种植优质速生桉树及荷木、杂交竹、八角等经济苗木1000多万株8万多亩。为推动该市林业种植结构和品种结构的优化升级,促进高效林业规模化、产业化生产,贺州林科所把培养、推广优良林业品种作为科研主要任务来落实。2000年以来,先后投入10万元建成了300万亩苗木培育基地、5000多平方米的育苗大棚和600平方米的育苗温室。培植…  相似文献   

10.
林业推广概述及其基本原则全志杰,李元科(西北林学院)1林业推广概述为了发展林业、倡盛林业,除了坚持开展林业科学研究、开办林业教育之外,也要积极发展林业推广。因为林业科学研究、林业教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供林业生产及其生产者应用,同时也为林业教学提供材料;...  相似文献   

11.
林技推广之我见陈登发展高产、优质、高效材业,最终取决于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科技成果的应用。但在新技术的推广及向生产力的转化过程中,“断层”现象时有发生,束缚了林业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阻碍了林业生产向更高层次的发展。笔者在部分林区及林业基层单位调查时发现,...  相似文献   

12.
林业推广计划全志杰,王成吉(西北林学院,陕西杨陵712100)1林业推广计划与目标的概念学习、研究林业推广计划,首先应弄清楚计划与目标的概念,以及目标和目的的区别。计划是工作和行动前预先拟定的具体内容和步骤。目标是想要达到的境地或标准,是行动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为了迅速促进我区桉树生产发展,开展学术研讨活动,为振兴我区林业作贡献,经广西林学会批准,1990年3月14日至16日在柳州广西林校召开了广西桉树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参加会议的有广西林学会,有关地、市、县林业局,国营林场以及科研、推广、教学、轻工、化工等33个单位代表共43人。林业部桉树研究开发中心筹备组祁述雄主任、罗季柏工程师到会指导。会议由南方桉  相似文献   

1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推广是把科学技术这一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纽带和桥梁。本文分析了我国当前林业科学技术成果转化不畅的原因,从对林业科学技术成果推广的认识、林业科技成果推广网络体系创新方面进行了探讨;根据林业生产特点,提出林业科学技术要因地制宜,按地域类型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5.
张治来 《沙棘》2005,18(1):34
榆林市林业工作站是全市唯一的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多年来,为全市的林业科学试验、技术的引进与推广做出了贡献。特别是俄罗斯大果沙棘的引种试验示范推广取得了成功并推广,大果沙棘引种成功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16.
《江西林业科技》1996,(5):14-17
推广林业科技发展高效林业信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江西341600)信丰县林业技术推广站自1984年建站以来,在县委和县政府的领导和重视下,在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站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科技方针,稳...  相似文献   

17.
BR-120是一种新型的高效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富民县对桉树的育苗、造林和南盘江林业局的杉木育苗、造林作了推广运用试验。结果得出:用1:5000的BR-120溶液喷施桉树和杉木后,对桉树和杉木的苗木和幼树的生长都有不同的促进作用。与对照相比较,使桉树的高增长29.0%,地径增长29.1%;杉木高增长20.7%,地径增长26.0%。BR-120促进桉树幼树营养生长的作用比杉木大。  相似文献   

18.
吴有昌 《热带林业》2001,29(3):100-108
对海南发展桉树人工林的回顾:海南桉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已成规模.主要措施是:量力而行,求新、求快、求发展;加强同国内外林业合作和交流,实施拿来主义,引进先进技术和良种,为我所用;集资源优势,攻关协作,跨越发展.对关键的问题提出思考;今后的发展:将坚持建设速生丰产林基地为重点,实施可持续发展桉树的经营战略,推广应用高新技术,促进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攀登林业科技新高峰,发展开放型的桉树产业.  相似文献   

19.
《湖南林业科技》2006,33(1):F0003-F0003
2006年1月20日,2005年度全省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总结会在长沙举行。来自全省14个市州林业科技推广站负责人、省林科院等相关单位代表20余人参加会议。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站长刘跃进同志作主题报告,总结2005年全省林业科技推广工作,安排部署2006年工作任务。林业厅科技与国际合作处副处长邹望坤同志到会并致词。2005年全省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迈出了新步伐,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省级重点推广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桤木、杨树、桉树等速生优良树种的试验示范工作均有突破性进展;二是市州林业科技推广工作成果累累,各地共推广应用各类林…  相似文献   

20.
为利于本学会有组织开展桉树科技学术活动,根据中国林学会章程有关实施细则规定,结合我省和本专业学会的实际,特制订本条例。第一条:江西省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是江西省林学会的下属专业学会组织。中国林学会章程为本专业委员会的章程。本专业委员会同时接受江西省林学会和中国林学会桉树专业委员会的业务指导。本专业委员会挂靠江西省林业科技推广总站。第二条:本学会是我省从事桉树科研、推广、生产、教学、管理、利用的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学术性团体。是党和政府联系桉树科技工作者的纽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