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嫩丰15号大豆选育报告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杨兆英,赵世宽,王淑荣大豆嫩丰15号(原代号为嫩抗8408—6),系我省中熟品种,它是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计划选育早、中、晚熟抗孢囊线虫病系列品种之二。该品种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对旱涝灾害有较强的适应...  相似文献   

2.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研究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王守义大豆孢囊线虫病是黑龙江省大豆主要病害之一。受害面积广,全省常年发生面积为1000万亩左右。危害严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达70%~80%,甚至绝产。为减轻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我所干197...  相似文献   

3.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种质资源的筛选与创新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王守义大豆孢囊线虫病是黑龙江省大豆的主要病害之一,发生范围广、危害严重,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大豆重迎茬面积的剧增,导致了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加剧。一般减产20%~30%,严重的可达70%~80%,...  相似文献   

4.
大豆抗孢囊线虫病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郝欣先  蒋惠兰 《大豆科学》1996,15(2):103-109
利用高抗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北京小黑豆、哈尔滨小黑豆等材料作抗源,配制杂交组合,成功地选育出高产稳产高抗SCN的黄豆新品种齐黄25和黄种皮新抗源40A、42A系列品系,还选育出农艺性状优良、高抗SCN的褐色种皮的齐茶豆1号等茶豆系列品系和黑豆昌黑豆2号。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产区种植抗线虫大豆品种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主产区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及危害情况,结合近几年来抗线虫大豆品种在东部地区大面积试验示范的经验,对黑龙江省东部大豆产区种植抗线虫大豆品种的相关技术措施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6.
1986—1990年在安徽省蒙城县大豆孢囊线虫病圃中对黄淮地区907份大豆种质资源进行抗大豆孢囊线虫5号生理小种的鉴定。结果鉴定出9个抗病品种。抗病性与粒色、花色、茸毛色关系密切,而与株高、生育期和百粒重等性状无关。  相似文献   

7.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黑龙江省农科院嫩江农科所自1979年开始进行抗大豆孢囊线虫病育种,通过系统选择育种,首先育成推广了抗病品种“嫩丰14号”,相继通过杂交育种,育成了一批不同熟期类型的高抗高产新品系。其中嫩抗8408—6是一个中熟的高产高抗的新品系,经抗性鉴定其根部平均孢囊数为0.6,达到高抗水平。1991年在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七个点平均比对照品种合丰25号增产54%。嫩抗8404—5是一个早熟的高抗高产的新品系,熟期与丰收19号相近,经抗性鉴定根部的平均孢囊数为0.3,达到高抗水平,1989—1990年在所内病圃发病条件下进行产量鉴定与对照品种“丰收19号比较,平均增产30%。嫩抗8728—1是一个高抗大豆孢囊线虫兼抗大豆灰斑病的品系。这批新育成的抗病新品系目前分别进入了全省大豆区域试验,品种比较试验和品种鉴定试验,这批品系的育成将对解决黑龙江省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促进全省大豆生产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新品种齐黄25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大豆孢囊线虫病新品种齐黄25的选育郝欣先,蒋惠兰,吴建军,高建伟,李之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所济南,250100)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世界大豆生产上的一种毁灭性病害。我省70年代末80年代初,东部大豆产区的即墨、腋州、平度、高密、莱西、昌邑、潍县等地...  相似文献   

9.
抗线6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大庆分院育成的又一个抗大豆胞囊线虫病的新品种,它是利用外源总DNA直接导入受体的方法选育而成,在大豆胞囊线虫发病地块增产显著.  相似文献   

10.
大豆孢囊线虫病(简称SCN),是世界农业生产上危害最大的主要病害之一。在日本、美国、巴西、加拿大,前苏联、朝鲜和中国等世界大豆种植面积较大的国家都有发生。一般造成大豆减产5%—20%,严重的甚至绝产。因此对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发生、危害、生理小种分布、抗源品种的筛选利用及防治方法研究,都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一、大豆孢囊线虫病的研究简史日本1915年由掘正太郎在日本福岛县白河附近发现大豆孢囊线虫病,当时叫“嫌地病”,也叫“月夜病”,1921年伊滕哉改名叫“黄萎病”。1952年一稔户通过比较鉴定,命名叫Hetero-dera glycines Ichinohe,英文名Soybean Cyst Nematode(缩写为SCN)。美国1954年首先在北卡罗来纳州发现SCN,相继在阿肯色、密苏里、田纳西、维吉尼亚、伊里诺斯、  相似文献   

11.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世界大豆生产上的主要病害,也是我国大豆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在我国的大豆产区,辽宁、吉林、黑龙江、河北、河南、山东、山西和安徽等省都有发生。根据辽、吉、黑、豫、晋、皖六省初步统计,受害大豆面积已达2250万亩,每年损失大豆约4亿斤,其中以黑龙江省受害面积最大,约有1000万亩,受到程度不同的危害。黑龙江省西部的肇东、安达、大庆、泰来、林甸、富裕、依安等风砂碱  相似文献   

12.
大豆品种齐农5号于2018年通过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是一个抗大豆胞囊线虫病、高油品种,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选育而成。2007年开始配制杂交组合,其母本为合丰25,父本为丰豆3号,选育方式为有性杂交。2015—2016年参加黑龙江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增产效果显著,2年10试验点次均增产,平均产量2 615.2公斤/公顷,增产幅度较大,较对照增产11.2%;2017年参加黑龙江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1年7试验点次均增产,平均产量2 611.1公斤/公顷,增产幅度同区域试验相同水平,较对照增产10.9%;属抗病、高油类型品种,3年抗病鉴定结果为抗大豆胞囊线虫病,2年品质分析结果为,蛋白质含量39.05%,脂肪含量21.91%;该品种生育天数在123天左右,活动积温2 550℃左右,适宜黑龙江省第一、二积温带种植。由于该品种具有抗病、高油、稳产等特点,现已被确定为黑龙江省大豆品种试验抗线虫区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3.
大豆新品种“东豆100号”是辽宁东亚种业有限公司选育,母本为“开交7310A-1-4”,父本为“开交7305—9—1—16”,2009年通过国审。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等特点,产量约为3000kg/hm^2。抗大豆花叶病毒病,轻感霜霉病,易感孢囊线虫病。生育期131d,适应区域较广。  相似文献   

14.
关于加速抗孢囊线虫病大豆品种选育问题的商榷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应用抗病品种是控制大豆孢囊线虫为害的经济有效的途径。调查线虫的生理小种的类型和分布,是选用抗源和进行抗病育种的科学依据。在东北地区已发现存在孢囊线虫的1号和3号生理小种。对孢囊线虫的抗源,主要是小黑豆和秣食豆品种,还有抗性较好的黄色种皮的农家品种,美国和日本利用小黑豆作抗源育成的黄色种皮的抗病改良品种则是直接可以利用的抗源。大豆—孢囊线虫相互作用的遗传学模式是:大豆的抗病性往往是隐性,而线虫的寄生性则表现为显性,了解这些特点可以更有成效她进行选育。用美国和日本的黄色种皮抗病的改良品种作抗源,进行品种间杂交;在我国优良的黄色种皮的感病品种中进行系统选育;或在引进的黄色种皮的抗病品种中向适应性好和农艺性状好的力向进行系统选育;这些都可以加快选育的速度。杂交后代从F_2—F_4连续接种连续选择,可以提高选择效果。花前挖根调查,将抗病单株座水移栽可以正常成活。不断发现新的线虫小种,不断筛选、不断挖掘新的抗源和抗病基因,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利用和转移秣食豆的抗病基因,是一个新的课题,可能会发现新的抗病基因系统,同时,在解决种皮颜色方面会比使用小黑豆的难度小一些。在解决所有上述这些问题时,不同学科、不同单位和地区之间的密切合作是完全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东北三省重要病害,近年来发病较重。嫩江地区历史上大豆种植面积最多为461万多亩,亩产204斤。现因此病的危害仅种植270多万亩,亩产只100斤左右。特别是本地区南部各县发病较重。为发展大豆生产,扩大种植面积,开展大豆孢囊线虫病防治研究工作,对促进大豆生产有着重要意义。我们经过四年的研究,兹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大豆生产发展的需要,为了推动大豆孢囊线虫病抗病育种及综合防治,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发起,于1985年7月16日至19日,举办了大豆孢囊线虫病哈尔滨学术交流会。应邀参加学术讨论会的有中国农科院品种资源研究所、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山东、山西、河南、安徽、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省25个单位,共51名有关科研、教学、生产等方面的大豆孢囊线虫病研究专家和科技人员。会议还邀请了中国农科院植保研究所副所长王翰起同志,农牧渔业部植检所线虫研究室主任刘存信副研究员和中国农学会代表孟可心同志出席会议进行指导并作了专题报告。中国作物学会大豆研究会理事长、黑龙江省科协名誉主席、著名大豆专家王金陵教授到会祝贸并讲了话。  相似文献   

17.
大豆孢囊线虫病在我国的大豆产区,东北三省、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和安徽等省均有发生。进行药剂防治成本高,不宜大面积推广。而种植抗病品种则是防治大豆孢囊线虫病经济有效的措施。美国自1967年以来,育成十多个抗大豆孢囊线虫不同生理小种并适合不同成熟期组种植的黄种皮大豆品种已在生产上应用,控制了孢囊线虫病为害。日  相似文献   

18.
超早熟大豆品种选育推广现状及建议魏新民,吴记安,潭娟,王忠跃,万立华(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农科所)目前,许多国家为了拓展新的大豆种植区域而致力于早熟大豆的育种研究。美国、俄罗斯、加拿大、瑞典等国均加强了早熟、极早熟乃至超早熟大豆育种的研究,这是由于世界...  相似文献   

19.
大豆孢囊线虫病的危害与防治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所张玉华大豆孢囊线虫病是世界大豆生产上危害最大的病害之一。对世界大豆生产已构成很大的威胁。一般造成大豆减产5%~20%,严重的减产30%~50%,甚至绝产。因此,采取最有效的防治措施,就显得十分必要。一、大...  相似文献   

20.
盐碱干旱地区大豆孢囊线虫病发生情况及防治付景春冷春宏徐海东(安达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安达市,151400)安达市,地处黑龙江省松嫩平原西部盐碱干旱地区,是全省大豆的低产区也是大豆孢囊线虫病的重病区。这一病害一直影响着大豆产量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