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塑料大棚葡萄生长与气象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塑料大棚葡萄为研究对象,观测了2016年大棚内葡萄生长期以及大棚内外小气候数据,研究分析了塑料大棚内葡萄生长特性和气象要素特点。结果表明:棚内外气温温差约15℃,棚内气温于14:00左右达到最高值,较棚外最高气温出现时间早1~2h;棚内20cm地温普遍较棚外高5~7℃,棚内地温达到葡萄根系活动的时间较棚外早13d;棚外葡萄从发芽至成熟用时110d,棚内葡萄用时101d,较棚外提前9d成熟;萌芽至开花棚内较棚外用时明显减少,棚内较棚外提前了13d,着色至成熟棚内较棚外用时长,棚内较棚外推迟了2d;根据品质检测结果得知棚内外的葡萄品质差异较大,棚内葡萄的糖、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高于棚外,棚外的维生素C含量具有明显的优势,棚内葡萄较棚外着色要好。  相似文献   

2.
试验采用50目防虫网搭建密闭型网棚,种植18个广西柑橘主要品种(柚类除外).通过3年的试验观察表明:防虫网棚极显著降低了棚内光照强度,减少幅度达40%左右;防虫网棚内湿度极显著高于棚外,增加幅度约13%;但对温度的总体影响不大,棚内、外温差在1℃左右;防虫网棚内环境有利于柑橘的树体生长(营养生长),防虫网棚内、棚外柑橘...  相似文献   

3.
多层覆盖是甘肃渭河流域冬季塑料大棚保温的一个重要手段,本试验通过在塑料大棚内搭建不同小棚并覆盖塑料薄膜,对塑料大棚多层覆盖的冬季保温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塑料大棚多层覆盖可以提高棚内气温和地温,随着覆盖层数的增多棚内气温的升高幅度降低。每增加1层棚膜,棚内日最低温度提高1.84~4.48℃,日平均温度提高1.38~3.72℃。采用4层覆盖,棚内日最低温度可提高5.69℃,平均温度提高13℃左右;单层覆盖时会出现逆温现象。不同覆盖层棚内温度与外界气温间关系密切,随着保温层数的增多,棚内温度受外界气温的影响越来越小。  相似文献   

4.
《长江蔬菜》2012,(3):59
正棚内消毒要彻底。蔬菜罢园后,菜农为使下茬蔬菜早日上市,大都在罢园后仓促定植,而忽视了大棚的消毒工作,为下茬蔬菜病害暴发埋下了隐患。蔬菜换茬时,一定要把棚内的枯枝残叶清理干净,并认真做好棚内消毒工  相似文献   

5.
施用氰氨化钙结合高温闷棚措施能杀死棚内各种病原菌和虫卵,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有效防治土传病害,提高黄瓜产量。为验证氰氨化钙结合高温闷棚措施的增温、杀菌消毒效果,作者开展了相关试验,了解闷棚期间棚内外土温和气温的变化情况,并研究高温闷棚对后茬黄瓜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温闷棚期间,棚内外气温差2.4~11.3℃、棚内气温比棚外平均高7.7℃,棚内外地温差3.7~13.7℃、棚内地温较棚外平均高10.6℃;施用氰氨化钙结合闷棚措施对土壤有很好的消毒杀菌作用,黄瓜霜霉病和潜叶蝇的预防效果较好,后茬黄瓜的植株长势和产量提升明显。  相似文献   

6.
桂南地区冬季单栋塑料大棚小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单栋塑料大棚内外的冬季小气候条件进行观测,并且分析棚内小气候特征.分析结果表明,棚内透光率为70%~80%,阴天较高,晴天较低;棚内日平均气温增温1.3~1.9℃,最高气温增温3.9~8.4℃,最低气温增温0.8~1.3℃,棚内日较差高于棚外2.7~7.1℃,晴天及多云天夜间出现0.2~0.9℃的"温度逆转"现象;棚内0,5,10,15,20 cm各土层地温平均增温2.8~3.6℃;棚内地表最高温度增温0.1~3.6℃,最低温度增温2.2-5.2℃.日较差大于棚外-5.1~2.2℃,晴天12:00棚内0 cm地温出现0.5℃的"温度逆转"现象;棚内日平均相对湿度高于棚外10%~23%.  相似文献   

7.
1晴天晴天是适合黄瓜生长的最好天气。虽然晴天往往夜温较低,但由于白天棚内吸收贮存的热量多,晚上棚内气温也较高。所以遇晴好天气,上午在不降低棚内气温的前提下,应尽早揭开薄膜上面的草帘、棉被等覆盖材料,使棚内早见光、多见光。中午棚内气温不过高时,一般可不通风或少通风,若棚内气温超过30℃,应注意通风1 ̄3小时,下午3 ̄4时,外界气温迅速下  相似文献   

8.
光伏农业大棚因棚顶安装太阳能板,遮挡部分阳光,致使棚内光照较弱,弱光成为限制棚内作物产量和品质的主要客观因素。故寻找具有一定经济附加值、耐阴的农作物品种是解决光伏农业联栋温室弱光限制的根本措施之一。本试验在光伏棚内及棚外露地同期进行保健蔬菜养心菜栽培,次年进行重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光伏联栋温室棚内养心菜未见感染病害,未喷施任何农药,而棚外有少量感染锈病,光伏联栋大棚内种植养心菜可收获真正的放心绿色蔬菜;同时棚内较棚外产量优势明显,棚内一定遮荫利于养心菜的生长。  相似文献   

9.
对浙江海盐大棚葡萄双膜覆盖栽培不同阶段棚膜内外光照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2—3月双膜覆盖期棚内平均光照度仅有0.62万lx,4月至5月上旬单膜覆盖期棚内平均光照度仅有0.98万lx,分别只有相应时期露地光照度的60.2%和68.5%。不同天气下光照度差异很大,大棚葡萄光合作用只能靠晴天和多云天;双膜覆盖栽培各覆膜阶段平均使光照度减弱近1/3。大棚葡萄要获得优质高产,有必要增加棚内光照度;提出了提高棚内光照度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杜适普 《食用菌》2016,(4):63-64
对2015年6-7月林下香菇棚内第一潮香菇出菇期温度进行了较为系统采集,并初步整理出气象台天气预报数据与林下菇棚内温度变化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果树设施栽培旨在提早采收,规避灾害性天气对果树生产的影响,错峰销售,提高收入。在实际生产中,受经济、技术等方面的影响,棚内温度有可能低于棚外温度,造成棚内果树受冻的棚温逆转现象。对此,笔者根据多年的研究实践,提出了设施栽培果树防止棚内受冻的技术意见,供技术人员和果农参考。  相似文献   

12.
1 农业防治 1.1 温湿度管理地面传统畦灌方式的,棚内两端各挂1个温湿度计,定时测定观察棚内空气温湿度,用测得数据与测时所处生育阶段最适温湿度相对照,来指导放风降温湿及盖帘增温。主动调控、掌握棚内的温湿环境,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3-27℃,夜间16-20℃,  相似文献   

13.
南宁市大棚早春越夏种植水果黄瓜的小气候评价与调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丹  刘云  卢明 《长江蔬菜》2011,(4):47-50
对南宁市大棚小气候特征和水果黄瓜生长所需环境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从水果黄瓜整个生长期来看,棚内光照强度不足,远低于其光饱和点,多云阴雨天气则更差;从播种至开花结果期,棚内平均昼温偏低;结瓜期棚内平均昼温偏高,平均夜温很高,4~9月棚内的平均夜温均在20℃以上,高出其最适夜温上限温度2.7~9.1℃,而且导致昼夜...  相似文献   

14.
20 0 1年 3月 2 7日 ,我地遭遇冷空气 ,白天下了雨加雪 ,为了防止雨水淋湿草帘 ,学校试验基地的杏树冬暖大棚 2 7日傍晚未放草帘 ,夜间气温骤降 ,至 2 8日凌晨 2时 ,降至 - 4℃ ,棚内温度降至 6℃ ;凌晨 4时降至- 6℃ ,棚内降至 5℃ ,为保持棚内温度 ,2 8日凌晨 4点在棚内后墙根处点燃两堆木柴 ,半小时后棚内积满烟雾 ,2 8日上午 7点 30分 ,棚内浓烟未散 ,完全打开上通风口排烟。1 烟害的症状  2 8日上午发现 ,凯特杏果实表面已部分或全部堆积黑灰 ,用手擦不掉 ,1周后黑色逐渐褪去 ,覆盖黑灰处变成浅褐色 ,严重者果皮爆裂。烟害发生后 ,前…  相似文献   

15.
利用日光温室栽培‘早脆王’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 ~2010年利用日光温室促成栽培‘早脆王’枣,枣果6月底成熟,比露地栽培提早60天左右.阐述了日光温室的建造和棚内树株的管理技术,介绍了栽培过程中棚内温度和湿度的调控要点.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陕北地区利用日光温室棚内前沿种植佛手瓜,既不影响棚内越冬共生蔬菜的生长,又能充分利用棚外露地空间(在佛手瓜上架前在靠近棚室的露地可种植一茬早熟马铃薯),实现了立体高  相似文献   

17.
大棚番茄滴灌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示范推广大棚番茄膜下微灌技术,对番茄膜下滴灌与沟灌两种方式下灌溉用水量、棚内温湿度、发病率以及番茄产量等情况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结果显示,使用膜下滴灌比沟灌省水54.8%,棚内气温提高2.4℃,地温相对提高3.6℃,棚内湿度降低14%,增产15.7%,增加收入11.4%。  相似文献   

18.
《北方园艺》2011,(5):108
1蔬菜受冻后,不能立即闭棚升温,只能使棚内温度缓慢上升,让受冻组织逐步吸收因受冻而失去的水分。2在棚内搭遮阳棚,防止阳光直射受冻蔬菜。气温高时,要全部遮盖,其余时间部分遮盖,使棚内保持适宜的温度湿度,当受冻组织恢复活力后,逐步减少遮荫。  相似文献   

19.
为了科学精准地调控春秋棚温度,创造适宜西瓜生长的环境,针对延庆春秋棚西瓜生产开展棚温监测,收集同期棚外相应气象资料,分析棚内温度日变化和月变化规律以及棚内外温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春秋棚保温、增温效果较为明显,春秋棚内温度与外界温度、天气状况密切相关,晴天时棚内气温变化幅度较大,升温、降温均较明显,多云、阴天气温变化幅度较小。结合西瓜冷、冻害温度指标,运用统计回归方法,对早春夜间低温条件下棚内监测温度和外界气象资料温度进行分析,确定了利用天气预报最低温度来预测棚室夜间冷害、冻害预警指标,当天气预报最低温度≤8.99 ℃时,有发生冷害风险;当天气预报最低温度≤4.21 ℃时,有发生冻害风险,可有针对性地服务于春秋棚西瓜生产。  相似文献   

20.
芹菜大棚生产中,由于棚内外气体交换受阻,棚内二氧化碳浓度随着芹菜光合作用的进行而下降,不能满足其要求。为提高棚内二氧化碳浓度,促进芹菜生长,进行本试验。一、试验情况供试芹菜为上海青梗芹,于1989年9月15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