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就业结构的一个主要表现是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本文论述了劳动力必然转移的理论以及城市形成和发展的一般理论。并将二者进行分析认为,只有劳动力转移的时候才会带来大量需求从而形成规模经济,导致聚集经济的出现最终形成城市。所以城市化的发展与农村劳动力转移有直接的关系。那么要促进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就必然要求促进劳动力的转移,而只有农村经济的发展才会导致这一目的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理论上, 我国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应该与人口城市化进程有一定的联系, 因此文中分别对四川、陕西、甘肃和云南四省进行实证分析, 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对退耕地区城镇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西部退耕还林工程和城市化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最后, 根据实证结果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郭伟 《绿色科技》2015,(1):279-282
分析了2007~2013年吉林省林业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相关性,并阐述了林业三次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的动态变化过程及其相关性程度,为促进吉林省林业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均衡性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目标。“生态和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和谐社会。在日益加快的城市化进程中,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建设“人居城市”为目标,建立起良性循环的生态体系、资源低度消耗的生产体系和效益持续增长的经济运行体系,促进经济与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为此,我们在工作中必须坚持处理好四种关系。一、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科学发展观认为,经济发展要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经济发展不应成为污染环境的根源,环境也不应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二者…  相似文献   

5.
方怡  王琪林  杨霞 《绿色科技》2021,(12):251-254
由于产业结构是反映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方面,就业结构是考察宏观经济状况的重要指标.以四川省1991~2018年的经济及人口数据为样本,运用产业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系数等描述了就业结构与产业机构之间的协调性,借助SPSS 19.0、Eviews等分析工具构建回归方程来剖析了就业结构对产业结构的作用机理,分析了四川省就业...  相似文献   

6.
构建了南昌市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计算两者的综合发展指数,并运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度模型计算了南昌市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发展的协调度。结果表明:1)2002—2012年,南昌市城市化呈快速发展趋势,城市林业的发展可以分为较快发展(2002—2007年)、平缓稳定发展(2007—2009年)、快速发展(2009—2012年)三个阶段;2)城市化与城市林业的发展状态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即城市化略滞后于城市林业阶段(2002—2005年,2010—2012年)、城市化与城市林业波动发展阶段(2005—2007年)、城市林业滞后于城市化阶段(2007—2009年);3)南昌市城市化与城市林业协调度总的为优良协调,协调度较高,城市化与城市林业的发展速度比较一致,但城市林业质量是否符合了城市化水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全面实施"生态立州",是伊犁自治州党委提出的发展战略,也是推进自治州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林业产业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为就地吸纳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拓宽就业空间,努力实现农村劳动力的最大化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贵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林业生产发展负面效应的分析,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以期为林业政策决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在城市化迅速发展背景下,有关城市生态的许多问题也日趋突显,讨论了城市化与城市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城市生态足迹以及城市热岛效应等几个热点问题,探讨了与之有关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城市化发展与土地的矛盾是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化发展的必然产物.选取3个影响因素准则层-经济强度指数、社会强度指数、生态效益指数,采用AHP方法从多年动态角度分析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并把分析结果与城市化构建回归模型,分析城市化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生产要素投入、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城乡收入差别是影响到土地可持续利用比较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城市化、工业化快速发展前提下,需要有效地增加投资,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加快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人口的绝对增长是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需要面对的问题,特别是与此有关的粮食安全问题,因为粮食单产在耕地面积难以有效增加情况下,已经成为制约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的因素.保护耕地面积不减少,特别是增加耕地有效面积,即增加土地生产能力,保证粮食安全,才能最终实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而且,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转变人口结构,控制人口总量增长,对于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较好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1.
指出了城市化过程中地质环境承载着人类生产生活的空间,同时又因人类活动诱发诸多地质环境问题。针对城市发展过程中产生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包括重视地质环境保护,调整人类工程活动方式,对城市地质环境进行合理有效的利用,以此促进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  相似文献   

12.
松嫩沙地承载力与乡村城市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土地沙漠化问题被人们普遍关注 ,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也是人类所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问题。松嫩沙地处于欧亚大陆中纬度巨型沙带的东部边缘 ,因而也是欧亚大陆和我国土地沙漠化发展的东缘。本文提出要使松嫩沙区的农牧民尽快摆脱落后状态 ,脱贫致富 ,一方面要防治沙漠化 ,提高土地的生产力水平 ,即提高土地承载力 ;另一方面 ,还要减轻和消除沙区过重的人口压力  相似文献   

13.
分析中国城市化进程对房地产业的影响,以及房地产业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并提出了促进房地产业与城市化进程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李王虎  肖金良 《绿色科技》2015,(2):293-294,301
指出了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变化与土地城市化存在密切关系。选取1997~2011年重庆市相关数据,使用回归分析方法,对重庆市城镇人口与城市建成区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城镇人口对城市建成区面积有影响,且可用数学模型进行表达。  相似文献   

16.
以辽宁省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耦合关系。结合辽宁省自身情况系统科学地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耦合模型,并将这个耦合系统的演化周期分为低级共生、协调发展、极限发展和再生发展4个阶段。通过对辽宁省各指标的计算及综合分析得出以下结论:2001-2002年从再生发展阶段转为极限发展阶段,2003-2004年从极限发展阶段转为低度协调发展阶段,2005-2010年则处于极限发展阶段。2001-2010年辽宁省的城市化综合指数呈现直线上升趋势,生态环境效应综合指数呈现波动式变化,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系统耦合度曲线呈现先大波动变化后趋于平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用Granger检验分析了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之间的关系,以此提出了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北方城市化发展过程中发展节水型园林绿地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园林绿化是城市基础建设设中重要组部分。针对北方城市水资源紧缺、城市园林绿地灌溉用水量逐年增加、城市生态环境用水供需矛盾突出的现实,总结分析了北方园林绿地灌溉存在的诸如方法落后、用水浪费一些普遍问题。认为在北方城市化进展中,发展节水型城市园林是当前重中之重,应调整植物种植结构,发展节水、抗旱型绿地,积极推广先进适用的节水灌溉新技术、改善和提高绿地灌溉条件,严格规范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与施工,研究探索废污水回收利用和收集汛期降雨、灌溉城市绿地的新途径,以加强城市化进程中城市水资源综合利用,缓解北方城市用水紧张局面。  相似文献   

19.
以北疆地区11个主要城市2001-2009年统计数据为基础,分别从人口、经济、空间、生活城市化和生态环境压力、状态、响应层面构建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综合指标评价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加权求和方法获得分指标和综合指标得分,构建了7种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模型,并对其演化趋势进行评价和分析。结果显示:研究期间北疆地区主要城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以轻度失调与勉强协调发展模式为主,总体经历了轻度失调发展模式到勉强协调发展模式再到轻度失调发展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李洪帆 《国际木业》2009,39(10):1-1
10月1日傍晚,在调研成都板式家具及人造板产业之余,我乘成渝高铁前往重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