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7 毫秒
1.
混合动力汽车具有燃油经济性高、行驶性能优越的特点。混合动力汽车的发动机需要使用燃油,在起步、加速时,由于有电动马达的辅助,可以降低油耗。混合动力汽车的驱动是其核心,大功率IGBT驱动技术虽然层出不穷,但技术核心在于信号的隔离、信号的传输和抗干扰能力,介绍了一种最新的IGBT驱动芯片及其驱动原理和应用。  相似文献   

2.
汽车作为一种运输工具,运输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取决于汽车的动力性,动力性是各种性能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纯电动汽车通过电机系统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单一动力驱动车辆行驶,驱动电机的关键参数决定了汽车的动力性能。因此,在驱动电机开发前进行参数的选型计算,以校核设计方案是否满足设计指标要求尤为重要。本文就驱动电机的关键参数选型提供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缓解能源危机,降低汽车带来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世界各国相继开始新能源汽车的研发,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混合动力汽车与纯电动汽车,同时也是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新能源汽车类型。动力电池作为纯电动汽车的关键部件,电路复杂且电池技术相对不成熟,是纯电动汽车工作部件中主要故障来源之一,其工作性能直接影响汽车行驶安全。该文以纯电动汽车生产中锂离子电池为研究对象,基于数据驱动法开展纯电动汽车动力电池故障诊断方法相关研究,研究结果可为新能源汽车故障维修提供新的发展思路与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进步,汽车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新能源汽车应运而生。新能源汽车以电力为动力,不再使用汽油柴油等燃料,有助于减少对石油资源的消耗,达到更好的节能减排效果。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部分新能源汽车也出现了各种问题,维修人员必须做好相关工作,确保新能源汽车的正常行驶,促进新能源汽车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前景,结合实际分析了当前新能源汽车常见的行驶故障,并在此基础上介绍了相关维修技术。  相似文献   

5.
高速履带车辆静液驱动转向控制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高速履带车辆静液驱动转向行驶控制问题,在对静液驱动履带车辆转向行驶理论分析基础上,得到了考虑转向安全性和系统最高承受压力影响的车速与相对转向半径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设计了高速履带车辆静液驱动转向控制策略,该转向控制策略由综合转向控制单元和泵、马达排量控制器相互配合实现.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转向控制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转向控制策略可在满足系统压力限制以及保证车辆不侧滑的条件下自动降低平均车速以保证驾驶员期望转向半径的准确实现.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高速履带车辆静液驱动转向行驶控制问题,在对静液驱动履带车辆转向行驶理论分析基础上,得到了考虑转向安全性和系统最高承受压力影响的车速与相对转向半径间的相互制约关系。设计了高速履带车辆静液驱动转向控制策略,该转向控制策略由综合转向控制单元和泵、马达排量控制器相互配合实现。运用Matlab/Simulink软件对系统进行转向控制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转向控制策略可在满足系统压力限制以及保证车辆不侧滑的条件下自动降低平均车速以保证驾驶员期望转向半径的准确实现。  相似文献   

7.
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电机性能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提高混合动力汽车驱动电机系统评价的准确性和客观性,保证驱动电机发挥出最优性能,分别从电机本体设计、电机控制性能和整车行驶循环工况3个层面列出23个评价指标,以驱动电机台架试验和整车计算机仿真平台为评价测试手段,采用多属性决策灰色关联度的评价方法,建立了驱动电机综合性能评价体系.实例证明了该评价体系的完整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8.
影响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汽车本身状况、汽车行驶的外界条件、驾驶员因素这三大因素。汽车本身状况与汽车行驶的外界条件都是客观因素,汽车燃油经济性的影响关键取决于驾驶员。在对以上因素进行系统分析之后,论述如何养成一个良好的驾驶习惯以便提高燃油经济性。  相似文献   

9.
陈跃 《南方农机》2019,(9):235-235
目前,新能源汽车仍处于推广阶段,相关技术和配套设施建设尚未成熟。现阶段的新能源汽车以油气两用为主,新能源汽车电机驱动系统控制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仍然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实验。用新能源代替传统能源,能够有效实现零污染和零排放,同时满足人们的驾驶需求和环保需求。本文介绍了新能源汽车的概念与优势,阐述了新能源汽车的电机驱动控制技术及评价,希望对新能源汽车的推行和深入研究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拖拉机汽车的行驶稳定性是指拖拉机汽车遵循驾驶员所规定的方向行驶,以及在各种行驶条件下抗倾翻和抗滑移的能力。只有拖拉机汽车具有良好的行驶稳定性,才能保证其它使用性能得到充分利用。因此稳定性对机组生产率和安全行驻有重大影响。拖拉机汽车的倾翻和滑移,可能是横向的,也可能是纵向的,根据其方向不同,拖拉机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可分为纵向稳定性和横向稳定性。就横向稳定性而言,拖拉机汽车横向倾翻和侧滑一般发生在横向坡度和高速转弯行驶的情况下。现就运输机组(汽车或拖拉机组)在水平地面上转弯行驶时的受力进行分析,如图…  相似文献   

11.
车辆在地面上行驶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的力:一是土壤支持车辆的承载能力;二是土壤推进车辆的剪切强度。而土壤的承载能力和土壤的抗剪强度成正比。所以,车辆的通过性能与土壤表面到一定深度的强度有密切的关系。如何快速、简捷地测出车辆行驶时土壤的剪切力显得非常重要。为此,简要回顾了国内外剪切力测试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国内剪切力测试技术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解决此问题的具体方案,并对以后的剪切力测试仪器发展和研制开发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一、驱动方式的定义及分类 所谓驱动方式,是指发动机的布置方式以及驱动轮的数量、位置的形式。一般的汽车都有前、后两排车轮,其中直接由发动机驱动转动,从而推动(或拉动)汽车前进的车轮就是驱动轮。按照驱动轮的数量,可分为两轮驱动和四轮驱动两大类。根据发动机在汽车的位置以及驱动轮的位置,两轮驱动又分为前置后驱(FR)、前置前驱(FF)、后置后驱(RR)、中置后驱(MR)等四种形式。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主要介绍了对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主要零部件的选定,以及结合电动汽车设计时变速机构、电机等各种因素,使电动汽车的动力性能、行驶里程、传动效率等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4.
这里主要介绍关于六轮驱动运输车在坡地上行驶的性能,上、下坡性能、转弯性能;坡上驻车性能、制动性能和倒车的安全性和行驶性;并探讨在坡地上行驶的适应性。该车的爬坡能力强,在不平整的地面上倒车方便,但是下坡制动性能稍差一些,在坡地上转弯的性能差,认为各种性...  相似文献   

15.
人们总是希望通过维修使汽车转向轻便,以求减轻操作疲劳,实现无故障的正常运行。汽车的行驶性能,是由各种各样条件造成的,由于轮胎、车轮轴承、前悬架、车架等方面的不正常因素引起汽车转向沉重的故障,或由于汽车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有故障,在行驶中感到转向沉重。  相似文献   

16.
汽车行驶的稳定性是指汽车在各种使用条件下抗倾翻和抗侧滑的能力。它对汽车的运输安全有较大的影响。汽车的倾翻和滑移可能是横向的,也可能是纵向的。因此,汽车稳定性分为纵向和横向稳定性。就横向稳定性而言,汽车倾翻和侧滑一般出现在横向坡度行驶和高速转弯的情况下,因此,必须要安全慢行。现就汽车在水平地面上转弯行驶时的受力分析如下,如图一所示。  相似文献   

17.
根据甲板车辆液压行驶系统的设计方案,建立了DA-HA闭式控制的自适应液压行驶系统和汽车行驶动力学AMESim模型,进行了仿真研究。仿真结果表明:该车行驶性能良好,能够满足设计指标;液压系统能够根据负载的变化有效地自行调节车速;在起步和制动时液压行驶系统负载急剧变化,系统压力波动较大,并且系统工作压力稳态响应稍慢。分析结果既对液压系统的参数匹配起到了校验的作用,也为车辆液压行驶系统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方案。  相似文献   

18.
定性分析了六轮独立电驱动、并联运行铰接车不同行驶状态下无跟随控制的整车功率流状态。建立了系统功率流模型和轮边电动机功率矩阵,采用功率键合图法和归一化功率矩阵描述了系统功率流。试验以转矩为调节目标,采用调压的方式模拟永磁同步电动机并联运行的功率流状态。试验分析表明直线行驶和电制动时两侧轮电机牵引和制动功率分配均衡;转角较大时外侧轮电动机再生发电并产生制动转矩,内侧轮电机负荷加重,滑转率增大,轮速比系数kn随着转向角的增大而增大,功率比系数kP随之减小,载荷大小对kn的影响不大,转矩比系数kT为后桥大于前桥且重载大于轻载;打滑轮电动机转速增大而转矩减小,行驶稳定性变差。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山区手扶变型运输机结构和不同驱动方式进行了介绍,分析了手扶变型运输机的驱动和附着条件,得到了手扶变型运输机上坡行驶的充分和必要条件。分析了手扶变型运输机受发动机功率和附着力限制的最大爬坡度情况,并以204T型手扶变型运输机为例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得到了手扶变型运输机发动机功率为14.7 kW,采用后轮或全轮(四轮)驱动方式,其最大爬坡度为17.7°,将具有更好的驱动性能及较强的爬坡能力。   相似文献   

20.
转向与悬架系统是汽车底盘系统中影响车身姿态和行驶安全性的两大关键系统。由于汽车的运行工况是经常变化的,因此对转向或悬架的单独控制难以保证汽车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平顺性同时得到提高。因此,如果对转向与悬架系统进行组合并良好匹配,可以很好地改善汽车的操纵稳定性,又改善了汽车在各种行驶条件下的乘坐舒适性。因此本文对EPS与自适应悬架系统集成控制及控制器的设计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