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喜马拉雅区系中的一些真菌新种和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泛北极植物区中的中国-喜马拉雅亚区是一个具有独特的自然生态系统的地区,由于自然历史演变的结果,它有着明显的植物分布垂直带谱,森林植物和真菌资源也异常丰富,本文将分期报道本地区的一些新种、珍贵树种病原真菌和药用真菌以及我国内陆首次发现的稀有真菌。本期报道本区系中几个新种和新记录,新种是:1、拉康柄锈菌Puccina lakanensis sp.nov.;2、申格热多孢锈菌Phragmidium shengezieense sp.nov.;3、扎木多孢锈菌Phrag-midium zamonense sp.nov.,新记录是:伊藤囊孢锈菌Blastospora ItoanaTogashi et Onuma。新种有拉丁文和汉文描述,并在每种下讨论了该种和它相近种之区别,新记录有汉文描述。  相似文献   

2.
南方玉米锈病及其抗性鉴定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玉米锈病在世界各玉米主产区均有发生,它有3种类型:由玉米柄锈菌Puccinia sorghi Schw.引起的普通玉米锈病,由玉米多堆柄锈菌Puccinia polysora Underw.引起的南方玉米锈病和由玉米壳锈菌Physopella zeae (Mains) Cummins and Ramachar引起的热带玉米锈病。  相似文献   

3.
珊瑚菜柄锈菌性孢子阶段的发现及北沙参锈病研究简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北沙参(植物名珊瑚菜Glehnia littoralis)为名贵药材,锈病是北沙参的重要病害,其病原为珊瑚菜柄锈菌Puccinia phellopteri Syd.。该菌虽早有记述,但迄今只见有冬、夏孢子阶段的报道,对其生活史及侵染循环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4.
 以PSR331S3(Puccinia striiformis repeat)为探针,对感染小麦条锈菌P.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模式菌系的叶片和常用繁殖寄主健康叶片总DNA进行Southern分析,结果显示PSR331S3具有良好的指纹分辨力和基因组特异性。对系列单孢系的指纹分析表明,PSR位点在有丝分裂中是稳定遗传的,可以用于条锈菌的遗传分析。  相似文献   

5.
小麦条锈菌cDNA文库构建和表达序列标签(ESTs)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是全世界范围内小麦生产上的重要病原真菌, 但是对小麦条锈菌的基因组和基因功能却了解甚少。为了促进小麦条锈菌基因组学的发展和大规模基因发现, 我们以噬菌体λTrip1Ex2为载体, 采用SMART技术构建了小麦条锈菌萌发夏孢子的cDNA文库。原始文库的滴度为1.1×106pfu/mL, 平均插入片段长度为750 bp。从文库中随机挑取279个cDNA克隆测序, 分析发现这些ESTs的平均GC含量为45.08%。通过聚类分析, 279个ESTs拼接成31个contigs和80 singletons。BLASTx分析表明, 47%的ESTs与GenBank中报道的功能已知或未知蛋白具有相似性。tBLASTx分析表明12个uniseqs与EST数据库中的序列具有相似性, 其中9个是来自担子菌的cDNA文库。几个EST与已知的真菌致病相关基因具有高度相似性。RT-PCR分析了几个基因在小麦条锈菌侵染过程中的表达水平。这些结果为小麦条锈菌夏孢子萌发以及侵染寄主过程中的基因表达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分子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报道在四川雅安采集的寄生于辣椒(Capsicum annuum L.)的箱霉属(Peronospora corda)的一个新种,命名为辣椒霜霉(Peronospora capssci sp.nov.)。  相似文献   

7.
小麦条锈菌效应蛋白HASP2抑制寄主免疫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小麦条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 tritici,Pst)引起的小麦条锈病是小麦上的重要病害。研究小麦条锈菌在致病过程中分泌的毒性效应蛋白分子的功能,对揭示小麦条锈菌致病机理,进而研发病害防治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前期在小麦条锈菌吸器转录组中筛选到一个高丰度表达的分泌蛋白基因HASP2HASP2基因全长240 bp,其编码的蛋白质N端包含22_aa的信号肽,无跨膜区,无结构域。qRT-PCR显示HASP2在条锈菌CYR32侵染早期上调表达;农杆菌介导的烟草瞬时表达实验表明HASP2能够抑制由小鼠凋亡蛋白BAX诱导的烟草细胞坏死;利用细菌三型分泌系统(T3SS)将 HASP2在小麦中过表达,发现其可以抑制寄主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相关胼胝质积累;同时对HASP2过表达的小麦接种无毒性菌系CYR23后,发现HASP2可以抑制寄主ETI(Effector-triggered immunity)相关活性氧积累和减少细胞坏死面积,但HASP2过表达对条锈菌的生长发育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条锈菌效应子Pst30抑制植物的胼胝质和活性氧积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 sp. tritici,Pst)导致的小麦条锈病严重威胁着我国的小麦生产安全。解析病菌的致病机理,对开发病害防控技术与策略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发现效应子是病菌重要的致病因子,揭示效应子调控寄主免疫机制可加深对病菌的认知。本课题组前期在全基因组筛选条锈菌效应子中获得了一个候选效应子基因Pst30,该基因所编码的蛋白N-端含有分泌肽,无明显功能结构域。qRT-PCR分析显示Pst30在条锈菌侵染小麦后12 h诱导表达,72 h诱导表达至高峰。利用农杆菌侵染在烟草中瞬时表达Pst30ΔSP-GFP融合蛋白,发现Pst30ΔSP定位在细胞质。在烟草中瞬时表达该效应子能够显著抑制Bax诱导的细胞坏死。利用细菌的Ⅲ型分泌系统在小麦中瞬时表达Pst30,能够抑制荧光假单胞杆菌引起的胼胝质积累,导致由无毒性条锈菌小种CYR23引起的小麦过敏性坏死面积和活性氧积累减少,菌丝面积和长度增加。推测小麦条锈菌效应子Pst30可抑制寄主植物的PTI(PAMP-triggered immunity, PTI)和ETI(Effectors-triggered immunity, ETI),促进自身的侵染。  相似文献   

9.
Xanthomonas Zingibericola n.sp.引起的姜细菌性叶枯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细菌性叶枯病是生姜上的一种新病害,在我国发生较普遍。根据病原细菌在形态、染色反应、培养性状、生理生化和致病性等方面的测定,我们认为姜细菌性叶枯病的病原细菌是Xanthomonas属的一个新种,定名为Xanthomonas Zingibericola n.sp.  相似文献   

10.
四川柑桔根腐病病原真菌种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四川柑桔根腐病的病原真菌12种,其中腐皮镰孢(Fusarium solani)、寄生疫霉(Phytophthora parasitica)、柑桔褐腐疫霉(P. citrophthora)、德氏腐霉(Pythium debaryanum)和腐霉-1(Pythium sp.-1)等5种为主要种群,其余7种为次要种群。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葡萄孢分类之二:一新种和五个已知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葡萄孢属一新种:拟葱腐葡萄孢Botrytis acladiopsis X.Y.Wang,L.X.Zhang et Z.Y.Zhang sp.nov.和5个已知种B.convoluta Drayt.,B.fabae Sard.,B.gladiolorum Timm.,B.paeoniae Oud.和B.perlargonii Roed。标本和菌种均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植病研究所真菌标本室(MHYAU)。  相似文献   

12.
青海东部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小檗资源调查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海省是中国小麦条锈病的重要流行区。研究证实小檗是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然而,关于青海省分布的小檗能否作为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鲜有报道。本研究对青海东部的小檗资源进行调查,并对该地区小檗能否作为小麦条锈菌转主寄主进行了室内人工鉴定。结果表明:有10种小檗在青海东部常见且分布广泛,其中匙叶小檗、置疑小檗、松潘小檗、甘肃小檗和近似小檗,是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小檗的新种类。本研究对进一步研究青海东部条锈菌有性生殖与毒性变异和小麦条锈病的流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条形柄锈菌小麦专化型(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简称小麦条锈菌,是引起小麦条锈病(wheat stripe rust or yellow rust)的病原菌。近年通过人工室内接种证实小檗(Berberis spp.)是小麦条锈菌的转主寄主~([1]),由此揭示了小麦条锈菌是具有性、锈、夏、冬和担孢子5种孢子类型的全孢  相似文献   

14.
田明义  虞国跃 《昆虫天敌》1994,16(3):119-122
本文对盾蚧重要捕食性天敌一方头甲属中国已知种进行了形态描述,并记述了采自南岭的方头甲一种新:南岭方头甲Cybocephalus nanlingensis sp. nov。模式标本保存在华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相似文献   

15.
霜霉一新种     
 乌头Aconitum cramichaeli Dexb.是一种性热、味辛甘、有大毒、能去寒止痛的常用中药材,在四川的栽培中,常因春季的霜霉病流行而减产。从1974年来,我们对病原菌进行了反复研究,认为病原菌为一霜霉属新种——乌头霜霉Peronospora aconiti Yu sp.nov.,现报道如后。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是针对生产上小麦品种的抗锈性变异问题,探索叶锈菌的变异机制。用细胞学方法对夏孢子芽管中的细胞核进行染色,发现叶锈菌的异核现象是很普遍的,并且出现的频率很高。生物学研究的结果表明,锈菌通过异核现象可以产生新小种,并且产生的频率也较高。说明异核现象是叶锈菌变异的重要机制之一.小麦品种抗锈性“丧失”可能与锈菌的这种变异有关。  相似文献   

17.
我国小麦秆锈菌的毒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40个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对我国小麦秆锈菌的毒性进行了测定。按照美国禾谷类锈病室(Cereal Rust Laboratory)规定的密码(Code)命名的系统,小种HKR是最普通的毒力组合;占全部70个标样、127份菌株的33.1%。第二个优势小种是RKR,占全部菌株的24.4%。没有发现对Sr9e,11、38,Gt和Tmp有毒力的菌株。对Sr13,22,24,26,29,30,37的毒力频率较低、均在10%以下。毒力频率值在90%以上者(接近90%)的有Sr6,7a、7b、8a、9a、9d、9f、9g、10、12、14、15、16、18、20、28、34、36、dp-2和H。我国小麦秆锈菌无论是毒力组合或毒力频率都与北美的有很大区别。  相似文献   

18.
 本文报道了从香港的葱(Allium fistulosum)的根际土中采集到的螺旋线虫属(II elivoty-leuchus Steinet,1945)一新种,具膜螺旋线虫新种(II elicotylenchus membranatus sp.nov.)。该新种区别于螺旋线虫属中已知种的显著特征是具有阴门膜。其与近似种II elicotylenchus rotundi-cauda Sher,1966的区别,除了有阴门膜外,体形较小(L=533~681μm),侧尾腺孔位置较后(位于肛前2个体环到肛后3个体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