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991-1992年用棕壤土进行了小麦盆栽试验,研究了草木樨植株和根系与化肥配施对土壤中养分含量及小麦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施用等养分量的条件下,用草木樨地上部植株或草木樨根系配施化肥的处理,小麦产量都显著地高于其它处理,比单施化肥的分别增产41.11%和33.65%,比对照分别增产306.58%和285.07%。连种3茬小麦后,盆栽土壤中养分含量也有较大的变化,同单施化肥的相比,绿肥配施化  相似文献   

2.
周航  黎青  杨文叶  李丹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4):2108-2109,2146
[目的]研究有机肥配施化肥对毛竹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方法]通过连续4年有机肥和化肥配施试验,3个等量化肥处理和3个不施化肥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毛竹产量和土壤养分的影响。[结果]菜饼配施化肥处理毛竹产量最高,累计产竹量达50.05t/hm2,比对照增产75.2%。菜饼配施化肥和栏肥配施化肥分别比单施化肥毛竹产量增长率为28.1%~22.7%;单施菜饼和施栏肥比对照增产16.2%~9.8%。有机肥配施化肥年竹产量呈逐年提高趋势,而单施化肥年产量不稳定。土壤有机质含量施栏肥增幅大,菜饼次之,无机区增幅较小。土壤碱解氮、速效磷和有效钾增幅最大的是菜饼配施化肥,其次为配施栏肥。[结论]菜饼配施化肥对毛竹产量提高和土壤改良效果最明显,栏肥配施化肥也是一条有效措施。但最佳施肥量应根据不同地区的土壤气候条件来确定。  相似文献   

3.
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试验结果表明:每公顷施10000公斤鲜稻草,在作物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比未施稻草田块分别上升18.69、13.37、17.63个百分点,水稻每667m^2增产37kg,效果极显著。  相似文献   

4.
稻草还田与施氮量对水稻氮素吸收及产量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寒地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稻草不还田、0.5倍、1.0倍、1.5倍、2倍还田5个处理,N0(不施入尿素)、N1(150 kg·hm~(-2))、N2(300 kg·hm~(-2))3个氮肥施用水平,研究不同时期水稻氮素吸收情况、氮素积累量、氮素分配率以及水稻产量。结果表明,分蘖期稻草还田量增加抑制水稻氮素吸收及积累,抑制作用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幼穗分化期稻草还田促进水稻地下部分氮素吸收,在不同施氮量条件下,0.5倍还田处理氮素积累量达最高值;收获期水稻地上和地下部分氮素均向籽粒部分转移,稻草还田配施氮肥情况下水稻分蘖及有效分蘖提升,N1施肥水平下1.0倍还田处理产量达最高值,N2施肥水平下0.5倍还田处理达最高值,稻草还田不配施氮肥或配施氮肥情况下稻草还田过量均降低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滴灌棉田有机无机配施对棉花生产力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为新疆合理利用有机养分资源、改良棉田土壤和棉花施肥结构的调整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设5个处理,(1)不施氮;(2)CF:单施化肥;(3)LMCF: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4)MMCF:中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3 000 kg/hm2+化肥);(5)HMCF:高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4 500 kg/hm2+化肥)。【结果】相比单施化肥,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处理中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显著增加棉花产量,增产率为9.1%,地上部干物质累积和氮磷养分吸收分别增加1.7%、2.5%和6.9%。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氮素表观利用率比单施化肥增加了3.2个百分点。氮肥偏生产力、肥料氮贡献和农学效率比单施化肥增加了9.1%、35.5%和56.1%。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的纯收益与单施化肥处理相当。【结论】选择低量有机肥配施化肥(鸡粪堆肥1 500 kg/hm2+化肥)对提高棉花产量和氮肥增效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寒地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和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寒地稻草还田对土壤养分含量和水稻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还田量处理的土壤养分含量与对照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增加还田量利于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还田量4.5t/hm2和还田量9.0 t/hm2的处理在水稻产量、有效穗数、千粒重等方面与对照的差异不显著(还田量4.5t/hm2并配施纯氮45 kg/hm2的处理除外)。在寒地稻草还田中以还田量9.0 t/hm2并配施纯氮135 kg/hm2的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配施钾肥对蔬菜黄芽白和苞菜产量、品质及养分吸收的影响,为钾肥在蔬菜种植上的应用推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黄芽白和苞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大田试验,随机区组排列,设配施钾肥(N、P2O5和K2O各135 kg/ha)、常规施肥(N和P2O5各135 kg/ha)和不施肥3个处理,测定蔬菜产量和硝酸盐、维生素C、全糖含量及氮、磷、钾、钙养分吸收总量.[结果]配施钾肥处理的黄芽白和苞菜商品产量分别比不施肥处理(对照)增产20.9%和50.2%,比常规施肥分别增产6.4%和20.5%,处理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与常规施肥处理相比较,配施钾肥可有效降低黄芽白和苞菜不同生育时期及不同部位的硝酸盐含量,其中,采收期黄芽白和苞菜心叶和外叶硝酸盐含量显著降低(黄芽白降幅分别为10.1%和21.2%,苞菜降幅分别为12.9%和22.6%);也能显著提高商品菜的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黄芽白心叶维生素C和总糖含量分别提高26.2%和43.8%,苞菜分别提高15.5%和17.6%;同时,能明显提高氮、磷、钾和钙等养分的吸收量,黄芽白氮、磷、钾和钙养分总吸收量分别提高9.4%、14.4%、20.8%和10.8%,苞菜分别提高6.4%、4.9%、0.3%和41.9%.[结论]配施钾肥可提高黄芽白和苞菜的产量及品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化肥有机肥配施对水稻养分吸收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01,自引:7,他引:101  
【目的】综合评价中国南方双季稻地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下水稻产量及土壤肥力效应。【方法】在湖南双季稻区第四纪红土发育的稻田上进行连续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比较不施氮肥(PK)、施用等量氮磷钾养分的有机肥(猪粪,M)、化肥(NPK,氮肥为尿素)及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NPKM,化肥有机肥氮各占一半)水稻地上部养分吸收量、水稻产量、氮肥利用率及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结果】化肥有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稳产高产,产量(12.2 t&#8226;ha-1&#8226;a-1)最高,比不施氮肥对照的产量(7.3 t&#8226;ha-1&#8226;a-1)增加68%;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水稻中后期干物质累积和养分吸收,提高单位面积总穗数和穗粒数。化肥有机肥配施的氮肥利用率平均为36.3%,土壤有机质含量5年提高了18.5%,均显著高于化肥处理。【结论】化肥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提高水稻产量和肥料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培肥土壤,是南方水稻田简单易行的环境保护性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我国主要粮食作物秸秆及其养分资源特征,为秸秆肥料化利用、化肥合理减施及农业绿色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基于《中国统计年鉴》和文献资料数据,估算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及其养分资源量,分析秸秆和养分资源区域分布特征、养分资源当季释放量以及小麦生产中化肥减施量。【结果】通过文献数据加权估算,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的草谷比分别为1.01、1.14和1.25。2014—2 018年,我国三大粮食作物秸秆年均产量为65 386.6万t,其中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产量分别占32.3%、22.7%和45.0%。秸秆资源量的73.3%分布在我国华北、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农区,其中水稻秸秆主要集中在长江中下游农区(50.7%)、小麦秸秆主要集中在华北农区(59.0%)、玉米秸秆主要集中在东北农区(33.7%)和华北农区(30.4%)。我国水稻、小麦和玉米秸秆氮素(N)平均含量分别为0.78%、0.64%和0.85%,磷素(P2O5)平均含量分别为0.42%、0.27%和0.53%,钾素(K2O)平均含量分别为2.31%、1.53%和...  相似文献   

10.
稻草不同还田量和还田方式对烤烟养分吸收及产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和还田量对烟株养分吸收及烟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稻草还田能明显增加烤烟的生物量,腐解还田和直接还田优于覆盖还田,各处理效果一般与其用量呈正相关,但直接还田量超过5 250 kg.hm-2时效果反而下降;(2)稻草还田促进烟株体内N、P、K、Ca、Mg、Zn、Mn等元素的吸收累积,腐解还田和直接还田优于覆盖还田,对N、P、K的影响一般与还田量呈正相关,但对Ca、Mg、Zn、Mn的影响与还田量关系不明显;(3)稻草还田降低了中部叶的烟叶总糖、还原糖和糖碱比,提高了中上部叶的烟碱和总氮含量,对上部叶的影响以腐解方式最明显,一般与其用量呈正相关,对中部叶的影响以直接还田方式最明显,也与其用量呈正相关;(4)稻草还田不同程度改善了烤烟的经济性状,但稻草腐解还田和直接还田秸秆用量过大时,效果反而下降。  相似文献   

11.
6年的定位试验结果表明:在寒冷稻作区的白浆型水稻土上,土壤有机质含量保持稳定,连续施用化肥可相应提高土壤氮、磷、钾的含量,长期不施某种养分,则土壤中该种速效养分含量呈下降趋势。连续施用稻草可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特明是稻草加氮磷钾处理,土壤有机质及各种养分的增加量明显高于其他处理,而且后四年的水稻产量均居首位,说明化肥与稻草配合施用有较好的改土肥田作用。在该种土壤上连续单施氮肥亦有稳定而极显著的增产效应,磷钾肥增产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2.
水稻对氮钾两元素的需要要相近。为保持土壤养分平衡,氮钾肥配施比例似以1:1为宜;但为了提高当季作物施钾的增产效应,氮钾配比可乐用1:0.4~0.5。水稻地上部和地下部的协调生长受到氮钾肥配比的影响:N>K,有利于地上部生长;K>N,则有利于地下部生长。过量施氮对根系生长不利。氮钾供应状况影响稻株中的养分平衡,提高氮钾施用水平,稻株中氮钾的浓度随之提高,但钙镁的浓度下降,钾镁的拮抗作用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水稻盆栽试验表明:1.不同量稻秆与等量尿系作基肥混合施用,稻秆有助于尿素氮在土壤中固定和残留,但减少了尿素氮被水稻的利用和水稻的产量,但混合肥料的C/N比为10~20时,水稻的实粒重与尿素单施的结果没有显著差异。2稻秆及尿素均不同量混合,但调节C/N比至15作基肥施用,稻秆影响尿素的肥效及水稻的产量反应与尿素施用量有关,低尿素N用量时,尿素氮的肥效受抑制,以致水稻产量下降,高尿素N用量(≤N450  相似文献   

14.
锌肥与复肥配施对水稻产量和品质的效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四川盆地紫色土上,研究不同阴离子形态锌肥与三元化成复肥配施及3种单质锌肥对水稻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比例的硫酸锌和硝酸锌与三元化成复肥配施提高了有效穗、株高、穗长和千粒重,增产稻谷12.3%。ZnSO4,Zn(NO3)2合理配比与三元化成复肥配施促进了水稻对N,P,K的吸收,增加了N,K养分向籽粒的转运率,明显提高了水稻对Zn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并有利稻米中蛋白质和淀粉的积累。适宜肥料用量为三元化成复肥2.0g/盆,ZnSO4·7H2O77mg/盆,Zn(NO3)2203mg/盆。在三元化成复肥基础上施用单一形态锌肥,对产量和品质的效应为Zn(NO3)2>ZnSO4>ZnCl2。  相似文献   

15.
施氮量和移栽密度对水稻产量及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田间小区试验条件下 ,以迟熟中粳稻 951 6和杂交中籼稻汕优 63为试验材料 ,研究不同施氮量和栽插密度(行距 )对水稻产量和稻米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中粳稻 951 6适宜施氮量为 2 2 5kg/hm2 ,栽插行距为 2 6.6cm;汕优63适宜施氮量为 1 50 kg/hm2 ,适宜栽插行距为 3 3 .3 cm。在此试验条件下 ,可获得适宜穗数 ,提高结实率和粒重 ,降低垩白米率和垩白指数 ,提高蛋白质含量 ,改善稻米的加工品质  相似文献   

16.
施氮肥时期对土壤供氮、稻株吸氮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不同施氮肥时期对土壤供氮、稻株吸氮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基肥对土壤供氮影响持续期长 ,一直持续到成熟期。蘖肥对土壤供氮仅影响到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穗肥对土壤供氮影响到抽穗至成熟期。不施基肥与施基肥相比 ,植株各生育期的吸氮量少 ;不施蘖肥与施蘖肥差异较小 ,仅影响有效分蘖临界叶龄期到拔节期的吸氮量 ;不施穗肥的植株拔节到成熟期吸氮量下降 ,而不施粒肥仅影响抽穗至成熟期的吸氮量。基肥施用量在保证 N-n叶龄期达到够穗苗数的情况下 ,不施或少施蘖肥 ,增施粒肥量 ,有利于提高茎蘖成穗率 ,促进穗大粒多而高产。  相似文献   

17.
肥料组合对茎瘤芥产量和营养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6种肥料组合对不同采收期茎瘤芥茎叶产量、营养品质和叶片养分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肥料组合中2个采收期除钙镁磷氯钾处理明显降低茎瘤芥茎叶产量(22.8%-54.6%)外,其余各处理对茎瘤芥茎叶产量有明显提高作用,以专用肥Ⅰ(有机无机型)对茎瘤芥茎重提高作用最大。各处理除钙镁磷氯钾对茎营养品质主要表现为提高作用,其余处理可提高氨基酸和粗蛋白含量,降低Vc、可溶性糖、磷和钾含量。专用肥Ⅰ处理的茎瘤芥茎营养品质整体上优于专用肥Ⅱ(无机型)处理。普钙硫钾与磷铵硫钾处理的Vc含量差异不明显,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以普钙硫钾为优,但粗蛋白、磷和钾含量以磷铵硫钾处理较好;普钙硫钾与普钙氯钾处理相比,Vc含量差异不明显,前者可溶性糖和氨基酸含量较优,但粗蛋白、磷和钾含量以普钙氯钾处理较好。除钙镁磷氯钾处理外,各肥料组合处理提高茎瘤芥叶片全氮含量,降低全钾含量,提高收获期全磷含量,叶片N/P,N/K,K/P变化幅度小。  相似文献   

18.
灌溉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营养品质影响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1985和1987年在河南新乡进行的试验表明,灌溉对小麦籽粒产量、蛋白质产量和营养品质有明显影响。在豫北小麦生育期内进行灌溉,无论是在干旱年份或雨水偏多年份均能提高小麦籽粒产量和蛋白质产量。在干旱年份灌溉能提高千粒重,蛋白质含量和赖氨酸含量;而在雨水偏多的年份灌溉会降低千粒重和蛋白质含量。  相似文献   

19.
酸性红壤上水稻钾钠配施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红壤区低钾土壤施用钠盐,能够促进水稻对钾离子的吸收,并运转至地上部功能叶中,从而提高光合效率;钠离子又可部分取代钾的生理功能,相应降低植株中需钾的临界浓度,这是钾钠配施显效的主要原因。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低钾水稻土用25-50%氯化钠代替氯化钾施用,能够达到等量钾肥的效应。  相似文献   

20.
以兴化市钓鱼乡为例,研究了麦-稻两熟超高产的土壤有机质、养分的动态平衡以及调控途径。结果表明,在不同的管理模式下,超高产农田有机物归还量比高产条件下高14.22%~18.69%。超高产条件下氮、磷盈余量、钾亏缺量分别为380.0~432kg/hm2、19.15~32.78kg/hm2、99.1~174.0kg/hm2,与高产条件下比较氮、磷盈余量提高,而钾的亏缺量相近。提出了改善超高产农田土壤肥力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