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烟草病毒病是烟草的主要病害。在山东潍坊地区主要是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和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最为严重。本文介绍了潍坊地区3种主要的病毒病的发生特点、发病症状,并提出了防治措施,以期为提高烟草产量与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烟草在我国北方和南方地区广泛种植,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影响烟草业发展的病害主要是烟草花叶病毒,包括烟草普通花叶病病毒病和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近年来,烟草花叶病毒病逐年加重,上等烟比率、单产量以及产值与往年同期相比有明显的降低,本研究通过分析烟草花叶发病的原因、发生的特点及症状,探讨烟草花叶病毒的防治,以期为提高烟草产量与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介绍龙场烟草基地烟草脉斑病毒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发生原因,并提出防控措施,以为烟草脉斑病毒病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贵州烤烟叶部主要病害危害损失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2004~2008年对贵州烟草普通花叶病(TMV)、烟草蚜传病毒病(CMV、PVY)和烟草赤星病等烤烟叶部主要病害的危害损失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TMV是造成贵州烤烟叶部损失最严重的病害,其次是烟草赤星病和烟草蚜传病毒病,年均产值损失分别为0.32亿元、0.28亿元和0.19亿元.叶部主要病害累计造成烟叶年均产量损失率和产值损失率分别为0.88%~2.68%和1.23%~4.29%,产值损失达0.32~1.23亿元,平均年产值损失为0.78亿元以上.遵义地区、铜仁地区和安顺地区年均产值损失率均超过3.2%,为叶部病害发病的重灾区;黔西南州、黔东南州、毕节地区和黔南州年均产值损失率在2.0%~3.0%;贵阳和六盘水叶部病害近年发生相对较轻,年均产值损失率分别为0.198%和0.416%.TMV分布广泛,以遵义市、毕节地区、安顺地区等发病相对较重;烟草蚜传病毒病地区间发生程度的差别较大,以铜仁地区和遵义市烟叶产值损失率最重,分别为1.273%和0.929%;烟草赤星病在贵州各烟区均有发生,其中黔西南州烟草赤星病危害较重,产值损失率在1.5%以上.  相似文献   

5.
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发生流行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8年以前 ,河南省郸城县发生的烟草病毒病 ,主要以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和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为主 ,而且发生严重。自 1 998年开始 ,烟草马铃薯 Y病毒病逐渐发生 ,并且日趋严重。1 998年的发病地块为 8% ,发病地块的烟株发病率 5%左右 ;1 999年发病地块为 1 5% ,发病地块的烟株发病率 2 2 %左右 ;2 0 0 0年发病地块为 30 % ,发病地块的烟株发病率 4 0 %左右 ,最高达 6 0 %以上。尽管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 ,但收效甚微 ,对烟草生产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预防此病害 ,我们对其发病、流行的原因进行了研究和分析 ,探讨出一套比较有效的综合防治措…  相似文献   

6.
烟草病毒病俗称烟草花叶病,这是目前烟草生产上分布最广、发生最为普遍的一大类病害.目前,我国已发现的烟草病毒病有16种,其中,导致烟草花叶病的病毒主要有TMV、CHV、PVY 3种病毒.大部分地区病毒病是以烟草黄瓜花叶病毒病(CHV)、烟草普通花叶病毒病(TMV)、马铃薯Y病毒病(PVY)等几种病毒病混合发生,重复感染(如山东、河南等).田间病株率一般在20%~40%,重的达40%~80%(有些局部地块高达100%).烟草感染病毒后,叶绿素受破坏,光合作用减弱,叶片生长被抑制,叶小、畸形,减产幅度可达20%~80%.病毒病发生后,还严重影响烟叶的内在品质,上等烟比例减小,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7.
烟草病毒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烟草病毒病的发生类型、发病原因、发生症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技术,以为烟农有效防治烟草病毒病、减轻病害损失、提高收入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烟草病毒病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烟草病毒病是影响我区烟草的主要病害,是造成烟草减产降质的重要病害,尤以干旱年份发生较重,常发生的病毒病种类有烟草普通花叶病、烟草黄瓜花叶病、烟草马铃薯Y病毒病、烟草蚀纹病毒病、烟草环斑病毒病,一般在田间表现为多种病毒病混合发生.近年来烟草病毒病有日趋严重的趋势,几乎在每年都有造成减产的事例,据观察与气候及农村种植结构变化有很大的关系,目前烟草病毒病仍没有很好的单一防治措施,在病害发生后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因此烟草病毒病的防治应以"预防为主".  相似文献   

9.
陕西烟草蚜传病毒病防治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烟草炼苗期采用杀蚜剂、病毒抑制剂、纱网罩烟苗 ,田间生长期采用杀蚜剂、病毒抑制剂和不同移栽期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结果表明 ,杀蚜剂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效果较差 ,病毒抑制剂效果一般为 6 0 %左右 ;随移栽期推迟 ,烟草蚜传病毒病发病显著减轻。炼苗期烟草苗床是传毒介体有翅蚜着落的靶子中心 ,是烟田蚜传病毒病的主要初侵染源 ,为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的关键时期。用纱网罩烟苗能阻止传毒介体与烟草接触交叉传染 ,结合适时喷施病毒抑制剂 ,能有效防治烟草蚜传病毒病发生 ,同时能有效保护环境和介体天敌  相似文献   

10.
烟草花叶病毒病综合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当前烟草花叶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方法.[方法]针对烟草花叶病的发病机理和条件,采用调理性防治技术抑制病毒的发生.[结果]该项技术的应用对降低病株率、增加株高、叶长、叶数等效果显著,达到了防治花叶病毒病和保质增产的目的.[结论]为仁和区烟草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延边地区气候因子与烤烟叶片化学成分间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延边主要种烟地区的气候因子与烤烟叶片化学成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延边烟区中部烟叶中总糖和烟碱含量相对较高,总氮含量偏低;在烤烟大田期,气温适宜,降雨量季节性明显,日照充足,相对湿度变化幅度小;气候因子与烟叶化学成分间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其中降雨量对烟叶化学成分的影响最大,日照时数和平均相对湿度的影响次之,平均气温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以1/200 000 DEM为数据资料,用ArcGIS软件对延边地区的高度、坡度、坡向等地形要素的定量分析进行了农业地貌分类.研究结果表明:延边地区平均高度691.81 m,平均坡度7.91°,4个方向的坡向面积比较均匀,高度较高、坡度较缓,广阔的平坦面积和高峻的山地面积很少,大部分由高原及台地地形组成.  相似文献   

13.
延晒10号是吉林省延边农业科学院以自育的新品系B7为母本,抗病新品种延晒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的杂交种.经多年各类试验表明,延晒10号的平均产量为2 401.63 kg/hm2,产值为23 562.49元/hm2,均价为9.81元/kg,一、二级烟率为45.63%左右.结果表明,该品种适应性较强,易晾晒,免疫TMV病毒病、抗野火病和赤星病、中抗PVY病毒病;株式塔形、叶形长椭圆、大田生育期94 d左右.烟叶成熟较集中,原烟颜色棕红色,油分多,色度强,单叶重8.22 g左右;主要化学成分含量适宜,比例协调;评吸质量较好.  相似文献   

14.
分析河南宝丰烟区的植烟基本条件、气候因素、土壤养分状况以及所产烟叶的质量特点.结果表明:宝丰烟区无霜期为204 ~ 248d,>10℃积温为4 681.3 ~5 247.5℃,日平均气温≥20℃的适宜气温持续时间为122~152 d;大田期光照充足,降水基本能够满足烤烟生长需要.植烟土壤有机质和速效氮含量较高,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适中,土壤含氯量低,为烤烟适宜或最适宜生长类型区.烟叶各化学成分含量适宜,组成比例协调,但协调性与津巴布韦烟叶相比尚有差距.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入世(WTO)对延边烟叶生产的影响,分析了延边地区烟叶生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机遇和挑战,提出了提高延边地区烟叶在国际、国内竞争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优质中间型烤烟品种筛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个烤烟品种,从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化学成分等方面对几个品种进行比较筛选。结果表明,9407、吉烟九号、云87田间长势好,经济性状突出,病害轻,原烟外观质量好,化学成分协调。烟叶质量符合中间型烤烟需求,并适合在延边地区种植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不同烟麦套种模式对烟田环境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不同烟麦套种模式对烟田土壤水分、温度及烟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烟麦套种模式烟田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均低于纯作;烟麦套种影响了烟株地上部和地下部生长发育,移栽后30 d表现明显,套种烟株的叶片数、株高、茎围、根系侧根数及干物质积累量均差于纯作.烟株生长发育由好到差表现为纯作、5-2式烟麦套种覆盖地膜、2-...  相似文献   

18.
采集感染了烟草花叶病的烟叶进行分子生物学检测,发现衡阳县烟草病毒病主要是PVY、CMV、TMV三种病毒的复合侵染。采用5种烟草花叶病的防治药剂进行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烟草病毒病初发期开始喷药,每隔10天连续喷施3次,20%盐酸吗啉胍.乙酸铜WP对烟草花叶病的防治效果高达56.79%,且增产效果达35%;2.2%辛菌.三十烷醇、RNAi制剂和光合细菌菌剂平均防效分别为43.74%、41.01%和36.68%;0.5%氨基寡糖素的防效最差,平均防效为30.04%,仅增产5%。  相似文献   

19.
2006—2008年,在安顺市进行了在烟苗剪叶前(24 h)和剪叶后施用病毒必克对烟草病毒病防效的试验,并进行了大田跟踪调查,结果表明,采用先施用病毒必克(24 h)后再剪叶的烟株,其病毒病发生危害较先剪叶后施用病毒必克的烟株在成苗期平均病指下降6.83,发病率下降8.01个百分点,均达到显著水平;在大田成熟期病情指数平均下降8.32,达显著水平,发病率平均下降5.02个百分点,未达显著水平。说明先施用病毒必克药剂后再剪叶的方法效果较好,病毒病发生呈下降趋势,值得在烟叶生产中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0.
连作对延边烤烟根际微生物和内在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烤烟品种吉烟9号为材料,探讨了连作对烤烟根际微生物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连作烤烟根际的细菌、真菌数在烟株生长后期显著增加;土壤pH减小,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在移栽后20 d至40 d较高,总体来说,连作1年化学成分均衡、致香物质总量较多,更接近优质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