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先是在媒体上看到.河南省委书记说.“农民工”的称谓含有歧视意味:最近广东省委书记指出.“农民工”的称呼.应该适时取消。两个地方大员.不约而同地为“农民工”之名发声.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2.
《农家致富》2014,(7):63-63
如果“时间去哪儿”是一个社会话题.引得人们对家庭、对社会的反思.那么“农民工去哪儿”就是一个社会话题中的政治话题、推动户籍制度改革.实行不同规模城市差别化落户政策,把有能力、有意愿并长期在城镇务工经商的农民工及其家属逐步转为城镇居民”已经为“农民工去哪儿”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3.
农民工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7,他引:4  
农民工问题是当前社会的热点问题之一,文章从农民工范畴的界定、农民工与社会结构分化、农民工工资、“民工荒”现象以及农民工权益保障等方面对当前学术界观点和政府政策进行综述,以深化对农民工问题的认识.并期望对解决当前农民工问题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合肥市约有135万民工奋战在1200多个建筑工地。针对农民工这一普法的重点和难点,合肥市普法办、市建委、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联合利用“农民工业余学校”,创办了336间“合肥市农民工普法学校”.为农民工学法用法开辟了“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1日.沈阳市总工会在沈阳大众医院举办了“沈阳市农民工定点医院”挂牌仪式。仪式上为100名农民工发放了“农民工定点医疗卡”。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垦》2010,(7):2-2
全国总工会《关于新生代农民工问题的研究报告》称,中国现阶段新生代农民工总数约在1亿人左右,其中已婚者仅占20%左右。新生代农民工所走的从校门到厂门的短暂历程、从学生到工人的角色转换,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在情感上疏离农村,从职业角色上认同实际职业身份而非户籍身份,从职业发展定位上倾向于非农职业。一项调查显示,对于职业身份,在新生代农民工中,认为自己是“农民”的只有32.5%,比传统农民工低22.5个百分点,认为自己是“工人/打工者”的占32.3%,  相似文献   

7.
教育部和建设部、中央文明办、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五个部门联合要求.从今年开始.在农民工聚集的建筑工地上必须创建“农民工业余学校”.它将作为一项硬性指标来考核.[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90后”农民工作为我国特有的存在群体,是新生代农民工里的新生力量。他们的就业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相较于老一代农民工,“90后”农民工存在缺乏就业技能、职业流动快、创业能力低等问题。为解决就业问题,可从“90后”农民工的就业现状以及就业困境出发,从提升就业技能培训、提供就业指导、增加就业岗位容量等方面促进“90后”农民工顺利就业。  相似文献   

9.
时下就业形势严峻.政府积极地创造就业机会.农民工兄弟急于找到工作,社会对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似乎不再关注了。自去年11月始.在全国范围内掀起的声势浩大的政府为农民工追讨工资的“追欠风暴”.在许多地方暂停一段落。但笔者认为.“清欠风暴”歇不得。  相似文献   

10.
自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如果说农村有很大的创新、发展.其主要之一就是农民工的流动。二十多年来。近一亿农民“洗脚上岸”.走向二产、三产.走进城市.走出国门。减轻了农村的压力.增加了城市的活力.带来了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因此.农民工现象是继土地承包责任制后中国农民的又一伟大创举。当我们看到近年来农民工在流动方式、目的、收入等方面出现一些好的发展态势的同时.还应该看到仍存在一些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如农民工素质低、外出打工难、体制不健全、政策起点低等。这些问题不但是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根本出路.更是解决中国“三农”问题的突破口。本文根据实际调查的情况.蓬用新制度经济学的制度变迁理论.从诱致性、强制性制度变迁的角度剖析了中国农民工现象.指出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思路、途径、基础、动力、重点和关键之所在。  相似文献   

11.
北国的冬天寒意虽浓.但从北京领奖归来的农民工王有臣的心里却依然特别温暖。 王有臣和吉林省评选出来的25名农民工一起来到了伟大祖国的首都北京.参加了全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次农民工表彰大会.走进人民大会堂.他们受到了国务院领导的亲切接见,亲手捧回国家领导人颁发的“全国优秀农民工”证书。  相似文献   

12.
2010年2月1日,在南京做钢筋工的河南固始民工张士华,因讨要被拖欠的近万元工资,被打伤后从工地6楼坠楼身亡;2月3日,两名讨薪农民工在河南郑州东郊圃田乡政府院内被“包工头”刺死…… 诸多惨烈的农民工讨薪现象.在折射出进城农民工艰难无助、“包工头”麻木不仁的同时.也折射出了现行相关制度所存在的一些缺陷与不足。  相似文献   

13.
一般地说。城市中的农民工属干较低素质的劳动力.但农民工中却存在一部分素质较高的群体,这些素质较高的“精英”被排斥在主流社会之外,长期处于社会的底层。如何使农民工中的高素质者发挥最大潜能,为我市仕会经济、社会建设做出更大贡献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我市2007年人口变动(农民工)抽样调查资料.对我市农民工“精英”群体存在的问题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4.
20多年前,肩扛编织袋、行色匆匆的进城农民工.几乎成了改革开放来临的标志之一。20多年后的今天.新一代农民工的壮大似乎又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劳动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莫荣表示。“民工荒”释放出一个强烈信号——农民工群体正在形成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变革力量.尤其是一部分“新农民工”.  相似文献   

15.
近日.来自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州、福州、杭州、合肥、济南、青岛、武汉等36个城市的法律援助机构负责人经过共同协商.联合签署了《全国城际间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协作郑州协议》.约定各法律援助机构之间可以相互委托、共同协作办理跨省市的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这是一条各地法律援助机构之间合作的“绿色通道”.更是一条农民工维权的“绿色通道”.  相似文献   

16.
《农技服务》2006,(7):60-60
从今年7月1日起,江苏省建筑领域将在全国独家实行“农民工劳动计酬手册制度”。对于不给农民工发手册的建筑企业,一旦发生报酬争议,不再实行“谁投诉谁举证”.而是由用人单位承担全部的“举证责任”。不能举证的。将由劳动部门会同法院。  相似文献   

17.
翟新美 《甘肃农业》2008,(2):41-42,48
“农民工”是当前社会倍受关注的弱势群体。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农民工”的前途和命运关系到中国现代化的未来,因此,其弱势地位亟需改变.本文就学者们对“农民工”弱势地位的现状、成因及对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江苏省南通市积极创新农民工综合服务管理方式。该市崇川区新城桥街道创新实行“一卡通”服务农民工的做法.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以工作简报形式向全国推广.  相似文献   

19.
打造知名"劳务品牌"促进甘肃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决甘肃“三农”问题必须转移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劳务经济”的发展明显促进了农民增收。由于目前甘肃农民工的素质不符合国内国际市场需求,转移难度增大。国内外的成功经验证明,加强教育培训,打造知名“劳务品牌”,是提高转移就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要加强农民工培训工作的组织领导,增加资金投入;逐步形成政府统筹、行业组织、重点依托各类教育培训机构和用人单位开展培训的工作格局。有条件的地区还要放眼世界,瞄准国际劳务市场,引导农民工“走出去”,积极促进国际劳务输出。  相似文献   

20.
西新 《当代农业》2013,(24):62-62
城镇化离不开农民市民化.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更多更快进入城市.推动着城市发展。昨日,国家统计局西安调查队公布的问卷调查显示.“农民市民化”已成未来趋势.53.9%的农民工希望5年内能落户城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