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合欢枯萎病是导致多年生合欢衰弱和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手段。本研究通过平板对峙法和含毒培养基法分离筛选健康合欢植株根际土壤中的潜在拮抗菌,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双基因系统发育分析对拮抗菌进行鉴定,并通过盆栽试验验证拮抗菌株对合欢枯萎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经过初筛得到11株对合欢枯萎病具有潜在拮抗作用的菌株,其中菌株5-2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对峙培养6d,菌株5-2对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和腐皮镰刀菌Fusariumsolani的抑制率分别为76.88%和84.08%,两种病原菌在含6.67%拮抗菌孢悬液(孢子浓度1.0×107个/mL)的平板上生长均受到显著抑制。显微观察发现菌株5-2可缠绕病原菌菌丝体并寄生生长,盆栽试验表明菌株5-2对尖孢镰刀菌和腐皮镰刀菌具有优良的拮抗作用,防治效果达78.26%和57.89%。通过形态学和ITS-TEF1双基因系统发育分析,菌株5-2鉴定为康宁木霉Trichodermakoningii。综上所述,菌株5-2对合欢枯萎病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可作为合欢枯萎病生防菌剂的候选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2.
木霉对尖镰孢菌的拮抗机制及生防效果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将土壤中分离出的木霉菌株(T41) ,通过对峙法对尖镰孢菌进行了体外拮抗作用测定和评价 ,并利用制备的木霉生防菌剂对番茄枯萎病进行了室内盆栽防治试验。结果表明 :木霉T41对番茄枯萎病的防效达86% ,并具有防效长久和刺激作物生长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经两年(1994~1995)多点试验表明,50%菌杀清可湿性粉剂防治西瓜枯萎病效果最佳,防治效果一般可达到80~100%;其次为西瓜重荐剂1号悬浮剂,防治效果可达到80~90%,再次为西瓜重荐剂可湿性粉剂,防治效果一般可达到70~80%;60%百菌通防治效果一般为60%左右。  相似文献   

4.
人参锈腐病是人参的主要病害,应用生物防治技术对人参质量安全保证和人参的可持续种植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离体对峙拮抗筛选试验,从种植人参土壤和其他土壤中分离获得的107株木霉菌中筛选出了5株拮抗效果较好的菌株。应用这些筛选到的菌株的厚垣孢子处理人参苗床,人参的出苗率不受影响。播种后1年,5株木霉处理病情指数都在10以下,对照达到40.69,差异极显著,5株木霉防治效果都在75%以上,木霉菌株间防效差异不显著。播种后2年,5株木霉处理病情指数在13左右,对照达到46.84,差异极显著,5株木霉防治效果在67%以上,木霉菌株间防效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拟康氏木霉和枯草芽孢杆菌对黄瓜枯萎病的协同防治作用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黄瓜枯萎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土传病害,目前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治主要为化学法,但化学农药防治效果不佳,且易造成环境污染、农药残留等问题。利用拮抗菌防治黄瓜枯萎病日益受到国内外的重视,但单独用细菌或真菌防治黄瓜枯萎病防效低且不够稳定。用拮抗细菌和拮抗真菌联合防治植物病害是生物防治的一个新趋势。Hammad等曾报道用放线菌和细菌联合可以有效地防治黄瓜枯萎病。本课题组分离出一株拟康氏木霉(Trichoderma pseudokoningii)和一株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菌株,用两菌发酵液单独或混合对黄瓜枯萎病进行了室内防效试验,并将两菌的发酵液1 :1混合与复合诱导子配制成“多功能生物制剂”进行了田间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西瓜枯萎病防治药剂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室内毒力测定、盆栽试验、大田小区试验等3种方式,对22种农药进行西瓜枯萎病防治筛选,结果发现25%咪鲜胺乳油、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50%多•霉威可湿性粉剂和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的防治效果在74%以上,是防治西瓜枯萎病较好的药剂,可在生产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香蕉镰刀菌枯萎病是一种由尖孢镰刀菌古巴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cubense侵染引起的维管束系统性病害。本试验对从海南省东方、八所、黄流、三亚和广东省湛江、徐闻、海安等香蕉种植地采集的根际土样进行拮抗放线菌的分离纯化,得到放线菌菌株139个。通过纸片扩散法,筛选出对香蕉枯萎病4号生理小种具有拮抗作用的菌株8个。进一步试验表明,其中4个菌株不仅对香蕉枯萎病生理小种4号的菌丝生长有良好稳定的抑制作用,且对另外14个不同专化型病原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另外,分别将这8株放线菌发酵上清液与香蕉枯萎病病原菌孢子悬浮液混合12h后,有6株放线菌发酵上清液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抑制率超过85%。盆栽试验结果表明,2株放线菌对香蕉枯萎病防效达86%以上,极显著地高于恶霉灵药剂处理。  相似文献   

8.
绿色木霉TR-8菌株对尖镰孢的拮抗机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绿色木霉TR-8菌株抑制尖镰孢的拮抗机制进行了研究。平板对峙培养结果表明,绿色木霉生长快于尖镰孢FO-G1,接触后FO-G1生长停止,TR-8继续生长,覆盖FO-G1的菌落并大量产孢,但不形成抑菌圈。观察了TR-8对FO-G1的重寄生现象,TR-8菌丝首先向FO-G1趋性生长,然后紧贴FO-G1菌丝平行生长或穿入菌丝生长,最后FO-G1菌丝瓦解。在扫描电镜下可以看到FO-G1菌丝原生质凝结,菌丝上有孔洞出现。发酵7d,TR-8发酵液中β-1,3-葡聚糖酶的活性为20.15U/ml,几丁质酶的活性为11.67U。发酵原液对FO-G1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均无抑制作用,但TR-8的挥发性分泌物对病菌孢子萌发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含有TR-8分泌物的培养基对病菌孢子萌发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高达75.06%。  相似文献   

9.
宿畅  廉华  马光恕  李梅  高玉刚 《植物保护》2021,47(2):142-149
采用3株对黄瓜枯萎病菌有较好拮抗作用的木霉,棘孢木霉Trichoderma asperellum 525、哈茨木霉T.harzianum 610和拟康氏木霉T.pseudokoningii 886,研究木霉不同施用方式对黄瓜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作用、保护性酶活性及防治枯萎病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所有木霉处理均能够提高黄瓜幼苗的株高和茎粗,增加幼苗地上部和地下部鲜重,对黄瓜枯萎病的防效均达到64%以上。播种后8~14 d,各处理的黄瓜幼苗叶片质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不同程度下降,保护性酶活性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以先接种拟康氏木霉886,2 d后接种病原菌的T886-F处理的提高程度最显著。播种后14 d,该处理的叶片质膜透性和MDA含量比只接种病原菌的F处理分别下降了37.02%和14.80%,同时,叶片的SOD、POD、CAT、PPO活性分别比F增加了46.82%、34.93%、18.75%和11.63%。以上结果说明,本研究的3株木霉均能通过改善黄瓜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能力,增加保护酶活性,促进幼苗生长,防治黄瓜枯萎病。在实际应用中,提前施入木霉菌剂,有利于促进黄瓜的生长、提高幼苗抗病性、提高病害防治效果。本研究结果为木霉菌剂的高效使用、保障黄瓜安全生产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0.
绿色木霉LTR-2菌株的紫外线诱变改良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通过紫外线诱变处理 ,获得了可以在低温下 (1 0℃ )生长的绿色木霉LTR 2的快速生长型突变株LR ,以及对多菌灵具有抗性的突变株LRR。突变株对棉枯萎病菌、棉黄萎病菌、棉立枯病菌的平板拮抗能力一般低于野生型菌株。LR比LTR 2更能适合非根际土壤环境 ,而LRR在健康棉花根际的定殖能力上 ,比LTR 2有明显下降。LR对棉花立枯病基本没有防治效果 ,但对棉花黄萎病和枯萎病的防治效果则高于原始菌株 ;LRR对棉花上述 3种病害的防治效果与原始菌株没有明显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