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4 毫秒
1.
不同产地杜仲树皮含胶特性的变异规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了弄清杜仲树皮含胶特性的地理变异规律 ,为杜仲高产胶产业化基地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选择我国主要杜仲产地和主要引种区共 16个产地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 ;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 ;利用SAS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 ,不同产地 10a生杜仲胸径、树皮厚度和树皮含胶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北方产区杜仲胸径和树皮厚度普遍高于南方产区 ;在纬度相似的地区 ,东部产区高于西部产区。杜仲皮的含胶率大体上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呈逐步减小趋势 ,南方产区杜仲皮的含胶率一般比北方产区高。海拔越高、年降雨量越大、年均气温越高、无霜期越长 ,越有利于杜仲皮内杜仲胶的形成和积累 ,树皮含胶率越高。  相似文献   

2.
为了确定杜仲高产胶优良无性系选择的指标,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树皮和叶片内含胶率进行全面分析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产地、不同变异类型以及不同无性系的各器官杜仲胶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均为果实>树皮>叶片;不同变异类型果实含胶率是叶片含胶率的4.34~4.89倍;不同产地果实含胶率是叶片含胶率的3.79~5.47倍;不同无性系果实含胶率是叶片含胶率的2.98~6.75倍;杜仲果实内杜仲胶的开发利用潜力远远大于杜仲叶.果园化栽培是今后杜仲综合利用的主导栽培模式,利用杜仲果实提取杜仲胶是今后杜仲胶产业化发展的最主要途径之一,也是今后杜仲培育技术重点研究的技术领域.  相似文献   

3.
杜仲果实内杜仲胶形成积累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含胶率的年变化及逐年变化特点和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杜仲果实内含胶特性的年变化特点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在果实基本停止生长以前,果皮和果实含胶率变化与果实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果皮和果实含皎率随着果实的生长而迅速提高;在果实基本停止生长以后,含胶率提高缓慢。不同树龄杜仲果皮和果实的含胶率比较稳定。采用高接换雌建园和嫁接苗建园两种方式建立杜仲高产皎果园都具有十分明显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4.
不同变异类型杜仲果实含胶量变异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弄清不同变异类型杜仲果实含胶特性的变异规律,为杜仲胶优良资源的选择和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含胶率的测定利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结果表明:4个变异类型的果实形态大小存在极显著差异。不同变异类型在果实形态大小上的不同,表明不同类型生长发育特性的差异;不同变异类型果实含胶率和果皮含胶率均存在极显著差异。果实含胶率和果皮含胶率以浅纵裂型最高,深纵裂型最低。  相似文献   

5.
为了弄清杜仲皮含胶率的年变化、逐年变化和垂直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为杜仲皮内杜仲胶的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2002年,在河南省嵩县杜仲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进行了杜仲皮内杜仲胶形成积累的试验.试验方法为选择典型样株法和随机取样法;杜仲皮样品采集后均进行了发汗处理;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测定含胶率.试验结果表明:杜仲树皮含胶率在一年内的变化不明显;树龄为6 a以前的树皮其含胶率随树龄的增长而提高,树龄为6 a以后的树皮其含胶率有所下降并逐步趋于稳定;同一单株杜仲树皮的含胶率和杜仲胶的密度,随其主干高度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由于杜仲皮含胶率在一年中比较稳定,因而在不同的生长季节均可以取皮利用,且以树龄为6 a的杜仲皮最为适宜;由于树皮木栓层不含杜仲胶,随着树龄增加,树皮木栓层逐步形成,树皮含胶率降低,利用率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6.
杜仲果实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果实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及其与若干宏观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无性系间的果长、果宽、果厚、果形指数、果实千粒质量、果皮含胶率、果实含胶率和单果含胶量都存在极显著差异。在供试的35个无性系中,果皮含胶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有14个无性系,果实含胶率极显著高于对照的有15个无性系;无性系果实含胶率和果皮含胶率与果实主要形态性状的相关性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单果含胶量则与果长、果宽、果厚、果实千粒质量的相关性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与果皮含胶率和果实含胶率的相关性也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以杜仲35个无性系为研究材料,以5 a的性状测定数据为基础,对杜仲无性系叶片性状、树皮性状、果实性状、产量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和改良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叶片性状、树皮性状、果实性状、产量性状的重复力均较高,为0.54~0.97.表型变异系数叶片性状和树皮性状的较低,而果实性状和产量性状的相对较高.分别根据叶片含胶率、树皮含胶率、果实含胶率和产量筛选出了4个高产胶无性系,其遗传改良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叶片含胶率、树皮含胶率、果实含胶率和产量的遗传增益分别为21.10%、54.95%、12.17%和55.22%.说明这些性状的遗传改良效果均较好,所筛选出来的无性系可以大大提高产胶量和果实产量,该研究为杜仲高产胶优良无性系的进一步栽培和推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对杜仲皮含胶特性的个体变异规律及其与若干宏观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无性系的胸径、树皮厚度、树皮含胶率的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杜仲无性系树皮的含胶率与木栓层厚度和木栓层占树皮厚度的百分比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与胸径的大小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胸径生长量越大,木栓层越厚,杜仲胶的积累相对越少;杜仲胶密度与树皮含胶率和树皮密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为了弄清不同变异类型杜仲皮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其含胶性状的变异规律,为杜仲胶优良资源的选择和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进行了本试验研究.试验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变异类型树皮特征及含胶性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深纵裂型的胸径生长量、树皮厚度和木栓层厚均最大,而光皮型的胸径生长量最小、树皮厚度和木栓层厚最薄;树皮含胶率以浅纵裂型最高,深纵裂型的树皮含胶率最低;树皮内杜仲胶体积质量也以深纵裂型的最高,深纵裂型杜仲胶体积质量最低.  相似文献   

10.
'华仲6号'为雌株,是采用选择育种的方法经优株选择、无性系造林测定和区域化试验选育而成,具有结果早,含胶率高,高产稳产,适应性强等特性.适于营建杜仲良种果园,生产杜仲胶和杜仲亚麻酸油.  相似文献   

11.
为了弄清不同变异类型杜仲叶片含胶特性的变异规律,同时为了给杜仲胶优良资源的选择和有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选择典型样株和随机取样的方法和含胶率的测定采用杜仲胶综合提取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变异类型杜仲叶片的形态特征和含胶性状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其中4个变异类型叶长存在显著差异,而叶宽、叶形指数、叶面积、单叶质量、叶片含胶率和单叶含胶量的差异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叶片含胶率和单叶含胶量都是浅纵裂型最高,深纵裂型最低.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杜仲叶内杜仲胶形成与积累的动态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探索杜仲叶含胶性状年变化和逐年变化的特点和规律以及不同着生部位叶片含胶率随叶龄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年的不同季节中,叶片含胶率差异很大,春季展叶时,叶片含胶率最低,6月下旬达到最大值,着生在枝条不同部位的叶片虽然展叶时间不同,但是叶片含胶率都是在展叶时最低,在叶龄50~65 d时,含胶率几乎都达到最大值,杜仲叶片含胶率与叶龄的相关性达到了极显著水平;杜仲叶片含胶率随着树龄的增大含胶率总体呈提高的趋势并逐步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3.
无患子种实形态及经济性状的地理变异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我国无患子分布区7个产地的种实形态性状及种仁含油率进行取样测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实各性状在产地内单株间的变异程度不同,但多数性状在多数产地内均存在丰富的变异,在产地内进行单株选择是可行的.在不同产地间,无患子种实各性状均存在显著差异,河南西峡产地果实和种子较大,与其它产地间差异显著.无患子种仁含油率产地间变异系数最小,与地理气候因子间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而种子质量、种子出仁率在不同产地间变异系数相对较大,且与种实大小显著正相关,可以通过选择较大的果实、种子来提高产油量.聚类及相关性分析表明,在一定程度上,无患子种实大小和种子出仁率有从低纬度产地向高纬度产地变大的变异趋势,因此无患子高产油单株的选择应重点在较高纬度产地果实、种子较大的个体中进行.  相似文献   

14.
培养杜仲愈伤组织并测定其含胶量,结果发现,杜仲胶的合成与愈伤组织的生长周期有一定的相关性。在继代培养中,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含胶量呈增加趋势。外植体上愈伤组织一旦形成就有杜仲胶的积累,杜仲胶含量在S5~S8代出现一个高峰值,S8代愈伤组织的含胶量已经达到原植株的94.38%,S9代后又迅速下降。  相似文献   

15.
火龙果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为了解不同产地、不同种类火龙果的营养成分含量,以广东从化、贵州罗甸山区产的红肉火龙果和白肉火龙果为实验材料,测定了火龙果中营养成分的含量。结果表明:火龙果含有丰富的糖、有机酸、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矿质元素及膳食纤维(2.33%),是一种果形优美、颜色鲜亮,风味细腻爽口,香气独特,有益于人类健康的新型水果;从化产火龙果的含糖量高于罗甸产火龙果,红肉火龙果的含糖量高于白肉火龙果。  相似文献   

16.
Acacia senegal, the gum arabic producing tree, is the most important tree species for the livelihood of the people in South Kordofan State, Sudan. The objective of this study was to determine the optimum tapping date for gum arabic production in the study area. A randomized complete block design experiment with three replications was conducted at (Meari) area for two continuous growing seasons 2008/2009 - 2009/2010. The treatments comprised six tapping dates (1 Oct, 15 Oct, 1 Nov, 15 Nov, 1 Dec, and 15 Dec). Results showed high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p < 0.001) in gum arabic yield (g\tree) in all pickings and in the total gum yield between the tapping dates. The results also showed that tapping of trees on 15 October and 1 November gave a higher yield compared to the other dates. The highest gum yield of 1086.6 and 661.2 g/tree was recorded on 15 October and 15 November, while the lowest gum yield of 297.9 g/tree was recorded when the trees were tapped on 1 October. The two highest-yield dates of tapping (15 Oct and 1 Nov) are recommended as the best time for tapping for gum arabic production in South Kordofan State. These results can be used to increase gum arabic production and farmer income in South Kordofan St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