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圈养条件下岩羊冬季昼间的行为及活动规律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2003年 12月在西宁动物园,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焦点动物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 9只岩羊的行为及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岩羊冬季行为时间分配比例依次为卧息(38. 65±9. 84)%、取食(35. 27±8. 72)%、运动(23. 55±5. 36)%、反刍(17. 47±4. 07)%、其它 (2. 77±0. 30)% (包括饮水、排便、修饰、嗅闻、站立和发声等)。冬季,岩羊在一天内的卧息有 3个高峰期(8: 00~9: 00、12: 00~15: 00和 17: 00~18: 00);取食有 2个高峰期(9: 00~12: 00和 15: 00~18: 00)。上述 2种行为在一天中是交替出现的。运动在 8: 00~10: 00和 15: 00~18: 00时发生较多。反刍有 2个高峰期(11: 00~14: 00和 17: 00~18: 00)。岩羊的取食和反刍具有相似的规律,但反刍高峰的出现时间较取食延迟了 1h左右。其它行为在一天中发生的较为随机。年龄因素和性别因素对岩羊冬季昼间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率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但并不显著(P>0. 05)。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贺兰山野化牦牛春季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方法]2014年4月采用所有事件取样法和瞬时扫描法对贺兰山野生耗牛的春季昼间行为时间和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并建立牦牛行为谱。[结果]贺兰山野化耗牛的各种行为都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各行为占时间比例分别为:取食34.18%、卧息18.58%、移动18.38%、站立17.77%、反刍5.95%和其他5.14%。取食的高峰期在每天9:00~11:00和15:00~17:00,卧息的高峰期为11:00~13:00和14:00~15:00,反刍的高峰期出现在13:00~15:00,与卧息的高峰期部分重叠,移动与取食的高峰期是相并行的,站立行为在1 d中的发生较为随机,高峰期不明显,但在牦牛卧息高峰期时所占比例最低,而其他行为所占的比例在全天的峰值都很低。通过对贺兰山不同年龄阶段牦牛春季昼间的各行为分析发现其差异不显著。[结论]牦牛可通过调节自身的行为来适应不同的环境变化,这是动物长期进化以适应自然环境改变的综合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新疆昭苏马场杂类草+丛生禾草的草甸草原上探讨放牧强度对新疆褐牛牧食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目标取样法,全天跟踪观察。[结果]新疆褐牛各主要牧食行为所用时间由多到少的顺序依次为采食、卧息、反刍、游走、饮水,其中采食时间所占比重大于60%,排粪、排尿1~3次;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新疆褐牛的采食时间、游走时间呈升高趋势,而饮水时间、卧息时间、反刍时间、排泄次数均出现降低趋势,且重度放牧对新疆褐牛的反刍时间、游走时间、卧息时间、饮水时间及排粪次数影响较明显(P<0.05);新疆褐牛采食时间与反刍时间、卧息时间之间存在极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其排粪次数、反刍时间、静卧时间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结论]采食行为是新疆褐牛主要牧食行为,且放牧强度影响新疆褐牛牧食行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圈养狼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方法]选取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的4对圈养狼为研究对象,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其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研究。[结果]圈养狼昼间行为时间分配中,卧息所占比例最多,为49.38%;其次是运动和站立,分别为23.35%和17.73%;其他行为占9.54%。昼间运动和卧息均有2个高峰期,卧息的高峰期在9:30~12:40和15:30以后,运动的高峰期在8:10~9:20和12:50~15:20,而取食仅在14:00左右有1个高峰期。不同性别圈养狼的活动规律基本相似。[结论]圈养狼与野生狼在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上既有相似之处,又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选用4只舍饲青年杜泊公羊连续进行3昼夜行为习性观察,结果表明:试验羊昼夜采食193.3±35.5min,反刍409.4±40.3min,卧息541.6±23.2min,自由活动245.7±42.3min,其它行为50.0±4.7min,反刍与采食时间比为2.1:1.0。反刍、卧息多发生在夜间(p<0.01),采食多发生在白天(p<0.01),白天与黑夜排粪、排尿时间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
高峰  毕俊怀  房兴堂 《特产研究》2010,32(1):10-12,14
利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于2007年4~5月在呼和浩特市大青山野生动物园对半散养蒙古野驴的昼间行为与活动规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半散养状态下,春季蒙古野驴昼间行为的时间分配是摄食(58.45±3.51)%、站立(15.67±1.75)%、社会联系(5.79±2.47)%、运动(11.28±1.52)%、卧息(1.84±1.47)%、其他(6.93±0.55)%。春季,半散养蒙古野驴1d内摄食有3个高峰期(9:00~10:00、11:00~12:00、16:00~18:00),站立有2个高峰期(6:00~7:00、13:00~14:00),运动有2个高峰期(8:00~9:00、15:00~16:00),卧息有2个高峰期(7:00~8:00、13:00~14:00),社会联系有2个高峰期(6:00~7:00、12:00~15:00)。半散养状态下蒙古野驴的年龄因素与昼间行为的分配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新疆褐牛的牧食行为.[方法]在试验区设置轻度放牧(BA1)、中度放牧(BA2)和重度放牧(BA,),采用跟踪观察法观察新疆褐牛的牧食行为.[结果]7月,三种不同牧压下新疆褐牛的采食时间>反刍时间>卧息时间>游走时间>饮水时间,反刍时间是BA1>BA2> BA3,且BA1与BA2和BA3有显著差异(P<0.05);8月份,采食时间BA3与BA1和BA2存在显著差异(P<0.05),卧息时间BA1与BA2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一天的放牧中采食和反刍是新疆褐牛的主要牧食行为.  相似文献   

8.
以江苏省扬州市平山堂养殖场圈养条件及扬州市动物园半散放条件东北亚种成年梅花鹿母鹿为研究对象,采用瞬间扫描取样法研究了2种饲养方式下梅花鹿昼间行为节律。结果表明:2种饲养方式下梅花鹿群体昼间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等行为频次比率依次减少,其取食、卧息和观望行为比率占昼间行为的80%以上。圈养和半散放条件下成年母鹿都有2个取食行为高峰,二者的反刍行为高峰分别发生在12:30、8:00左右,卧息行为高峰分别在12:30—13:30、10:30—13:30,观望行为高峰分别在13:30—16:30、7:30—8:30。行为分析表明,不同饲养条件下,成年梅花鹿母鹿昼间行为存在显著差异,饲养环境不同是造成梅花鹿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金佛山黑叶猴春季活动节律和日活动时间分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6年3—5月,在金佛山自然保护区,采用焦点猴群观察法和连续记录法,通过瞬时扫描行为取样,对野生黑叶猴的个体行为进行了研究.观察结果:黑叶猴的行为可划分为觅食、休息、移动、饮水、晒太阳、舔食石壁、社会行为、出洞和入洞9大类.在黑叶猴日活动节律中,休息存在1个明显的高峰期(10:30—14:00);觅食有2个高峰期,分别是7:30—9:30和17:00—18:30;移动也有明显的高峰期,分别是6:30—8:00、14:00—15:30和18:00—19:30;其他行为(包括理毛、玩耍和拥坐等社会活动,以及饮水、舔食石壁等稀有行为)只有1个明显的高峰期(12:00—14:00).在黑叶猴1d(从出洞到入洞)的时间分配中,休息所占的时间比例最大,达到(57.94±12.07)%;其次是觅食所占的时间比例较大,为(21.56±8.13)%;移动占(13.12±5.12)%;其他行为占(7.38±3.11)%.  相似文献   

10.
舍饲奶山羊的行为观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试验对12只西农莎能奶山羊泌乳羊一些行为进行了昼夜24小时的连续观测。结果表明,昼夜采食时间为245.67±56.81分钟,食后反刍来临时间为76.42±22.47分钟,反刍时间为534.83±79.30分钟,反刍周期数为19.25±2.38次,昼夜共反刍551.42±87.19个食团,咀嚼速度为1.23次/秒,咀嚼次数为32681.95次,反刍多在夜间卧地进行。昼夜采食与反刍时间的比值为1:2.29。昼夜游走和站立的时间为400.53±166.25分钟,昼夜卧息时间为583.92±145.76分钟,昼夜差异极显著(P<0.01)。昼夜睡眠时间为145.33±62.80分钟。昼夜排粪、尿的次数分别为45.67±15.26、10.92±3.03次。昼夜躺卧比站立、游走时间稍长。争斗之间个体差异很大,变异系数为130.67%。以上结果可为西农莎能奶山羊的推广、疾病诊断及制定科学的饲养管理制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采食通过喀斯特地区人工草地放牧对黑山羊采食行为及草地生产力的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强度黑山羊采食行为在季节间均有较大差异;以5 min为观察时间段,同一季节采食行为表现为,高强度放牧显著减少采食口数、每步吃草口数、采食速度、每口食量、日采食量(P0.05);不同季节相同放牧强度,采食行为表现为:春季显著提高采食时间、行进步数、站立时间、每口食量(P0.05),而夏秋季显著提高采食口数、每步吃草口数、采食速度(P0.05);总体而言,春季能显著提高黑山羊反刍时间、反刍食团数(P0.05),夏秋季能显著增加食团咀嚼时间和次数(P0.05)。采食采食行为参数与草地生产力关系表现为,在草地生产力处在中等水平时,采食时间和站立时间较低,采食口数、吃草频数、日采食量均较高;随草地生产力增加,山羊采食速度降低,单口采食量则增加。  相似文献   

12.
六看一看羊动态。无病的羊不论采食或休息,常聚集在一起,休息时多呈半侧卧姿势;人一接近即行起立。病羊食欲下降、反刍减少,放牧常常掉群卧地,出现各种异常姿势。二看羊反刍。无病的羊每次采食30分钟后开始反刍30~40分钟,一昼夜反刍6~8次。病羊反刍减少或停止。  相似文献   

13.
在亚热带洞庭湖区高温高湿条件下观察了10只考湖杂种绵羊的舍饲和放牧行为,结果表明:(1)采食、反刍、站立和卧息时间分别占24.47%;28.54%:31.52%和15.50%。(2)在24h之内,采食频率和采食量出现2个高峰。(3)舍饲平均日采鲜草8.76kg,折风干物质1.14kg,占羊只平均体重3.82%。(4)在放牧条件下用口罩法和计数法所测出的鲜草日采食量接近,前者为4.92kg,后者为4.94kg。  相似文献   

14.
哈萨克羊夏季牧食行为观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夏季自由放牧的条件下,选择昭苏马场针茅+杂类草的草甸草原草地,对体况相近健康无病的3只5月龄伊犁哈萨克公羊的放牧行为进行昼夜跟踪观察.结果表明:昼夜的采食时间为481.05±29.03 min,占总活动时间的33.40%,反刍和卧息的时间分别为498.24±31.69和248.17±16.03 min;反刍与采食的时间较为接近.昼夜反刍周期数9.00±2.97,反刍周期持续时间19.77±9.98 min,每个食团咀嚼时间46.82±2.51 s,反刍咀嚼速度1.59±0.05次/s,昼夜排粪、排尿次数分别为8.44±1.33次和5.56±1.59次.  相似文献   

15.
实验采用跟群放牧全日制观察法,研究了不同放牧强度下滩羊的牧食习性.结果表明,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滩羊的采食时间增加,反刍卧息时间和游走时间减少,每百口采食量和日采食量减少,而采食速度增加.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为了给牦牛及其种间杂种的科学饲养管理和合理组织生产等提供依据,于1981年在青海省大通牛场高山草原夏季牧场,日放牧9.5小时的条件下.对牦牛、犏牛和尕利巴牛的放牧习性进行了对照观测。观测结果:①采食、卧息和游走时间的分配,三种牛采食时间占放牧时间的61.16—64.67%,游走和卧息(包括反刍)占35.33—38.84%;②放牧行进速度.牦牛为10.73米/分,犏牛为8.56米/分,尕利巴牛为7.11米/分,③采食速度和日采食量,采食速度牦牛为1.13口/秒.犏牛为0.99口/秒,尕利巴牛为0.89口/秒。日采食量相应为27.9、23.3和21.4公斤。作者对上述观测结果作了初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饲养条件下成年公梅花鹿的行为差异。【方法】于2006-04-10及2007-03-10,以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景区平山堂鹿场圈养的15只成年公梅花鹿和扬州市动物园半散放的13只成年公梅花鹿为研究对象,采用瞬间扫描取样法对其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其他行为进行观察,每周观察4 d,对收集的数据以60 min为单位合并归为一组后进行统计分析,研究2种饲养条件下成年公梅花鹿昼间行为节律。【结果】2种饲养条件梅花鹿群体昼间取食、卧息、观望、反刍、移动、修饰等行为频次所占比例依次减少,其取食、卧息和观望行为频次占昼间行为的80%以上。昼间圈养条件下,梅花鹿有2个取食行为高峰(07:30-08:30,16:30-17:30),而反刍行为高峰发生在13:30左右,卧息行为主要发生在11:30-13:30,观望行为主要发生在13:30-16:30。半散放条件下,梅花鹿取食行为也有2个高峰(08:30-09:30,16:30-17:30),反刍行为主要发生在07:30-08:30,卧息行为主要发生在11:30-13:30,观望行为主要发生在07:30-09:30和15:30-16:30。对2种饲养条件下梅花鹿昼间行为节律分析表明,除07:30-08:30圈养梅花鹿取食行为频次显著高于半散放梅花鹿外,半散放公鹿取食行为频次在08:30-09:30,12:30-13:30,13:30-14:30,15:30-16:30这4个时段均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圈养梅花鹿;2种饲养条件下梅花鹿反刍行为频次除08:30-10:30不存在显著差异外,另外的07:30-08:30,10:30-11:30,11:30-12:30,12:30-13:30,13:30-14:30,14:30-15:30,15:30-16:30,16:30-17:30共8个时段都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2种饲养方式梅花鹿卧息行为频次在08:30-09:30存在极显著差异,在13:30-14:30,14:30-15:30 的2个时段存在显著差异;圈养梅花鹿观望行为频次在10:30-11:30,12:30-13:30,13:30-14:30,14:30-15:30,15:30-16:30共5个时段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半散放梅花鹿。2种饲养方式下梅花鹿移动行为频次在08:30-09:30,09:30-10:30,16:30-17:30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修饰行为频次在12:30-13:30存在极显著差异。【结论】不同饲养条件下,成年公梅花鹿昼间行为存在明显差异,饲养环境不同是造成梅花鹿行为差异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乔征磊  张洪海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6):8470-8471
2006年5-8月,采用行为取样法对济南动物园1只雌性圈养东北虎育幼期的行为进行了观察,旨在了解东北虎育幼期各种主要行为的活动节律和母性强弱的变化。结果显示:东北虎育幼期的主要行为包括休息、哺乳和运动3类,所占时间百分率分别为38%-51%、10%-39%、12%-25%,其他行为较少,仅占4%-15%。休息时间在1 d中几乎不间断;运动发生较少,主要集中在9:00-11:00和16:00-16:30;由于哺乳与休息具有同步性,哺乳发生次数也较多,没有明显的高峰期,一般每隔30 min就发生1次,1-1.5 h次/。在整个育幼期,母性行为哺乳所占时间比例呈下降趋势;亲仔时间变化不大;离开时间呈上升趋势,说明东北虎在育幼期内母性呈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9.
中卫山羊春季主要行为观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全放牧在干旱半荒漠条件下的中卫山羊春季主要行为进行昼夜连续24小时跟踪观测研究表明,春季中卫山羊日采食分为两个游走状态采食时段和1个补饲采食日段,全天采食时间510.0±30.3分;反刍主要发生在夜间,并有两个高峰期,即23:00左右和3:00~6:00之间反刍强度最大,全天反刍时间420.2±30.3分,反刍与采食时间之比为0.8:1;睡眠有深睡眠和浅睡眠之分,总时间135.3±45.4分;春季每天饮水一次,水味咸,总时间5.5±1.6分;春季每天牧程近30km;成年母羊平均体重24.6kg(n=168);3月龄羔羊哺乳行为由3个行为组分构成,吮乳的主行为时间不超过5秒钟,中卫山羊适应性强,合群性好,对大群放牧极有利。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微生物发酵床饲养环境下肉仔鸡在白天(8:00~20:00)的行为表现,随机选取9只肉仔鸡进行连续1周的观察。结果表明:微生物发酵床饲养下,鸡的各行为持续时间中,趴卧时间最长,约占80%,而鸡的行走、奔跑及梳羽等运动时间较少,约占10%,且运动主要集中在8:00~10:00和18:00~20:00这两个鸡舍环境温度相对较低的时段。一天中,鸡出现两次采食高峰期和两次饮水高峰期。采食高峰期出现在14:00~16:00和18:00~20:00这两个时段,饮水高峰期出现在14:00~16:00和10:00~12:00这两个时段。此外,肉仔鸡的体温和张嘴率与环境温度密切相关,与之成正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