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余汉清  顾力 《中国蔬菜》2007,(B08):95-97
苏南地区是二熟茭白的起源地。16世纪江南出现了以春季(或夏末)栽插,秋季收获秋茭,老墩越冬,翌年夏季再采收一次夏茭的茭白变异种类。经过不断的演化和积累,形成了夏茭为主型和夏秋兼用型两种二熟茭类型。起源于苏州的品种大多为夏茭,夏茭的代表收获期在5月中旬~6月上旬,每667m^2产量1200~1500kg(净茭肉,下同);秋茭的代表收获期在10月初~11月上旬,每667m^2产量400—500kg。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我地茭白生产有很大发展,以往种植的二熟茭类品种,一般在“十一”前后采收秋茭上市,翌年6月初开始采收夏茭。而在秋茭采收之前,如果6、7月气候适宜,一部分大分蘖也可孕茭,农民称之曰“带娘茭”;7、8月间和遇多雨天气,气温适宜,一部分大分蘖也会结茭,但因形状不正,采收期长,一不小心又会损伤其他分蘖.因  相似文献   

3.
过鸿英 《长江蔬菜》2013,(18):80-82
浙茭6号是以浙茭2号优良变异株为材料育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其植株高大,长势较强,株型较披散,耐肥力中等。孕茭适温16-20℃,大棚栽培,春季5月中旬到6月中旬采收,比浙茭2号早6-8d:秋季10月下旬到11月下旬采收,比浙茭2号迟10-14d;夏茭产量约37560kg/hm2,秋茭产量约23700kg/hm2,分别较对照增加13.00%和19.88%。  相似文献   

4.
两熟茭白生长动态研究初报——Ⅱ.夏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 Hand-Mozz)是我国重要的水生蔬菜之一,本文将继续报道两熟茭白(‘苏州小蜡台’)生长动态的研究——夏茭部分的研究结果。 材料和方法 试验于1986~1987年在江苏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以‘苏州小蜡台’品种作试材。 研究方法: 1.春季气温回升后,从老茭田(即秋茭田)春季第一批萌蘖苗第一片真叶抽出开始,每隔3~6天采样一次,每次随机采样10株,用FAA固定液固定,在XTT立体解剖镜下观察叶原基的分化情况。 2.定期观测夏茭植株的叶面积、分株、分蘖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怎样防除雄茭和灰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茭白田内 ,人们往往会发现一些株形高大 ,在孕茭期不能结茭白的植株 ,通常称为雄茭 ;同时也会发现虽然结茭 ,但肉质茎较小、包叶不开裂的茭白 ,肉质茎剖开后 ,其中充满灰黑色粉末状物 ,这类茭白不堪食用 ,称为灰茭。雄茭、灰茭是如何产生的呢 ?茭白之所以能够形成肥大的肉质茎 ,是因为茭白植株被一种称为菰黑粉菌的真菌寄生后 ,其茎端不正常膨大而成。若茭白植株未被黑粉菌侵染寄生 ,则不能形成茭白的产品器官即可食用的肉质茎 ,有些植株可以抽穗开花。这些茭白植株即为通常称的雄茭。而另一些植株被毒力强的菌种侵染 ,膨大的肉质茎内形成…  相似文献   

6.
随着蔬菜种植业内部结构调整的深化,无锡地区出现了专业种植水生蔬菜的基地,茭白等蔬菜的轮作制度也发生了变化,形成了“秋茭夏收(3月至8月)—水芹(9月至翌年2月)”的茭白水芹茬口模式。这种新的轮作方式由于茬口安排紧凑,栽培经济效益高,在无锡市应用面积越来越大。一般实行无锡二熟茭一年单季栽培,并做到秋茭夏收茭白每667m2产量达到1250kg,产值4000~5000元,后茬水芹产量达到4000~5000kg,产值6000~8000元,两茬相加年产值达10000~13000元,创下了水生蔬菜轮作套茬效益新…  相似文献   

7.
四月茭是苏州地区名特优蔬菜之一,又是解决旱生蔬菜淡季的主要品种。四月茭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在1.4%以上,脂肪达0.3%,醣类3.5%,粗纤维1.1%左右,还富含维生素及无机盐类。其味鲜美,且耐贮存,很受消费者的青睐,具有一定的发展前景。我地目前种植的四月茭,其实是一年两熟茭白,先是秋季(9月底至10月底)采收的第一熟茭白称为秋茭,然后是秋茭的老茭墩到第2年春季发芽放青的茭秧称为四月茭秧。因为四月茭的产量,尤其是经济效益在一年两熟中占绝对优势,所以人们常把它们笼统地称为四月茭。根据我地多年来大面积生产实践表明,要取得667m~2产3000kg优质四月茭,必须走“以种好秋茭为前提,种好四月茭为重点”的高产栽培路子,从而达到四月茭高产高效的目的。 一、以种好秋茭为前提 秋茭与四月茭两熟茭白的种植是连贯性的,秋茭秧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第2年四月茭产量的高低与品质的优劣。因此,种好秋茭是夺取四月茭优质高产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宁波四九茭在福建地区种植具有上市早、品质佳、抗性强、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一般667m2产夏茭1500kg(壳茭),比本地茭增产60%以上,最高每667m2产量达2300kg,产值2100元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特征特性宁波四九茭原产于浙江省宁波市郊区。夏茭早熟,秋茭晚熟。株高1.6~1.7m,分蘖性强,长笋多,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肥,采收期长。肉质茎长圆锥形,单茭重61~75g。2栽培要点①选好种苗,适时寄秧一般在9月中旬至10月上旬秋茭采收的时候选种,要求选择健壮、高度中等、茎秆扁平…  相似文献   

9.
张尚法 《长江蔬菜》2013,(18):83-85
浙茭3号是以浙茭2号优良变异单株为原始材料,定向系统选育而成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夏、秋季采收始期分别比浙茭2号晚约5d和2d,夏季壳茭产量33000~36000kg/hm2,秋季壳茭产量21000-24000kg/hm。,全年产量比浙茭2号增产7.34%,肉质茎个体较大,光滑细嫩,品质优。  相似文献   

10.
浙茭7号是从梭子茭优良变异品种中筛选出来的双季茭白新品种,其植株较梭子茭矮小,适宜在浙江省中部以北平原地区种植;孕茭适温18~28℃;秋季9月下旬到10月中旬采收秋季茭白,比梭子茭早4~5 d;春季4月初到6月初采收夏季茭白,比梭子茭早6~7 d;秋茭产量约1 368.0 kg/667 m2,分别较浙茭911和梭子茭增加8.45%和10.44%,夏茭产量约2 718.8kg/667 m2,分别较浙茭911和梭子茭增加8.54%和12.83%。  相似文献   

11.
介绍一种利用单季茭和双季茭轮作,实现茭白一年三熟的栽培新技术。其技术要点是将双季茭秋茭延后至9月定植,利用大棚覆盖延长适生期,于12月上旬前秋茭采收结束,再于5月底前采收大棚夏茭;6月翻耕茭田重新定植单季茭,9月采收单季茭,实现一年内采收三熟茭白,较大幅度提高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12.
钟晓斌  温永生 《蔬菜》2002,(11):12-12
“五月早茭”在福建地区种植具有上市早、品质佳、抗性强、产量高、效益好等优点,表现为分蘖力强、长笋多、早熟、高产、优质、抗病、耐肥、采收期长,从4月底~8月底均可采收,深受农民欢迎。一般667m2产1500kg壳茭,比本地茭增产60%以上,最高667m2产量可达2300kg,667m2产值2100元以上。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一、选好种苗,适时寄秧选种时间一般在9月中旬~10月初,于秋茭采收的时候进行,选择植株健壮、高度中等、茎秆扁平、纯度高的优质茭株作为留种株,在茭墩上作标记。在11~12月,割去地上部枯叶,挖取茭墩,去掉雄茭株(叶脉…  相似文献   

13.
鄂茭2号是从中介茭的优良变异单株中选出的双季茭白品种,分蘖力中等,肉质茎竹笋形,表皮白色、光滑。肉质茎长18~20cm,直径3.5~4.0cm,单茭质量90~100g。秋茭极早熟,9月上中旬上市,667m~2产量1 250kg左右。夏茭中熟,5月下旬至6月上中旬上市,667m~2产量800kg左右。已在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江苏、四川、云南、广东等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两熟茭白生长动态研究初报 Ⅰ.秋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茭白(Zizania Caduciflora Hand-Mozz.)为禾本科菰属多年生宿根水生草本植物,起源于我国东南部,至今仍为我国特有蔬菜,其栽培最为集中的首推无锡、苏州两市。在茭白栽培技术方面,农民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对茭白的系统研究十分缺乏。苏州小蜡台为苏州地区的优良地方品种,在两熟茭类中有一定的代表性,本文以其为试材,对秋茭生育期的生长动态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以期为研究茭白丰产栽培技术提供依据。 材料和方法 试验于1985~1987年在江苏农学院试验农场进行。以苏州小蜡台品种为试材。 观…  相似文献   

15.
我省自1984年大面积引进优质、高产的无锡中介茭,开始二年产量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颇受茭农欢迎,但到1986年,全省普遍反映雄茭增多,夏茭竟一茭不收。我所调查结果:温州市郊松台大队32亩秋茭,雄茭达35%,九山大队1.2亩夏茭也无一收获。温州本地茭雄茭现象也很严重。由此,茭农不愿种植茭白,市场供应的茭白依靠外地运入。针对此情况,我们对雄、灰茭进行了四年系统观察研究,发现了雄、灰茭与正常茭在二间脉之间的叶脉数是不同的,并初步提出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江苏南部是二熟茭白〔Zizania Cada Cifl ora Turez Hand-Mazt〕的起源地,品种资源丰富,无锡和苏洲地区是起源中心。起源于无锡的品种有广益茭、刘潭茭、稗草茭、红花壳等。外地引种较多的是广益茭和刘潭茭。起源于苏州的品种有中腊台、小腊台、两头早、大头青、中秋、苏州青、苏州白、群力等。外地多引种中腊台、小腊台、两头早。无锡、苏州两地不仅品种不同,而且栽培方法也各异。无锡地区在4月中、下旬移栽 (每亩1200—1500墩),当年9月下旬到10月中旬  相似文献   

17.
谢贻格  江扬先 《上海蔬菜》2019,(3):24-25,33
该文介绍了茭白雄茭、灰茭的产生原因及遗传特性,比较了雄茭、灰茭和正常茭在形态上的差异,总结了雄茭、灰茭的识别方法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8.
浙茭3号是从浙茭2号品系中选育而成的。植株矮壮,结茭早,单墩结茭数多,耐高温。茭白长17~20cm,茭肉洁白粗壮,品质优良,单茭质量120~135g。秋茭10月上旬上市,每667m^2产量1100kg左右;夏茭6月中上旬上市,每667m^2产量1400kg左右,采收期较长,适于大棚早熟覆盖栽培。  相似文献   

19.
以浙茭2 号(双季茭)的“雄茭”、“灰茭”和正常茭植株为试材,比较了“雄茭”、“灰茭”
和正常茭植株的株高、叶数、分蘖数、植株地上部(叶片、叶鞘和地上茎)生物量和地上茎的质量、形态
指标,同时研究了杀菌剂、水分、辐照等环境因子对“雄茭”和“灰茭”形成的影响,以及“雄茭”和“灰
茭”的遗传特性。结果表明:“雄茭”植株最高,“灰茭”次之,正常茭最矮;正常茭和“灰茭”分蘖数和
每墩植株地上部鲜质量显著高于“雄茭”;正常茭单个地上茎的鲜质量和体积最大,“灰茭”次之,“雄茭”
最小。田间施用杀菌剂可能是影响“雄茭”形成的主要因素,而辐照、干旱和自然环境条件下“灰茭”均
可形成。“雄茭”和“灰茭”具有遗传稳定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提高茭白产量,需要寻找一种快速辨别雄茭的方法。本试验在比较茭白的雄茭与正常茭、灰茭薹管内部结构差异的基础上,通过田间试验验证了薹管内部结构差异与茭白孕茭的关系:正常茭、灰茭的薹管髓腔内有丝状物,而雄茭薹管髓腔内则完全没有丝状物。髓腔内有丝状物的薹管均能孕茭,无丝状物的薹管则不能孕茭。利用薹管髓腔内有无丝状物可以快速区分出雄茭薹管,是一种高效快速辨别雄茭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