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合肥市某奶牛场奶牛隐孢子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查明合肥市某奶牛场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白糖溶液漂浮法和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对该场325头奶牛的粪样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饱和白糖溶液漂浮法在103头奶牛的粪样中查到了隐孢子虫卵囊,感染率为31.69%;金胺酚-改良抗酸染色法在88头奶牛的粪样中查到了隐孢子虫卵囊,感染率为27.08%。经鉴定,所获虫体为鼠隐孢子虫Crtptosporidium muris。  相似文献   

2.
鹌鹑隐孢子虫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感染试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掌握畜禽隐孢子虫病在河南省的流行动态,作者于2003年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了郑州、焦作2市7个鹌鹑养殖场429份粪便样品,结果有5个鹌鹑场隐孢子虫感染为阳性,根据卵囊形态初步鉴定1种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另1种为火鸡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eleagridis);总阳性率为14.69%(63/429),其中感染贝氏隐孢子虫的阳性率4.66%(20/429),火鸡隐孢子虫的阳性率为10.02%(43/429),并分别用2种卵囊试验感染鹌鹑和雏鸡研究其致病性,观察了2种隐孢子虫在鹌鹑体内的排卵囊规律,以及火鸡隐孢子虫在免疫抑制雏鸡和非免疫抑制雏鸡体内的排卵囊规律。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河南省郑州市开封市及信阳地区牛群、鸭群和鸡群的隐孢子虫病流行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表明:郑州市郊奶牛隐孢子虫感染的平均感染率为40%,随着牛的年龄增大,感染率有呈下降的趋势。经鉴定,郑州市郊奶牛场的隐孢子虫为小鼠隐孢子虫。郑州市开封市及信阳地区家鸭的群体隐孢子虫感染率为69.57%,1~8月龄感染率(87.5%)明显高于8月龄以上鸭的感染率(60%).阳性鸭群粪中卵囊数均较少.郑州市郊8个猪场的粪样中有7个猪场粪样呈阳性.粪样的平均阳性率为17.7%,郑州猪场的隐孢子虫亦为小鼠隐孢子虫.郑州地区12个鸡扬中没有发现隐孢子虫感染。  相似文献   

4.
为了查明安徽省奶牛隐孢子虫感染与地理分布情况,选取该省境内4个奶牛场进行了奶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在26头奶牛的粪样中查到了隐孢子虫卵囊,其感染率为5.18%(26/502)。经鉴定,所获虫体为鼠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muris)和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parvum)。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牛隐孢子虫感染初步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牛隐孢子虫感染情况进行了初步调查。通过对7个不同地点、不同品种和日龄的17头犊牛及54头成年牛的粪样检查,结果显示犊牛隐孢子虫的平均感染率为52.94%,成年牛隐孢子虫的平均感染率为12.96%:平均感染强度以400倍光学显微镜下,每个视野中的隐孢子虫卵囊数量计,犊牛为6个:成年牛为1.5个。上述数据表明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地区牛群中有隐孢子虫感染,而且犊牛的感染率明显高于成年牛。  相似文献   

6.
用止泻粉125~140mg/kg体重,给5~30日龄隐孢子虫病犊牛30头、与细菌混合感染的隐孢子虫病成年牛87头、田间试验病犊295头口服.结果表明,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3.33%,94.25%和94.24%;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数量迅速显著下降,并维持在低水平,有40.0%~53.3%的牛排卵囊转阴。用青蒿琥酯5mg/kg体重,给5~30日龄有病犊牛30头口服,有效率为52.0%,卵囊减少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目的】掌握鸵鸟隐孢子虫病的流行范围和流行动态,以及研究鸵鸟源隐孢子虫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应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检查鸵鸟新鲜粪样404份,详细观察、测量卵囊形态大小;收集纯化阳性样品中的隐孢子虫卵囊,分别人工经口感染幼鸵鸟、雏鸡和小白鼠并利用组织病理学试验技术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结果】检测到阳性样品10份,总阳性率为2.48% (10/404),且感染率与鸵鸟日龄有一定的关系。其卵囊平均大小为5.43×4.38μm(4.0~6.0×3.7~5.0μm),形状指数1.24(长/宽),(n=50)。分离到的卵囊能成功感染雏鸡和幼鸵鸟,但不能感染小白鼠。受试雏鸡具有明显的呼吸道症状,而幼龄鸵鸟呼吸道症状较轻微。此外,在两种动物体内的排卵囊规律差别较大,在鸵鸟体内出现多个排卵囊高峰。虫体主要寄生于雏鸡和幼鸵鸟的泄殖腔和法氏囊,引起法氏囊萎缩、微绒毛大量脱落等病理变化。【结论】根据其卵囊形态、宿主范围和虫体寄生部位等生物学特性,结合文献报道,笔者在国内发现并初步鉴定出鸵鸟源隐孢子虫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  相似文献   

8.
用止泻粉125 ̄140mg/kg体重,给5 ̄30日龄隐孢子虫病犊牛30头、与细菌混合感染的隐孢子虫病成年牛87头、田间试验病犊295头口服。结果表明,临床治愈率分别为93.33%,94.25%和94.24%;粪便中隐孢子虫卵囊数量迅速显著下降,并维持在低水平,有40.0% ̄53.3%的牛排卵囊转阴。用青蒿琥酯5mg/kg体重,给5 ̄30日龄有病犊牛30头口服,有效率为52.0%,卵囊减少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云南茶花鸡是国家级品种资源之一,为了解其肠道寄生虫的感染情况.采集了云南某养殖场茶花鸡的新鲜粪样285份.每份样本分别采用漂浮法和沉淀法检查,并进行虫卵计数。结果有36份检出原虫(球虫)卵,球虫感染阳性率12.63%.每克粪样卵囊数为3000-12000个:11份检出线虫(蛔虫)卵,感染阳性率3.86%,每克粪样虫卵数为500-5000个:其中有5份混合感染球虫和线虫,混合感染率为1.75%;本次试验暂未查到吸虫卵。调查表明.该养殖场感染球虫和蛔虫较为严重,为保护茶花鸡品种资源。应加强对其进行寄生虫病防控。  相似文献   

10.
鸭源隐孢子虫种类鉴定及对鸡鸭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鉴定在河南地区鸭群中广泛存在的隐孢子虫种类及其致病性,我们将河南省鸭源隐孢子虫分离株传代增殖,10只鸡和10只鸭分别逐只接种上述分离株640万个卵囊,应用光镜和扫描电镜技术对样品进行观察。根据卵囊形态测定数据,排卵囊规律,寄生部位及其寄生特点鉴定该分离株为贝氏隐孢子虫(Cryptosporidium baileyi)。该分离株接种鸡、鸭后主要引起呼吸道和法氏囊的炎症。病理形态学变化表现为气管纤毛脱落,杯状细胞排空,上皮细胞肥大或增生。除虫体寄生处之外,其他区域微绒毛尚保持完整。对虫体寄生密度,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综合比较的结果表明鸡对贝氏隐孢子虫易感性比鸭高。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鸡球虫病是雏鸡的一种严重疾病,对养鸡事业危害很大。北京地区每年4-9月份常发生鸡球虫病,雏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在严重污染而且饲养管理条件比较差的鸡场,其死亡率可高达70—80%,使养鸡事业遭到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鸡球虫病的防治对畜牧业经济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当前生产上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也是兽医科学工作者的一项很  相似文献   

12.
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鸭致病性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目的】为了验证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对鸭是否具有致病作用。【方法】对2003年某地方养鹅场发病鹅群分离的一株H5N1亚型流感病毒A/Goose/HLJ/QFY/2003的生物学特性和致病性进行研究。【结果】动物实验表明该病毒对不仅对鸡具有高致病性(IVPI=3),而且对鸭也具有高致病性。雏鸭人工感染该病毒后临床表现典型的神经症状,剖检可见脑膜点状出血,肝脾肿大并见有坏死灶,肺脏严重充血、出血,消化道粘膜弥散性出血。病理组织学检查发现全身各脏器以出血、充血、细胞变性坏死和炎性细胞浸润为主要特征,并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损伤。感染鸭死亡集中在感染后的4~6 d,致死率75%。雏鸭在病毒感染后2~4d的气管、泄殖腔及全身各主要器官均可分离到病毒。虽然攻毒后14 d耐过鸭血清中可检测到1∶16的HI抗体;但是此时胰腺中仍然可分离到低水平的病毒。【结论】本研究继从野鸟分离到对鸭具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之后,首次证实家禽中也存在对鸭具有高致病性的禽流感病毒流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从表达M2e-EYFP融合蛋白转基因柔嫩艾美耳球虫的稳定性,及其在环境中的传播能力、竞争能力和存活能力方面,分析转基因球虫对生态环境的潜在风险。【方法】稳定性试验包括:转基因球虫感染非靶动物,观察临床症状和卵囊产出情况;转基因球虫继代繁殖,检测荧光率;转基因球虫与毒害艾美耳球虫混合感染,PCR检测卵囊中的外源基因。传播能力试验主要是分析感染鸡和不感染同居鸡的卵囊产量和荧光率。竞争性试验则是用不同混合比例的2种球虫感染鸡,检测卵囊产量和荧光率;存活能力试验是用不同处理方式的卵囊感染鸡,检测卵囊是否产出以分析卵囊存活能力。【结果】转基因球虫不感染小鼠和家鸽,与野生型柔嫩艾美耳球虫宿主特异性相同;连续繁殖传17代后外源基因稳定表达。与毒害艾美耳球虫混合寄生时在异种球虫体内未检测出外源基因。传播能力试验中,46d攻毒时转基因球虫感染与不感染同居组的卵囊产量差异不显著,但与不感染对照组相比均显著减少,且1∶1感染和不感染同居组卵囊荧光率检测结果维持在51.6%67.9%。竟争性试验中,攻毒时各比例感染组卵囊产量均极显著少于不感染攻毒对照组,荧光率检测结果各比例组变化幅动不大,且1∶1组哨兵鸡卵囊荧光率检测结果为41.2%61%。存活能力试验,转基因球虫与野生型球虫在夏季室温条件下均不能存活90d,且与其他不同方式处理的卵囊外界存活时间接近。【结论】说明转基因球虫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在环境中的传播能力、竞争能力和存活能力未呈现显著优于野生球虫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The effects of exogenous NO on Eimeria tenella oocysts were studied. The E. tenella oocystsfreshly isolated from feces of experimental chickens infected with E. tenella and sporulated E. tenella oocystswere treated in vitro by the well-known NO-donors, SNP, SPER/NO and GSNO. The results showed thatamong the 3 NO donors, only GSNO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percentage of sporulated oocysts, the inhibi-ting rate of purified oocysts was from 93 to 97%, and reached 100% on the oocysts in the feces of chickenswith E. tenella infection. GSNO also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virulence of E. tenella oocysts, and the oo-cysts treated by 2 -8 mmol L-1 GSNO almost lost their pathogenicity to chickens.  相似文献   

15.
雏鸡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和毒株的细胞免疫反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A肉鸡雏鸡分别经口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早熟株,用免疫组化ABC法染色检测小肠、盲肠扁桃体、脾脏中CD4^ 、CD8^ T淋巴细胞动态变化;用淋巴细胞转化实验MTT法检测T淋巴细胞活性。结果表明:球虫免疫鸡后,CD4^ T淋巴细胞在一次免疫后迅速增殖,第6天达到第一峰,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的鸡盲肠与脾脏中CD4^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8%和44%,免疫早熟株的鸡盲肠与脾脏中CD4^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6%和43%,而二次免疫后和对照相比很少有显著差异。CD8^ T淋巴细胞在一次免疫后比CD4^ T增殖速度慢,第9天达到第一峰。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的鸡在此日盲肠与脾脏中CD8^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7%和47%,免疫早熟株的鸡在此日盲肠与脾脏中CD8^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6%和48%,二次免疫后迅速大量增殖,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毒株的鸡在二免后第2天盲肠与脾脏中CD8^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9%和50%.免疫柔嫩艾美耳球虫早熟株的鸡在二免后第2天盲肠与脾脏中CD8^ T淋巴细胞占所有淋巴细胞百分率分别达到37%和50%。且CD8^ T淋巴细胞总体水平比CD4^ T淋巴细胞多。盲肠扁桃体中T细胞的增殖速度比其他组织更快。免疫早熟株的鸡与免疫毒株的鸡肠道黏膜中的CD4^ 、CD8^ T淋巴细胞变化基本一致。一次免疫鸡比未免疫对照T淋巴细胞活性显著升高;进行二免的鸡免疫后第一、二、三周T淋巴细胞活性均比未进行二免的鸡显著升高;毒株免疫鸡T淋巴细胞活性大多与早熟株免疫鸡无8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笔者对新分离到的和缓艾美耳球虫进行了致病性和免疫原性的研究。结果表明雏鸡感染1 000和5 000孢子化卵囊表现正常,肠道没有肉眼可见的病理变化。20 000个卵囊感染引起轻微病变。100 000个卵囊和500 000 个卵囊感染则产生较为明显的致病作用,与不感染对照组相比增重分别为70.3%和56.8%,肠道外观也产生明显可见的病变,根据0-4分肠道计分标准,分别为1.43和2.37。所有实验鸡都没有出现死亡。该虫株免疫原性较强,一次免疫5 000个卵囊/只,就能够对200 000个卵囊/只感染产生坚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用柔嫩艾美耳球虫卵囊活苗对京白雏鸡进行一次免疫、二次免疫及涓滴免疫试验,对免疫后、雏鸡腔上囊、脾脏、胸腺及盲肠扁桃体等组织器官的免疫应答作了较为详细的观察。免疫后上述组织器官淋巴细胞明显增多,形成大量淋巴滤泡;通过对免疫组和对照组雏鸡上述免疫组织器官的对照检查,表明三种免疫方法免疫后腔上囊、脾脏、胸腺及盲肠扁桃体均呈现不同程度的增生,其中以涓滴免疫和二次免疫比较明显。试验结果提示,一次免疫、二次免疫及涓滴免疫均可刺激机体免疫组织器官淋巴细胞大量增生,产生有效的免疫应答反应,对强毒攻击表现有效的抵抗力。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透射电镜观察了樱桃谷鸭贝氏隐孢子虫人工感染石歧杂鸡后法氏囊虫体生活史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各期虫体,除裂殖子,子孢子或小配子体,均寄生于微绒毛包围形成的带虫空泡内,但未与上皮细胞浆接触。在虫体和上皮细胞间存在附着带和营养器。成熟裂殖体具有8个或4个裂植子,孢子化卵囊具有4个子孢子。裂殖子前端有顶泡,锥体前环,锥体,棒状体和微线。后端有致密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核。但没有发现线粒体。  相似文献   

19.
3%~4%碘酊、10%氨水和2.85%CS_2作用30min,可完全抑制兔的肝型和肠型球虫卵囊的发育。3%碘酊作用1min 就可完全抑制肝型球虫卵囊的发育;2%碘酊作用5min 无效,作用10min 相对有效率53.52%,作用15min 可完全抑制球虫卵囊的发育。1%碘酊无效,肠型球虫卵囊对碘酊有较高的耐受力。碘酊中加入醋酸有增效作用,而加入 NaOH 则使碘酊失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