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热带兰花引入品种的病毒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植物病毒抗血清技术对引入的426个热带兰花品种进行两种主要病毒的检测,结果表明,引入品种中蕙兰花叶病毒(ORSV)总感病率为38.0%,齿舌兰属环斑病毒(CYMV)总感病率为27.7%。其中蝴蝶兰、卡特利亚兰、文心兰两种病毒感病率均较高,而且较为接近,在40%~60%范围内;石斛兰感病率较低,对两种病毒具较强的抗性;大花蕙兰易感ORSV,感病率高达42.8%,较抗CYMV,感病率仅6.8%。  相似文献   

2.
1植物名称笋兰(ThuniaalbaR.f.)2材料类别茎段3培养条件培养基:(1)MS+KT1mg/L(单位下同)+NAA1;(2)1/2MS+6-BA2+NAA1+10%CM;(3)1/2MS+NAA1+10%CM;(4)MS+NAA1+1%活性...  相似文献   

3.
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C_8H_(17)C_6H_4(OC_2H_4)_(l0)SO_4Na(C_8E_(10)S)和十二烷基7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C_(12)H_(25)(OC_2H_4)_7SO_4Na(C_(12)E_7S)与溴化十二烷基三甲铵C_(12)H_(25)(CH_3)_3Br(C_(12)NM_3),不仅能在水溶液中形成透明的均匀溶液,而且混合体系的临界胶团浓度和γcmc比单一组分的低。C_(12)E_7S-C_(12)NM_3和C_8E_(10)S-C_(12)NM_3对极性物的加溶,随混合比的变化呈“V”型,而对非极性物的加溶呈“”型。混合比改变时,C_(12)E_7S-C_(12)NM_3和C_8E_(10)S-C_(12)NM_3溶液的粘度出现1个极大值(在1:1附近)。在C_8E_(10)S中引入C_(12)NM_3的量小于10%时,C_8E_(10)S-C_(12)NM_3的润湿能力不变;大于10%时,润湿能力增加,超过20%时,润湿能力下降。混合比改变时,C_8E_(10)S-C_(12)NM_3对煤油的乳化能力出现两个极大值和1个极小值。  相似文献   

4.
香菇多糖和黄芪多糖对vAMV感染雏鸡SOD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3日龄肉用AA雏鸡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强毒(vAMV)人工感染后,禽成髓细胞性白血病(AMB)发病率86.70%、死亡率70.00%,脾脏、胸腺、法氏囊、心脏、肝脏、肾脏及性腺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与健康雏鸡相比,T-SOD和Mn-SOD活性于10日龄时明显升高(P<0.01)、于17日龄后则显著降低(P<0.05,P<0.01),而Cu,Zn-SOD活性无显著变化(P>0.05)。vAMV感染雏鸡注射香菇多糖或黄芪多糖,AMB发病率67.50%或64.10%、死亡率55.00%或51.30%,同感染组相比,感染/香菇组的T-SOD、Mn-SOD及Cu,Zn-SOD活性初期显著降低(P<0.05,P<0.01),中后期无显著变化(P>0.05);感染/黄芪组的T-SOD、Mn-SOD活性初期显著降低(P<0.05),中后期明显高于感染组(P<0.05,P<0.01),而Cu,Zn-SOD活性则无明显变化(P>0.05)。结果表明,黄芪多糖的促抗过氧化能力中后期优于香菇多糖。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硝苯地平控释片(Nif-CR)治疗无痛性心肌缺血(SMI)时对左心功能的影响,方法:36例SMI患者采用Nif-CR20mg,口服,q12h×3周。结果:(1)舒张压从(12.5±2.3)kPa下降至(9.7±2.3)kPa(P<0.05);缺血型ST段压低明显改善(P<0.05)。(2)核素心功能检测示治疗后LVEF、SV、ER、PFR和RCO均显著改善(P<0.05~0.01)。(3)治疗后PRA,和AngⅡ水平降低(P<0.05)。结论:Nif-CR的持久血药浓度对SMI患者可改善心功能,降低血压  相似文献   

6.
辛基苯基聚氧乙烯醚硫酸钠C_8H_(17)C_6H_4(OC_2H_4)_(10)SO_4Na(C_8E_(10)S)和十二烷基7聚氧乙烯基醚硫酸钠C_(12)H_(25)(OC_2H_4)_7SO_4Na(C_(12)E_7S)与溴化十二烷基三甲铵C_12H_(25)N(CH_3)3Bk(C_(12)NM3)不仅能在水溶液中形成透明的均匀溶液,而且混合体系的临界胶团浓度(cmc)和γ_(cmc)比单一组份的低。在C_8E_(10)S中引入C_(12)NM_3的量小于10%时,C_8E_(10)S—C_12NM_3的润湿能力不变;大于10%时,润湿能力增加;超过20%时,润湿能力下降。润湿力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约1.3mM时,出现1个转折点。混合比改变时,C_8E_(10)S—C_(12)NM_3对煤油的乳化能力出现两个极大值1个极小值。乳化力随浓度的增力。而增加,在浓度为0.55mM时,体系的乳化明显增加而出现1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7.
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与禽病原性大肠杆菌的联合感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0^5.17ELD50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mildly pathogenic avian influenza virus,MPAIV)气管内注射10日龄SPF鸡,24h后,重复感染一次,48h后,气管内注射禽病原性大肠杆菌353(018)、120(018)、037(078)、166(078)、0558(02)、536(088)、132(011)和173(026)株,3×10^7CFU/羽,连续观察5d。结果:MPAIV单独感染组死亡率为13.33%各大肠杆菌单独感染组的死亡率分别为353:100.00%、120:60.00%、037:80.00%、166:86.67%、058:10.00%、5336:93.33%、132:86.67%和173:20.00%;MPAIV与上述各分离株的联合感染组死亡率分别为10  相似文献   

8.
通过体外受精试验检验了肝素和羊血清在绵羊附睾精子体外获能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在获能液SOFM+0.6%牛血清白蛋白(BSA)中加入5、15、25、50IU/ml肝素不能有效诱导精子获能,所得卵裂率(16.1%,11.2%,14.5%,15.8%)与不加肝素的对照组(10.0%)相比,差异不显著;获能液SOFM+20%羊血清(SS)对精子获能效果优于SOFM+0.6%BSA+肝素,二者卵裂率差异显著(50%VS14.7%P<0.05);获能液SOFM+20%SS中再加入5、15、25IU/ml肝素可明显增强获能效果,所得卵裂率(81.4%,80.4%,81.3%)与不加肝素的对照组(46%)相比,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9.
采用单个性信息素腺体的分析技术,研究了枣粘虫(AncylissatovaLiu)第一代雌成虫性信息素组分的精确比例。研究结果表明:枣粘虫的性信息素由4个组分组成,即E9-C12:0AC(Ⅰ)、Z9-C12:OAC(Ⅱ),7,-C12:OAC(Ⅲ)和Z7-C12:OAC(Ⅳ),各组分精确比例为Ⅰ:Ⅱ:Ⅲ:Ⅳ=52:35:6:7;E9/Z9的比例为60.9±7.8%E,E9/Z9比例的变异系数C.V=10.3%。定量研究结果表明,单雌性信息素腺体的含量平均为5.8±3.3ng,各组分的含量分别为3.02(Ⅰ),2.03(Ⅱ),0.35(Ⅲ),0.40ng(Ⅳ)。  相似文献   

10.
用不同剂量60Co-γ射线辐照蜜环菌表明,低剂量(10~80Gy)处理能提高菌丝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3.90%~29.40%,降低丙二醛(MDA)含量5.00%~26.30%,有刺激生长、延缓衰老的效应。高剂量(80Gy以上)处理则降低SOD酶活性29.40%~70.60%,提高MDA含量11.70%~135.40%,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提高23.10%~1534.60%,显示抑制生长、促进衰老的效应。  相似文献   

11.
 对云南部分兰花种植区的文心兰、蝴蝶兰、大花惠兰上发生的病毒病进行了调查与病原鉴定。兰花感染病毒后,主要以在叶片形成黑褐色的坏死斑为主。在文心兰不同品种中,T系列的病毒病发病率最高。经电子显微镜、血清学和RT-PCR等方法综合鉴定,确定危害云南兰花的主要病毒为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 ) 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 ),其中CyMV为优势种,有时出现CyMV 和ORSV复合侵染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在昆明市文心兰栽培基地发现了具有病毒病症状的感病文心兰和大花惠兰植株。感病文心兰和大花惠兰样品在电镜下可观察到长约460~500nm的线状病毒粒体和长约300nm的杆状病毒粒体,它们分别与已报道的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粒体大小一致。利用ELISA技术在感病文心兰和大花惠兰样品可以检测到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利用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的特异性引物,运用RT-PCR方法可以扩增到与引物设计预期大小一致的核酸条带。由此证明,云南文心兰和大花惠兰病毒病由建兰花叶病毒和齿兰环斑病毒中的一种或两种侵染引起。  相似文献   

13.
选取感染建兰花叶病毒(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RSV)的蝴蝶兰植株进行离体培养,在芽增殖培养基中添加不同的病毒抑制剂,研究对CyMV和ORSV病毒的脱除效果.结果表明,氨基寡糖素具有很好的脱毒效果,对CyMV的脱除率为83.33%,对ORSV的脱除率为66.67%;病毒唑次之,对CyMV的脱除率为83.33%,对ORSV的脱除率为50%;中药类的脱毒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4.
以利用Trizol试剂盒提取的蝴蝶兰组培苗叶片总RNA为模板,根据已报道的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ussm ringspot virus,ORSV)外壳蛋白基因(cp)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探索RT-PCR反应条件,建立了可同时检测CyMV和ORSV的双重RT-PCR体系。  相似文献   

15.
根据已报道的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V)基因组序列设计PCR引物,采集广东省顺德等地墨兰(Cymbidiumsinense,car.margicoloratum)和文心兰(Oncidium sp.)表现病毒病症状的兰株,抽提病叶组织总RNA,经RT-PCR反应在约70%的样品中获得预期大小的DNA扩增产物,并对其中来自不同品种的3个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获得的核苷酸序列与世界各地已报道的CyMV外壳蛋白(CP)基因序列高度同源,据此将RT-PCR反应呈阳性的病样病原鉴定为CyMV。通过对CyMVCP基因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表明CyMV的多样性可能起因于其广泛的地理分布,而不是起因于寄主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桃病毒病调查与检测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陕西省桃主产区的病毒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和ELISA检测.查明了李属坏死环斑病毒(PNRSV)、李矮缩病毒(PDV)、苹果褪绿叶斑病毒(CLSV)、桃潜隐花叶类病毒(PLMVd)和桃耳突病毒(PEV)等5种病毒和类病毒在桃上的存在及感染情况.ELISA检测结果表明,PNRSV的感染率最高,CLSV发生也较普遍,PDV感染率较少,各种病毒的混合感染都有出现,PNRSV、PDV和CLSV的总感染率达65.8%.PLMVd和PEV的田间发病率约为1.0%和0.2%.  相似文献   

17.
兰花两种主要病毒双重RT-PCR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mosaic virus,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ringspot virus,ORSV)这两种主要兰花病毒的保守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在CymMV和ORSV单一RT-PCR优化体系的基础上,建立了同时检测CymMV和ORSV的双重RT-PCR检测方法。此方法可特异性地从感染CymMV和ORSV的样品中扩增出2条目的带,即CymMV(781 bp)和ORSV(588 bp)。扩增产物测序表明,CymMV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登陆的分离物核苷酸同源性为84%~97%,ORSV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其它分离物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8%~99%。运用该方法对随机抽取的田间样品及组培苗样品进行检测,都得到了特异性扩增条带,其灵敏度达到了10-5。  相似文献   

18.
建兰花叶病毒(Cymbidium mosaic virus,CymMV)和齿兰环斑病毒(Odontoglossum ringspot virus,ORSV)是危害海南兰花最普遍的2种病毒。CymMV侵染蝴蝶兰后引发黄化斑、坏疽凹陷斑、畸形生长等多种症状;侵染石斛兰引发花叶、黄化斑、全叶黄化或红化、契形坏死、疱状突出等症状;侵染文心兰引发花叶、黄化、坏死、畸形生长等症状。ORSV的症状种类则相对简单,蝴蝶兰上引发环斑、系统性黄化、凹陷坏死、疱状突出等症状;文心兰上主要表现花叶;石斛兰上未检测到ORSV。  相似文献   

19.
侵染我国主要蔬菜作物的病毒种类、分布与发生趋势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 对我国茄科、葫芦科、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主要病毒病开展调查、诊断,明确当前我国主要蔬菜作物病毒病的病原物、优势病毒及其分布,并对其中一些重要病毒引起的病毒病在我国的发生危害趋势进行分析。【方法】 2013—2017年,对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开展茄科、葫芦科、豆科和十字花科等蔬菜作物主要病毒病发生情况的普查,利用血清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对主要蔬菜病毒病的病原进行鉴定。【结果】 我国大陆31个省(市、自治区)共采集茄科、葫芦科、豆科和十字花科蔬菜作物疑似病毒病样品41 653份,共检出病毒63种,其中茄科蔬菜检出病毒达40种,葫芦科蔬菜检出病毒26种,豆科蔬菜检出病毒19种,十字花科蔬菜检出病毒14种。茄科的辣椒检出病毒33种,番茄检出病毒25种;葫芦科的南瓜检出病毒22种,黄瓜检出病毒19种;豆科的豇豆检出病毒14种,菜豆检出病毒12种;十字花科的萝卜检出12种病毒,大白菜检出7种病毒。蔬菜作物中普遍存在多种病毒复合侵染现象,已发现2—6种病毒复合侵染,以2种病毒复合侵染类型居多,其中辣椒、番茄和茄子上存在6种病毒复合侵染。本研究首次在国内发现番茄斑驳花叶病毒(Tomato mottle mosaic virus,ToMMV)、西葫芦虎纹花叶病毒(Zucchini tigre mosaic virus,ZTMV)、辣椒脉黄化病毒(Pepper vein yellows virus,PeVYV)、辣椒隐潜病毒1号(Pepper cryptic virus 1,PCV-1)和辣椒隐潜病毒2号(Pepper cryptic virus 2,PCV-2)的侵染;首次发现ToMMV、甜瓜蚜传黄化病毒(Melon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MABYV)、南瓜蚜传黄化病毒(Cucurbit aphid-borne yellows virus,CABYV)对辣椒的侵染,首次发现ZTMV对黄瓜、烟草轻绿花叶病毒(Tobacco mild green mosaic virus,TMGMV)对南瓜的侵染,首次发现番茄斑萎病毒(Tomato spotted wilt tospovirus,TSWV)可以侵染芹菜、曼陀罗、豇豆、豌豆、党参、大丽花、旱金莲、刺天茄等,首次发现红辣椒脉斑驳病毒(Chilli veinal mottle virus,ChiVMV)可以侵染红茄,另外还首次发现辣椒和番茄为烟草丛顶病毒(Tobacco bushy top virus,TBTV)的新自然寄主。【结论】 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CMV)、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TMV)、芜菁花叶病毒(Turnip mosaic virus,TuMV)和蚕豆萎蔫病毒2号(Broad bean wilt virus 2,BBWV2)为当前危害我国蔬菜作物的优势病毒,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分布且发生严重,特别是CMV发生最为普遍,在31个省(市、自治区)均有分布,且均为这些地区的优势病毒。茄科蔬菜的优势病毒为CMV和TMV,葫芦科蔬菜的优势病毒依次为CMV、小西葫芦黄花叶病毒(Zucchini yellow mosaic virus,ZYMV)、黄瓜绿斑驳花叶病毒(Cucumber green mottle mosaic virus,CGMMV)和TMV,豆科蔬菜的优势病毒为CMV和BBWV2,十字花科蔬菜的优势病毒依次为TuMV、CMV和TMV。番茄褪绿病毒(Tomato chlorosis virus,ToCV)、TSWV、CGMMV和ToMMV等病毒在部分省区发生严重,扩展蔓延速度极快,具有在全国范围内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建兰花叶病毒(CymMV)、齿兰环斑病毒(ORSV)和建兰环斑病毒(CyRSV)是危害兰花的主要病毒。文章综述这几种重要兰花病毒的病毒分子结构、分子检测、卫星RNA、DI RNA、SiRNA及其转基因研究进展,并就今后的研究重点和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