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马文平  倪志婧  任贤  任玉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4):14996-15000
[目的]探讨贮藏温度对果实品质及生理的影响。[方法]以宁夏中部干旱带‘玉金香’甜瓜(Cucum is meloL.var Yujinxiang)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5、10和20℃)条件下其成熟期果实主要品质、生理代谢和采后病害发生的情况。[结果]采后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果实硬度均呈逐步下降趋势,5℃贮藏硬度值下降最慢,说明低温有利于保持果实硬度。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呈逐步下降趋势,低温贮藏可延缓TSS含量下降的趋势。贮藏初期,果实呼吸强度均呈下降趋势,温度越低呼吸强度下降越快,采后4 d呼吸发生跃变,在8 d时达到高峰,贮藏温度越高呼吸跃变峰值越大。低温贮藏可部分抑制呼吸强度的增加。乙烯释放量的变化与呼吸强度的变化趋势相似。采后可溶性果胶含量呈逐步增加趋势,贮藏温度越高增加越快。采后贮藏期果实病害严重,7 d后普遍发病,20℃病害最严重,10℃病害最轻,5℃贮藏后期果实有冷害现象,反而加重了病害。10℃是玉金香采后的最佳贮藏温度。[结论]为甜瓜的保鲜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伽师瓜贮藏温度试验小结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试验以伽师瓜为研究对象,筛选其适宜的贮藏保鲜温度.[方法]温度设置为:1、2和3℃,从贮藏温度与伽师瓜采后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总糖含量、总酸含量、硬度、果肉细胞膜透性等关系方面, 研究了伽师瓜采后生理活性和适宜贮藏温度.[结果]在贮藏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和总糖均略有下降,中后期总酸含量下降明显;在1℃条件下能较好的保持伽师瓜的硬度、延缓呼吸高峰出现的时间、降低呼吸强度、维持较低的电导率、延缓细胞衰老和减少腐烂.[结论]在较低温度下伽师瓜表面凹陷能否作为伽师瓜冷害的重要指标,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3.
鲜蒌蒿MAP保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正变实验法研究了采后蒌蒿的最佳自发气调包装(MAP)贮藏温度和处理方法。贮藏期间测定了蒌蒿的失重,V—C含量、总糖含量和呼吸强度等指标,同时对蒌蒿的感官品质进行了评价,依据测定和评价的结果来确定最佳的贮藏温度、保鲜剂和吸氧剂。结果表明蒌蒿在2℃的贮藏温度下.用1-MCP作保鲜剂、用还原铁粉作吸氧剂处理,保鲜效果非常好,贮藏60d后仍有很高的商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对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肉细胞壁降解酶的影响,研究温度调控西州密25号哈密瓜采后软化作用机制,为哈密瓜采后贮藏保鲜提供参考。【方法】以成熟期西州密25号哈密瓜为试材,采后分别置于不同温度(0、5、10和15℃)环境下贮藏,每隔5 d测定果实硬度、呼吸强度,果肉β-半乳糖苷酶(β-Gal)、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酶(PE)、纤维素酶(Cx)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指标,分析不同贮藏温度对果实软化的影响。【结果】不同贮藏温度对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硬度、呼吸强度及细胞壁降解酶活性影响具有显著性差异。温度越低,果肉硬度下降越慢,果实呼吸强度峰值越低,果肉细胞壁降解酶活性越低。温度低于5℃时,果肉出现明显冷害症状。【结论】5℃适合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贮藏。西州密25号哈密瓜果实硬度与呼吸强度呈负相关关系,与β-Gal、PG、PE和Cx活性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延长疣柄魔芋叶柄和芋头叶柄采后保鲜期,对疣柄魔芋叶柄和芋头叶柄采后的生理生 化变化进行初步研究。【方法】通过监测贮藏过程中芋柄中的水分含量、呼吸强度、糖类和粗纤维含量的变化, 探讨魔芋叶柄和芋头叶柄在不同温度及添加保鲜剂条件下品质变化规律。【结果】疣柄魔芋叶柄和芋头叶柄在 室温条件下储藏时间分别为 12、14 d;4℃条件下储藏时间分别可达 25、29 d;添加保鲜剂在室温条件下的贮藏 时间均为 13 d。整个贮藏过程中,芋柄的呼吸强度在 0.015 mg/kg·h 上下波动,魔芋叶柄和芋头叶柄的初始含 水量分别为 93.63%、93.77%,室温条件下贮藏结束时魔芋叶柄和芋头叶柄的含水量分别为 87.19%、86.29%;4℃ 条件下贮藏结束时魔芋叶柄和芋头叶柄的含水量分别为 92.15%、93.00%。4 ℃和室温条件对呼吸强度没有显著 影响;4℃条件能显著延缓芋柄在整个贮藏期水分的损失;4℃和添加保鲜剂在贮藏前期对还原糖、总糖和粗纤 维含量影响较大,对贮藏后期品质变化影响较小。【结论】保鲜剂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贮藏过程中疣柄魔芋 叶柄和芋头叶柄中营养物质的变化,延长保鲜期的效果不明显,而在低温环境中贮存,水分损失和品质劣变缓慢, 能有效延长保质期,是一种比较适宜的贮存方式。  相似文献   

6.
不同贮藏温度对红提葡萄贮期品质及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和筛选红提葡萄采后适宜的贮藏温度.[方法]将红提葡萄分别贮藏于1、0、-1、-2和-3℃下,测定其贮期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硬度、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含量等品质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1℃为红提葡萄较为适宜的贮藏温度,该温度下,果实的呼吸与乙烯变化趋势较为平缓,果实硬度保持较好,略高于其它温度处理,且能够较好的保持果实在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的完整性,果实内丙二醛等有害物质的含量略低于其它处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略高于其它处理.[结论]-1℃能够较好的保持红提葡萄果实在贮藏期间果肉细胞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7.
白芦笋MA贮藏及其采后生理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不同温度结合不同孔径包装的白芦笋MA贮藏保鲜及其采后生理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白芦笋采后生理指标和营养成分的决定因素,其中以4℃贮藏效果最好。不同包装中,以0.04 mm厚、0.5 cm大孔PE包装的白芦笋呼吸强度低、硬度大、营养成分损失少,在4℃贮藏18 d仍有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8.
贮藏温度对甜玉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甜玉米分别在25、15和4℃条件下贮藏的品质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较低贮藏温度下甜玉米含糖量较高,呼吸强度和失水量较低,能够保持较高的食用品质。  相似文献   

9.
选取贮藏温度(4,10,25℃),O_2体积分数(2%,5%和7%)和CO_2体积分数(8%,11%和15%)为正交试验L9(34)中的因素,研究贮藏条件对鲜香菇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对鲜香菇感官品质、失重率、呼吸强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差异均为显著,CO_2体积分数对鲜香菇失重率、呼吸强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影响差异显著强于O_2体积分数。在85%空气湿度、4℃贮藏温度、2%的O_2体积分数及11%的CO_2体积分数的贮藏条件下,鲜香菇贮藏效果最佳。试验的最佳贮藏条件下,可有效延长鲜香菇贮藏期限。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在8、20益贮藏温度条件下,不封口聚乙烯保鲜袋包装番石榴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褐变相关酶 活性变化规律以及各个营养品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8益低温贮藏可有效减少番石榴维生素C 和可溶性总糖 的损失,并能抑制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贮藏前期的呼吸强度和酸度的增加,保持其色泽。并且番石榴呼吸跃变 出现的时间一致,与贮藏温度无关。从相关性分析中得出,在8益贮藏温度下,前期其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的下降 与原果胶、可溶性果胶和总酸的上升有一定的相关性;在20益的贮藏温度下,其原果胶和可溶性糖的下降与可溶性 果胶、可溶性蛋白和总酸的上升有一定的相关性。因此贮藏温度不同,番石榴的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变化也不同。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以玉米芯为主料的鸡腿菇日光温室阳畦栽培技术。用玉米芯作主料栽培鸡腿菇 ,生物转化率可达 1 5 0 %。且省工省时 ,方法简单 ,易于操作 ,适合规模栽培 ,便于向农户推广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的培养料配方,对桃树林和大棚(CK)内栽培的鸡腿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配方处理桃树林内枝培的鸭腿菇均能正常生长.且优于对照,但存在差异,配方B效果最佳,表现为菌丝生长快、洁白、健壮、出菇早、子实体性状优良、产量高。  相似文献   

13.
将总状炭角菌分别与鸡腿菇、平菇、香菇、黄伞进行平板对峙培养和出菇试验,并测定不同浓度鸡腿菇培养滤液对总状炭角菌胞外酶活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总状炭角菌仅与鸡腿菇有很强的伴生关系,有鸡腿菇生长的地方才能生长总状炭角菌;在供试体积分数(10%-40%)范围内,随着鸡腿菇培养滤液体积分数的增加,总状炭角菌的生物量增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漆酶(Laccase)和邻苯二酚氧化酶(Pyrocatechase)的活性增高,对照及体积分数40%鸡腿菇培养滤液高温处理和未高温处理的总状炭角菌生物量分别是3.22,5.00和6.57 mg/mL;对照与体积分数40%鸡腿菇培养滤液高温处理的总状炭角菌CMC酶、漆酶和邻苯二酚氧化酶活力分别为0.063和0.11 U,0.583和1.4 U,0.217和0.7 U。可见,鸡腿菇培养滤液中含有促进总状炭角菌菌丝生长和胞外酶活性提高的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4.
食用菌培养料不同处理方法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验选取 4种培养料处理方法 ,对其防杂菌污染效果及对食用菌菌丝生长和产量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发酵 +高温蒸汽灭菌法与常规高温蒸汽灭菌法比较效果无明显差异 ,而发酵 +高温蒸汽灭菌法比常规高温蒸汽灭菌法可以缩短灭菌时间 6 5h ,具有广泛的推广价值。药剂处理法和发酵处理法虽然在菌丝生长和产量上不及常规高温蒸汽灭菌法 ,但其不需高温蒸汽灭菌 ,节省能源和设备投资 ,省工、省时。可在平菇、姬菇、鸡腿菇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沈莉  朱凤妹  杜彬  张跃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3):5402-5404
[目的]为鸡腿菇的保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从新鲜鸡腿菇中提取多酚氧化酶(PPO)的粗酶液,研究pH值和温度对鸡腿菇PPO活性的影响,分析其热稳定性,并探讨亚硫酸氢钠、抗坏血酸和柠檬酸3种抑制剂对鸡腿菇PPO活性的抑制作用。[结果]在强酸性和强碱性环境中,PPO都会失去活性。PPO酶活性随保温时间的延长呈降低趋势,说明PPO是一种热敏感性酶。3种抑制剂对鸡腿菇PPO活性均有抑制作用,其中NaHSO3的抑制作用最强,抗坏血酸和柠檬酸次之。[结论]在鸡腿菇的加工过程中,添加NaHSO3能有效降低PPO活性和防止褐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平菇菌糠加土栽培鸡腿菇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慧  张坤朋 《河南农业科学》2011,40(3):129-130,148
研究了不同菌糠和园土配比对鸡腿菇茵丝生长发育和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P4(棉籽壳15%、麸皮15%、茵糠40%、园土30%)的茵丝生长浓密、长势旺盛,菌落边缘整齐;菇形粗壮,菇盖、菇柄直径分别比对照增加91%、84%;肉质紧密,菇质优;子实体产量比对照(棉籽壳85%、麸皮15%)提高175%.生物转化率...  相似文献   

17.
选取5个鸡腿菇菌株,袋料栽培,通过对菌丝的生长势、色泽、生长速度及子实体产量的测量比较,筛选出适于本地区推广的品种。试验结果表明:在相同栽培条件下,鸡腿菇1号、鸡腿菇H42菌株各项指标表现均较为突出,菌丝生长势强,速度较快,农艺性状较好,前2潮菇生物学利用效率高,最高的菌株鸡腿菇H42可达96%,比较适合北京地区栽培。  相似文献   

18.
鸡腿菇液体菌种的制备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食用菌液体菌种具有生产周期短、菌龄一致、生命力旺盛、接种方便、用种量少、染菌率低、接种后生长迅速等优点。试验采用固态专用菌种制备鸡腿菇液体菌种并进行栽培试验,结果表明,与固体菌种栽培鸡腿菇相比,制得的液体菌种栽培的鸡腿菇杂菌感染率可降低4百分点,生物转化率提高10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糯玉米鲜果穗采收后呼吸与水分状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津农0802和京科糯2000鲜食糯玉米鲜果穗作为试验材料,在其适宜采收期采收后,设置鲜果穗带苞叶、鲜果穗不带苞叶分别在室温(29-32℃)、低温(4℃)条件下贮藏等4种处理。在整个贮藏过程中,依次在贮藏后的0、6、12、24、48、72、96和120h等8个时间点测定糯玉米鲜果穗的呼吸速率和籽粒含水量。结果发现:贮...  相似文献   

20.
鲜切苹果贮藏期间微生物生长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苹果中细菌的生长趋势及其与感官质量的关系。测定了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苹果中的细菌总数,利用Gomperts模型来研究其生长规律,并通过细菌数目和感官得分来探讨细菌总数与感官质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试验中所建立的Gomperts模型能有效地拟合在不同贮藏温度下鲜切苹果中细菌总数的动态变化,从而能预测不同贮藏温度及时间内鲜切苹果中的细菌总数。鲜切苹果最佳贮藏温度为4℃,当细菌总数≤104cfu/g,鲜切苹果仍保持新鲜状态,无明显的褐变和腐败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