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解决油茶(Camellia oleifera)种植前期资金投入大、经济效益见效慢的问题,开展油茶幼林套种茶叶试验,对油茶幼林套种茶叶的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2.
比较油茶幼林套种黄花菜和油茶纯林栽培的生长结实和投入产出差异,结果表明,在其他经营措施一致的情况下,油茶套种黄花菜4a后树高、地径、冠幅、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数均高于纯林,其中树高、地径、单株结果数分别达到1.66m、3.52cm、142个,增加了9.89%、14.66%和33.96%,显著促进油茶生长结实差异。套种黄花菜,可收获花、花粉和根等产品,不仅经济效益好,且生态价值高,是适宜丘陵红壤地发展的油茶幼林套种的良好生态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3.
为寻求产前期油茶最佳套种模式,促进油茶快速生长,进行了山稻、玉米、大豆、花生、辣椒五种经济作物的套种试验,并对油茶的生长指标进行测定和分析的结果表明:采用林下套种均能有效促进产前期油茶树体的生长,其影响顺序分别为山稻>花生>大豆>辣椒>玉米,建议推广产前期油茶套种山稻模式。  相似文献   

4.
对套种茶树和不套种茶树的油茶林地土壤含水量、p H值、电导率、土壤元素含量、土壤酶活性等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套种茶树和不套种茶树对油茶林地土壤的含水量和p H值影响不大,但套种茶树能明显提高油茶林地土壤的电导率、酶活性及Al、K、Ca、Fe元素和全碳含量,降低油茶林地土壤N含量;套种茶树能促进油茶生长,提高油茶单株产量,油茶林套种茶树模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油茶幼林不同套种模式与综合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进一步提高油茶林经营的综合效益,对油茶幼林不同套种模式进行了3年对比试验,对油茶苗定植成活率,幼苗地径、树高、分枝和冠幅的生长量,以及各年度的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油茶-花生为最佳套种模式,其次是油茶-花生、西瓜、花生轮作套种模式,再次是油茶-黄豆和油茶-紫薯套种模式,这几种套种模式可以因地制宜的推广。  相似文献   

6.
油茶林中药材GAP立体种植与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正式发布实施了《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我国中药材种植开始了规范化道路,并在药材种植领域大力推广GAP模式。油茶Camellia oleiferaAbel.是我国特有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俱佳的优良油料树种。油茶林中药材GAP立体种植就是根据油茶林的生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在油茶林幼林时期的增产增收模式,通过套种技术,以短养长,解决油茶等木本食用油前期投入问题提供新途径,推广林下经济油粮间作新技术,促进林场本木油料和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从而为周边区域开展林下种植提供参考。此次套种山稻在9月份成熟后未及时收割,出现不同程度倒伏,且未施农药化肥,最终山稻5号亩产127 kg、旱优73号亩产93 kg。山稻栽培技术作为现代林业技术体系中研究的新领域,具有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栽培技术简单等优势,但同时因为是套种,因此产量低。为此,提出了今后油茶林下套种山稻还需要注意除杂草、预防倒伏等,以不断提升油茶林下套种山稻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油茶林套种鱼腥草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油茶林下套种鱼腥草,以种代抚、以短养长,能充分利用地力、节省劳力、熟化土壤,既可提高油茶质量及产量,又能得到茶油之外的经济收入。本文介绍了油茶林下套种鱼腥草的主要技术。  相似文献   

9.
针对于油茶幼林初期只投入无产出的实际问题,在油茶新造林开展套种药食同源植物平卧菊三七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油茶幼林套种平卧菊三七后,通过日常的精耕细作,使土壤的肥力和结构都得到很好的改善,全氮和水解氮的含量分别降低30.1%和21.2%;全磷降低10%、有效磷增加9.6%;全钾增加14.0%、速效钾增加14.3%;有机质增加22.4%.土壤容重减少8.6%,总孔隙度增加19.8%,含水量增加32.3%.同时不会影响油茶的生长,既为油茶幼树的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环境,又能降低油茶幼林的养护成本.  相似文献   

10.
油茶是中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油茶种植是维护中国粮油安全,推动乡村振兴的特色产业。本文简述了油茶高效种植、林下经济、病虫害防治及油茶加工产业的发展进程,为国内油茶产业链的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用科学发展观的思想理念,提出了"10个突破,10个增强",即:突破油茶是小品种油的思维定势,增强油茶大产业意识;突破油茶是"露水财"的思维定势,增强"绿色银行"意识;突破传统发展思维定势,增强科技发展意识;突破小户经营思维定势,增强集约化经营意识;突破粗放经营思维定势,增强园艺化管理意识;突破节点发展思维定势,增强产业链发展意识;突破无机发展思维定势,增强有机生态发展意识;突破手工耕种思维定势,增强机械化、自动化耕种意识;突破单纯发展油茶思维定势,增强复合发展意识;突破低端产品思维定势,增强高端品牌发展油茶产业意识。从而促进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2.
平远县油茶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平远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平远发展油茶产业的优势以及阻碍油茶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平远油茶产业稳定、健康发展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舒城县油茶低产林类型与综合改造技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舒城县是安徽省油茶重点发展县,油茶产业开发走在全省的前列。本文阐述了舒城县现有油茶低产林类型、改造模式及其技术措施,对分类实施油茶低改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湖北省油茶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树种。笔者针对湖北省油茶生产现状,分析了当前油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为进一步发展油茶产业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对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丹东地区野生药用植物共有126科407属794种,分别占中国药用植物科、属、种的34%、18%和7%,其中双子叶植物666种,占本区药用植物84%;多年生草本药用植物487种,占61%;全草/全株类、根(根皮)及根茎类和果实/种子类药用植物分别占51%、43%和14%;优势科主要为菊科、毛茛科、蔷薇科和唇形科;优势属为蓼属、堇菜属和乌头属,调查结果为本地区药用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6.
介绍上饶县的油茶栽培历史,分析探讨油茶产业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提出油茶产业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7.
富宁县油茶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宁县具有气候条件优越以及丰富的土地资源和原料优势等发展油茶产业的有利条件,市场发展前景广阔,但却存在着种植技术含量低、油茶林低产低效,扶持力度不够,老油茶树得不到有效改造,缺少龙头企业,资源外流严重等问题.藉此,提出加快良种选育和推广力度,加大对老油茶树的改良改造,培育龙头企业,打造名牌产品等油茶产业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龙胜县油茶资源现状与产业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广西龙胜县油茶资源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当前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油茶产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对通山县石航山油茶生产的调查,对影响油茶产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套改造油茶生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0.
江西油茶产业发展优势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林资源之一,具有"东方橄榄油"之称。目前,国家主张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并给予相应的政策扶持,调动了社会各界参与油茶经营开发的积极性。笔者综述了江西油茶产业发展的优势,并针对其优势、现状提出了油茶产业的发展对策,以促进江西油茶产业更好地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