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7 毫秒
1.
《中国农垦》2012,(9):90
办学方针: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坚持体制创新、制度创新和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为促进就业和再就业服务,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为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已经突破了传统的全日制学校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终身教育已成为当前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以中专学历教育为主体的农业广播电视教育,如果不主动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将不能实现面向"三农",为农村经济建设服务,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只有不失时机地推进教学改革,拓宽办学领域,增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院为了更好地适应形势要求,本着“面向全省,服务农村,发展经济”的原则,利用人才和科技的优势,积极投身科教兴农的主战场,把新技术、新品种、新成果推广到千家万户,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赢得了广大农民的称赞。一、转变观念,强化科教兴农意识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社会主义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为了达到这一要求,必须打破封闭办学模式的束缚,克服“就教育论教育”的旧观念,把教学、科研工作的立足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轨道上来。为此,学院党委把解决思想认识、转变观念作为突破口。一是组织教职员工,尤其是院系两级领导和正副教授,认真学习《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  相似文献   

4.
80年代初,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明确了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国家教委和农业部也多次提出必须明确办学指导思想,高等教育必须面向农业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教学、科研和推广工作中紧密联系农业生产实际,适应农村经济改革的新形势。 南京农业大学是全国重点高等农业大学之一,如何培养更多的、合格的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如何使我们的科学研究工作适应农村经济主战场的需要,适应当代高技术革命的新形势,始终是我们  相似文献   

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目标赋予农业高职教育新的任务。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积极面向市场,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走出了一条“依托科研推广项目,建立产学研基地,努力为农业经济建设和农村社会进步服务”之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6.
搞好职技教育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县职教中心是县城经济发展、人才培养、培训的主要基地。要培养与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 ,德、智、体全面发展 ,具有综合能力 ,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中、初级专业人才 ,职业学校办学就必须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 ,面向新技术开发的岗位群、职业群设立相应的专业 ,拓宽更新老专业。同时还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加大社会服务力度 ,使学校的教育真正融入到社会市场经济的大潮中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农村信息化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结合江西农经网现状和为“三农”服务的成效,提示了现阶段江西农村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农村信息化如何推进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8.
当前,我国农村地区正在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要实现这一建设目标,首先就必须落实好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工作。本文笔者以江西省为例,首先分析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意义,其次总结了江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最后针对这一现状提出了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重点是农村经济的开发,归根到底是人的智力开发。加强农民技术教育是繁荣贫困地区经济的根本措施。笔者在湖南省花垣县参加扶贫工作一年,这里试图从为贫困地区经济开发服务的角度,探讨加强贫困地区农民技术教育的必要性及其对策。 一、贫困地区经济开发的重点是农村经 济开发 1.历史性的事业——重点在农村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农民生活的明显改善,党中央、国务院把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作为重大的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提到各级党  相似文献   

10.
一、课题研究的宏观背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大背景下,全面改革农村教育已经成为历史的必然选择。 1985年,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地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的方  相似文献   

11.
正发展壮大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增强贫困地区农村集体经济活力,对于促进贫困地区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共同富裕和农村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1、广大农民整体素质偏低,导致贫困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盲目性。多数农民小农意识根深蒂固,虽然渴望致富,但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受教育程度偏低,对新事物、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村教育是提高农业劳动力素质、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关键。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地区的教育事业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仍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教育经费短缺、教育与农村实际需求相脱离、师资力量不足等方面。农村贫困地区要发展教育,就必须发展经济、深化改革、转变观念、落实经费、充实师资。  相似文献   

13.
江西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统揽全局、着眼长远的一项重大决策。本文分析了江西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面临的诸多困难,就如何搞好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4.
倪秀杰 《吉林农业》2010,(12):47-47
贫困地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文章认为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中心应是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村公共服务;统筹安排资金,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新型农民,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应是贫困地区建设新农村的路径取向。  相似文献   

15.
江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德山  叶水英 《江西农业学报》2007,19(5):141-143,156
通过江西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状况的实证分析,阐述了当前江西农村劳动力资源状况的特点,以及劳动力资源状况对新农村建设的影响,提出合理利用和充分开发江西农村劳动力资源,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农村》2001,(11)
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新特点,既给农村成校办学提供了新的契机,同时也给农村成校如何为当地经济建设服务提出了新的课题。笔者以本镇成校几年来增强服务意识,紧贴经济发展,充分发挥成校优势谈几点看法。1.端正办学思想,增强服务意识农村成校的办学目的主要是提高广大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为促进农村的经济建设服务。因此,农村成校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必须“想农、为农、富农”。几年来,我校各类中等学历班每年保持在两个以上,但成校工作重点始终放在为农服务上,如果淡化了为农服务意识,离开了“服务”两字,成校的办学就会偏离方向,作用也就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新形势下农科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元生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0):4824-4826
[目的]发展江西农科高职教育。[方法]结合江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论述新形势下江西发展农科高职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结果]江西省农村经济发展、农业结构调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奇缺农科高职人才。[结论]新形势下江西迫切需要大力发展农科高职教育。  相似文献   

18.
论高等农业教育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论述了高等农业教育可以通过改革办学模式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农民培训方式,加强科技研发和推广,加强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建设与发展,帮助农村繁荣文化事业和加强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等途径为农村提供人才支持、科技支撑、政策咨询和信息、文化服务,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村科技》2012,(9):23-25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在农业,根本在科技和人才。农林院校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仅要成为农业人才的培养基地和农业科技的创新源泉,更应主动融入农业和农村经济建设主战场,加强科技成果推广与转化,努力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自建校以来,就把服务旱区农业发展作为办学宗旨,坚持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道路,大力加强农业科技推广,积极探索  相似文献   

20.
我省财政部门的扶贫开发经过十多年的艰苦努力,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大多数群众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贫困地区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农村经济得到了较快的发展,科技教育日益普及,农民素质明显提高。 十二年的扶贫开发,不仅使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各个领域发生了巨大变化,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进一步激发了广大干部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信心和决心。 按照国务院扶贫开发的一系列方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