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茶皂甙分为茶籽皂甙利茶叶皂甙两类,两者在结构和性质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别。茶籽皂甙国内外已有大量研究,而茶叶皂甙自町田(1938)从绿茶中分离鉴定以来,迄今,进展不大,其主要原因在于茶叶皂甙的提取、分离及定量方法一直未能得到很好解决。因为茶叶皂甙可能与茶树品种、茶叶品质等有关,而且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所  相似文献   

2.
茶树是异花授粉植物,一般在遗传上都属于杂合体。自古以来,我国大多数地区习以种子繁殖(直播茶子或移苗)为主,其方法简便,但茶树的性状变异性极大,茶园中各株茶树的产量与品质亦多相异,这些品种一般称为“群体品种”。据研究:在生产茶园的茶树群体中间,低产茶树约占10%,其产量占全部产量的2%,而另外的0.5%较高产茶树,每株平均产量可高于普通单株的二倍以上,由此可  相似文献   

3.
茶叶中茶氨酸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茶氨酸是茶树中含量较高而一般植物中罕见的非蛋白质氨基酸。它在茶树体内参与多种生理生化过程,在茶叶制造中变化显著,对茶叶品质有重要影响。茶氨酸是1950年日本学者酒户弥二郎首次从绿茶中分离并命名的,除茶树外,迄今为止只在一种蕈内(Xeecomous badins)及茶梅中发现有茶氨酸,它在茶树新梢中的含量平均达到1500mg/100g(干重),嫩茎中最高可达4000mg/100g(干重)。自然存在的茶氨酸均为L型,纯品为白  相似文献   

4.
羊文伟  寿松涛 《茶叶》2021,47(3):147-149
从杂交后代或者种子繁育后代的分离群体中筛选优良单株,培育无性系茶树良种是迄今茶树育种的重要手段.杂交或者种子后代性状分离程度的大小是影响选种成败的关键因素.本研究分析了'鸠坑种'茶树种子后代20个单株儿茶素类化合物和咖啡碱含量的变异情况.结果显示,在种子繁殖后代,咖啡碱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6.94%),而CG变异系数最大(253.96%),儿茶素类总含量和EGCG的变异系数介于咖啡碱和CG之间.该结果说明,在种子繁育后代中筛选低咖啡碱茶树的可能性较小.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城步县茶树种质资源进行了调研,共收集有原茶、鸡窝茶和峒茶等富代表性茶树资源9份,并对以上资源进行鉴定评价。结果表明:城步峒茶主要为小乔木型,树型高大,叶背无毛,萼片5片、无毛,花柱3裂,子房有毛,属于茶变种中的阿萨姆茶(Camellia.sinensis var.assamica)。对小乔木型城步峒茶资源的11个典型单株进行了生化成分测定,结果表明:可可碱、茶碱、咖啡碱、儿茶素总量、GC、EGC、DL-C、EC、EGCG、GCG和ECG含量平均分别为0.09%、0.03%、2.90%、14.00%、1.63%、0.80%、0.93%、0.33%、5.26%、2.82%和2.24%,水浸出物含量平均为42.32%,氨基酸含量平均为2.58%,茶多酚含量平均为31.17%。  相似文献   

6.
为优化提取和纯化低温豆粕中皂甙的加工工艺,采用微波法提取低温豆粕中的大豆皂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究了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微波时间对大豆皂甙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条件范围内各因素对大豆皂甙提取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微波时间>微波火力>乙醇浓度>料液比;在微波火力为中高火、微波时间2.5 min、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5(g:mL)的条件下得到最优工艺条件,此时大豆皂甙的提取率为0.640%.  相似文献   

7.
茶叶催芽丰产素含有茶树生长所需的多种矿质营养元素,并含有促进茶树生长的两种活性因子,它能促进茶树萌芽,提前7~14天采摘,增加茶芽密度,增产17.08~30.04%。供试3个茶树品种喷施茶叶催芽丰产素后,明显提高嫩叶水浸出物,儿茶素,还原糖,氨基酸的含量,降低咖啡碱和茶多酚含量、降低酚氨比。茶树喷施茶叶催芽丰产素为提高茶叶的加工品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文献摘要     
不同茶树品种组培快繁技术研究为探索茶树组织培养快速繁殖的整个技术体系,本研究以不同茶树品种的腋芽为接种外植体,通过多种培养基配方的筛选,得出适宜各参试品种的培养基为1/2MS+BA2+IAA1.5+CH500。用此培养基培养10天后茶树腋芽尖就膨大,7~8周后诱导出芽且部分出现丛芽。在增殖阶段,不添加任何生长素而用MS+BA2就可达到增殖,平均45天,增殖倍数为3.21。〔摘自《西南农业学报》,2003,16(1),102~104〕茶籽的发育研究了茶籽的发育过程,以鉴别种子的成熟度指数,并确定种子的最佳收获期。种子收获后,能保持100%发芽率时的种子含水量应…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采用感官审评和仪器分析方法,对铜仁市野生、古茶树茶的感官、理化品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古茶树绿茶、红茶和野生绿茶感官品质有一定差异。古茶树绿茶外形呈兰花形、扁平,香气有板栗香,滋味较浓带苦涩;野生绿茶外形条索疏松、卷曲,香气是高火香,滋味尚浓醇;古茶树红茶外形乌褐色、汤色红亮,香气高甜香,口感醇和。三种茶叶感官品质正常,外形及内质较好。野生茶和古茶树茶的化学成分分析,水分、水浸出物含量符合国标,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可溶性糖含量均较符合要求。结论:野生与古茶树茶叶品质各有特色,野生茶树茶滋味甘甜鲜爽,口感平和;古茶树茶滋味浓烈,口感较涩。本研究为选育我市茶树新品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茶树种子是一个雏型的新植物,作为一种传播单位,它在结构和生理上都具有许多特性。当前在茶树栽培中营养繁殖已为人们广泛采用,但种子繁殖仍然有着重要的位置,而茶树育种工作中种子的作用就更为重要了。为了保持茶子具有良好的活力,长期以来就如何妥善贮藏茶子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和实践,总结出许多经验技术。但就贮藏过程中的生理生化研究还不多见。另外,人们认为茶子只有经过贮藏完成“后熟作用”后才能萌发生长的观点,近来也有较大的争议。为了探讨这些问题,我们就茶子贮藏中有关生理、生化指标的  相似文献   

11.
我区开展茶树地方品种资源调查,发现江华苦茶不仅江华、兰山资源丰富、连江永、道县、宁运、双牌、零陵等县林区都有分布。据省茶科所测定,它的生叶茶多酚含量为39.21%,水浸出物48.50%。与云南大叶种  相似文献   

12.
茶树种子采收后,生活力极易丧失,如果处理不当,则影响更大。这就给茶树种子的贮藏、运输等方面带来一定的困难。近三十年来,国内外有不少的研究证明,茶树种子生活力容易丧失的原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有的认为茶子的坚硬种壳可能影响气体交换;有的认为茶子在贮藏期间受温度的影响很大;亦有的认为茶子贮藏期间的含水量和环境中的湿度影响较大。我们从1961年起,采用鸠坑大叶种茶树的种子,经过筛选处理后,控制其一定的含水量,然后按如下几种方式进行贮藏试验:即室温条件、自然条件和低温(±4℃)条件下贮藏。每月抽样测定发芽率、水分(105℃烘箱法)、呼吸强度、粗脂肪(抽提法)、有机酸(NaOH中  相似文献   

13.
茶叶是人们常用的一种饮料。茶树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我省有大片丘岗地,适于种茶。但必须合理利用地形和植被小气候,这样才能提高茶的产量和品质。茶原产于亚热带森林的树荫下,形成了较耐阴的特性。日照短,或漫射光对茶叶生长是有利的。我省属亚热带内陆地区,常年日照百分率约为38%,平均无霜期267天左右,茶树在这种气候条件下一般都能正常生  相似文献   

14.
微量锗元素对茶树的生长发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仅参与茶树体内的新陈代谢,还影响茶树叶片中有机锗含量。为便于学者了解茶树锗素营养研究现状,进一步探索茶树吸收与转化锗元素的机理,从而开发富锗茶资源。文章从锗资源概况及有机锗保健功效、有机锗的测定方法及茶树体内的锗含量、茶树对锗元素的吸收累积特性及可能机理、富锗茶资源的开发及其应用前景4个方面进行综述,希望为学者了解富锗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茶作为一种饮料,也有药用价值,更有保健作用。但茶树同时也是聚氟类植物,氟是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之一,但过量氟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本研究选取以安化黑茶核心产区10年以上的茶园,以茶树生长过程的鲜叶为实验样本进行监测,对茶叶生长过程中氟含量的累积进行相关指标测定。通过监测发现,茶叶中鲜叶氟离子含量与生长时间呈正相关,茶树叶片中氟离子含量在刚发芽时期为100mg/kg,经120天生长过程后达到650mg/kg。同一茶园中茶叶春季氟含量约为夏季的1.2倍,春茶聚氟能力强于夏茶。同一生长时间、同一茶枝条中老叶氟含量约为嫩叶的4.2倍。  相似文献   

16.
茶皂素定量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1931年日本青山新次郎首次从茶籽中分离出了茶皂索(Thea saponin)以后,世界主要产茶国家亦相继开展了茶皂素的研究工作。茶皂素属三萜类皂甙,是皂甙的一种。皂甙在自然界广为分布,是一类由配基、糖体与有机酸结合而成的、结构复杂的糖甙化合物。因其水溶液振荡时能产生持久性的类肥皂泡沫,故有“皂甙”之称。茶籽中皂素的含量因品种、栽培环境以及定量方  相似文献   

17.
茶树原产于中国西南地区,茗饮之事亦始于中国西南一带。各地种植的茶树和茗饮之风,寻本溯源,最初也是从这一地区传播开来的。茶的传播,在人类对茶的利用之前,是靠山川河流将茶子带向下游,茶子着陆后,适者生长成树,逐渐漫延,如此经历漫长的年代。远古采集利用的茶树,则属这种自然传播而长成的野生茶树。当我们的祖先发明茶的种植栽培方法之后,茶的传播,则转而靠采集种子或野生茶苗,乃至其它繁殖材料,进行繁衍扩种,于是就大大加快了茶的  相似文献   

18.
采集广西梧州市六堡茶产区茶园土壤样品和对应茶鲜叶样品进行检测与分析,探讨茶园土壤硒含量及其与茶叶中硒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试验茶园土壤pH平均值为4.0~6.5;土壤全硒平均含量为2.28 mg/kg,远高于富硒茶园的土壤标准;茶园土壤剖面中各土层之间全硒含量在1.85~1.95 mg/kg,土层之间没有显著差异;各茶园茶叶中全硒平均含量为0.66 mg/kg,枝条中全硒平均含量为0.58 mg/kg;茶鲜叶、茶树枝条与土壤全硒含量均呈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9.
福建茶树鲜叶含氟量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对福建省三个茶区的主要茶树品种鲜叶的含氟量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叶片(尤其是老叶)是氟的主要积累器官,整株叶片的氟积累量占全株氟积累量的98.1%。鲜叶(一芽三叶)中的含氟量是二、三茶>四茶>头茶。品种间的鲜叶含氟量差异显著。在3种地貌-土壤条件下,鲜叶的含氟量与土壤全氟及水溶氟含量密切相关,均为潮土>红黄壤>紫色土。鲜叶含氟量还受坡向的影响,它与不同坡向的土壤水溶氟含量差异一致,即:南坡>北坡。  相似文献   

20.
《茶叶》1986,(2)
茶氨酸(N-乙基-r-L-谷酰胺)是茶树(Camellia sinensis)主要的和特有的氨基酸,至今尚未在其他植物中检出。新近,我们在山茶(Callellia japonica)和茶梅(Camellia sasanqua)二种植物的种子和实生苗中发现了茶氨酸的存在,并测定了它在萌发期间和以后的生长过程中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