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内外水果鲜切加工及保鲜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鲜切水果在国外已成为普遍的高利润消费品。近几年来在国内的大城市也开始流行。作为现代水果流通的重要形式,我国鲜切水果还处于刚起步阶段。本文主要介绍了国内外的水果鲜切加工的原料来源、流程、包装贮藏、注意事项等,以及保鲜技术的类别和应用现状。最后分析了国内外鲜切加工和保鲜技术应用现状,并对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2.
鲜切水果作为一个新兴行业,近些年开始快速发展,本文对鲜切水果的加工工艺进行了介绍,探讨了影响鲜切水果保鲜的主要因素,如生理生化反应和微生物污染等,并总结了鲜切水果常见的几种保鲜方法,包括低温冷藏保鲜、气调保鲜、涂膜保鲜等,并对鲜切水果保鲜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张洪路  李强 《蔬菜》2002,(11):27-27
嫩绿芦笋水分含量较高,很容易失水老化,给鲜销带来麻烦。因此,只有对其进行加工保鲜,并保证符合产品销售质量,才能满足国内外市场的日益需求。具体加工保鲜技术如下:一、采收标准一般鲜销芦笋嫩茎的初加工长度为24~27cm,采收长度则应为27~30cm。采收时间一般宜在上午9时以前。采收后应剔除病笋、畸形笋、散头笋及不符合规格要求的细小笋。二、工艺流程初加工→冲洗→分级→切割→捆扎→包装。三、初加工把芦笋切成长24~27cm的小段,并去除粘附在笋体上的泥土;然后,将笋头朝上放置于塑料筐内。经挑选,将直径为1cm以上,笋体呈翠…  相似文献   

4.
文章介绍了香椿的营养价值和采后的生理特性,对香椿的保鲜与加工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鲜枣贮藏保鲜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枣是我国特有的果树树种之一,鲜枣营养丰富,肉脆味美,具有较高的营养和药用价值.然而鲜枣很难贮藏,采后在自然条件下仅能保持几天的鲜脆状态,果肉很快软化变褐,Vc大量被氧化,故长期以来多用于加工或晾晒制干.因此,了解并掌握鲜枣的贮藏保鲜技术,以提高枣产业的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新鲜水果切分后的生理特性及变化,揭示了这些变化产生的危害,阐述了控制这些不良变化发生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美国超甜玉米的种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贵铭 《现代园艺》2006,(10):25-25
美国超甜玉米不同于其它玉米,它甜度高达11 ̄12°,既可当水果生吃,也可作蔬菜炒煮,营养价值高,口感好,是人人皆爱的美味佳品。2006年春,泰和县引进美国超甜玉米在苏溪镇连片种植66.7hm2,平均667m2产鲜玉米苞1100kg,以1.24元/kg全部订单外销,实现667m2纯收入870元,且产品供不应求,2007年可望发展666.7hm2以上。现将其种植技术介绍如下:1品种特性美国超甜玉米生育期短,春夏季全生育期80 ̄90天,秋冬季全生育期70 ̄80天,植株生长迅速,怕干旱又忌渍水。技术上总体要求是基肥要足,秧苗要壮,追肥要快,病虫防治要早,拔苞除蘖要勤,灌浆饱满收获要及时…  相似文献   

8.
何永梅 《蔬菜》2007,(7):30-30
鲜切蔬菜,又称切割蔬菜、轻度加工蔬菜或半加工蔬菜,是指新鲜蔬菜经分级、修整、清洗、去皮去核、切分、护色、称量、包装等处理后,  相似文献   

9.
毛叶枣采后病害与防腐保鲜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毛叶枣贮藏寿命特别短 ,在常温下只能贮藏 1周左右 ,超过这一时期 ,果实易失水 ,果皮皱缩、褐变 ,果肉也会发酵。另外 ,采后病害也会造成严重腐烂 ,据统计 ,发病率达 2 %~ 4 0 % [1] 。减少采后病害的发生 ,延长果实的贮藏寿命 ,是毛叶枣采后处理亟须解决的问题。研究发现 ,引起海南毛叶枣采后病害的病原菌有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Penz 、Bot ryodiplodiatheobromaePat、Rhizopusstolonifer (Ehrenb ExFr )Vuill 。本文综述了国内…  相似文献   

10.
鲜果在采后运输和销售过程中,容易发生腐烂、品质风味及外观劣变等现象。鲜果的采后保鲜分为贮藏保鲜和流通保鲜两部分,使产品在运输和销售过程中保持其新鲜状态和品质风味的保鲜活动称为流通保鲜。低温流通是指产品在0℃及其以上较低的温度下所进行的流通,它包括产品以“采后预冷—低温运输—低温销售”的方式所进行的冷链流通。自20世纪30年代生鲜农产品低温保鲜技术问世以来,世界各国竞相发展低温保鲜,发达国家如美、英、法、日等国纷纷率先开展了低温保鲜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应用,尤其着力于发展其国内社会整体的低温流通体系的建设。鲜果…  相似文献   

11.
鲜食糯玉米是人民喜爱的保健食品,上海地区仅能春秋种植,采摘和供应期短,为了解决糯玉米的周年供应和消费需要,对“沪玉糯3号”果穗进行了速冻加工工艺研究。结果表明:1.5%食盐溶液浸泡果穗15~20min可达到护色、躯虫效果;蒸汽热烫50~35min不仅使过氧化物酶完全失去活性而且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12.
理科甜5807是以自选系甜H-02为母本,以甜H-804白为父本杂交而成的黄白相间的超甜玉米新品种。该品种品质优良,穗形美观,苞叶完整且紧实,果穗籽粒饱满紧实、排列整齐,无秃尖,粒色黄白相间。于2013、2014年参加多点试验,2015、2016年参加合肥品比试验,试验结果显示:品种杂交优势明显、长势旺、果穗大、口感品质优良、增产潜力大,2013、2014年平均667 m~2产量分别为1 178.9、1 061.2 k g,比对照(粤甜16)分别增产9.7%、10.1%;2015、2016年平均667 m~2产量分别为1 106.1、993.0 kg,比对照(粤甜16)分别增产8.2%、9.5%;且田间调查结果显示:该品种高抗大、小斑病,纹枯病和茎腐病,根系发达,抗倒伏能力强,符合当前甜玉米市场的需求,适宜在南京及周边相同生态区域内种植。  相似文献   

13.
戴惠学 《长江蔬菜》2007,(11):40-41
介绍了甜玉米的常用育种方法,指出了甜玉米的育种除了参照普通玉米的育种目标之外,还应具有其特殊的育种目标,即外观商品性好、食用品质和加工品质要好;探索新的育种方法和思路,尽快育成优质、高产和抗性强的甜玉米品种,是当前我国甜玉米育种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利用玉米芯栽培杏鲍菇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玉米芯为主要配方原料,研究其对菌丝生长速度、产量、生物学转化效率、多糖含量及子实体形态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芯70%、棉子壳14%、麸皮9%、玉米粉3%、糖1%、石灰粉1%、石膏1%、磷酸二氢钾1%为最优配方,农杏为最优菌株,生物学效率达58.5%,多糖含量达1.56%。  相似文献   

15.
大棚早熟西瓜套种鲜食玉米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棚西瓜套种鲜食玉米栽培模式,以充分利用西瓜地爬生长的空间优势,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试验结果表明,套种对鲜食玉米晶甜6号的生育期影响不明显,株高、穗位高极显著增加,同时植株的双穗率增加明显,产量极显著增加。可见,在南京地区进行大棚早熟西瓜套种鲜食玉米是可行的,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科学高效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16.
理科甜5807系南京理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2013年以自选系甜H-02为母本、甜H-804白为父本杂交而成的超甜玉米新品种。为了研究不同栽培密度对理科甜5807的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试验设计了4.2万、4.5万、4.8万、5.1万、5.4万株/hm^2共5个密度处理。试验结果表明,在4.2万~5.4万株/hm^2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加,产量不断的增加,但单穗质量逐渐下降、果穗长度逐渐缩短、粗度变细、穗行数和行粒数逐渐减少、秃尖长增加;不同栽培密度对株高和穗位高影响不明显。因此,综合考虑理科甜5807在不同密度下农艺性状及产量的表现,建议适宜栽培密度为4.8万~5.1万株/hm^2。  相似文献   

17.
为筛选出适合广州种植的甜玉米新品种,2022年春季广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举办了广州市甜玉米新优品种擂台赛,有21个甜玉米品种参试,通过系统调查、评价品种的熟性、产量、抗性、商品性、蒸煮品质等,评选出综合性状优胜品种4个,分别是晚熟、丰产、商品性好、抗性较好的纯黄粒品种粤甜28号;较晚熟、丰产、品质性状好的纯黄粒品种珠甜6号;丰产、商品性好、口感好的黄白粒品种金银粟6号;早熟、丰产、商品性好的黄白粒品种粤双色5号。  相似文献   

18.
2011年以鄂甜4号为对照,对11个甜玉米新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以鉴定其品质、丰产性、适应性及抗逆性。试验结果表明,T5(NKT0624)在产量、品质、抗性等性状指标明显优于对照,适宜于襄阳地区种植,值得进一步试验与示范。  相似文献   

19.
甜玉米新品种引种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甜玉米新品种引种栽培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对其植物生长特性、生育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含糖量等主要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彩糯玉米、台湾华珍、台湾欢喜、台湾金之赞4个品种高产、综合性状优良,含糖量适宜,可作为优良的甜玉米新品种在常德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柴慈桐  梁建功 《北方园艺》2011,(23):154-156
对12个金针菇菌株在玉米芯粉培养基上的菌丝生长势、疏密度和生长速度进行了比较研究,从中筛选优势菌株,并对筛选的优势菌株的菌丝满袋期、原基分化期、采收期和子实体产量等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以“F212”、“金杂19”、“玉雪1号”、“F45”、“金V1”、“158”6个菌株表现较好,初步选定该6个菌株作为后续试验菌株;通过该6个金针菇菌株的玉米芯栽培筛选试验,“F212”和“玉雪1号”为适宜玉米芯栽培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