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河北农业》2007,(2):43-44
近年来,随着抗虫棉的推广,棉花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棉花枯黄萎病日趋严重,成为影响棉花生长的主要障碍因素,造成棉花大面积减产,轻则减产10%,重则减产30—50%,且棉花品质显著下降,据初步统计,全国每年因枯萎病、黄萎病损失皮棉约200万担,因此,要夺取棉花高产稳产,防治棉花枯、黄萎病是关键。  相似文献   

2.
我国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研究工作的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我国棉花生产中的严重病害,历史上这两种病害在发生严重的年份曾损失皮棉约为200万担。建国以来,特别是全国棉花枯、黄萎病综合防治研究协作组成立以来,组织全国力量,开展协作研究,在基础理论和防治措施方面,都取得显著成绩。本文是对我国十年来关于棉花枯、黄萎病研究工作进展的综述。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棉花黄萎病在安阳县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全县6.5万亩棉花,发病面积近3.9万亩,占棉花总面积60%,黄萎病成为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也成为制约安阳县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1.暴发原因1.1品种抗性差是棉花黄萎病易暴发的主要因素。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有效手段。但由于黄萎病抗性育种进展不大,目前安阳县使用的棉花品种大多对枯萎病抗性强,而对黄萎病抗性差,甚至高感黄萎病。  相似文献   

4.
库尔勒市自1987年发现棉花枯黄萎病,发病面积有所增加,造成一定程度的减产损失。1发生发展自1987年在库尔勒市英下乡首次发现棉花枯萎病,1999年发展到2.5万/667m2,发病株率也由0.02%增加到1.2%。发病类型以黄萎病居多,也有棉花枯黄萎病混发。主要植棉区普惠地区尤其严重,部分重  相似文献   

5.
<正> “豫棉一号”是新乡地区农科所培育的一个新的棉花品种.1982年,被定为重点推广的品种之一.根据我们一年多的试验与观察,对推广这个品种持有不同的看法.棉花枯萎病近几年在郑州市传播蔓延很快,发生为害严重,对棉花生产威胁很大.1980年对全市106,000亩棉田调查,发病面积为62,082亩,占棉花播种面积的58.6%,估计损失皮棉8,000-10,000担.为了有效的防治此病,1981年初我们从外地引进陕1155、  相似文献   

6.
巴基斯坦是世界棉花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之一。1980年棉田面积3,051万亩,皮棉总产为1,506万担。仅次于美国、苏联、中国和印度,产量居世界第五位。1980年出口原棉约500万担,主要销往香港、日本等地。近年,中国也从巴基斯坦进口大量原棉。 棉花生产是巴基斯坦经济的重要支柱,出口原棉和棉纺织品约占外汇总收入的一半  相似文献   

7.
据了解,大连市已侵入的外来有害生物有4种。美国白蛾是最具危害性的有害生物之一,危害林木、花卉、农作物等300多种植物,被列为国际性检疫害虫。目前,大连市有林地面积783万亩。而去年,有害生物发生面积达到80万亩,其中美国白蛾发生面积27万亩,舞毒蛾发生面积20余万亩,其余为松毛虫等有害生物发生的面积。自上世纪80年代初以来,大连市因美国白蛾等外来有害生物遭受的损失以及用于防治的费用多达6亿余元。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万荣县棉花种植面积稳定在3万~4万亩,60%为河滩植棉。棉花上枯黄萎病发生蔓延呈逐年加重扩展趋势。据调查,2002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生面积为0.3万亩,占总面积的10%,为中等偏轻发生;2003年全县棉花枯黄萎病发病面积为0.5万亩,占总面积的16%,为中等发生;2004年全县发病面积达0.68万亩,占到总面积的22%,为中等发生;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塑料薄膜在生产上的大量推广应用,一个以地膜覆盖为中心的棉花栽培新体系,正在我省逐步形成和完善。据1983年统计:全省植棉面积84万亩,平均亩产皮棉125斤;其中覆膜棉田33万亩,亩产皮棉160斤,仅这一项全省就增产皮棉20余万担。  相似文献   

10.
七十年代初期,小麦丛矮病仅在我省少数棉区的三麦田头地边零星出现,当时未引起大家的重视。1977年春病害突然在一些棉区暴发,并在局部地区成灾,造成较大面积的三麦减产,有的田甚至不得不耕翻毁种。据东台、海安、大丰三个县统计,发病面积达6.2万亩。东台县有7个公社发病,面积2.2万亩,其中13500亩比较严重,损失粮食200余万斤。海安县发病10979亩,其中500亩失收,损失粮食100多万斤。大丰县造成不同损失的病田面积达2.9万亩,占全县三麦面积7%强,其中毁种490余亩。  相似文献   

11.
我区棉花枯萎病发病历史久,危害重,全区有近62万亩棉田发病,其中重病田43万余亩,一般减产五成以上,严重的甚至基本无收,而且病害仍有继续扩展蔓延趋势。实践证明:种植抗病棉是战胜病害最经济有效的措施。我们从1970年起,开始进行棉花抗枯萎病新品种选育工作,选出了74—56、395、311等新品系。74—56经1976年六个点试验,抗病性接近陕401,皮棉产量比陕401增产10.2~18.6%;395、311皮棉产量依次比陕401增产41.97%和27.1%。在棉花抗枯萎病育种中,我们有以下初步体会:  相似文献   

12.
正近年来,棉花黄萎病在安阳县呈逐年加重发生趋势,全县4333万平方米棉花,发病面积近2600万平方米,占棉花总面积60%,黄萎病成为棉花生产上的重要病害,也成为制约安阳县棉花高产稳产的重要因素。一、暴发原因(一)品种抗性差是棉花黄萎病易暴发的主要因素选用抗病品种是预防枯萎病和黄萎病的有效  相似文献   

13.
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的异同点及其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淑敏 《河北农业》2014,(10):37-38
枯萎病和黄萎病是棉花生产中为害极大,且具毁灭性的病害。病害一旦发生,苗期引起大量死苗,成株期蕾铃大量脱落、植株枯死,损失严重。由于二者发病症状比较相似,常被人混淆难辨。现将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的异同点及其防治技术介绍如下:一、棉花枯萎病与黄萎病的相似点l、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均为真菌性病害,且两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均与温度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我市西瓜种植面积逐年加大,2004年上半年种植两瓜20万亩(1亩=1/15公顷),以大棚设施栽培模式为主。随着种植规模的扩大以及种植年限的加长,连作田块面积增加,2004年西瓜枯萎病大面积发生,部分田块损失严重。据调查,2004年大棚两瓜枯萎病发病棚率40%,病株率10.12%,是发生面最普遍、发生程度最重的一年,枯萎病已严重制约了西瓜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棉盲椿是我省棉花上的重要害虫。七十年代绿盲椿发生危害较重,八十年代中黑盲椿发生量上升,危害加重。1983~1985年,盐城、南通两市连续三年大发生,对棉花生产影响比较大。1985年全省盲椿象发生面积650万亩,防治后挽回皮棉约40万担,但仍然损失12万担左右。 一、两种盲椿的种群分布 1985年全省各地调查结果,除苏南沿江棉区仍以绿盲椿为优势种群外,苏北沿江、沿海棉区,中黑盲椿已成为  相似文献   

16.
兼抗枯萎病和黄萎病高产棉花新品种冀棉616的选育及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培育抗枯萎病、抗黄萎病、高产、优质棉花新品种,可以解决棉区枯萎病和黄萎病严重发生且逐年加重、化学防治又很难凑效的难题。利用海岛棉、陆地棉及野生棉种间杂交选育的冀棉20号为母本,转基因抗虫棉596系为父本杂交,在多年病、虫胁迫条件下,选育出了兼抗枯萎病和黄萎病的高产棉花新品种冀棉616,2007年通过了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冀审棉2007001号)。该品种具有以下突出特点:(1)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枯萎病指4.9,黄萎病相对病指17.6,是河北省审定的第1个高抗枯萎病、抗黄萎病兼抗品种;(2)高产,稳产:2004年籽棉产量,2005年籽棉产量、霜前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以及2006年籽棉产量、皮棉产量和霜前皮棉产量,均居参试品系第1位;(3)抗早衰:叶功能期长,上、中、下铃重差异小;(4)纤维品质优良:上半部长度31.2 mm,比强度29.5 cN/tex,马克隆值4.9。  相似文献   

17.
罗江县位于川晒平原西北边沿,常年种植小麦1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左右.20世纪70年代中期,因条锈病大流行,推广应用大头黄、繁6、繁7、绵阳11号等系列抗病品种取代当时高感病的阿波小麦以来,至90年代后期以前局部发病都很轻.80年代中后期根本见不到条锈病,90年代后期发生逐年加重.2002年全县流行大发生,发生特点是:发生早,11月底多点发病;蔓延快,发病面积11月底调查占12%,2月底调查上升到47.6%,3月下旬调查上升到86.6%,4月上旬调查所有小麦田全部发病,无一品种,无一田块幸免.经大力防治后,大面积发生为害损失仍较重.4月中旬调查,全县9.7万亩,小麦病指10以下的1.8万亩,占18.8%;病指10~30的2.9万亩,占30.2%;病指30~60的3.0万亩,占30.4%;病指60以上的2.0万亩,占20.6%,其中损失率40%以上的面积0.03万亩,占0.3%.  相似文献   

18.
黄瓜枯萎病的识别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瓜枯萎病是世界性土传病害,我国各地普遍发生。建瓯市南雅镇每年种植黄瓜面积达500亩左右。近年来,由于偏施氮肥、重茬等问题,黄瓜枯萎病发生比较严重,一般造成10%—20%损失,严重田块损失达50%以上。每年全镇黄瓜因枯萎病造成损失达230吨以上。  相似文献   

19.
我国棉花抗枯、黄萎病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7  
利用抗病品种防治棉花枯萎病和黄萎病,是国内外成功经验。50年代育成了川52-128等第一批5个抗源品种。60-70年代有较大发展,育成陕401、86-1等42个抗枯萎病品种,奠定了我国棉花抗病育种的基础。80年代有很大突破,育成48个抗病品种,以中棉12为代表,使抗病、丰产、优质等性状较好地结合起来。此外,在育种目标的确定、抗源筛选、抗性遗传规律及育种方法等方面积累了有益的经验,使我国棉花抗病育种进入一个新阶段。1990年我国种植棉花抗病品种3540万亩,占全国棉田面积的44.1%,年增加收益15.9亿元。  相似文献   

20.
攀枝花市玉米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攀枝花市以玉米矮花叶病毒病为主,有极个别粗缩病发生的玉米病毒病大面积爆发,发病面积50000亩,占当年种植面积的36.33%。其中绝收5000亩,减产1~3成的有10000亩,损失产量达242.45万kg。发病品种达到39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