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2013年8月中旬,通榆县鸿兴镇有2个蛋鸡场先后出现雏鸡发病的情况,一鸡场发病500只30日龄的雏鸡,另一鸡场发病1000只35日龄的雏鸡。鸡场场主均表示鸡场进行了正常的防疫措施。雏鸡发病急,采食量明显下降,精神懈怠,腹泻,3天后出现死亡,场主自行使用了抗生素治疗,但效果不明显,仍陆续有鸡只出现死亡,故请笔者前往诊治。  相似文献   

2.
雏鸡曲霉菌病的治疗报告蔡乐火永春县牧医站我县某专业户饲养的1500只雏鸡,在21日龄时发病,次日死亡15只,7天内共死亡180只,经综合诊断为雏鸡曲霉菌病,由于治疗及时,病情得到控制,现将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雏鸡购进后,采用地面垫稻草育雏,药...  相似文献   

3.
石春军  于丹  周玉梅  孙冬梅 《吉林畜牧兽医》2011,32(11):15+17-15,17
2011年4月吉林省某养鸡场所饲养的2000只雏鸡,于30日龄时突然发病,40只雏鸡发病后3~5d死亡16只,又发现有50只雏鸡出现相似症状。户主已按免疫程序注射了新城疫、禽流感疫苗、饲喂抗生素治疗无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李三辈  杨玲霞 《中国家禽》1999,21(11):24-24
雏鸡坏死性肠炎是由C型魏氏梭菌所引起的一种急慢性传染病。本病主要感染2~4周龄雏鸡,1961年Parish首先详细地报道了此病。随着养鸡业的迅速发展,我县1998年4月也发生了此病。雏鸡商贩刘某饲养的2周龄亚发雏鸡2500只,先后发病,历经半月,共发病730只,死亡265只;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达29.2%和10.6%。1流行情况自1998年3月23日以来,刘某饲养的2500只雏鸡一直生长良好,4月份天气突变,连续阴雨数天,致使舍内温度下降,先后许多雏鸡出现如下痢、精神不振等症状,4d内发病730只,死亡112只,用痢特灵拌料后,病情有所缓解。但治愈…  相似文献   

5.
1发病及治疗情况 台前吴坝吴某饲养蛋鸡1000只,在其精心饲养下,雏鸡发育良好,但在45日龄突然有30余只发生严重腿病,发病雏鸡精神状态良好,仅表现腿部软弱,不能站立行走,驱赶时以双翅飞行,但雏鸡关节等各部位均发育正常。  相似文献   

6.
中草药治疗雏鸡白痢(一)发病与治疗1993年4月22日,我县刘集乡城西村陈某家雏鸡210只出现精神萎顿、畏寒,眼半闭,排白色浆糊状稀粪,肛门周围绒毛上结有石灰样的粪便,肛门露出,频频伸缩。23日死亡37只,其余尚有104只发病,经诊断为雏鸡白痢。即用...  相似文献   

7.
肉用种雏鸡猝死症病例报道某鸡场饲养的一批艾维茵父母代雏鸡,14日龄以后发病,每天死亡4~5只,多时达8只,造成了较大损失。现报道如下:发病情况及症状发病急,病程短,死鸡多健康正常,营养状况好,前后死亡80多只,死亡率2%以上。急性发病的,未见症状即倒...  相似文献   

8.
发病情况: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方巷镇庙桥村某养鸡专业户于2003年2月下旬购回雏鸡2000只,出壳1周内已用鸡新城疫Ⅳ系苗滴鼻免疫,雏鸡饲养密度较大,地面较潮湿。采用骨粉,玉米粉,麸皮、多维素等自制混合饲料进行喂养,雏鸡发育良好。4月16日,50日龄雏鸡开始突然发病,3d内共死亡126只。  相似文献   

9.
王福传  张玉换 《中国家禽》2001,23(10):27-27
鸡败血性大肠杆菌病近年来在我国华北地区流行呈上升趋势,造成的损失也相当严重。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不同年龄、不同品种鸡均易感染发病。山西省北部地区一起雏鸡暴发败血性大肠杆菌病,通过采用强化免疫接种和药物治疗相结合的方法,使病情迅速得到控制,现报道如下。 1发病情况   山西省忻州地区某养鸡场 1999年 11月 4日新购进海兰白蛋雏鸡 8000只, 10月 16日开始陆续拉稀、死亡、至 11月 24日先后有 1240只雏鸡发病,发病数占养鸡总数的 15.5%;死亡 670只,分别占到雏鸡总数和发病总数的 8.38%和 54.03%。确诊后采用大肠杆…  相似文献   

10.
一、发病情况 四川峨嵋地区一养殖户饲养的6000只海兰褐佳蛋雏鸡,育雏到25日龄时突然发病。病雏鸡表现咳嗽甩头,鼻塞,打喷嚏,有少量黄白色鼻液流出,鼻孔周围附有饲料粉末。将病雏鸡抓到耳旁细听有气管罗音,晚上关灯安静时尤为明显。有2%左右的鸡只发生眼炎。病雏鸡开始眼睛湿润,流泪,眼结膜潮红充血。  相似文献   

11.
2001年3月20日,海港区北港镇赵某家引进海兰雏鸡925只,第一周雏鸡长势良好,到第二周时就有个别雏鸡死亡,第三周时有265只发病,死亡159只,发病率达28.9%,死亡率达17%,经综合诊断分析确定为雏鸡白痢。采用恩诺沙星、氟哌酸治疗,三天后鸡群病情得到了控制。  相似文献   

12.
雏鸡大肠杆菌病的诊治报告马德良(北京市房山区联宜种鸡场102401)么枕安(房山区畜禽良种场)1992年6月,房山区某器材厂副食基地鸡场的40日龄肉用雏鸡发生大肠杆菌病,在1个月的时间内,1100只雏鸡先后发病531只,死亡101只,发病率为48%,...  相似文献   

13.
一、发病情况 广西玉林市李某2005年6月引进养三黄雏鸡1000羽,在7日龄和27日龄分别用鸡新城疫Ⅱ系苗滴鼻免疫和鸡新城疫疫苗Ⅳ系苗饮水免疫,14日龄和30日龄时用法氏囊疫苗饮水免疫,2005年6月10-11日为阴雨天气,饲养棚漏雨,7月13日,有25只雏鸡发病,出现呼吸困难、排黄绿色稀粪便,有的粪便中带血.李某采用抗生素治疗无效,第二天其它鸡只相继发病,7月15日雏鸡40日龄,每日发病50多只,5天共发病300只,死亡190多只。发病率达30%,死亡率达19%。  相似文献   

14.
一、材料与方法1.鸡场的选择在此病发病高峰期,在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保定5个地区各选10个养鸡场,分别随机抽取雏鸡10只、青年鸡10只、成年鸡10只,每地区共计雏鸡100只、青年鸡100只、成年鸡100只。2.寄生虫学检查法每只鸡翅下静脉或鸡冠采血涂片,经姬姆萨染色后,用光镜观察100个视野,确定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的感染率。3.确定本病的发病季节、鸡龄和品种临诊实践中统计记录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来诊情况,从而确定发病季节、发病鸡龄、发病品种和发病率、死亡率。二、结果5个地区雏鸡、青年鸡、成年…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鸡住白细胞虫病流行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占欣 《中国家禽》2002,24(15):27-27
1材料与方法1.1鸡场的选择在发病高峰期,在邯郸、邢台、石家庄、衡水、保定5个地区各选10个养鸡场,分别随机抽取雏鸡10只、青年鸡10只、成年鸡10只,每地区共计雏鸡100只、青年鸡100只、成年鸡100只。1.2寄生虫学检查法每只鸡翅下静脉或鸡冠采血涂片,经姬姆萨染色后,用光镜观察100个视野,确定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的感染率。1.3确定本病的发病季节、鸡龄和品种临诊实践中统计记录鸡卡氏住白细胞虫病的来诊情况,从而确定发病季节、发病鸡龄、发病品种和发病率、死亡率。2结果五地区雏鸡、青年鸡、成年鸡每…  相似文献   

16.
鸡曲霉菌病是由烟曲霉菌引起的一种禽的传染病,尤以雏禽的易感性最高,并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一旦发病,即可造成较大的损失。2000年6~7月,海宁市养鸡户王某、徐某的2批肉雏鸡相继发鸡曲霉菌病,现报道如下。1 发病情况徐某自2000年6月11日从杭州某孵坊购入岭南黄雏鸡1500只。王某于2000年6月23日自本市某孵坊购入江村黄雏鸡4000余只。2户发病的共同特点是:从购入雏鸡的第3、4天就有雏鸡死亡,7~10日龄死亡达高峰。到12日龄时,徐某之雏鸡死亡457只,死亡率达到30.47%;王某的雏鸡至10日龄死亡296只,死亡率为7.4%。2批病鸡均…  相似文献   

17.
高鱼粉配比日粮引起雏鸡肌胃糜烂穿孔病例郭承优(江西省南康县职业技术学校,341401)我校职工家属放养本地土鸡15只,4周龄前饲喂家中养猪时剩余的含鱼粉8%的“118”猪用日粮,25日龄始有1只大的雏鸡发病,至35日龄共发病4只,40日龄时开始发病的...  相似文献   

18.
杨玫 《水禽世界》2003,(3):32-33
青岛市某鸡场爆发了一起雏鸡大批死亡病例,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调查和病理学检查以及微生物学检查,最后确诊为绿脓杆菌病。现报告如下:1流行病学2002年6月下旬,我市某鸡场先后有两批雏鸡发病,每批雏鸡8000只,两批共16000只,第一批死亡1555只,第二批2005只,死亡率达22%。死亡情况是:雏鸡出壳后,按常规于颈部皮下注射鸡马立克氏疫苗,注苗后24h,雏鸡开始发病死亡,死亡数逐渐增加,36h死亡达到高峰,而后逐渐减少,鸡群症状迅速好转,恢复正常。而同批鸡出壳的小公鸡,未注射马立克氏疫苗的均未发…  相似文献   

19.
我市养鸡户王某于2005年7月份,购进雏鸡1000只。饲养到20日龄时,由于天气阴雨连绵,鸡群开始发病,5天内发病478只,发病率为47.8%;死亡136只,死亡率28.5%。笔者根据其临床症状、尸体剖检变化及实验室检验,确诊为雏鸡伤寒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注射器未消毒引起雏鸡绿脓杆菌病李艳苹宋芝张新民(河北省迁安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养殖场,064400)1发病情况迁安市某鸡场于1997年6月26日从本场孵化室内接罗曼商品雏鸡4300只。这批雏鸡于2日龄就开始发病,经检验诊断为雏鸡绿脓杆菌病。这批鸡5月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