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亚麻新品种“双亚六号”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双亚六号品种是采用复合杂交方法F1×F1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纤,多抗,熟期适中等优点,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化顷产量分别为6581.84,985.6和678.8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0.3%,34.4%和23.1%。长麻率18.6%,比对照高3.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8.6kg,可绕度50.2mm,分裂度455m.g^-1,属高纤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2.
双亚六号品种是采用复合杂交方法(7410-95)F1×(黑亚三号×Ariane)F1经混合个体选择育成的。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高纤、多抗、熟期适中等优点,原茎、纤维和种子每公顷产量分别为6581.84、985.6和678.8kg分别比对照品种黑亚七号增产10.3%、34.4%和23.1%。长麻率18.6%,比对照高3.1个百分点,纤维强度28.6kg、可绕度50.2mm、分裂度455m·g-1,属高纤优质品种。  相似文献   

3.
岱字棉公司1998年发放的转基因棉花新品种1998年,美国岱字棉公司共发放棉花品种28个,其中,属转基因品种16个(表1)。表1岱字棉公司转基因棉花品种名称熟性麦克隆值叶型绒长/mm强度/gf·tex-1特征DP20B早熟3.4~4.1光叶28.4...  相似文献   

4.
对420份红麻种质资源的研究表明,全生育天数的变幅为86—240天,株高为200—428厘米,茎粗为0.8—2.3厘米,鲜皮厚为0.6—1.9毫米,束纤维强力为28—52kg/g,束纤维支数为215—388支,纤维亩产60—220公斤。鉴定出一批高产、抗病、优质及特异类型品种。文中分析了不同类型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及其变化规律,提出种质资源利用意见等。  相似文献   

5.
红麻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研究与利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20份红麻种质资源的研究表明,全生育天数的变幅为86-240天,株高200-428厘米,茎粗为0.8-2.3厘米,鲜皮厚为0.6-1.9毫米,束纤维强力为28-52kg/g,束纤维支数为215-388支,纤维亩产60-220公斤,鉴定出一批高产,抗病,优质及特异类型品种。文中分析了不同类型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及其变化规律,提出种质资源利用意见等。  相似文献   

6.
陆地棉新品种(系)对落叶型黄萎病的抗性反应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棉花落叶型黄萎病(VerticiliumdahliaeKleb.)是世界上致病毒力最强、危害最大的菌系,使生产上遭受毁灭性的灾害。试验连续4年筛选鉴定陆地棉(GosypiumhirsutumL.)育种中间材料共1865份,其中有W系列高抗材料37个,占供试材料的1.98%,达到高效率选择;新品种(系)表现抗性好,对落叶型黄萎病,属于高抗(HR)和抗病(R)反应型,病情指数3.61~28.30,死株率0~6.60%,CK病情指数28.30~72.88,死株率16.70%~31.41%。  相似文献   

7.
96209水对粒用高粱不同生育期的胁迫和效率──(M.Mastrorilli),AgriculturalWaterManagement,1995,Vol.28,No。1.23~34(英文)1991年,在意大利RutiglianoS.于不同水分胁迫方式...  相似文献   

8.
96203高粱杂交种同步性的研究──(M.S.Baig),IndianJournalofAgriculturalResearch,1994,Vol.28,No,1,53~59(英文)在1990~1991年生长季期间,采用3个播种期(6月21日、7月7...  相似文献   

9.
1998年12月,法国Fontaine-Cany公司的BertrandGomart先生来我所讲学,彼此进行了学术交流,并介绍了目前法国纤维亚麻生产及科研等方面的情况,现整理报道如下。1 法国的亚麻生产1.1 生产水平法国年种植纤维亚麻4~5万公顷,居世界等四位。原茎产量6750kg/ha,纤维1300kg/ha,纤维产质量和荷兰、比利时相仿,处世界领先地位。1.2 自然生产条件法国产麻区属海洋性气候,年降水800mm,亚麻生长期间(3月下旬~7下旬)300mm。降雨分布均匀,5月份亚麻进入快速生…  相似文献   

10.
七份苎麻野生资源的核型及GiemsaC—带带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采用F-BSG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七份苎麻野生材料进行染色体核型及GiemsaC-带带型研究,结果表明:七份材料中1-1、1-2的染色体数目众多,分别为56和42,其余5份材料为28,均为近端着丝点型,核型公式1-1为2n=56-56st,1-2为2n=42=42st,其余5份材料均为2n=28=28st。臂指数均大于75%,N.F.值与染色体条数相等,1-1,1-2,1-3的梁色体长度比大  相似文献   

11.
花生去子叶幼胚的丛生芽诱导和植株再生/瞿祯(中国农科院油料所),廖伯寿…∥中国油料,-1994,16(4).-28~31以中花1号、2号、早18、79266、协抗青为试材,取其授粉后25~30天的幼胚,去子叶后,在MS2(MS+BA1.0mg/L+C...  相似文献   

12.
选取N.P.K施用量3个因子、采用正交旋转回归组合设计对威优77进行试验,结果表明;1.总粒数对产量的直接通径系数最大,而总粒数是通过主攻有效穗来实现的。2.在土壤肥力较高的稻田,产量高于每公顷7.5t的施肥技术是:每公顷N.P.K施用量分别为147.41~155.29,28.98~69.70,104.77~126.12kg。并进行大面积可行性论证,每公顷产量为6.86~7.95t。  相似文献   

13.
花生施硫效应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为探讨硫在花生上的施用效果,1997年在桃江进行了两种不同用量的硫肥对花生的增产效应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硫为28.8mg/kg的红黄土中,施用硫肥可以使花生籽粒增产6.8%~14.1%,施硫与不施硫花生产量差异达到显著水平;可使花生生物学产量增加,但差异不显著;能改善花生的经济性状,使花生单株果数、饱果率、单株果重、百果重、百仁重增加;可提高花生的经济效益,纯效益可达每公顷390~816元,产投比为7.5~7.8∶1。因此,在一般红黄土壤上种植花生,应适当施用硫肥。  相似文献   

14.
特优63     
特优63(龙特浦A/明恢63)是福建省漳州市农科所1986年育成的籼稻组合。其不育系龙特浦A(简称特A)是用龙特浦杂交V41A转育而成。1特A主要特性(1)穗大粒多,平均穗粒数115.9~120粒,千粒重27~28g,穗平比珍汕97A增加37~45粒和2~3g。(2)抗寒性强,包颈短,在不喷“九二0”情况下,特A包颈穗为1/5~1/4,而珍汕97A的包颈穗为1/3~1/2。(3)柱头外露率高达63%,其中双外露率占12%,为提高制种异交率创造了有利条件。(4)植株健壮,根系发达。株高100~10…  相似文献   

15.
高产芒果树的叶片营养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芒果树生长周年的各个时期采集叶样测定其养分含量,结果表明,叶片主要营养元素含量呈两头高中间低变化,高产树的含量高于低产树。叶片样品采集时间以花芽分化期为宜。高产芒果树的叶片主要营养元素适宜范围(%)分别为:N1.60 ̄1.75,P0.13 ̄0.15,K0.86 ̄1.02,Ca1.60 ̄1.80,Mg0.25 ̄0.28。  相似文献   

16.
湖南省娄底地区从1976-1993年累计推广杂交水稻2089.94万亩,增产稻谷12.37亿kg,增加产值98979.6万元,双季杂交稻产投比达1.27-1.76,能投比为2.02-3.32,氮粮比为1:28.7-1:34.9。杂交水稻投资报酬率高,经济效益与技术优化等综合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7.
D优赣9号     
D优赣9号(原名D优秀8号)系宜春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8:7年用D汕A不育系为母本,该所选育的恢复系秀恢2号(华矮17/IR24)为父本测配选育而成的杂交早稻中熟组合,1992年.3月经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合格定名为D优赣9号。1主要特征特性该组合总叶片14~15叶,全生育期120天。株高90~93cm,株型适中,分蘖力强,亩有效穗22万以上,每穗着粒100~127粒。结实率81.68%~91.1%,千粒重26~28g,耐肥中等偏上,田间抗性强,后期落色好,作双晚种适宜短秧龄20…  相似文献   

18.
VAM真菌对玉米─菜豆间作氮动态的作用──—(M.Rceves),PlantandSoil,1992,Vol.144,No.1,85~92(英文)利用加15N(0.28%N)的土壤去区分在小囊泡丛枝状吸胞菌根(VAM)真菌存在或不存在条件下,玉米与菜...  相似文献   

19.
复合生长调节剂H1和H3使供试苎麻品系原麻增加13.0%~17.6%,单纤维支数提高57~349支,单纤维强力符合纺织要求。单株叶片数增加、经济性状协调改善,是喷施H1和H3增产优质的直接原因。改善叶片水分状况、优化生理生化代谢的内部环境,增强植株抗逆性、降低电解质外渗率,提高净光合强度、增加光合产物积累并加快向茎、皮转运,是H1和H3使苎麻增产优质的生理基础。但H1和H3对叶绿素和比叶重影响甚微。  相似文献   

20.
机插侧深施肥是近几年发展推广的一项新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不尽人意之处,发展缓慢,推而不广。1机插侧深施肥推而不广的原因表1机插侧深施肥效果对比项目动力(W)日工效(hm2)耗油(kg/hm2)2942.02942.03677.50.67~1.001.331.674.504.354.35改进前机插人施肥改进后注:每台机械用人工均为4人,日工作均为10h。单位:kg/hm2表2机插侧深施肥与常规施肥对比N:P:K:S返青肥(尿素)分蘖肥(尿素)纯量项目1∶0.3∶0.29∶0.151∶0.3∶0.2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