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3 毫秒
1.
鄂西棘腹蛙生物学及人工繁殖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描述棘腹蛙幼体和成蛀的生物学持性、人工繁殖及其利用.  相似文献   

2.
棘腹蛙日食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正> 棘腹蛙(Rana boulengeri),地方名螃螃。为山区特有水产品,具有个体大,生长快,肉味鲜美等特点,有较大的经济价值。近年来由于滥捕现象严重,资源日趋下降。为了保护、开发利用这一珍贵水产资源,我们自1987年以来对鄂西地区棘腹蛙的生态习性等方面进行了初步调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开展了人工驯化养殖。在试养过程中,我们于1988年5~7月进行了日食量的初步研究。材料及方法试验用蛙取自人工养殖成蛙池。试验池为面积两平方米、深1米的水泥池,池底设  相似文献   

3.
棘腹蛙驯养繁殖,国内还未见报道,为了尽快加以保护、恢复和开发我区这一野生资源,笔者从1997年开始对棘腹蛙进行了驯养繁殖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一)试验条件选择都江堰市特种水产推广站同等大的水泥池三口,总面积72m2,每口面积24m2。1~2号池作为蝌蚪、幼蛙培育池,池埂高1m,池埂埂面四周用砖砌出檐10~12cm,预防幼蛙潜逃。3号池作为驯养繁殖池,池埂四周用砖砌成防逃墙,墙高2m,池里放上两块1m×2m的泡沫板,板的一头挖一个1m×0.6m的孔,孔的底部装上网布做成水下饵料台。另备有1…  相似文献   

4.
李文健 《淡水渔业》2001,31(5):18-19
棘腹蛙 (RanaboulengeriG櫣nther)是武陵山区一种常见而个体较大的食用蛙 ,味美 ,营养丰富 ,而且还是山区生态平衡中的重要成员。为了保护、繁衍和开始这一山区的珍贵资源 ,进行棘腹蛙的人工繁殖、饲养。笔者从 1996年以来 ,先后对棘腹蛙性腺的发育与周年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1 材料和方法用于性腺发育的实验材料来自人工养殖蛙池内的棘腹蛙 ,从幼蛙至成蛙共取材 10 3只 ,其中雌蛙 61只 ,雄蛙 4 2只 ,按性腺发育分批取材。取材时 ,先测量蛙体长和体重 ,再剖腹去除其他内脏 ,在不剥离性腺的情况下测量性腺的长度、宽…  相似文献   

5.
为解析棘胸蛙胚胎发育过程中酶活性变化特征及其对胚胎发育的影响,以全人工养殖的棘胸蛙作为繁殖亲本,采用仿生态繁殖方式获得受精卵,系统观察胚胎发育时序和特征,同时分析4个主要发育阶段抗氧化酶活性变化。试验结果表明,棘胸蛙胚胎发育过程与其他蛙类总体相似,但是也存在种特异性。其受精卵为沉黏性卵,卵径为(4.31±0.69) mm,分为动物极和植物极,其中动物极朝上,植物极朝下。在水温(24.5±0.5)℃条件下,由受精卵至出膜历时222.94 h,总积温5462.03 h·℃,至卵黄吸尽期历时288.44 h,总积温7066.78 h·℃。按照发育时序可将整个胚胎发育过程分为7个阶段24个时期。酶活性分析发现,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氢酶、谷丙转氨酶以及丙二醛的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均在原肠中期酶活性降低,而谷草转氨酶却在原肠中期酶活性达到最高点,然后持续下降。此外,过氧化氢酶、超氧化物歧化酶、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4种酶活性均在卵黄吸尽期达最低,而丙二醛含量达到最低点为原肠中期。本试验可为棘胸蛙的繁殖生物学和高效制种技术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6.
棘腹蛙(Paa boulengeri)营养价值高,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动物,为了充分利用湖南省宁乡县的地下采矿水,变废为宝来养殖棘腹蛙,为棘腹蛙的人工规模化养殖提供基础数据,作者于2007年8月~2008年10月,在位于湖南省宁乡县煤炭坝镇的长沙棘腹蛙繁育研究中心内,对地下采矿水养殖的棘腹蛙在翌年的繁殖行为、产卵时间、产卵量、受精率与孵化率以及水温、pH值等进行了观察记录,并对养殖水温和翌年棘腹蛙的繁殖情况进行了曲线估计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利用地下采矿水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棘腹蛙在翌年能正常繁殖,其最适繁殖水温为21~23℃;最初产卵时间由原先的5月份提前到2月份,繁殖期由原先的5~9月份延长到2~9月份;繁殖高峰期是在5~6月份。  相似文献   

7.
棘腹蛙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饵料因子的讨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人工饵料、蚯蚓、家蚕、黄粉虫、蝇蛆为饵料,对棘腹蛙成蛙的生长、存活率以及捕食效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投喂人工饵料与蚯蚓组的棘腹蛙生长速度最快,其次是家蚕、黄粉虫、蝇蛆。投喂蚯蚓与家蚕的实验组棘腹蛙存活率最高,其次是黄粉虫、蝇蛆组,投喂人工饵料组存活率最低。捕食效率从高到低依次为:家蚕、蚯蚓、黄粉虫、蝇蛆、人工饵料。综合各方面因素,蚯蚓与家蚕为成年棘腹蛙最合适的饵料。  相似文献   

8.
利用地下采矿水养殖棘腹蛙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2008年3月~2009年7月对在采矿水养殖条件下刚完成变态发育到性成熟期间的棘腹蛙的生长情况进行了较详细的观察和记录.研究结果表明:经过16个月的精心养殖,棘腹蛙非冬眠组的体重、体长均大于冬眠组,并早于冬眠组达到性成熟;棘腹蛙由幼蛙发育到性成熟的体重增长经历了"慢-快-慢-快-慢"5个阶段,体长增长则经历了"慢-快-慢"3个阶段;平均相对吃食率为5.85%.  相似文献   

9.
对地下采矿水养殖的棘腹蛙在翌年的繁殖行为、产卵时间、产卵量、受精率与孵化率以及水温、pH值等进行了观察记录,并对养殖水温和翌年棘腹蛙的繁殖情况进行了曲线估计回归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利用地下采矿水人工养殖的条件下,棘腹蛙在翌年能正常繁殖,其最适繁殖水温为21~23℃;最初产卵时间由原来的5月份提前到2月份,繁殖期由原来的5~9月份延长到2~9月份;繁殖高峰期在5~6月。  相似文献   

10.
基于棘腹蛙(Paa boulengeri)皮肤转录组数据库,釆用RT-PCR方法从棘腹蛙皮肤组织中克隆到了编码Cathelicidin-Pb前体的核苷酸序列,其完整ORF长度为441 bp,编码146个氨基酸残基。通过信号肽预测和结构域查找比对,发现Cathelicidin-Pb前体包含N端20个氨基酸残基的信号肽、101个氨基酸残基的中间间隔区(cathelin结构域)和25个氨基酸残基的成熟抗菌肽。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适度高温范围内,皮肤组织中Cathelicidin-Pb的表达随着生长环境温度的升高而逐渐增加,但是当环境温度超过27℃后,其表达量急剧降低;Cathelicidin-Pb主要在皮肤组织中表达,在肌肉组织和血液组织的表达量较低。这些结果为棘腹蛙养殖过程中疾病控制及Cathelicidin-Pb抗菌肽的后续开发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棘胸蛙的苗种繁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棘胸蛙又称石蛙、石鸡,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是一种分布于湖南、湖北、江西、安徽等省山区的大型特种稀有蛙,最大个体可以达750克。棘胸蛙除食用外,还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一、棘胸蛙的生物学特性 (一)形态特征 棘胸蛙皮肤粗糙,背部有许多疣状物,多成行排列而不规则。头、躯干、四肢的背面及体侧布满小圆疣,以体侧最明显。头扁而宽,吻端圆,吻棱不显;鼻孔位于  相似文献   

12.
<正> 棘胸蛙(Rana Spinosa Oavid)俗称石鸡,是生长在山溪中的珍贵两栖动物,现已列为安徽省第二类野生保护动物。1990~1991年我们对棘胸蛙进行了人工繁殖和驯养试验,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棘胸蛙生殖腺发育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福建地区棘胸蛙的性成熟、发育周期及生殖力的研究结果,并对棘胸蛙的个体生长与发育、产卵类型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棘胸蛙自然資源保护和人工繁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棘胸蛙人工繁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了应用生理生态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地进行棘胸蛙人工繁殖的研究结果。福建地区,5月前后是棘胸蛙人工催产的最佳季节;在山涧流水式的产卵池中,注射LRH—A人工诱导产卵,有效剂量50—200微克/个,水温18—28℃,效应时间61.5—80小时,产卵率96.3%;应用激素人工诱导产出的卵球有良好的受精与发育能力,自行受精的卵球受精率71.9%,人工授精的卵球受精率81.9%;采用流水网箱孵化,平均孵化率可达70%以上(70.3—91.0%),平均水温20—26.5℃,孵化时间144—238小时,胚胎发育积温3816—4760度时;出膜后6—7天的幼蝌蚪,全长1.8—2.1厘米(S_(25)),具有主动摄食和游泳能力,可进行人工投饵养育。文中对不同种类激素人工诱导产卵效果差异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5.
16.
17.
2009年9月26日—10月6日对人工养殖环境棘腹蛙(Paa boulengeri)非繁殖期摄食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非繁殖期,棘腹蛙幼蛙早于成蛙出来觅食,雄蛙早于雌蛙出来觅食;棘腹蛙摄食高峰期出现在19:00—20:00。在整个摄食过程中,棘腹蛙的行为可划分为静止、跳跃、转向、捕食、侵占、驱赶、打斗、爬行。棘腹蛙幼蛙与成蛙、雌性成蛙与雄性成蛙之间在摄食行为上存在差异,其中幼蛙与成蛙之间在跳跃、转动、捕食、侵占、驱赶、打斗行为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成年雌蛙与雄蛙之间在侵占、驱赶、打斗行为上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8.
棘胸蛙(Rana spinosa)又名石蛙、石鸡等,属两栖纲,无尾目,蛙科,蛙属,成蛙一般体重为200~400克,是我国特有的大型野生蛙。该蛙分布较广,喜栖息于山区水流较缓的小溪内,白天一般伏在洞口,或潜伏于草丛、砂砾和石头空隙间,伺机捕食,生长温度为18~28℃,超过36℃则活动异常,甚至出现死亡,低于  相似文献   

19.
20.
棘胸蛙的生物学和人工增养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棘胸蛙的一般生物学特性,并对棘胸蛙的人工养殖及资源开发利用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