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于桑树细菌性黑枯病病原菌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经初步调查,苏、浙两省为害桑树枝、叶的细菌性病害,主要有桑细菌性黑枯病、桑细菌性缩叶病两种病型。本文对桑细菌性黑枯病菌的形态、培养特性、生理生化反正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用抗血清结合噬菌体作为鉴定该菌种的快速简易的实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桑树细菌性黑枯病是我县桑树的主要病害.近年来、我县各地不同程度都发生了此病,特别是长山河桑带和县蚕种场为害严重,不但影响当年的秋蚕生产,而且影响来年的春蚕生产和病害的再次侵染发生及扩展,给蚕桑生产带来很大的损失,为此今年春季我县建立了桑细菌性黑枯病防治协作小组,对目前推广防治桑细菌性黑枯病常用药剂,采取不同药剂,不同浓度,不同用药方法进行对比试验,把桑细菌性黑枯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3.
<正> 桑树黑枯性细菌病是国内外严重病害之一,近年来在重庆市主要蚕区蔓延迅速,为害严重,造成很大损失,如年产茧过4万担的巴县,由于该病病梢率达23.1%以上春叶损失20%,而且全省川东、川北、川南等主产蚕区均有报导,成为影响我省蚕茧丰产的重要因素之一。重庆市科委下达课题后,协作组开展了  相似文献   

4.
为了有效地控制桑树缩叶型疫病的发生与蔓延,针对该病的发病规律,结合农民的防控特点和生产的需求,采取桑树黑枯型与缩叶型疫病并发症的综合性防治有效措施,利用乳酸型恩若沙星原粉和环丙沙星原粉加植物生长活性素的渗透和恢复长势快的特点,多次点面试验,均有效控制了疫病的发生与危害.  相似文献   

5.
<正> 桑树黑枯性细菌病是国内外严重病害之一,1991年春该病已在我县广泛流行,春季损失桑叶15%以上,给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我们从1992年起对该病的分布状态,发生规律以及相关的诸因素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并用其结果指导大面积防治工作,使该病在我县得到有效地控制。  相似文献   

6.
桑树上新发生的细菌性枝枯病病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据病害症状、病原菌分离、纯化及致病性、生理生化特性、冰核活性(INA),血清学的试验结果,证明桑树枝枯病的病原细菌是一种丁香假单胞菌(Pseudomonassyringae),具有冰核活性。它与桑细菌性疫病的病原细菌具有部分同源的血清学关系,但在发病症状及侵染部位,侵染时期等方面明显不同,所以认为桑细菌性枝枯病病原细菌可能是丁香假单胞菌组群中一个新的致病变种(Pathovar)。  相似文献   

7.
桑细菌性黑枯病又名桑缩叶细菌病、桑疫病、烂头病,分布较广,是桑树重要病害之一。春天桑树发芽后开始发病,夏秋期高温季节发病严重,7~8月为发病盛期。近年来该病在长江流域蚕区屡有发生,为害程度严重,同时易发生蔓延。严重田块,病  相似文献   

8.
周帅 《广东蚕业》2012,(3):24-25
桑细菌性黑枯病又名桑缩叶细菌病、桑疫病、烂头病,分布较广,是桑树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在重点蚕区屡有发生,主要危害新稍和嫩叶,导致桑叶减产甚至无叶喂蚕。可通过选种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进行药物防治等综合措施降低该病引起的危害。  相似文献   

9.
1981年全区八千余亩桑园,有40%面积遭到不同程度桑细菌性黑枯病的危害。沙滩桑园和山岗桑园发病率高,杨岭公社里畈大队17亩沙滩桑园,株发病率达81%。在推广的桑品种中,桐乡青发病率100%,湖桑19785%,团头荷叶白45%,荷叶白不发病,品种间相差很大。根据广东农林学院试用0.l%铜铵液防治本病的介绍。我们在珍珑公社蚕桑场进行了用0.1%铜铵液和200单位链霉素,对桑细菌性黑枯病防治的试验观察,反复进行2次,实践证明,0.1%铜铵液对本病具有防治效果好,成本低,并有根外施肥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0.
桑树黑枯性细菌病是国内外严重病害之一,其病菌是桑树黑枯性病原菌Pseudomonassyringae Pv.mori Van Hall.在分类上属于假单孢杆菌属(Pseudomonas).近几年来在我县桑树上,特别是背阴、潮湿地方局部发生,且以很迅猛的速度蔓延.1991年春该病已在我县广泛流行,春季损失桑叶15%以上,给我县蚕桑生产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威胁.根据这种情况,我们通过1992、1993年的调查研究,现将结果总结于后:  相似文献   

11.
几年来,桑细菌性黑枯病一直是我场桑园一组的主要病害。1984年因受此病影响损失秋叶80多担,1985年秋期,病势猖撅,发病面积增加,桐乡青11.24亩,病枝感染率达85%,其它荷叶白成林桑,病枝感染率达5%左右,损失秋叶150多担。为控制桑细菌性黑枯病危害,1986年我们切实加强了肥培管理,在除病芽、病枝上下功夫,使荷叶白成林桑病枝感染率降低至0.35%,桐乡青病枝感染率也有所降低。现将有关试验资料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89、1990年两年来,参试的14个现行及资源桑品种,抗性存在着明显差异。抗性反应所属品种如下:保坎61高抗;6031、塔桑、768-1、育2号、雅安3号抗;新一之濑、南1号、会东5号感;湖桑32、充场、名山6号中感;曲桑、石棉30号高感。  相似文献   

13.
桑树细菌性枯萎病是近年来危害我国浙江及华南蚕区桑园的重要病害。通过对桑树细菌性枯萎病的分布、危害、症状、病原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针对该病害防治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相关研究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4.
桑树细菌性青枯病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桑树细菌性青枯病是由青枯劳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起的一种严重土传性病害,在我国华南蚕区桑园发病危害尤为严重。从病原菌的分类鉴定和检测技术、桑树的抗性鉴定方法及抗性种质资源评价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桑树细菌性青枯病的研究进展。针对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利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深入研究桑树细菌性青枯病病原菌的致病机制以及桑树的抗性遗传规律,选育出具有高产优质性能的抗细菌性青枯病桑树新品种。  相似文献   

15.
<正> 该病虽然在梅雨时是盛发期,可是春季桑芽开叶时若遇到连续低温多湿气候,或是多风雨也易大量发病。夏季连续的多雨冷凉也有持续发病,同时对桑叶的产量影响也很大。堀(1906年)从很早开始就把本病作为黑枯病来调查研究,这样的报导很多,但是这些报导几乎都只限于对病害的调查、病原菌的分离固定以及药剂防治试验。经过最近十年的广泛细致的调查研究才较全面地搞清楚了病原细菌的形  相似文献   

16.
<正> 今年春天在浒关蚕种场一工区两块近三十亩的五年生桑园中有不少枝条的中下部不发芽或发芽后枯萎死亡,有的芽生长也极差,轻的一根或几根枝条发病,重的整个拳或整株发病甚至死亡。有明显的发病中心。初步调查,株发病率达9.40%,枝发病率有3.27%,今春比去年同期每亩减产桑叶19%。夏伐后,患病株发芽率低,即使发芽,生长也差。据培桑人员反映,去年秋天(9月份)已发现不少桑叶枯萎脱落的现象。通过解剖,可以清楚地看到枝条皮层中有密集的黄褐色纵长形条斑,木质部呈水  相似文献   

17.
桑树细菌性疫病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桑树细菌性疫病即桑疫病有缩叶、黑枯两种病型,是桑树的主要病害。缩叶型:发生在桑树的枝叶上。病菌从气孔侵入叶片时,常引起点发性圆型病斑,病斑中央裂开,呈穿孔状;病菌从叶柄叶脉的维管束侵入时,引起叶脉变褐,叶子向背面卷曲皱缩呈缩叶状,严重时病叶脱落。病菌侵染到新梢时往  相似文献   

18.
桑细菌性枯萎病,是我省近年发生的一种细菌性病害。该病发病急,蔓延快,致死率高,对生产威胁很大。本病是典型的维管束病害。从病桑上看到,病菌传入后,使木质部变褐黑色,由淡而深,从根逐步延至茎部。根茎部受细菌侵害与破坏,维管束阻塞,影响水份运输,桑树地上部叶片突然失水凋萎、枯死,最后整株死亡。桑园发生本病,出现发病中心。一般先由个别植株开始,向周围扩展:有的同时出  相似文献   

19.
<正> 我国于五十到六十年代对桑萎缩病病型进行研究,1965年把桑萎缩病分成“三种病型”。七十年代到八十年代,对萎缩病“三种病型”的病原进行研究,进一步查清了“三种病型”的病原。据桑树萎缩病自然发病调查,有的桑树品种发病表现萎缩型,有的桑树品种发病表现黄化型。作者为了进一步证实桑萎缩病表现的病型同品种的关系,于1979~1987年,对萎缩病的病型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把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