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孙德林  云国兵 《猪业科学》2007,24(12):56-58
1955年,广西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专门化的猪人工授精站,应用大约克夏公猪配当地母猪,当时1头公猪可以配780~1298头母猪,采用统一供精;20世纪60年代,在江苏一些地区大搞猪人工授精,应用长途汽车送精液;20世纪80年代,北京猪人工授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80年代末90年代初猪人工授精渐显萧条;1997年吴同山、麦月仪、黄敏锐等10人到美国学习猪人工授精技术,再次兴起猪人工授精工作的高潮,这一落一起将近10年.  相似文献   

2.
1955年,广西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专门化的猪人工授精站,应用大约克夏公猪配当地母猪,当时1头公猪可以配780~1298头母猪,采用统一供精;20世纪60年代,在江苏一些地区大搞猪人工授精,应用长途汽车送精液;20世纪80年代,北京猪人工授精达到世界先进水平;80年代末90年代初猪人工授精渐显萧条,1997年吴同山、麦月仪、黄敏锐等10人到美国学习猪人工授精技术,再次兴起猪人工授精工作的高潮,这一落一起将近10年。  相似文献   

3.
张守全 《养猪》2006,(6):9-11
第一节发展概况及其意义 一、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历程 早在1780年意大利的科学家司拜伦瑾尼(Spallanzani)首次以狗为实验动物开展人工授精试验获得成功。随后进行一系列的类似试验。直到1899年.俄围科学家伊凡诺夫将人工授精作为一项畜牧技术在马和牛上较大规模地被应用。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主要开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据估计目前全世界有l亿头以上的母猪实现了人工授精,受胎率一般在78%~90%。但是,在20世纪70年代国外(尤其是美国)工厂化、集约化养猪业兴起时.人工授精普及率曾一度下降。直到80年代后期,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革新,精液保存技术的进步,人工授精用品的工业化生产,精液品质评定的先进仪器的发明和使用。使发情鉴定和传染病预防有了可靠的手段.人工授精才以惊人的速度普及。目前使用猪人工授精技术较广的欧美围家。普及率已超过80%。  相似文献   

4.
正1我国猪人工授精的现状上世纪50年代,猪人工授精技术最先在南方应用。90年代初引进品种推广,人工授精普及率明显下降。90年代末,最新的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南方推广。2007年纳入我国良种补贴项目(没有全覆盖),普及率约40%,部分地区超过60%。2017年全面取消人工授精良种补贴。  相似文献   

5.
随着养猪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繁殖技术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人工授精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试验,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逐步转入应用,在一些规模化猪场,已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的猪人工授精率大概在30%左右,离发达国家(人工授精率占60%~85%)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还必须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6.
集约化猪场标准人工授精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猪养殖业规模化、集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繁殖技术水平已直接影响到养殖业的经济效益,人工授精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我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从20上世纪50年代开始试验,到20世纪90年代末,才逐步转入应用,在一些规模化猪场,已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我国的猪人工授精率大概在30%左右,离发达国家(人工授精率占60%~85%)还有一定差距.因此还必须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前,畜牧业发达国家的猪人工授精普及率达90%以上。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南华县的猪人工授精技术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推广;发展不均衡,坝区和离人工授精点近的地区应用较普遍,山区和离人工授精点远的地区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8.
猪精液常温保存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猪的人工授精试验起始于20世纪30年代。在最初几年,苏联等国家的实验工作表明,猪的人工授精是可能的。但由于猪具有很高的繁殖力,因此它的人工授精与单胎家畜如牛相比优越性并不突出。随后,美国、德国、意大利等国亦有相继的研究,但大多数仅限于试验阶段,经历20年以后,到50年代才试用于养猪业实践上。60年代以后此种方法在生产中相继获得日益广泛的应用。为了有效地开展猪人工授精,精液的稀释保存是关键技术。精液冷冻技术的成功,使精液得以长期保存,但由于猪的冷冻精液受胎率仍然偏低,加之冷冻技术难度大,冷冻设备投资高,还不能在生产中广…  相似文献   

9.
自从十九世纪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取得初步成功以后,世界各国便纷纷开始了畜禽的人工授精试验。时至今日,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世界的普及率已达饲养量的60%以上。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是从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试验,并逐步推广,当时主要应用于外来猪种杂交改良我国地方猪。真正大范围的普及应用则是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尤其是近十年来,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大型养猪场的建立,人工授精技术才为广大养殖场经营者接受并采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大致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第1阶段:1955年,广西一些地区已经建立了专门化的猪人工授精站,利用约克夏公猪配当地母猪,当时1头公猪可以配780~1298头母猪,采用统一供精。第2阶段:20世纪60年代,在江苏一些地区大力推广猪人工授精,应用长途汽车运送猪精液。第3阶段: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猪人工授精应用技术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第4阶段:1997年吴同山、麦月仪、黄敏锐等10人到美国学习猪人工授精技术。第5阶段:2007年国家生猪良种补贴项目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11.
规模猪场的人工授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猪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概况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应用研究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据估计 ,目前全世界有 1亿头以上母猪实行人工授精技术 ,受胎率一般在 78%~90 %。 2 0世纪 70年代以来 ,随着工厂化、规模化养猪业的兴起 ,自然交配开始恢复 ,人工授精曾一度下降。直到 80年代后期 ,由于人工授精技术的革新 ,精液保存技术的进步 ,人工授精用品的工业化生产 ,精液品质评定先进仪器的发明和使用 ,猪人工授精技术又以惊人的速度得到发展和普及。目前使用人工授精技术较广的欧洲、美国等地 ,普及率已超过 80 %。我国的猪人工授精技术从 2 0世纪 5…  相似文献   

12.
集约化养猪场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祖昆 《养猪》1999,(3):10-14
猪人工授精技术开始于1930年。在60~70年代,我国猪人工授精技术得到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80年代后,由于集约化养猪体系的兴起,猪人工授精的使用面越来越少。这主要是因为引入的外种母猪发情表征不如我国本地猪种明显,很难准确判定适宜输精时间,人工授精母...  相似文献   

13.
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势在必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工授精技术是当代繁殖领域的一次大革命。经过百余年的研究推广,这一技术在畜牧业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应用于生产始于20世纪50年代,在70年代得到大力推广。目前西方发达国家猪的人工授精普及率达到90%以上。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起步较晚,发展很快,但不太均衡。江苏在20世纪80年代率先在全省建立猪的统一供精体系,而后其他省市大规模地推广了该技术。河南省于20世纪80年代初在一些县(市)猪场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1998年,我省开展基层改良站(点)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竞赛活动以来,许多改良站(点)开展了这…  相似文献   

14.
自20世纪90年代,我国猪人工授精技术在生产中运用逐渐趋于成熟,开始被广大养殖场和养殖户所接受和应用推广。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养猪生产中的应用己十分普遍。猪人工授精在养猪生产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面对这些生产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养猪从业者开始探索新的人工授精技术,以期满足养猪业高速发展的需要,请与我们一起走进木期开篇文章《猪人工授精进展》,去找寻近年来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新变化和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上世纪50年代中期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萌芽,经过近60年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猪遗传改良的逐步优化,规模化养殖程度不断提升,猪人工授精技术在养猪生产中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猪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大中型猪场已经应用得非常普及,并且已经进入了稳步提升阶段。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起,人工授精技术在我国快速发展.其应用在推广良种、减少饲养成本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被视为集约化养猪模式的一个重要标志. 1 猪人工授精技术发展的历史背景 1948年,伊藤、丹羽等最先报道了利用新鲜猪精液的实际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7.
浅谈猪人工授精技术的推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推广猪人工授精技术,但是迄今为止仍未形成如奶牛业中人工授精那样的规模和获得可观的效益,与国外先进国家相比,差距很大。目前,畜牧业发达国家猪的人工授精普及率达90%以上。我国猪的人工授精技术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表现出分布不均衡,其中在南方各省区应用较普遍,在北方则应用较少。造成猪人工授精技术落后的原因,一方面有工业化水平较低,设备上落后的因素,但是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们认识上的严重滞后。忽视猪的人工授精研究与推广工作,认为猪的人工授精技术在50年代已大面积推广了,  相似文献   

18.
<正>猪人工授精是提高生猪商品产出率有效的技术手段之一,黑龙江省近几年才开展猪人工授精推广普及工作,应用普及率很低。建立科学的推广应用新模式是实现资源共享,降低养猪成本,扩大优秀种公猪利用率行之有效的办法,对农民增收,产业增效,实现养猪业跨跃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一、猪人工授精技术应用推广效果猪人工授精技术推广应用模式的研究在牡丹江市科技局立项并开始在全市大面积推广应用,现已  相似文献   

19.
尽管猪人工授精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但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在养猪业中广泛应用,近年来,猪人工授精的比例还在持续上升。猪人工授精中,有90%以上是用鲜精或保存于15℃~20℃下的常温保存精液进行输精。与公母猪自然交配相比,利用常温保存的精液进行输精需要对收集的精液进行稀释处理,  相似文献   

20.
<正>猪人工授精(AI)是应用较早的育种技术。1900年,俄国人首次尝试人工授精技术的应用。1930年,人工授精技术开始运用于猪。1980年,该技术才得到了飞跃性的发展并被广泛应用在商业领域。1990年以来,全世界近50%的母猪通过人工授精技术接受配种,并且这一比例在逐年上升。在欧洲,如比利时、意大利、荷兰、挪威、西班牙等,人工授精应用率达到80%;在北美,如美国、加拿大、墨西哥、巴西等,人工授精应用率达到90%。人工授精使足够多的精子能够到达子宫输卵管结合处,从而保证在子宫输卵管峡部具有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