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安徽稻区水稻节水旱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祝尊友 《农技服务》2009,26(8):9-10
从选用良种、栽培技术、田间管理和适时收获几个方面总结了安徽稻区水稻节水旱种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中低产稻田主要分布在辽东寒冷地区,辽西、辽西北的风沙、盐碱砂地,沿海的重盐碱地,以及低洼冷凉型低产田等。据粗略估算产量低于6000kg/hm2的稻田约占总面积的20%左右。作者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和实地试验,积累了大量数据资料,以此为依据,从低产因素分析入手,对水稻中低产田改造的技术对策谈一些意见和建议。1 低产田类型及低产田因素分析1.1 辽东山区寒冷、寡照、多湿小气候是导致水稻冷害、病害和有效生产率低的自然因素。辽东山区年活动积温多在2900~3200℃,日照时数在1500h左右,降水量…  相似文献   

4.
5.
中低产田改造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中低产田改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8.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着力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国家对青海省大通县北川灌区连接三年进行中低产田改造,取得了成效也得出一些经验。  相似文献   

9.
改造中低产田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德州市农田中低产土壤肥力状况及分布,并制定了相应的改造技术和措施,为培肥地力、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等级和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11.
本文重点介绍了育苗中心的建设及微喷与旱育苗技术的配套研究,主要内容包括,微喷设备及安装,微喷与旱育苗要求的需水量,追肥,育苗方式等的配合,微喷的投资及回收,并探讨了育苗中心的组织方式。  相似文献   

12.
13.
14.
分析了中低产田改造面临的形式,提出了加强中低产田改造应采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郗瑞芬 《现代农业》2005,(12):64-66
一、中低产田改造和开发利用的目标任务改造中低产田是呼伦贝尔粮食主产区一项重点农牧业综合开发项目,是以深层次开发、挖掘农牧业内涵生产潜力为主,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治理小流域,防止水土流失,建设优质高产稳产高效、节水、高标准基本农田,增强农牧业抗御干旱风沙和洪涝、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能力,提高基本农田、饲料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有效地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呼伦贝尔耕地中低产田面积虽大,但蕴藏着巨大的农牧业综合开发潜力,一经改造,单产可大幅度甚至成倍增加。利用六年或稍长一些时间,完成现有500万亩…  相似文献   

16.
阐述分析了迁西县耕地地力等级、地域分布状况及土壤养分的主要障碍因素,提出了改造中低产田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李伟 《云南农业》2009,(11):36-37
通过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完善生产要素优化组合,工程生物农艺集成技术改造,产前、产中、产后、生产链锁组装配套,“四大基地”、“八大产业”已逐步形成,从而佐证了农田建设是综合开发的前提,而综合开发则是产业化建设的基础这一命题。  相似文献   

18.
新民县中低产田面积大,粮食产量很低,增产潜力大。本文就县内中低产现状,形成原因,改造措施予以论述,供参考。一、中低产一般情况1982年新民县粮食总产101576万斤,创历史最高纪录。粮豆平均亩产507斤,水稻846斤,玉米621斤,高粱539斤,大豆114斤。与建国初期(1950年)比较,总产量超过近3倍,粮食作物亩产超过4倍。三十多年,全县的农业生产力和生产水平有很大进展和提高。但是和全国、辽宁省及沈阳市比较,在粮食生产上有很大的差距。目前,各地以土壤肥力状况和作物亩产量作为划分高中低产田的主要依据是:土壤有机质含量1.4%以下,全氮含量0.1%以下,速效磷在15ppm 以下,属低产田。玉米亩产500斤以下为低产,500~700斤为中产;高粱400斤以  相似文献   

19.
山地中低产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选择良种与适时播种、大力推广旱地育秧、合理密植、施足底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了山地中低产田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以促进该地区水稻产量的增加。  相似文献   

20.
平远县中低产田综合改造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分析平远县中低产田形成的原因,根据中低产田的不同类型,提出各种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改造技术,以期进一步加强中低产田改造,为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