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迅速,生态农业的发展面临许多新问题,需要人们认真思考,找出解决的对策。通过对东莞市工业发展、城市发展和生态农业发展历史与现状的回顾及考察,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对东莞现代生态农业发展有负面影响,但也存在有利的一面。在这类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充分利用经济、人才和科技优势,结合当地传统和特色,因地制宜选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环渤海现代农业发展现状、思路与模式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环渤海地区是继珠江和长江三角洲之后我国推进的第三个经济高增长区域,其农业与农村经济取得显著成就,但水资源紧缺、耕地减少、农业投入资金不足、区域发展不平衡等不利因素,制约了环渤海现代农业的发展进程。根据全面提升环渤海地区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强化建立区域现代农业发展协调联动机制,因地制宜选择现代发展模式和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和统筹城乡发展的发展思路,提出环渤海不同区域现代农业的发展模式:滨海地区外向型农业和现代渔业发展模式;大城市周边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平原地区土地集约型种植和生态型养殖发展模式;丘陵山区绿色农业和观光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3.
新时期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与重大命题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我国农业和农业科技发展形势,剖析了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动力,指出未来10~20年农业发展的主体方向是转型发展和升级发展,农业科技发展的主导方向是主导技术和先导技术。围绕农业和农业科技的发展方向,当前要统筹布局和组织实施一批农业科技重大命题,构建大联合协作攻关机制,推动实现农业科技的跨越发展,强有力支撑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民国以来的乡村发展理论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大量文献,对乡村发展理论进行梳理,在学者研究的基础上对乡村发展概念、乡村发展特点、乡村发展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概括总结。并将乡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农村城市化、小城镇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发展等众多发展理论纳入乡村发展的视角进行考察和评论,理清这些理论和乡村发展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山东畜牧业快速发展的进程中,一些发展中的问题和发展中潜伏的问题,都对未来畜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构成威胁,其中,发展的安全问题和安全发展的问题尤为突出,为此必须未雨绸缪,采取标本兼治的措施防患于未然,才能再创山东畜牧业发展新优势和实现发展的新辉煌。  相似文献   

6.
谈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林业改革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发展是指导我国“十三五”时期发展乃至更长远发展的科学发展理念和发展方式.绿色发展赋予林业新的使命.林业改革和发展当勇挑绿色发展的重任,通过加快林业投融资体制和森林资源管理体制改革,促进林业发展,为在新常态下消除贫困、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增强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深刻矛盾催生了"低碳"潮流。阿拉善盟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低碳时代的到来为全盟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和发展实践带来了新的课题。文章在科学发展和低碳发展的视野下,重新审视巴彦浩特镇与阿拉善经济开发区的发展战略和发展模式,提出将巴彦浩特镇建设成为生态特色镇、阿拉善经济开发区建设成为低碳经济区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8.
文化产业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意义主要在于:优化区域产业结构,转变沙产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和发展路径,形成新的业态、增长极和动力源,推出新的产品和服务;并有利于发展异地消费型产业,有利于区域的文化资源向产业资源和品牌资源转化。根据产业优势、文化优势和发展方向分析,内蒙古恩格贝生态示范区文化产业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定位,应是休闲沙产业、创意沙产业和其他关联产业。在文化产业与沙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创意和科技提供动力,地方政府提供服务。文化产业与沙产业融合发展的主要路径包括:在研发、设计中融合发展,在品牌管理中融合发展,在园区建设中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镇沅县勐大镇蚕桑产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及蚕桑效益的分析,结合蚕桑产业发展背景和勐大镇生产实际,指出勐大镇发展蚕桑产业的优势,总结蚕桑产业在勐大镇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发展思路和对策,以期提高勐大镇蚕桑产业的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简要回顾青海渔业发展历程和现状,分析了我省渔业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青海绿色渔业发展的整体布局和发展思路,并阐述了促进我省绿色渔业发展的一系列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11.
王璐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4):198-198,200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的农村经济也在不断地发现和进步,进一步促进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深入和发展,也带动了农业的基础设施的发展和进步。我国作为农业大国,保证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和进步是非常重要的。为了保障农业的发展,实施农村基础建设是至关重要的。从一定程度上来说,良好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地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增长,通过建设水利工程、公路设施等基础建设,可以为农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进而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和进步。那么,怎样处理好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制订科学有效的发展计划,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现实问题。文章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出发,就两者之间相互作用促进发展进行了探究。  相似文献   

12.
根据乌当区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要求,从农业行业协会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分析其作用与成效,诊断出不足,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为贵阳市乃至贵州省农业行业协会的建设与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3.
解析了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含义,结合第六次场地普查和河北省农村体育发展调查,分析了城乡体育发展取得的成绩,造成城乡体育发展不平衡的差距及其原因,从可统筹发展理论、协同发展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视角剖析了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方向和侧重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理顺城乡体育发展体制,出台政策吸引社会资本;创建智库,编制城乡体育协同发展规划;完善法规保障机制和整合城乡体育资源,构建体育项目体系等促进城乡体育协同发展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11年9月,农业部公布《全国农业机械化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明确了农业机械化在"十二五"期间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发展目标。《规划》指出,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进入了为基本实现机械化奠定坚实基础的关键时期。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加快提升发展质量,关键在于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切实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全面提升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为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相似文献   

15.
张平军 《甘肃农业》2012,(12):37-39
"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因为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在发展中有相互影响、相辅相成的作用。从实现现代化的国家路径来看,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时,同步推进了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可以装备和带动农业现代化,而农业现代化则为工业现代化、城镇化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农业现代化如果跟不上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步伐,也会导致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受阻。目前,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加速发展,而农业现代化发展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加快补齐,这样才能实现同步推进"三化"发展,实现我国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6.
在实地调研和试验示范基础上,针对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自然生态条件和油菜产业发展的迫切需求,分析甘孜州油菜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和目前油菜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应重点发展的油菜产区和发展的对策建议,可为当地政府在制定油菜产业发展规划时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在系统回顾中国农业科技的事业发展阶段性成果与成就的基础上,立足现代农业对科技的现实和未来发展需求,对新时期中国农业科技发展进程中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农业科技发展的短期目标和未来农业科技发展的优先领域和战略重点,并提出了农业科技发展的措施和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18.
临夏县发展草莓产业的对策及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发挥临夏县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区位优势,认真分析草莓产业发展现状和制约因素,研究解决草莓产业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档次和发展水平,不断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推动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促进当地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相似文献   

19.
张霞 《农民致富之友》2014,(14):227-227
草畜业的发展和壮大对于促进地区经济发展和畜牧业、养殖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在城乡地区,加快草畜业的健康发展,是地区经济发展过程中重要的经济支柱,因此在发展草畜业过程需要我们转变发展思路,不断开拓创新,在最大程度做好草畜业的经营和发展。本文主要结合我县草畜业的实际发展情况,对草畜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意见和建议,希望本次研究对更好的发展草畜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通过剖析农机作业质量和农机化发展环境,揭示农机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农机化发展路径,以期通过农机化发展政策落实和机制体制建设,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切实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实现农机化发展由追求量化指标转变到技术含量和作业质量的提高,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和美丽乡村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