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地与平地土壤对板栗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研究土壤养分对板栗品质的影响以及山地与平地板栗品质的差异。[方法]以东陵明珠板栗为试材,比较了山地与平地上板栗的水分、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等内在品质指标的差异以及山地与平地土壤有机质含量、氮(N)、磷(P)、钾(K)含量的差异;分析了板栗水分、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和糊化温度以及土壤有机质含量、N、P、K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山地板栗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蛋白质含量均高于平地板栗,但果实淀粉糊化温度高于平地;在山地中,板栗的可溶性糖、可溶性淀粉与土壤全P含量呈负相关,蛋白质含量与土壤全K含量呈负相关;平地板栗的含水量与土壤全P含量呈正相关,且达到了极显著水平。[结论]该研究对板栗下山栽培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山核桃果实品质与土壤性质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显示,山核桃适宜生长于微酸性土壤,其果实品质与土壤性质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其中粗脂肪含量与土壤有效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粗蛋白含量与土壤有机质、水解N及有效P间具有显著的相关性;K元素含量与土壤有效K呈显著正相关;Na元素含量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Ca元素含量与土壤pH值呈极显著负相关;Mg元素含量也与土壤pH值间具有较强的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镇安县11个板栗林下土壤理化指标及相关性,对镇安板栗林下土壤进行丰缺评价,明确板栗土壤养分含量状况,为板栗林下土壤质量的维护与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镇安县板栗土壤出现板结,而且土壤以中性、微酸性为主;镇安县西沟村和朱家垭板栗土壤有机质含量存在不同程度的缺乏,其余板栗土壤有机之含量水平适中且保持在较高水平。镇安县金钟村、西沟村和岩湾村板栗土壤的全磷处于极丰及丰富水平,其余样地土壤全磷含量中等偏低;板栗林下土壤全钾含量较高,整体处于丰富水平以上;土壤中碱解氮含量均在60.00 mg/kg,满足板栗基本生长需要;除镇安县镇东路兔儿凹、朱家垭和木兰沟速效钾含量处于较缺水平,其余各样地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处于中等水平以上,适宜板栗的生长。相关性分析显示,土壤EC与pH呈显著正相关性;土壤pH与土壤有机质、全钾、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性,但与全磷含量呈负相关关系,显著影响着土壤有机质、全磷、全钾、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镇安县板栗林下土壤板结,增施有机肥并适当补充磷肥,以改善土壤通透性,并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测定阿克苏地区骏枣果园3种不同类型土壤的养分状况、果实品质及营养元素,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以筛选影响骏枣果实品质和营养元素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为骏枣果园科学施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不同土壤类型的土壤养分状况及在不同类型土壤生长的骏枣果实品质及营养元素均存在较大差异;不同土壤养分因子对果实品质影响作用不同,土壤养分状况对骏枣果实品质和矿质营养含量具有显著的影响。土壤中有效钙、有效镁含量与果实中的可溶性糖呈正相关,速效氮、有效硼含量与果实中的可滴定酸呈负相关;土壤中速效钾含量与果实中的钾和镁呈正相关;土壤有效钙含量与果实中的镁呈负相关;土壤中有效镁含量与果实中的锰呈正相关,土壤中有效镁含量与果实中的钾呈负相关;土壤中有效硼含量与果实中的钾呈正相关,土壤中有效硼含量与果实中的磷呈负相关;土壤中有效铁含量与果实中的锰呈正相关;有效锰与果实中的锰呈正相关,而与果实中的磷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云南植烟土壤养分含量、土壤微生物数量、烟叶品质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探索土壤养分含量、微生物数量对烟叶品质的影响,以期为植烟土壤合理施肥及烟叶品质的提高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土壤养分含量对烟叶品质有直接效应,烟叶中的钾主要来源于土壤钾素,土壤中的氮素含量对烟叶总植物碱含量、总氮含量、浓度、刺激性有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主要通过对土壤养分的转化利用间接影响烟叶品质,土壤放线菌数量与土壤全氮含量、速效钾含量及烟叶钾离子含量、烟叶燃烧性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与烟叶氯离子含量、刺激性、余味呈显著或极显著负相关;土壤细菌数量与土壤有机质含量、烟叶总糖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烟叶刺激性呈显著负相关。这表明放线菌对土壤中全氮、速效钾的转化、利用及植株吸收有明显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烟叶的燃烧性;细菌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有促进作用,可降低烟叶刺激性。  相似文献   

6.
土壤营养元素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本文以6种不同水稻土壤类型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水稻土壤类型对稻米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和氮、硫、钙、镁、锰、铜、钼及氯的含量与稻米品质之间存在着显著相关.氮素营养是增加稻米蛋白质含量的重要因素;土壤有效硫含量较高,稻米品质则相应提高;垩白粒率和垩白面积随着土壤有效锰含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土壤中交换性钙和镁对稻米品质有显著作用;土壤中交换性钙含量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及胶稠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而土壤交换性镁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却呈显著的负相关;土壤有效铜和有效钼含量与稻米的蛋白质含量均呈正相关;土壤有效钼含量与稻米蛋白质含量和胶稠度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对江西省广丰县5个乡镇的马家柚果园的叶片和果实矿质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进行调查,运用WPS和SPSS软件对数据同时进行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马家柚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叶片养分和果实矿质养分因子。结果表明,不同果园土壤、叶片、果实矿质养分及品质存在较大差异;土壤、叶片、果实矿质养分与果实品质间均存在较强的相关性。多元分析结果表明,马家柚果实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与土壤有效铜呈正相关,与叶片中的磷、钾和果实中的锰、锌呈负相关;可滴定酸与土壤有效锰、叶片中的镁、果实中的铁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机质呈负相关;Vc与果实中的铜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效铁、叶片中的磷呈负相关;总糖与土壤有机质呈正相关,与土壤有效铁、叶片中的钾、果实中的锰呈负相关;与单果质量呈负相关的有土壤有效锌、叶片中的氮、锌、果实中的铜;果皮厚度与叶片中的锌、果实中的铜呈负相关;出汁率与土壤p H、有效铜、叶片中的氮、果实中的铁呈正相关,与果实中的锌呈负相关。综合采用土壤、叶片、果实矿质分析可较好地反映马家柚果实品质;将土壤p H调节至5.5~6.5,适当增施有机肥和锌肥、钙肥,对于生产高糖低酸,Vc含量丰富的马家柚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生态区域贵州鸟王茶土壤性状及茶叶品质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采集贵州鸟王茶产地土壤和茶叶样品,分析研究了不同生态区域中贵州鸟王茶土壤性状及与茶叶品质相关性.结果显示:土壤容重值为1.00~1.21 g/cm3,土壤孔隙度平均为51.89%,土壤毛管持水量平均为32.78%,鸟王茶产地土壤物理性状适合于茶树生长.土壤pH值为4.70~5.27,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碱解氮含量丰富,分别为21.43~51.25、5.78~28.02、29.38~116.24mg/kg,而速效钾素含量中等,为85.79~113.80 mg/kg.土壤颗粒组成中粗粉粒含量与茶叶中氨基酸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容重与茶叶中咖啡碱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土壤碱解氮与茶叶中茶多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土壤pH值与茶叶咖啡碱含量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磷与茶叶咖啡碱含量之间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阿克苏灰枣为研究对象,为探讨枣园土壤养分对枣果品质的影响和果园科学配方施肥提供参考依据。对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灰枣枣园的土壤养分和果实品质进行取样,应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影响果实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结果表明,枣果可食率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果肉密度和果胶物质总量与土壤pH值呈显著负相关;枣果可溶性蛋白与土壤有效硼呈显著负相关,维生素C含量与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呈显著正相关;枣果单宁与有效硼呈显著正相关;枣果中N含量与有土壤机质呈显著负相关,与土壤速效磷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
以千禧樱桃番茄为材料,对海南省陵水县的不同地区土壤养分含量和樱桃番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进行测定,筛选影响樱桃番茄品质的主要土壤养分因子。结果表明,樱桃番茄成熟果实中的TSS含量与土壤中速效钾和交换性钙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587**和0.514**,与锌元素含量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324*,与铜元素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613**,与硫元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332*。在一定含量范围内,提高土壤中速效钾、交换性钙和锌元素的含量,并控制铜元素和硫元素的含量,可提高陵水县樱桃番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
针对西北地区典型土壤类型黑垆土和栗钙土光谱特征的分析,利用ASD手扶式光谱辐射仪对21个不同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土壤样本剖面的各个土层进行光谱测量,得到各土层的反射光谱曲线,并结合各层的有机质含量、氧化铁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与回归分析。发现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有机质对土壤反射率影响最大,呈负相关。氧化铁在900 nm左右处与反射率负相关性最强。黑垆土和栗钙土的有机质和氧化铁含量差异较大,导致其光谱特征差异明显,但在特征波段具有一致趋势。  相似文献   

12.
根据土壤的腐殖质含量和组成、碳酸盐含量及游离氧化铁和氧化锰等特征,用历史发生学的观点综合地分析了乌盟南部地区全新世以来暗栗钙土的发生与演变规律。认为本区的暗栗钙土是晚全新世以来由薄层黑钙土演变而来。  相似文献   

13.
无公害马蹄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的马蹄无公害生产技术是通过对种子种苗及土壤进行消毒,种植脱毒组培苗,推广二段育苗,施用腐熟消毒的有机肥和生物肥,科学灌溉及正确、安全使用农药等严格技术环节,并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标准种植,生产优质、卫生、安全的马蹄产品。  相似文献   

14.
在冀西北半干旱高寒区的两种不同类型的土壤中,进行饲用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率的研究.结果表明:滩地玉米的产量明显高于沙地玉米.在降水一定的年份,同样的栽培条件下,滩地的储水量大,耗水量小,玉米在滩地的水分利用率均高于沙地.水分利用率高的产品产量也高.  相似文献   

15.
不同石灰化程度板栗中淀粉代谢及蔗糖含量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石灰化程度板栗中淀粉代谢及蔗糖含量的变化,探讨板栗石灰化发生与上述指标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揭示板栗石灰化发生机理提供依据。【方法】以新鲜板栗为试材,进行常温贮藏,相对湿度60%—70%。贮藏一定时间后,将板栗石灰化程度分成5个等级0、30%、60%、90%、100%,测定不同石灰化程度板栗中水分含量、淀粉酶活性、淀粉含量和蔗糖含量的变化。【结果】随着板栗石灰化程度的加深,板栗的水分含量和淀粉逐渐减少,表现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r=-0.946和r=-0.950;而α-淀粉酶和β-淀粉酶活性均随着板栗石灰化程度的加深呈先升后降的趋势,蔗糖含量则逐渐增加。【结论】板栗石灰化发生与板栗失水诱导淀粉酶活性增强、导致淀粉不断分解致使含量减少、引起淀粉晶体结构及理化性能发生改变密切相关,与蔗糖含量无关。  相似文献   

16.
菌根对板栗幼苗生长及抗旱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在板栗上接种菌根真菌 ,证明几种真菌能与板栗形成不同共生程度的菌根 ,菌根对板栗幼苗生长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 以Rhizopogensp .和Lycoperdonfuscum对菌根苗株高和地径的促进作用大 ,土壤灭菌后接种效果明显优于未灭菌的处理 具有菌根的板栗幼苗在PEG脱水处理后 ,暂时萎蔫出现晚 ,萎蔫系数小 ;菌根苗的细胞膜透性和SOD酶活性相对低 菌根的存在可显著地提高幼苗对干旱胁迫的抗性  相似文献   

17.
对鄂北丘陵地区大悟县丰店、大新等地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进行研究,介绍了板栗低产林土壤清理、改良,品种高接换头,田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综合改造技术措施。经过5年综合改造后,低山丘陵地区板栗低产林增产增收、早产早熟、虫害抗性提高、质量提高以及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8.
覆草对山地栗树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连续 5年对山地栗园进行稻草覆盖试验 ,厚度为 2 0 cm、15 cm和 10 cm。结果表明 :三种厚度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栗树的叶水势 (Ψ w)、叶相对含水量 (RWC)、叶绿素含量和叶光合速率 (Pn) ,但以 2 0 cm厚度效果最好 ,上述四项指标分别比对照 (不覆草 )提高 2 .8× 10 5Pa、10 .91%、1.4 4 1mg· dm2 和 2 .0 2 3mg· dm2 · h- 1 ,均达差异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9.
[Objective]The aims was to construct peak sweet processing suit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and determine the suitable varieties of peak sweet processing in chestnut.[Method]"Zaofeng","Yan Long"etc.15 chestnut varieties in Yan Shan area were taken as research objects and investigated the sensory,physicochemical nutrition and processing indexes.The correlation analysis,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were adopted to simplify and calculate the evaluation index,and set up the mathematical model.[Result]Obvious differences in different varieties of raw materials and products of each index and some indicators existed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relationship;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determined the five principal components:hardness,b value,moisture content,total sugar,browning degree and edible rate or the core indicators of quality evaluation in peak sweet chestnut,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products comprehensive value scoring model:Y=0.033 509 hardness+0.033 509b value+0.185 173 moisture content+0.208 983 total sugar+0.108 499 browning degree+0.430 327 ratio of feed,peak sweet chestnut quality and raw material associated model:Y=-1.109+0.015 ratio of good fruit-0.018 kernel hardness+0.008 starch.[Conclusion]Peak sweet chestnut processing suitability evaluation model can provide the basis for chestnut processing and the suitable processing of the chestnut breeding;"Yanguang","Yan Long","Yankui",are very suitable,and"Zibo","Yan Ping"are more appropriate for peak sweet process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