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机体的免疫过程中,T 淋巴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反应的基础,它对细胞内寄生菌具有明显的免疫作用。因此,及时检测 T 淋巴细胞值对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鉴别诊断和判定预后等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应用脂酯染色法对黄牛、绵羊、家禽、猪等的 T 淋巴细胞测定的报道较多,而牦牛 T淋巴细胞测定的报道尚少。笔者采用脂酯染色法对17头牦牛的 T 淋巴细胞进行了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以MM-3基因工程活菌苗口服和肌注免疫妊娠92d母猪各5头,然后应用SPA菌体与B淋巴细胞SmIg粘附试验、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PHA诱导T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ANAE染色试验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MM-3活菌苗免疫妊娠母猪,可同时激发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参与了B淋巴细胞的分化与增殖;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百分率不论口服或肌注免疫均高于对照组(P<0.01),而口服免疫组又高于肌注组(P<0.05).本试验还对MM-3活菌苗的免疫效果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牦牛衣原体灭活疫苗在牦牛免疫后的抗体消长规律,本试验在青海省两个示范县贵南和海晏分别选择2个规模养殖户,筛选成年牦牛120头(40头未孕牛、80头怀孕牛)、犊牛各40头进行免疫试验。试验牛群于免疫后第7天、21、30、60、90、120、150、180、210、240、270、300、330天采血后分离血清,采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免疫后抗体效价。结果表明:免疫后第21天的抗体效价成年牛高于1:256,犊牛高于1:1024;免疫后90d内,抗体水平处于上升状态。免疫后第4~8个月抗体水平保持平稳时,第8个月,抗体水平开始下降,但仍成年牛和犊牛抗体滴度仍保持在1:256的效价。由此可见,该疫苗免疫牦牛后免疫抗体产生早、效价高、持续期长,效果明显,对牦牛衣原体病可达到预防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免疫细胞在健康雄性牦牛附睾和输精管的分布。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实时荧光定量(qRT-PCR)方法对幼龄(5~6月龄)及成年(3~4岁)牦牛附睾(头、体、尾)和输精管中CD68+巨噬细胞、CD3+ T淋巴细胞、CD79α+ B淋巴细胞、IgA+和IgG+浆细胞的分布特征及其表面标志分子的表达水平进行研究。结果显示:CD68+巨噬细胞、CD3+ T淋巴细胞、CD79α+ B淋巴细胞、IgA+和IgG+浆细胞主要分布在附睾管和输精管的上皮和间质;另外,CD68和CD3 mRNA和蛋白水平在各年龄组牦牛附睾头和附睾体显著高于附睾尾和输精管(P < 0.05),而CD79α、IgA和IgG mRNA和蛋白水平在附睾尾和输精管显著高于附睾头和附睾体(P < 0.05);此外,在成年牦牛附睾和输精管CD3、CD79α、IgA、IgG、CD68 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幼龄牦牛(P < 0.05)。综上提示,牦牛附睾头可能主要是细胞免疫发生的位点,而附睾尾和输精管则主要进行体液免疫应答,此外,成年牦牛附睾和输精管的局部免疫可能更完善,以上数据为进一步研究高原牦牛局部生殖免疫和病理提供了形态学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监测牛病毒性/黏膜病灭活疫苗、牛副伤寒灭活疫苗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对牦牛的免疫效果,本试验选取健康牦牛40头,以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灭活疫苗每头4 mL的剂量、牛病毒性/黏膜病灭活疫苗及牛副伤寒灭活疫苗每头2 mL的剂量进行接种,并于免疫后30、60、90、120、150和180 d后采集血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对牦牛血清抗体进行检测。结果表明,病毒性/黏膜病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效果较好,免疫6个月后能维持较高的血清抗体效价;牛副伤寒灭活疫苗及多杀性巴氏杆菌灭活疫苗免疫抗体效价较低。本试验对免疫后抗体的监测评估为今后牦牛三种疫病的疫苗免疫防控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金银花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NDV雏鸡免疫器官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以及B淋巴细胞的影响,本试验以21日龄雏鸡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感染组、中药治疗组、空白组。中药治疗组饮水给予复方金银花制剂。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技术,细胞培养技术研究了金银花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NDV雏鸡免疫器官(胸腺、脾脏、腔上囊)T淋巴细胞及其亚群以及B淋巴细胞的影响,旨在揭示金银花复方制剂对人工感染NDV雏鸡免疫器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机理。研究结果发现,金银花复方制剂能够提高人工感染NDV雏鸡免疫器官胸腺及脾脏CD3~+、CD4~+T淋巴细胞百分率,使CD4~+/CD8~+T淋巴细胞值升高,提高免疫器官脾脏及腔上囊B淋巴细胞百分率,表明金银花复方制剂能够提高雏鸡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7.
试验对患皮肤真菌病的奶牛和健康对照牛静脉血中的T细胞数量进行了检测.试验采取牛尾静脉血,涂片、采用酯酶染色法观察并记录T淋巴细胞的数量.结果发现患病奶牛的T淋巴细胞在淋巴细胞中的百分比明显高于健康对照奶牛.结果表明在抗皮肤真菌病的免疫中T淋巴细胞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由各种淋巴器官和参与免疫反应的各种细胞所组成,众多的免疫活性细胞中以体液免疫的B淋巴细胞和细胞免疫的T淋巴细胞为主。在光学显微镜下,B、T淋巴细胞均为形态相同的小淋巴细胞,难以区别。目前最常用的鉴定和计算外周血液和各种淋巴样组织中T淋巴细胞的方法是通过鉴别其表面的受体来进行的。E—玫瑰花环形成试验是最常用的方法。 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能够吸附绵羊及豚鼠等动物红细胞受体的特征,可用绵羊等的红细胞和淋巴细胞在一定条件下相作用,使绵羊红细胞吸附在淋巴细胞周围,形成所谓的玫瑰花环,以此计算T淋巴细胞数,测定机体的细胞免疫状态,并区别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  相似文献   

9.
为了对牦牛衣原体灭活疫苗免疫保护性做一评价,本试验在青海省2个示范县贵南和海晏县筛选怀孕母牛作为试验动物,试验组牦牛38头,对照组15头。试验组牦牛免疫后第21天进行攻毒,攻毒剂量为1:1(14头),1:10(12头),1:100(12头);对照组0d直接进行攻毒,攻毒剂量为1:1(5头),1:10(5头),1:100(5头),结果显示:试验组牦牛都未发生流产,保护率为100%;对照组流产11头,流产率73.33%。由此可见,该疫苗免疫怀孕牦牛后具有较高的免疫保护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采用ANAE染色法(酸性α—醋酸萘酯酶)对健康和患病的水貂做了T.B淋巴细胞值的测定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呵留申病貂、胃肠炎病貂自咬病貂的T、B淋巴细胞值均与健康水貂的正常数值存在差异,其T淋巴细胞值明显地低于健康水貂(P<0.01)。酯酶标记法可作为检测水貂及其它野生动物早期疾病的一种可靠手段。  相似文献   

11.
CD8α是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重要的表面标志,广泛参与对MHCⅠ分子递呈抗原的识别和信号传递,对细胞免疫应答和防御机制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RT-PCR方法克隆牦牛(Bos grunniens)CD8α编码区,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Western blot及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成年雄性牦牛的主要免疫器官(胸腺、脾、肠系膜淋巴结及血结)内CD8αmRNA及蛋白的表达。RT-PCR反应扩增得到牦牛CD8αmRNA序列编码区长为729bp,编码243个氨基酸,与黄牛有较高的同源性。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CD8αmRNA及蛋白在各免疫器官中均有表达,且在胸腺表达量最高,在脾与血结表达量相似,二者表达量均高于肠系膜淋巴结(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CD8α阳性T细胞在胸腺皮质、髓质均有分布;在脾主要分布在动脉周围淋巴鞘和红髓髓索;肠系膜淋巴结及血结内,CD8α阳性细胞主要分布在淋巴小结周边及髓索。结果提示,牦牛胸腺的CD8α阳性T淋巴细胞输出量可能影响次级淋巴器官内T细胞含量;血结可能与淋巴结及脾一样,在细胞免疫发挥同等重要的作用。这些数据将为适时免疫、致病机理和疾病防治等研究提供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12.
<正> 淋巴细胞是动物体内最主要的免疫细胞,按其免疫功能和细胞膜表面受体可分为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两大类。T淋巴细胞表面具有绵羊红细胞(Sheep red blood cell简稱SRBC)受体,在体外一定条件下,能与SRBC結合形成E—玫瑰花环(Brythroeyte—rosette)。T淋巴细胞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不仅在产生抗体上起调节作用,而具对免疫性疾病、变態反应性疾病、器官移植術及腫瘤性疾病均有主要的影响。因此,检测家畜外周血液中T淋巴细胞正常值。对防治各种与免疫有关的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识别T淋巴细胞,有多种检测方法,多采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松针提取物对优质型青脚麻鸡免疫器官组织形态学的影响,试验选取1 600只1日龄优质型青脚麻鸡为试验动物进行饲养试验。试验鸡群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在饲养过程中,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松针提取物。在49日龄时,每个重复组随机抽样30只解剖并进行T、B淋巴细胞检查。结果表明:试验组的脾脏重和法氏囊重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免疫器官中的T和B淋巴细胞相对数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松针提取物具有显著促进优质型青脚麻鸡的免疫器官发育,明显增加免疫器官中T和B淋巴细胞相对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PRRSV对仔猪免疫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PRRSV对仔猪免疫力的影响,试验将13头46日龄的健康仔猪随机分A、B、C 3组,48日龄时A组猪进行滴鼻接种PRRSV LC毒株(TCID50为1×10-5.25/0.1 mL)3 mL/头,B组猪滴鼻接种未接毒正常细胞培养物3 mL/头;50日龄时A组、B组猪免疫猪瘟疫苗4头份,C组猪肌肉注射生理盐水4 mL;免疫后1,7,14,21,28,35天利用ELISA和MTT等方法检测试验组猪猪瘟抗体水平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率.结果表明,A组猪瘟抗体水平和T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低于B组(P<0.05)有极显著的,说明PRRSV对仔猪免疫力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5.
探讨鸡马立克病CVI988疫苗不同的接种部位对免疫效果的影响,将96只1日龄海兰褐公雏鸡随机分成对照组(C)、腹腔注射接种组(PI)和颈部皮下接种组(HI),C组腹腔注射0.2mL疫苗稀释液,PI组和HI组注射0.2mL CVI988疫苗。在第3、6、10、15、20、26、35、45天对3组各4只鸡进行心脏采血,制作血涂片,分别进行ANAE和甲基绿-派洛宁染色,观察血液中阳性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百分率的变化。结果显示,在免疫早期(3日龄~6日龄),免疫组的阳性T淋巴细胞显著低于对照组,而阳性B淋巴细胞在第3天就显著高于对照组;在免疫中后期,免疫组的阳性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基本都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PI组的阳性T淋巴细胞高于或显著高于HI组,阳性B淋巴细胞在第15天显著高于HI组。由此可见,CVI988疫苗接种第3天产生体液免疫效应,10d后细胞免疫效应高于对照组,即早期免疫效果主要靠体液免疫,腹部免疫接种效果优于颈部免疫,为马立克病更有效的免疫接种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CD是英文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分化抗原”,是表达在细胞表面的分子。这些分子将免疫细胞分成不同的细胞群。细胞表面的标记抗体(例如CD4,CD8)可以用来识别和定量不同细胞群,在免疫毒理研究中,利用流式细胞技术对动物脾脏或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CD4+T(辅助性T细胞)和CD8+T淋巴细胞(杀伤性T细胞)进行检测,作为评价动物机体的免疫状态方法之一。在此类试验中对不同动物种类将使用合适的单克隆抗体。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用于检测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间接荧光免疫技术,对人工感染动物和自然感染病例进行了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检测,并作了阻断试验和类症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间接荧光免疫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用于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8.
为了比较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3种主要结构蛋白免疫鸡后对CD4+、CD8+T淋巴细胞亚群的不同影响.本试验以pVAX1载体为携带工具,制备分别含有IBV主要结构蛋白基因的质粒免疫健康雏鸡,采用流式细胞仪(FACS)对免疫鸡外周血中CD4+、CD8+T淋巴细胞数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各试验组间,携带N蛋白基因的质粒在免疫后3周内CD4+T淋巴细胞数和CD8+T淋巴细胞数均高于其他组,且差异极显著(P<0.01).由此可见,IBV的N蛋白可明显诱导CD8+T淋巴细胞的CTL免疫作用和CD4+T淋巴细胞的辅助性免疫作用,其细胞免疫原性高于S1蛋白和M蛋白.  相似文献   

19.
《畜牧与兽医》2014,(10):121-122
<正>中药黄芪中含有多糖类、皂苷类、黄酮类3种主要的活性成分,具有提高动物的抗体水平,免疫器官指数,增加机体白细胞数量等免疫功能的功效。传统中医使用黄芪的根入药,黄芪的茎叶则常常弃之不用。而研究资料表明黄芪茎叶中也富含多糖、黄酮、皂苷和氨基酸等有效成分。超微粉碎技术显著提高了黄芪多糖的溶出率,经过超微粉碎的黄芪中的黄芪多糖得率最高。目前,有关黄芪茎叶超微粉对鸡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作用的报道很少,因此本试验通过对不同日龄雏鸡外周血B淋巴细胞EAC玫瑰花环形成率和T淋巴细胞的ANAE阳性率的测定及对比分析,探讨不同剂量黄芪茎叶超微粉对雏鸡T、B淋巴细胞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选择济南地区3个奶牛场中5头感染肝片吸虫的奶牛和5头健康奶牛,在患牛出现症状并确诊后第5天、第10天、第15天分别进行血常规检测、C-反应蛋白检测、免疫球蛋白含量检测、T细胞亚群检测和淋巴细胞转化率的测定。结果表明,感染肝片吸虫的奶牛其淋巴细胞比率和单核细胞比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C-反应蛋白含量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蛋白含量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T细胞亚群中CD4~+、CD8~+和CD4~+/CD8~+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感染20d奶牛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这说明肝片吸虫对奶牛的免疫水平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时间的变化,机体免疫水平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