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2种胡枝子种子生物学特性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在内蒙古林西县从返青期到种子形成约需要110~120d;2种胡枝子生殖枝率较高达89.4%~95.6%;尖叶胡枝子的结荚率和成熟率比达乌里胡枝子高,种子收获期不同,种子的发芽率、硬实率,千粒重也不相同,2种胡枝子适宜的收获期为9月20-25日,种子贮藏时间对其发芽率和硬实率有明显的影响;种子产量尖叶胡枝子为607.33kg/hm^2,达乌里胡枝子为591.77kg/hm^2。  相似文献   

2.
不同处理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2份从不同地区采集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作为试验用种,采用不同温度(50℃、60℃、70℃)热水浸泡、浓硫酸(5min、10min、15min)浸种和液氮(2min、5min、8min)对种子进行硬实处理,在15℃温度下进行发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采集地达乌里胡枝子种子间硬实率与萌发情况有所差异;硬实处理中以浓硫酸浸种10min效果最好,发芽率达69.4%。  相似文献   

3.
正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为豆科(Leguminosae)胡枝子属(Lesp edeza)草本状半灌木,从我国东北经华北、西北一直到西南、华中地区都有分布,北部分布于阴山以南,荚果小,倒卵形或长倒卵形,两面凸出,伏生白色柔毛,长约4 mm,宽约2.5 mm,光滑、绿黄色或具暗色斑点[1-2],刚成熟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硬实率很高[3-4]。  相似文献   

4.
选用陇东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 cv.Longdong)、科尔沁尖叶胡枝子(L.hedysaroides cv.Keerqin)和阿拉善牛枝子(L.potaninii)3种胡枝子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温度、PEG和NaCl对其发芽率、发芽指数、胚根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综合比较3种胡枝子的抗旱、耐盐能力。结果表明,温度变化对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而种子发芽指数大小与温度变化密切相关,20/30℃变温条件下3种胡枝子的发芽指数最高;PEG变化对胡枝子种子发芽指数和幼苗长度影响最大。隶属值综合分析显示阿拉善牛枝子和陇东达乌里胡枝子在种子萌发期的抗旱能力较强;不同浓度NaCl溶液对胡枝子种子的发芽指数、胚根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5),隶属值综合分析显示阿拉善牛枝子在种子萌发期耐盐能力较强;综合PEG、NaCl处理结果显示,在3种供试胡枝子中阿拉善牛枝子抗旱、耐盐性最强,本研究结果为胡枝子栽培驯化和遗传选育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不同浸种时间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力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试验研究了2、4、6、8、10、12、14、18、22和26 h等10个不同浸种时间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力的影响和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吸水规律。结果表明:浸种时间长短,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率影响不大,但可以明显提高其发芽势。0-26 h随着浸种时间的延长,发芽势呈现峰值变化,浸种12 h发芽势最高;种子的吸水量也呈现峰值变化,浸种10 h达到饱和吸水状态。  相似文献   

6.
采集了7个野生生态型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在山西晋中进行栽培,研究物候期,生长特性和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山西5个野生生态型的达乌里胡枝子均能在晋中地区渡过完整的生育期,能够收获成熟的种子,而河南的2个生态型不能渡过完整的生育期,20%的花无法正常形成种子。达乌里胡枝子从分枝期到孕蕾期的生长速度变化最大,从盛花期到结实期的生殖枝生长速度逐渐降低;不同生态型的干鲜比差异显著(P<0.05),干鲜比从分枝期(0.31)到结实期(0.43)呈现出不断增大的趋势。不同生态型野生达乌里胡枝子的干草产量差异显著(P<0.05),结实期干草产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7.
不同处理方法对3种豆科灌木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采用不同的化学试剂对多花木蓝,紫穗槐和胡枝子3种灌木的种子进行处理,测定其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下发芽率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多花木蓝的种子,以浓硫酸浸泡15 min和100 g/L硝酸钾溶液浸泡6 h的处理最好,发芽率在72%以上;紫穗槐经浓硫酸浸泡15 min,平均发芽率在76%以上;胡枝子则以30%的双氧水浸泡30 min最好,发芽率为72.7%。因此,选用适宜的方法处理种子,可降低种子硬实率,打破休眠,从而提高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8.
以胡枝子属6种植物为材料,设定7个恒温和2个变温对其种子进行发芽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多花胡枝子种子适宜萌发的温度范围最广,除40℃发芽率较低(仅45.0%)外,其余处理均高达88.0%以上;达乌里胡枝子则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现象,在大于35℃的温度下发芽率高达90.0%。所有供试材料中,胡枝子种子受高温、低温影响最大且发芽开始时间较晚,对温度表现出明显的敏感性。除胡枝子外,其余物种发芽指数在小于35℃范围内呈增加趋势,但温度超过35℃时急剧下降;活力指数各材料均表现为恒温25℃或30℃下最高。综合各指标,多花胡枝子、美丽胡枝子和大叶胡枝子最适发芽温度为25℃,截叶胡枝子为30℃,而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在变温25/35℃下发芽最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模拟干旱胁迫对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扁蓿豆(Medicago ruthenica)和多变小冠花(Coronilla varia)种子萌发的影响。[方法] 采用浓度为0、5%、10%、15%、20%和25%的PEG溶液对3种豆科牧草种子进行模拟干旱萌发,分析发芽率、发芽指数、平均发芽时间和幼苗活力指数,并进行抗旱性综合评价,以探究在干旱胁迫下的萌发特性。[结果] 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达乌里胡枝子和扁蓿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均呈显著(P<0.05)下降趋势,平均发芽时间则均呈显著(P<0.05)上升趋势,PEG浓度为25%时,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已失活。多变小冠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幼苗活力指数在PEG浓度为5%~10%时均显著(P<0.05)高于对照,之后随PEG浓度增加而呈下降趋势。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发现,3种豆科牧草种子萌发期的抗旱性强弱排序为多变小冠花>扁蓿豆>达乌里胡枝子。[结论] PEG模拟干旱胁迫会抑制达乌里胡枝子和扁蓿豆种子的萌发,而低浓度(≤10%时)PEG模拟干旱胁迫会促进多变小冠花种子的萌发,高浓度(≥15%时)PEG模拟干旱胁迫则相反。多变小冠花种子的抗旱萌发能力要高于扁蓿豆和达乌里胡枝子。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水浸提法制备了苜蓿根、茎叶及根际土壤的浸提液,在室内测定了浸提液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的影响,研究了苜蓿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2.5%浓度的苜蓿茎叶水浸提液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5%浓度及以上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浓度达到10%时达乌里胡枝子基本不能萌发。不同浓度的根浸提液和根际土壤浸提液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的影响与对照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3种浸提液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化感作用,其强弱顺序为:茎叶浸提液根浸提液根际土壤浸提液。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3种胡枝子开花特性观察表明:尖叶胡枝子,达乌里胡枝子和二色胡枝子单株花序数分别为805.6、277.0和548.3个;日开花高峰尖叶胡枝子出现在9:00~10:00,达乌里胡枝子在10:30~11:30,闭花高峰均出现在15:30~16:00,二色胡枝子开花高峰在8:00~8:30,闭花高峰在17:30~18:00。  相似文献   

12.
在原来的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包衣配方研究基础上,选用杀菌剂(多菌灵,50%可湿性粉剂)、保水剂(SAP,高吸水性树脂)、填充材料(玉米秸秆粉)等包衣材料对"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进行包衣,研究不同配方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发芽和出苗的影响.试验结果显示,药种比1:60的多菌灵可以有效解决种子萌发时发霉腐烂、失去种子活力的问...  相似文献   

13.
不同种衣剂配方对达乌里胡枝子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的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urica)种衣剂配方,从而为达乌里胡枝子种衣剂的利用提供参考,进而解决达乌里胡枝子在推广种植上受限制的问题。试验材料为‘晋农一号’达乌里胡枝子(L.daurica ‘Jinnong No.1’,简称LD),选用聚乙烯醇、高吸水性树脂、根瘤菌(Rhizobium)、硅藻土和膨润土对LD种子进行包衣(包衣剂与种子的质量比分别为1:1和2:1),研究不同配方种衣剂对LD种子质量和萌发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4%的聚乙烯醇具有成膜性和粘结性,较低的水溶性和脱落率;5%的高吸水性树脂可以提高种子活力和萌发特性;膨润土与硅藻土按1:4的质量比混合最佳。药种比为1:1时发芽率和活力指数均显著提高。故LD种衣剂药种比的最佳配比为1:1,配方为:根瘤菌菌剂100 g·kg-1、黏着剂300 mL·kg-1、保水剂50 g·kg-1、硅藻土440 g·kg-1和膨润土110 g·kg-1。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腾格里”牛枝子(Lespedeza potaninii Vass.)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的处理方法对去除宿存萼片和破除种子硬实的影响,旨在明确牛枝子种子去除宿存萼片和破除硬实的方法。结果表明:种子破皮机处理4遍和浓硫酸处理12 min时,宿存萼片全部去除;所有处理均能显著提高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降低硬实率(P<0.05);种子破皮机在处理9遍时,发芽率最高(66.33%),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也较高;浓硫酸处理20~30 min,发芽率最高在80.00%以上,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也较高。综上所述,由于浓硫酸是一种具有高腐蚀性的强矿物酸,属于危险化学品,生产中操作存在安全风险,而种子破皮机处理4遍可以完全去除宿存萼片,将种子处理9遍可以有效降低硬实率,发芽率可达60.00%以上,且操作方便和安全,易于规模化处理,建议在牛枝子种子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多花木蓝和二色胡枝子种子硬实特性与活力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将多花木蓝和二色胡枝子种子在恒温25℃下吸胀,每24 h取出吸胀种子,14 d后未吸胀的种子为硬实种子(H)。硬实种子切破种皮后吸胀24 h,与非硬实种子进行发芽试验和各项活力指标测定。结果显示,每日内吸胀的种子数量随时间推移以一定的比例下降,多花木蓝种子吸胀相对缓慢,第5天以后吸胀率降到1%以下,胡枝子种子第3天以后吸胀率就降到1%以下。2种牧草种子都显示出硬实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脱氢酶活性、酸性磷酸酯酶活性均高于非硬实种子,而电导率值、浸出液可溶性糖含量和丙二醛含量低于非硬实种子,这表明硬实种子的活力高于非硬实种子。而非硬实种子中,根据以上各活力指标判断,晚吸胀的种子比早吸胀的种子活力高。  相似文献   

16.
不同生境下陇东苜蓿种子产量和休眠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余玲  王彦荣 《草业学报》2003,12(6):79-85
对甘肃陇东(环县)、陇中(定西)、河西(张掖和酒泉)3地区种植的陇东苜蓿种子生产性能和休眠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种子产量最高的是张掖和酒泉地区,平均产量942kg/hm2,其次是环县,产量最低的是定西,平均301kg/hm2。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在不同生境下的表现基本一致,相关性强弱依次为:生殖枝数/m2>荚果数/生殖枝>粒数/荚>千粒重。种子的生活力、发芽率和硬实率在地区间的变化趋于一致;在生活力均衡的情况下,定西新收获种子的硬实率显著高于其他地区,发芽率显著低于其他地区。种子在自然条件下贮藏1年,与贮前相比生活力无显著变化,硬实率显著下降,发芽率显著提高;张掖和酒泉种子的硬实下降率为45%~49%,种子最终发芽率达到63%~76%,不经破除硬实即可作为播种用种子,种用价值高于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7.
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对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条件及硬实问题进行了研究。萌发试验温度设恒温和变温共9个水平;光照设立光(光照时间分为:8h、24h)暗共三个水平;发芽床设立纸上,纸间、砂间和土中4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黑色种皮种子的硬实率(最低硬实率为53.3%)高于灰色种皮种子(最低硬实率为24.0%);灰色种子以20℃恒温,光照,纸上或纸间条件下发芽为最佳。黑色种子以25℃恒温,纸上条件下发芽为最佳。二色胡枝子种子萌发率低的主要原因是种子硬实率高和不适宜的萌发条件。  相似文献   

18.
田梅  侯扶江 《草业科学》2009,26(1):45-49
通过研究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3种主要草地植物(长芒草Stipa bungeana、达乌里胡枝子Lespedeza davurica、茵陈蒿Artemisia capillaris)枯落物水提液对达乌里胡枝子幼苗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处理下,3种植物水提液对达乌里胡枝子幼苗伸长和全株质量均有明显抑制作用,长芒草和茵陈蒿水提液在高质量分数时对达乌里胡枝子幼苗根质量有抑制作用,对根长影响不明显,达乌里胡枝子枯落物水提液仅在高质量分数下对其自身幼苗干质量和根长有显著影响。说明3种牧草的枯落物水提液对受体物种存在明显的抑制潜势,且对质量分数效应有敏感响应。  相似文献   

19.
为了探讨施肥量对达乌里胡枝子单株种子产量的影响,试验对"晋农1号"达乌里胡枝子施加了氮肥(75,125,175 kg/hm~2)、磷肥(50,100 kg/hm~2)和钾肥(75,150 kg/hm~2),测定了株高、分枝数、每枝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千粒重及单株种子产量,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施肥显著影响达乌里胡枝子单株种子产量(P0.05);产量构成因素的6个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相关系数大小依次为二级分枝数每枝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株高千粒重一级分枝数;用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出的3个性状与单株种子产量做通径分析,其直接效应大小顺序为二级分枝数每枝花序数每花序结荚数。说明施加175 kg/hm~2氮肥+50 kg/hm~2磷肥+150 kg/hm~2钾肥时可以使达乌里胡枝子单株种子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20.
8个紫花苜蓿品种种子产量和休眠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连续2年在甘肃定西对8个紫花苜蓿品种的种子生产性能和种子休眠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品种间种子产量最高的是Vela,其次是Famous和Rest;种子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相关性在年度间及品种间的表现基本一致,相关性强弱依次为生殖枝数/m2>荚果数/生殖枝>粒数/荚>千粒重;在种子生活力无显著差异情况下,Vela、Famous和Rest新收获种子的硬实率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自然条件下贮藏1年,与贮前相比种子的生活力无显著变化,硬实率显著下降,发芽率显著提高,其中Vela、Famous和Rest的硬实下降率为44%~56%,最终发芽率达58%~71%,种用价值高于其他品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