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影响甘蔗糖分因素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徐闻县20年来甘蔗糖分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品种、施肥、栽培管理和原料蔗管理等因素造成的。同时还有针对性地提高提高甘蔗糖分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2.
对2013年云南省弥勒市朋普蔗区3个主栽品种ROC22、闽糖69-421和云蔗03-258在霜冻轻度冻伤后的糖分变化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经霜冻轻度冻伤40d内,闽糖69-421的蔗糖分最高,云蔗03-258的最低;闽糖69-421还原糖分最低,ROC22最高。闽糖69-421在霜冻后糖分下降较云蔗03-258快,云蔗03-258还原糖增加较闽糖69-421快,ROC22的糖分则继续增加,还原糖也继续下降。本研究结果可为霜冻对不同甘蔗品种的影响研究提供新的数据,同时为甘蔗生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不同收获期对甘蔗产量及糖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不同收获期对宿根蔗产量、蔗糖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提早在10月份收获,宿根甘蔗的产量较11月、12月及翌年1月增产9.1%-18.1%,蔗糖分提高了0.12%-1.2%。  相似文献   

4.
通过设置纵横深耕松土、覆盖蔗叶;单向深耕松土、覆盖蔗叶;常规犁耕松土、覆盖蔗叶(CK)试验,研究不同耕作方式对酸性赤红壤春植糖料蔗产量与糖分及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纵横深耕松土、覆盖蔗叶栽培方式优于单向深耕松土、覆盖蔗叶栽培方式和常规犁耕松土、覆盖蔗叶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5.
在盆栽条件下研究了壤土土壤最优施肥方案下不同施氮方法对甘蔗一些生理性状乃至产量和糖分的影响,拟在探讨壤土甘蔗生产的适宜施氮时期和施氮次数,为甘蔗生产提供合理的施氮方法及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前期重施氮肥,施氮次数减少至2次或1次,各生长时期的生理性状都有利于蔗茎产量的形成和蔗茎蔗糖分的积累,对提高蔗茎产量、蔗茎糖分都有好处。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新植蔗不同施肥模式对宿根蔗的后续效应,旨在探讨新植蔗不同施肥模式下,宿根蔗产量和蔗糖分差异及其原因,为进一步优化甘蔗三高施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在新植蔗不同施肥模式下,就模式间进行比较,宿根蔗蔗茎产量和收获株数存在显著差异,其规律与新植蔗的结果相一致;宿根蔗的株高在施肥情况下存在显著差异;宿根蔗茎径差异不显著;株高的变异系数存在明显差异,且施肥与否规律相同;生长中后期的叶片N  相似文献   

7.
选取8个甘蔗基因型研究苗期一些生化性状与蔗汁糖分和蔗茎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高产高糖基因型苗期初期叶片蔗糖含量和总糖含量较高,硝酸还原配活性在苗期初期至中期的增幅较大;高糖基因型中性转化酶活性在苗期较高,而高产基因型则表现较低。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表明,叶片蔗糖含量对蔗茎产量和蔗汁糖分均为正相关和正向贡献;硝酸还原酶和中性转化酶活性都对蔗茎产量和蔗汁糖分表现为不同方向的相关或贡献。根据以上结果,认为苗期的叶片蔗糖含量可作为高产高糖性状间接选择的较可靠指标;而以硝酸还原配或中性转化酶活性作为间接选择指标时,其取值范围还带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光照少,土壤强酸性,施肥过迟,种植密度过高,倒伏严重,秋笋多,虫节率高,早、中、晚熟品种种植比例不当是华海蔗区甘蔗糖分低的主要原因。提高蔗糖分的基本措施为:施石灰改良土壤,提高pH值;提早施肥;合理密植;强调深沟浅种和大培土措施以防倒伏和减少秋笋;综合防治螟虫,降低虫节率;科学安排早、中、晚熟品种的种植比例并加强农务管理,提早种植延长生长期。提倡种植特早熟和特晚熟品种,以延长压榨期,让糖厂和蔗农双双实现规模效益。  相似文献   

9.
《中国糖料》2000,(3):40
在过去的一年中 ,江西省赣州市及蔗区县(市、区)党委、政府重视甘蔗生产 ,加强了领导 ,狠抓了以推广cp65/357、甘蔗专用复肥、撩壕植蔗为主要内容的高产高糖栽培技术措施 ,增加蔗田投入 ,加上风调雨顺 ,打好了甘蔗优质高产的基础。同时 ,糖厂强化内部管理 ,落实责任制 ,把设备检修质量与制糖生产挂钩 ,细化量化考核指标 ,确保了检修质量。榨季时推行多种形式的原料蔗承运办法 ,确保了新鲜度 ,并对cp65/357实行先熟先砍先榨 ,减少“跑、冒、滴、漏” ,提高了糖分和产糖率。据统计 ,1999/2000榨季全市甘蔗收获面积…  相似文献   

10.
结果表明,喷施蔗丰灵与九二O混合液可显著提高甘蔗产量(提高11.1%),喷施蔗丰灵还可以提高甘蔗的蔗糖分、成茎率,降低还原糖。  相似文献   

11.
在甘蔗田间采用生态有机肥两种不同施用方法,探讨生态肥的不同施法、常规施化肥和不施肥对甘蔗产量及蔗糖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生态肥施用方法不同得到的产量效果不同,但都比对照增产极显著。一次性作基肥施用的处理产量较高,比分基肥和追肥两次施用的增产显著;比等价常规施化肥处理产量略高,但差异不明显。同时,生态肥可显著地提高甘蔗蔗糖分,分基肥和追肥两次施的处理蔗糖分最高,与一次性作基肥施、化肥及对照蔗糖分的差异均极显著;生态肥一次性施的蔗糖分次之,与对照蔗糖分的差异也极显著,与化肥处理蔗糖分的差异显著。生态有机肥在甘蔗一次性作基肥施有利于增产,而分成基肥和追肥两次施则有利于增糖。  相似文献   

12.
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对甘蔗产量及蔗糖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一次性施用甘蔗缓释肥对甘蔗产量和蔗糖分的影响,旨在解决甘蔗生产中施肥次数多、生产成本高等问题。以常规施肥(CK)为对照,缓释甘蔗专用肥6个配方肥一次性施用,进行一新一宿2年的栽培试验,调查分析各处理甘蔗的农艺、经济性状及效益。结果表明,与CK相比,缓释肥具有增加甘蔗分蘖的功效,前期甘蔗株高显著增高、茎径增粗;其中,新植蔗施用缓释肥A、B、C、D、E处理产量比CK增产10.27%~15.36%,差异显著;宿根蔗施用缓控释肥A、B、C、D、E、F处理产量比CK增产2.05%~9.28%,但差异不显著。一次性施用甘蔗专用缓释肥,具有提高甘蔗产量的功效;尤其新植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A、B、C、D、E处理,可提高甘蔗分蘖,增加有效茎数,增产效果显著;宿根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虽然甘蔗增产效果不显著,但劳力成本显著下降;新植蔗或宿根蔗一次性施用缓释肥中,E处理施肥量2 250 kg/hm~2(含增效剂8 kg/t)的增产效果和经济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糖厂农务的角度,论述了影响甘蔗蔗糖分的几个因素,并对如何抓好农务工作,提高甘蔗蔗糖分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几点建议,具有较好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4.
段金云  李云忠 《广西蔗糖》2004,(4):34-35,30
介绍了广西机械工业研究院GCS-286型甘蔗制样撕解机,GCL-345甘蔗制样裂解机测定甘蔗蔗糖分及纤维分的新方法。可以提高糖厂的化学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甘蔗梢腐病暴发流行原因及产量糖分损失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近年甘蔗梢腐病暴发成灾的原因及其为害造成的损失,调查田间自然条件下主栽甘蔗品种受害区和未受害区的病株率,甘蔗收砍期产量及糖分等品质损失;并分析病害流行原因。结果表明:感病品种的大面积种植、高温多湿气候、病原菌积累和栽培管理不当是导致近年该病暴发流行的主因,梢腐病为害的病株率为63.3%~95.0%,平均81.1%;甘蔗实测产量损失率为30.2%~48.5%,平均38.42%;蔗糖分减少2.63%~5.21%,平均3.61%;蔗汁锤度减少2.40~4.69°Bx,平均3.61°Bx;蔗汁重力纯度减少1.99%~8.14%,平均4.83%;蔗汁还原糖分提高0.05%~0.60%,平均0.16%。可见,目前甘蔗梢腐病发生为害严重,造成的甘蔗产量及糖分损失巨大,严重影响甘蔗的增产增收。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甘蔗梢腐病防控对策对中国甘蔗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50~100Kg/亩的用量范围内,硅钾肥对甘蔗植株增高、茎径增粗、单株重量增加等都有促进作用,因而使甘蔗单产增加,增幅最高为1086kg/亩;在这一用量范围内的硅钾肥对甘蔗田间锤度、蔗糖分、简纯度和重力纯度等都有正效应,其中亩施硅钾肥50kg增加的甘蔗蔗糖分最多,达0.57%(绝对值);甘蔗含糖量增加32.48~155.31kg/亩;此外还能增强甘蔗的抗螟能力,但对出苗和分蘖有一定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7.
在甘蔗早期叶面喷施蔗丰灵高效甘蔗液肥有明显的增产增糖效应,其hm^2产原料蔗比对照多8415kg,增产18.42%,比施等价尿素的多2295kg,增产5.02%,蔗糖分含量为11.43%,比对照提高0.15%,hm^2产糖量比对照多1035kg,增幅为20.12%,比尿素处理的产糖量多240kg,增幅为4.665,产量和产糖量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8.
《甘蔗(福建)》1997,4(1):20-25
本文从甘蔗应用稀土化合物方法,浓度,期次和土类对糖分与蔗茎产量效应进行研究,并从生理上探明增效所在。  相似文献   

19.
利用小型压榨机模拟甘蔗制糖压榨提汁过程,设5种处理对甘蔗进行提汁,通过准确计量甘蔗、蔗渣量和蔗汁量,计算其甘蔗糖分并作对比分析。以寻找某一时期公司的两生产线《生产报表》中计算的甘蔗糖分严重偏差的主要原因。分别对生产线混合汁与蔗渣进行连续采样检测其蔗糖分,可算出两压榨生产线在同一时期所榨的甘蔗蔗糖分应相近。反之,如果渗浸水的计量出了问题,造成生产报表中计算结果未能真实反映出所榨甘蔗的糖分,以致对整个生产线总收回率的考核失去了意义。  相似文献   

20.
高糖亲本筛选是甘蔗高糖育种的基础,对蔗糖产业健康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云南是我国甘蔗第二大产区,本研究以16份云南甘蔗品种杂交选育常用国外引进亲本为材料,对其纤维分、蔗汁锤度、蔗汁糖度、甘蔗糖度、简纯度5项糖分性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所有性状在不同材料间均存在显著差异,且该差异主要由遗传背景差异导致。5个糖分性状中,纤维分与其他性状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而其他4个性状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将16份材料分为3组,组I、组II均有较好表现,而组III所含的CP28-11、POJ213、Co1001三份材料表现较差。I、II两组材料主要差异体现在纤维分方面,据此对其杂交利用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