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新品种宁杂1818为试验材料,以秦优7号为对照,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宁杂1818的植株长势和产量变化,旨在为深入了解宁杂1818的生长特性,建立宁杂1818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为探明不同氮肥施用量对稻茬"宁杂1818"油菜产量、性状的影响及其最佳氮肥用量,特进行了其氮肥用量田间试验。结果表明,每667m~2施用纯氮20kg,稻茬油菜"宁杂1818"每667m~2产量最高,达283kg。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合仪征市丘陵地区种植的高产优质双低油菜新品种,仪征市作物栽培技术推广站选用扬油9号、宁杂1818、秦优10号3个油菜品种进行比较试验,其中以秦优10号作对照。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18产量最高(2 545.14 kg/hm2),其次为扬油9号(2 472.22 kg/hm2),最后为秦优10号(2 309.03 kg/hm2)。宁杂1818和扬油9号均比对照秦优10号增产显著,而且抗倒性较强,是比较好的新品种,可以在仪征丘陵地区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4.
阐述宁杂1818特征特性,根据在姜堰区的栽培表现,集成宁杂1818机播机收高产栽培技术,为油菜持续发展提供技术途径。适宜在生态类型相似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5.
油菜一穴双株移栽是一项轻简、高产、高效栽培方式,研制"宁杂1818"一穴双株高产栽培技术规程对指导"宁杂1818"高产栽培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通过小区试验与大田示范,采用田间定点观察与室内测定等相结合的方法,考察了"宁杂1818"一穴双株栽培条件下每667m2产量达300kg的生育指标,并制定了相应的生产技术规程,以期为大面积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油菜新品种品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油菜新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德徽油903、秦优10号、宁杂1818、德核杂8号等4个品种的产量结构较为协调,产量比较高;宁杂1818、德核杂8号、德徽油903对倒伏具有较强的抗性。  相似文献   

7.
为筛选高产、高含油量且抗菌核病较强的双低油菜新品种,提高兰溪市油菜产量和经济效益,2013年冬开展了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杂001"可扩大示范种植;"宁杂1818"、"浙油51"有待进一步试验示范。  相似文献   

8.
为完善稻茬油菜种植技术,特进行了氮肥运筹和苔肥施用对稻茬"宁杂1818"油菜产量及其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氮肥运筹按照基(苗)肥∶腊肥∶薹肥=5∶1∶4施用能有效增加油菜一、二次分枝及单株有效角果数,且提高产量。于苔高10cm时施用苔肥,能增加油菜单株有效角果数和每角粒数,且产量最高。综合双因子分析,稻茬"宁杂1818"油菜在氮肥运筹为5∶1∶4、苔高10cm时施用苔肥时,每667m2产量最高,达281.5kg。  相似文献   

9.
宁杂1818试验示范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通市通州区开展试验示范,表现出明显的稳产、丰产特性。介绍宁杂1818的生长特性,总结其栽培技术,以促进宁杂1818的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出适合兴化市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油菜品种,对8个油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18"、"德核杂8号"、"沣油737"、"秦优10号"等品种稳产性、丰产性、抗病性都很突出,生产潜力大,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安徽省马鞍山市在当涂县年陡镇对油菜品种宁杂1818、皖油13进行了不同次数的采薹试验及不同销售方式处理,对比不同处理的综合经济效益。试验结果表明,马鞍山市油菜油蔬两用品种采薹宜选择宁杂1818,最佳综合利用模式为采薹2次(采薹鲜销1次、腌制加工销售1次)。  相似文献   

12.
油菜新品种“宁杂1818”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促进油菜新品种"宁杂1818"在溧阳市的推广种植,介绍了其在溧阳市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培育壮苗、应用免耕摆栽稻草全量还田技术移栽、科学肥料运筹、防治病虫害、适时抢收等。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油菜新品种宁杂1818的特征特性,并从育苗技术、移栽技术、施肥技术、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该品种配套的高产栽培技术,为该品种在启东市的大面积推广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4.
选取当地12个油菜种植品种,分中早熟和晚熟2组,对不同品种生育期、经济性状、抗逆性及产量进行了试验对比。结果表明,中早熟各品种中,沣油737有较好的丰产性,可作为棉花前茬推广种植,德核杂油8号可进一步示范种植,以验证其稳产性;晚熟组各品种中,宁杂1818、秦优10号、秦优11号兼具稳产性与抗逆性,可作为花生、大豆前茬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农技服务》2015,(8):18-20
针对东台市的产业特色,为筛选适合江苏沿海地区机械化种植的油菜品种,作者引进了5个审定定名的油菜新品种,以秦优10号为对照,从品种特征特性、苗期性状、抗性、产量结构、实收产量等几个方面开展试验研究,筛选出了适合机播机收的优质、高产品种盐油杂3号、沣油737、宁杂1818等,并提出良种良法相配套的技术。  相似文献   

16.
2014-2015年在海门市进行了优质油菜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中早熟组中以沣油737表现最佳,值得推广应用,其次新品种浙杂903表现也不错,可继续试验推广;晚熟组中以宁杂1818表现最佳,建议作为花生、大豆前茬品种引进推广种植,而秦优系列作为老品种,表现仍不错,建议继续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7.
2013~2014年在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和凤镇对由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培育的国审油2013016的油菜新品种"宁杂1818"进行大区引种示范对比试验和油菜高产创建示范试验,通过大区油菜引种试种,结果表明:宁杂1818抗病性强、低感菌核病、抗倒性较强,产量高,综合经济性状表现突出,成熟期考察:菌核病发病率15.25%,病指5.67,亩平均产量218.5kg/亩,增产效果明显,经济效益显著,唯一不足是抗低温冻害不如秦优10号,但在南京市溧水区仍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为促进油菜"宁杂1818"的推广种植,总结了其示范种植情况及特征特性,并对其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包括适期播种、培育壮苗、适时移栽、合理种植密度、合理肥料运筹、做好药肥混喷、连片种植等。  相似文献   

19.
2015—2016年度进行了油菜不同品种种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18产量最高,一次分枝数最多;德核杂8号产量居第2位,千粒重居第2位;扬油9号产量居第3位,一次分枝数居第2位,千粒重最高为3.62 g,说明这几个品种综合性状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20.
2011—2012年大丰市油菜新品种(系)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1—2012年,以秦优10号为对照,对5个油菜新品种(系)进行农艺性状和丰产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宁杂1818综合表现优良,表现优于对照,可以进一步示范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