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结合《现代农业科技》的转型与发展,对农业科技期刊的市场化运作进行探讨。首先,应提高科技期刊的办刊质量,即强调期刊的专业性和学术性,强化期刊内容的交叉性和前沿性,扩大期刊的受众性和可读性;其次,创新期刊市场化经营思路,即建立市场化运作机制,促进期刊的产业化发展,优化配置各种资源,加强网络资源建设;第三,实现品牌化的规模经营,即实施品牌战略、规模化发展战略;最后,构建先进的刊社文化。  相似文献   

2.
结合《北方园艺》的办刊实践,提出了新时期科技期刊健康发展必须遵循“增强创新意识、创建品牌期,准确定位、明确办刊宗旨,加强编辑策划、提高期刊质量,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人员素质,采用现代编辑管理手段、改进装帧质量”等一系列办刊原则和宗旨;提出了科技期刊品牌是一项战略资源,是一项无形资产,只有找准定位、与时俱进、灵活多变、稳妥发展,才能赢得更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为期刊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意见的出台,河北省农业科技期刊的改革步伐加快,期刊市场化运作势在必行。作者在对当前河北省农业科技期刊现状分析的基础上,从找准期刊市场定位、力求办刊差异化、塑造农业科技期刊品牌形象、建立完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提高期刊稿件质量、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实施广告经营策略7个方面,提出了河北省农业科技期刊更好地适应市场化经营的策略,可为河北省农业科技期刊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强化精品意识提高期刊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福建林业科技》30年的办刊实践,从办刊宗旨、强化精品意识、加强编辑队伍建设、采用现代编辑管理手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经营机制等方面论述了《福建林业科技》期刊质量提高的途径。  相似文献   

5.
从坚持正确的办刊方针,积极组稿,依靠专家办刊,强化审稿功能,提高编辑的专业素养和编辑技能,提高校对质量,缩短论文发表周期,改善期刊外观质量和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系统介绍了《江苏农业学报》争创精品期刊的体会。  相似文献   

6.
浅谈编辑素质对期刊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面对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传统的办刊模式和理念已被打破,对编辑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结合多年的编辑工作实践,从编辑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业务素质、学术修养、策划能力、创新意识、计算机和网络应用能力对期刊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说明编辑素质对期刊质量及期刊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在期刊进入市场化运营的今天,期刊市场已到了比拼内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阶段。期刊的生存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期刊编辑作为刊物内容的生产者,只有增强政治意识、发展意识、创新意识、规范化意识、精品意识、法制意识和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适应办刊的现实要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选取我国2005年10种有代表性的农业科学类期刊对其相关办刊指标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江苏农业科学》和《广东农业科学》的办刊水平和办刊质量较高;同时还揭示了我国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期刊当前办刊存在的问题.并在提高其网络化程度、建立“网络——服务点”经营协作模式、扩充评估体系、提高办刊质量以及组建新型网络时代编辑人才队伍等几方面提出新形势下综合性农业科学类期刊发展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9.
为了适应农业科研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广西农业科学》编辑部在近年的办刊实践中积极探索,开拓创新,通过调整刊物定位向学术性期刊转变,增加版面和改进编辑流程缩短文章出版时滞,拓宽报道范围扩大影响力,加强与同行的交流学习,提升办刊理念,实行文稿校核质量控制体系,保证刊物质量,强化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人员业务素质,加强期刊经营增强期刊社经济实力等措施,使期刊的内外质量不断提高,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显著增强,期刊进入良性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天津市2010-2012年度期刊质量评估结果公布,《天津农学院学报》再次获评天津市一级期刊,这也是我校学报连续第五次获评一级期刊。天津市期刊质量评估由中共天津市委宣传部、天津市新闻出版局和天津市期刊工作者协会联合主办,每两年一届。《天津农学院学报》创刊于1994年,1998年开始公开发行。多年的办刊积累,使《天津农学院学报》形成了鲜明的办刊特色和严谨的办刊风格。连续获评一级期刊,表明我校的办刊水平已经稳定在较高水平。在现行的评刊标准体系中,考察的是政治质量、学术质量、编辑质量和出版质量的综合水平。由于  相似文献   

11.
以山东省东营市冬映红冬枣生产者协会为案例,从市场化、产业化和组织运作机制等角度对生产者协会的产生、运作和组织内部利益联结关系进行分析,阐释合作组织制度效率的改进对农业综合产业化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2.
委托专业基金投资运营公司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基金进行市场化投资运营是学界共识,但委托过程中由于主体间拥有的信息不对称,很容易发生道德风险。对新农保基金市场化运营管理过程中所涉及的委托代理关系进行深入分析,探求道德风险产生的内因,建立新农保基金双重委托代理激励模型。  相似文献   

13.
伴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高等教育市场化成为了国际高等教育以及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通过理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历史脉络,在明确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涵的基础上分析高等教育市场化对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顺应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潮流分别提出了组织再造、品质管理、竞争力优势和人力资源管理经营策略。  相似文献   

14.
邓晰隆  陈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8):3409-3412
农村劳动力低市场化流动制约着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配置,从而限制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得城乡差距持续扩大。该文从这一现象出发,分析其原因,并从破除城乡户籍壁垒、提高农民素质和构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3个方面提出政策建议,以提高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市场化程度。  相似文献   

15.
贺沁  姜玉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99-1201
鉴于国外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总体概况,建立了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与柑橘业现代化、产业化、市场化的理论模型。选取产业化水平、市场化水平、现代化水平3个指标,构建了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的量化评价指标体系,将柑橘产业合作组织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3个阶段。在对美国、西班牙、南非柑橘业产业化、市场化、现代化水平进行评估的基础上,通过与南非的对比分析,指出现阶段我国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处于初级阶段。基于此,提出了我国柑橘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政策方向。  相似文献   

16.
运用1 682个农户实地调研数据,通过门限效应模型和样本选择修正模型,分析农业机械化水平对农户市场化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1)门限效应模型分析得出人均基本需求农地的面积为0.068 hm~2,即人均年基本需求粮食为466.27 kg。2)农业机械化水平对门限前后的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业机械化水平每增加1个单位,门限前的农户市场化程度就提高0.496个单位,门限后的农户市场化程度就提高0.67个单位。3)自我农机作业方式和外包农机作业方式都对门限前后的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另外,户主不健康和转出土地对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家庭社会资本、粮食价格、人均土地面积、复种指数、平原地区对农户市场化程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建议重点提高平原地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程度,关注农户健康问题,增加家庭社会资本,鼓励农户复种经营模式,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从而促进农户市场化程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笔者阐述了福建省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现状,分析了当前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中介体系面临的问题,对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出了组织多元化、形式多样化,运行机制市场化,保障措施合法化若干思路与建议意见。  相似文献   

18.
基于粮食安全的现代农业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4):2487-2488,2490
在简单介绍粮食生产现状及粮食安全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农业的5个发展趋势:农业经营产业化、农产品结构高级化、农业生产过程高科技化、农业发展可持续化、农业高度市场化。  相似文献   

19.
对家庭农场的概念给出了清晰的定义,对家庭农场经营模式区别于传统小农户经营模式的典型特征进行剖析。从规模化、集约化、专业化、市场化以及政策扶持5个方面对家庭农场助农增收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四川省遂宁市的大量成功与失败案例进行佐证。指出遂宁市和全国在上述5个方面存在的不足,相应地提出了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提高集约化经营水平、实行专业化经营、提高农场主素质和经营管理水平、强化金融服务等家庭农场助农增收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