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淮河流域的自然禀赋、治理历史以及生态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在需求,证明了法治建设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最终依赖于法律的指引、规范与保障。然而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中存在的立法滞后、执法不力、司法薄弱等问题成为制约淮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障碍。为此,有必要从立法、执法、司法与守法等路径完善淮河流域生态环保法治,构建以淮河流域专门立法为核心的法治体系,完善执法体制以落实严格执法,加强生态环保司法保护力度,以公众参与制为基础促进全民守法,最终落脚于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共建幸福淮河。  相似文献   

2.
水污染问题是当前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新形势对水生态保护建设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淮河流域水生态问题较为严峻,如何加强淮河流域水生态保护与水生态文明建设,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首先分析了生态文明视角下水生态文明保护的内涵,结合对淮河流域水生态现状与问题的思考,最后提出了淮河流域水生态保护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淮河流域源头水环境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陈兆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3):10831-10833
通过论述淮河流域源头地区的水环境现状及生态补偿的必要性,提出了淮河流域源头生态补偿问题,探讨了淮河流域源头生态补偿的内涵,认定了淮河流域源头生态补偿的主体和对象,确立了生态补偿的原则,提出了生态补偿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淮河流域六安段饮用水源污染隐患突出,生态功能下降,季节性污染严重,城区水域景观功能弱化。基于DSR模型,根据研究区域的实际情况,选取淮河流域(六安段)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建立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对2005年至2010年淮河流域六安段的生态安全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2005年至2010年,淮河流域六安段生态安全状况正在不断改善,生态安全建设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是生态安全建设的任务依然艰巨,其仍然是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战略,人类不仅要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同时也要采取措施,减轻和解除生态环境的威胁,从而使生态系统能够保持健康和完整。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流域水污染现象较为严重,生态补偿是解决流域水污染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文章主要以淮河流域为例,研究流域水污染的生态补偿机制,并就淮河的情况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学志 《农技服务》2012,29(8):964-965
通过对淮河流域的基本情况、自然资源、地理位置、生态资源、肉牛群状况、群众养牛基础、饲草、饲料资源的广泛调查分析研究,各种优势状况的分析,其结果认为淮河流域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通过科学处理可以培育出优质的地方肉牛品种,为肉牛产业的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7.
淮河流域小麦-水稻种植制度的气候适宜性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定量研究淮河流域小麦-水稻种植制度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揭示种植制度适宜性的变化规律,明确种植制度适宜区的变动趋势,为因地制宜地制定科学可靠的种植制度提供依据。【方法】运用生态适宜度理论和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作物适宜度函数,同时结合空间插值的方法研究淮河流域麦-稻制的温度、降水、日照和气候适宜度。【结果】小麦-水稻种植制度的气候适宜度呈下降趋势;其中,温度适宜度呈上升趋势,降水适宜度和日照适宜度呈递减趋势。淮河流域麦-稻制气候适宜度的空间分布由东南沿海向西部山地递减,西南山区适宜度低于平原地区。在未来气候变化情景下,淮河流域麦-稻制的气候适宜度有所升高,但空间格局变化不大。【结论】淮河流域麦-稻制气候适宜度对近几十年来的气候变暖有明显的响应。  相似文献   

8.
以淮河流域35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采用特尔斐法,分析淮河流域2008年和2012年的农业生产水平、资源环境保障度、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度三个方面的综合水平,探讨其时空聚类格局。结果表明,2008-2012年5年间,淮河流域各市的农业生产水平全面提高,整体平均提高11.75分;整体资源环境保障度上升3.6分,其上升速度远低于生产水平发展的速度;区域之间的开发和保护存在不平衡,使本区域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度发生空间聚集,并且在5年间,协调度低的城市以西北—东南走向的条带状格局向西转移。本区域整体的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协调度均值从2008年的0.14下降到2012年的-0.11,恶化态势明显。淮河流域全区须尽快健全保护农业农村环境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起流域补偿机制等,更加注意发展与资源利用之间的时空匹配与效率提高,保障现代农业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质量。  相似文献   

9.
《古今农业》2005,(2):61-61
(本刊讯)由南开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亚洲研究中心、亚洲学院,中国农业历史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编辑部联合举办的“中国历史上的环境与社会”国际学术讨论会,将于2005年8月17—19日在中国天津南开大学召开。这次会议的主旨是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生态环境与社会变迁之间的关系,将讨论以下相关论题:社会文明与生态环境变迁的历史互动关系;区域和民族文化分化、冲突和整合的生态基础;历史人口行为、生养模式与生态环境制约;生态环境的地域差异与经济类型的多样化;生活方式与生态环境;中国历史上的自然灾害、瘟疫与社会震荡;历史上的聚落、城市生态一文化景观及其变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0.
淮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制度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兆开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4):7599-7600
在阐述淮河流域水资源现状及其重要地位的基础上,分析了构建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制度的重要性,最后提出构建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1.
张兵  温腾  盛晟  安树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4):16733-16738
运用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评价了贾鲁河9个河流断面的栖息地质量状况,分析了栖息地综合指数(HI)与水质理化指标、底栖动物的相关关系,探讨了栖息地质量状况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主要途径。结果表明,贾鲁河9个河段中,有超过50%的河段处于不健康状态;栖息地质量与水质无显著相关性,但与底栖动物生物量、B-IBI指数、Goodnight-Whitley指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均显著相关(P<0.05);栖息地主要通过河道内生境变化与河滨带土地利用变化影响贾鲁河底栖动物的分布特征,其中底质类型和城镇土地利用强度是影响底栖动物分布的两大因素。  相似文献   

12.
利用1982年1月到2006年12月的AVHRR(Advanced Very High Resolution Radiometer)GIMMS(Global Inventory Monitoring and Modeling Studies)NDVI数据,应用经验模态分解(EMD)方法,对淮河流域NDVI数据进行了周期分析。结果表明:淮河流域安徽段各站点SINDVI基本存在2~3a、9~10a、12~13a及15~16a的变化周期,其主要影响因子可能为气温和降水,而气候因子的周期性变化主要受海-气相互作用和太阳黑子活动的影响,进而影响植被的周期变化。  相似文献   

13.
淮河流域地处我国南北交界的重要地理位置,文化发展具有兼收并蓄、传承发展的特点。受地区地理位置、人文风情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淮河流域地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音乐文化。为此,文章在阐述淮河流域民间音乐文化区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促使当地音乐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各类因素,并就淮河流域音乐发展流变特点问题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14.
淮河流域安徽段有大量的湿地资源,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但随着流域人口的增加,对湿地的不合理开发利用,尤其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对淮河流域生态系统构成严重影响,使该地区湿地处于严重的生态威胁之中.通过分析淮河流域安徽段重要湿地资源的现状,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有效保护和合理开发该地区的湿地资源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07年7月8日淮河流域特大暴雨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利用常规观测资料和NCEP1资料研究分析7月8日的1次特大暴雨过程,结果表明,高空急流"倾斜"与低空急流加强对此次淮河流域大面积特大暴雨的产生起着关键作用;同时还进行了中尺度加密自动站资料分析、多普勒雷达反射率上的混合降水回波特征分析和T213数值预报产品分析,得出了不少有益结论,对梅汛期预报提供很好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喆  戚亦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7):3832-3833,3836
在分析两汉时期淮泗流域气候特征与社会环境的基础上,对该地的生产力水平与农作物种类、产量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淮河流域大别桐柏山区土壤侵蚀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波  董召荣  姚孝友  何方  吴楠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6):1137-1138,1202
采用叠加分析法,分析了大别桐柏山区1995~2000年TM遥感影像,获取土壤侵蚀数据。结果表明,大别桐柏山区土壤侵蚀主要以水蚀为主;2000年研究区域土壤中度以上侵蚀较1995年减少,轻度侵蚀明显增加,且98.50%轻度水蚀由1995年微度水蚀转化而来;耕地和林地水土流失是该区域的流失类型,微度和轻度侵蚀占侵蚀面积的95.29%。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水生态历史资料、2013—2018年调查监测数据以及2015—2018年水功能区、入河排污口水污染物排放量等监测数据,探讨淮河流域新时期突出水生态问题,为淮河流域"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基础支撑.结果表明,经过30年的治理,淮河流域水质改善明显,化学需氧量和氨氮排放量显著下降,2018年排污总量几乎降至2030年限制排放量;优于Ⅲ类的水功能区占比逐年升高,但Ⅴ类和劣Ⅴ类2018年仍有13.5%,劣Ⅴ类仍占6.7%,部分水域水环境污染仍较严重;鱼类种质资源退化较严重,淮河干流上中游、洪泽湖、沂河、南四湖减少了50%左右,闸坝阻碍了鱼类的生物连通.因此,局部水环境污染严重、鱼类种类损失、生物连通阻隔等成为淮河流域新的突出水生态问题.  相似文献   

19.
淮河流域夏播花生规范化种植技术集成与示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淮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粮棉油商品生产基地。小麦、花生是该区域的主要大宗作物,然而,特殊的生态条件、小麦-花生一年两熟的种植制度、多雨易造成渍害以及较低的机械化生产程度已成为该区域特别是豫南地区花生生产发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通过筛选和推广优良品种、改平播为起垄种植、大力推行机械化等,并集合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高产栽培技术,形成了以机械化起垄种植为核心的淮河流域夏播花生规范化种植技术体系,并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增产增效效果显著,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20.
淮河流域典型农田生态系统碳通量变化特征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为了准确评价农田生态系统在全球碳平衡巾的作用,利用涡度相关技术对安徽省寿县冬小麦/水稻生态系统进行了碳通量的监测,并在数据校正、剔除和插补的基础上,研究生长季农田净生态系统碳交换(NEE)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2008年寿县农田生态系统CO_2通量的日变化进程为单峰型,冬小麦和水稻最大的CO_2吸收速率分别为2.45和2.48 mg·m~(-2)·s~(-1).从物候期的角度来看,冬小麦在抽穗期碳通量值最小,乳熟期最大;水稻拔节时期碳通量值最小,即固碳能力最强.冬小麦/水稻生态系统不同月份碳通量月均日变化也呈U型曲线,作物生命活动越旺盛,NEE峰值越高,夜间CO_2排放则在8月份达到最高值.2008年冬小麦和水稻月平均最大日CO_2吸收峰分别出现在4月和8月,分别为1.30和1.07 mg·m~(-2)·s~(-1).冬小麦生态系统NEE的日最大累积吸收量出现在4月16日,可达11.76 gC·m~(-2)·d~(-1),水稻生态系统的出现在8月3日,为10.40 sC·m~(-2)·d~(-1).冬小麦从拔节到成熟时间段内的固碳能力为326.87 gC·m~(-2),水稻从返青到成熟时间段内的固碳能力也达到了300.05 gC·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