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平顶山市1961—2009年蒸发量及温度、日照时数、风速、水汽压等资料,初步分析了平顶山市蒸发量的年代(际)、年、季、月的变化特征、趋势及引起蒸发量变化的因子。结果表明:平顶山市年代、年、季和月蒸发量均存在明显的下降趋势,偏少趋势主要表现在春、夏2季,其中6月偏少趋势最明显;影响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有温度、日照、风速、水汽压等,蒸发量与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呈显著正相关,与温度、水汽压呈负相关,它们是造成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2.
利用洛宁县1983 ~2013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及相关分析方法,对蒸发量的年、季、月变化趋势、变化特征等气候变化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近31年洛宁县蒸发量呈总体下降趋势,其中秋季蒸发量的减少对全年蒸发量的下降影响最大;不同季节蒸发皿蒸发量变化趋势不同;影响蒸发量的主要气候因子是云量、日照、风速,其中蒸发量与日照、风速呈正相关,与云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利用山东省诸城市1958—2013年人工观测蒸发量,对诸城市56年来蒸发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月蒸发量变化特征为4—9月蒸发量大于月平均蒸发量,1—2月、10—12月蒸发量小于月平均蒸发量,3月与月平均蒸发量持平;各季蒸发量大小变化特征为夏季>春季>秋季>冬季;年变化特征为1958—1974年蒸发量为偏多年份(除1964年),1981—1987年、2003—2013年各年蒸发量为偏少年份(除2009年),1975—1980、1988—2002年蒸发量呈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   

4.
肖莉  魏琪 《北京农业》2013,(9):178-179
主要结合富平县气象站1978-2010年间的蒸发量的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对影响蒸发量的因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5.
利用汤阴县1965—2013年的蒸发量数据分析其变化特征和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近49年汤阴县年蒸发量呈波动下降趋势,各季节的变化趋势并不完全相同;逐月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其中6月最多,占全年的17%,12月最少。分析各气象要素对汤阴县蒸发量的影响程度发现,风速变化是导致蒸发量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托克逊县近47年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托克逊县1964—2010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资料,分析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托克逊区域年、季和月的蒸发量变化,由20世纪60、70年代偏多,转变为80、90年代减少,21世纪后略有回升。  相似文献   

7.
郝学宁  李岳坦  李滨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405-19409
[目的]研究青海湖流域1961~2007年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变化特征。[方法]采用气候倾向率方法,对青海湖流域1961~2007年20 cm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及其影响气候因子的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近47年来,青海湖流域的蒸发皿蒸发量呈现出减少的趋势,倾向率为-47.75 mm/10a。各季节的蒸发量除秋季没有变化外,其他各季以7.33~19.57 mm/10a的速率减小,其中春季减幅最大,冬季减幅最小;就变化趋势的空间特征而言,青海湖流域各站的年蒸发皿蒸发量除刚察站外,其他各站均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减少趋势,减幅为32.36~75.63 mm/10a。蒸发皿蒸发量的减少幅度随着经度的增加而减少。影响蒸发皿蒸发量的日照时数呈显著下降趋势,夏季降水量显著增加,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平均最低气温的升高速率比平均最高气温的升高速率大,导致气温日较差减小,对蒸发也会产生影响。[结论]该研究对更好地了解青海湖流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及该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1965~2009年濮阳市蒸发量变化特征和突变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捷  冯杉  陈罗成 《江西农业学报》2011,23(7):171-173,177
采用线性趋势分析和信噪比等方法对1965~2009年濮阳市不同时间尺度的蒸发量变化趋势和突变点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年蒸发量以-13.89 mm/a的倾向率减少。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蒸发量的倾向率分别是-4.039、-6.378、-2.355和-1.283 mm/a,以夏季蒸发量的减少趋势最明显。在12个月中,以6月份蒸发量的减少最快,以2月份减少最慢。年蒸发量在1983年发生了一次突变。  相似文献   

9.
利用桓仁县1953—2012年逐日平均气温和蒸发量资料,运用气候倾向率和滑动T检验方法,对桓仁县近60年温度和蒸发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桓仁县近60年平均气温呈显著升温趋势,其线性倾向率为0.26℃/10年,除夏季升温不明显外,其他各季均为显著增温趋势变化;年平均气温1987年出现突变,冬季气温有突变发生,其他各季无突变现象出现;年蒸发量呈下降趋势变化,其线性倾向率为-8.19 mm/10年,春季和夏季为减少趋势,秋季和冬季为增加趋势;桓仁县呈暖干化趋势发展。  相似文献   

10.
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辽宁西部建平地区近60 a的气候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变化、相关系数及多元回归等方法,研究蒸发量变化趋势及其主要影响因子。结果表明,1953—2012年蒸发量减少趋势明显,其中,年蒸发量每10 a平均减少约49 mm,大田作物生长季(4—9月)蒸发量每10 a平均减少约47 mm;1983,1984年蒸发量发生气候跃变,跃变之后比跃变之前年蒸发量平均减少164 mm,作物生长季蒸发量平均减少145 mm;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平均最低气温、风速、相对湿度及水汽压等因子与蒸发量显著相关,其中,日照时数、气温日较差、平均最低气温、平均风速与蒸发量完全显著相关,完全相关系数分别为0.437,0.316,0.270,0.295;用主要影响因子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拟合结果基本能反映当地蒸发实测值,准确率达83.8%。  相似文献   

11.
对影响锡林郭勒盟6个一般气象站20cm直径小型蒸发皿蒸发量相关气象因子进行分析。选取锡林郭勒盟6个一般气象站30年(1981—2010年)日平均气温、日平均风速、日照时数、日平均相对湿度,运用相关分析、逐步回归等数理统计方法,建立一般气象站蒸发量计算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方程。结果表明,日蒸发量与日均气温、日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显著正相关,与日均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采用6个一般气象站2011—2012年逐日观测数据回代蒸发经验公式,得出日平均蒸发估算值是实际蒸发量的0.9倍,说明此经验公式配上适当的修正系数,适用于锡林郭勒盟一般气象站停止小型蒸发观测后蒸发量的理论估算值计算,为地方气象服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沧州市近 40 年蒸发量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沧州市气象站1971~2010年期间小型蒸发皿(口径20cm)蒸发量资料,对近40年沧州市蒸发量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沧州蒸发量变化较大,在年内呈波状分布,蒸发量最大的为6月,最小的为1月;近加年小型蒸发皿蒸发量呈总体下降趋势,蒸发量最大为2273.3min,出现在1972年,最小为1681.4mm,出现在1990年,年最大蒸发量与最小蒸发量相差591.9mm;近40年一年四季中夏季蒸发量最大,变化幅度也最大,春季次之,冬季蒸发量及变化幅度最小;不同季节蒸发量变化趋势不同,蒸发量下降主要在春季和秋季,夏季无明显变化,而冬季蒸发量呈上升趋势;沧州近40年蒸发量年代际变化呈波状变化,整体下降趋势;年代特征明显,20世纪80年代为各年代最高值,平均蒸发量为1958.6mm,高出近40年平均值39.7mm,21世纪以来蒸发量为1880.9mm,为各年代最低值,比平均值低38.0mm。  相似文献   

13.
张弛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725-6727
利用2009年12月~2010年11月的上海气象资料、颗粒物资料和后向轨迹聚类分析方法对在此期间的霾日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上海霾发生时多盛行由内陆而来的西南和西北气流,且各季有所不同,夏季以西南气流为主,春季比较平均,秋、冬季节则以西北气流为主;较高的相对湿度和较小的风速有利于霾的形成;上海霾的发生受到当地和外部输送两方面因素影响,其中以当地影响为主;细颗粒物对霾发生的贡献很大,上海绝大部分的霾日中,PM2.5/PM10的比值均达0.5以上;上海霾的产生可能与机动车尾气排放有比较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陆华标  林伟  陈彦  陈洪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04-17506,17539
[目的]分析1985~2010年南京市蒸发量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85~2010年南京市E601B型蒸发器蒸发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距平分析等方法,对近26年南京市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1985~2010年南京市年、季蒸发量均存在上升趋势,其中春季蒸发量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夏季和秋季,冬季蒸发量上升的趋势最不明显,年蒸发量的变化主要是由春夏季蒸发量的变化引起的;影响蒸发量变化的因子有气温、地面温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相对湿度、气压、降水等,通过对影响因子与蒸发关系的相关分析表明,蒸发量与气温、平均风速、地面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气压呈负相关;其中与相对湿度、气温、气压和地面温度的相关性较好,与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相关性较小;蒸发是各种气象要素综合作用的效应,且蒸发量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好。[结论]该研究为水资源评价和气候变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利用砚瓦川流域1981-2017年蒸发量实测数据,运用数理统计、线性回归分析、Man-Kendall检验等方法分析研究砚瓦川流域多年蒸发量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砚瓦川流域37年蒸发量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其平均减少速率为4.75mm,2006年是减少突变年。(2)砚瓦川流域37年年平均蒸发量为1182.23mm,80年代的年均蒸发量高于平均值。(3)砚瓦川流域春季蒸发量波动幅度最大,秋季次之,冬季蒸发量波动幅度最小,夏季蒸发量最大,约占全年蒸发量的42.36%。(4)砚瓦川流域月平均蒸发量最大的为6月,最小的为12月。(5)砚瓦川37年降雨量和蒸发量均在减小,但降雨量的减小速率略大于蒸发量的减小速率。  相似文献   

16.
东北农田黑土蒸发量与土壤水分及气象因子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准确地掌握东北农田黑土水分蒸发量的变化规律,2007年8月开始在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苗圃进行蒸发量测量试验,采用称质量法测量不同设置水分条件下农田黑土的昼夜蒸发量,并根据蒸发量与测量的气象因子建立了相应的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土壤蒸发量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土壤蒸发量在不同土壤含水量之间差异显著.通常情况下,土壤白天的蒸发量大约是夜间的12倍,全天蒸发量集中在11:00-15:00,占全天蒸发量的60%~70%.土壤蒸发量与光合有效辐射和风速呈显著的正相关,与其它气象因子相关关系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近55年寒亭区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寒亭区1960~2014年高温日数、暴雨日数、雷暴日数、大雾日数、大风和冰雹日数资料,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对近55年来寒亭区主要气象灾害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寒亭区是个气象灾害频发的地区,高温天气有增长的趋势,暴雨日数的年际变化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年平均大风日数为18.6 d;年平均雷暴日为24.5 d,属多雷区,一年中除1和12月外,均有雷暴天气发生,年际变化较大;大雾天气呈缓慢上升的趋势,一年四季均会发生;寒亭区属局地冰雹天气多发地区,年际间上下波动不稳定。[结论]该研究为寒亭区的气象防灾减灾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利用曹县1966~2015年月日照时数观测资料,采用9点二次平滑、累计距平、线性倾向估计、曼-肯德尔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了近50 a来曹县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及影响日照减少的可能气象因素.结果表明,近50 a曹县日照时数变化与山东省的变化趋势一致,减少趋势非常明显,日照时数减少幅度为156.59 h/10 a;夏季和秋季减少极明显,冬季、春季显著减少;5月份减少趋势最大.1982年是曹县日照减少突变的时间点,也是日照时数由正距平向负距平的转折点.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分宜2010年1~12月09:00、16:00 2个观测时次数据的分析,研究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规律及其与各气象要素的关系.结果表明,负离子浓度3~8月下午高于上午;负离子浓度有明显的年变化特征;负离子浓度的大小与测点周围的植被覆盖率有很大的关系;在雷雨、阵雨、间歇性小雨天气后负离子浓度明显偏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