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革胡子鲶属于热带养殖鱼类,不耐低温,当外界水温下降到8℃即停止摄食,而水温低于4℃即会停止活动,甚至死亡。革胡子鲶在两广地区普遍养殖.且有不断扩大之势,由于两广地处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终年气温较高,冬季最低气温基本都在4℃以上,而水温略高1℃~3℃,革胡子鲶也能自然越冬,但在有的特殊年份,冬季极端低温会在0℃以下,  相似文献   

2.
革胡子鯰属于热带养殖鱼类,不耐低温,当外界水温下降到8℃即停止摄食,而水温低于4℃即会停止活动,甚至死亡.革胡子鯰在两广地区普遍养殖,且有不断扩大之势,由于两广地处热带与亚热带过渡地区,终年气温较高,冬季最低气温基本都在4℃以上,而水温略高1℃-3℃,革胡子鯰也能自然越冬,但在有的特殊年份,冬季极端低温会在0℃以下,这时的水温就可能低至革胡子鯰的耐受极限,出现大批死亡,给生产造成毁灭的打击,影响到第二年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3.
鲮鱼(Circhinus molitorella)是我国南方著名的池养鱼类,并已由东南亚各国引种驯养成功。但因鲮鱼对低温适应的能力甚差,在14℃水温条件下即停食,10~7℃便出现冷休克,在此低温下持续1~2天即死亡,故难以在我国广大地区驯养。七十年代以来,两广地区的冬季水温也往往出现持续偏低的现象,使鲮鱼的越冬保种工作十分困难。  相似文献   

4.
郑卫军 《齐鲁渔业》2014,(12):31-31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不耐低温,当水温下降至12℃以下就会逐渐死亡。在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除了在我国南方少数地区可以自然越冬外,其他地区都要采取措施越冬。越冬池面积根据水温、流量、地形及生产规模而定。越冬池水深1.5~2m为宜,进水量和出水量要相近,以保持一定水温和深度。如温泉水水温很高,应先经蓄水池冷却到一定温度再注人越冬池,这种越冬方式的越冬密度较高。同时,由于水温较高,水量充足,可强化亲鱼饲养培育,促进亲鱼性腺早熟,提早进行繁殖育苗。  相似文献   

5.
罗非鱼安全越冬管理措施罗非鱼是热带性鱼类、当水温降至12℃以下时就会逐渐死亡。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都在10℃以下。除海南岛、台湾省和广东、云南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其它地区都需要利用地热水,温泉水和工厂余热水以及塑料棚、玻璃暖房等方式越冬保种。由于...  相似文献   

6.
当秋季水温下降到5-10℃以下时,鱼类停止摄食或摄食量减少。在冬季结冰的情况下,鱼类根本不摄食,新陈代谢缓慢或停止生长。进入冬季如不加强管理,越冬鱼类会死亡,造成经济损失。一、鱼类越冬死亡的原因冬天水位下降,水量少、缺氧,池水清瘦,浮游生物量少。结冰水面透光性差,光合作用产生氧量不足,耗量大,造成缺氧死鱼。鱼类的规格小、体质差、肥满度不够,体内储存的脂肪等营养物质少,不足以越冬期的消耗。另外,鱼种在拉网时受伤及鱼病会造成鱼类越冬死亡。越冬期间忽视越冬管理,也容易造成鱼类死亡。  相似文献   

7.
刘桐令 《水产养殖》2007,28(2):14-14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不耐低温,当水温下降至12℃以下就会逐渐死亡。在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除了在我国南方少数地区可以自然越冬外,其它地区都要采取措施帮助越冬。1越冬技术1.1温泉水越冬越冬池面积应根据水温、流量、地形及生产规模而定。越冬池水深以1.5~2 m为宜,进水量和出水  相似文献   

8.
黄鳝的安全越冬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继升 《内陆水产》2002,27(12):8-8
近年来人工养殖黄鳝已成为养殖脱贫致富的好门路,但有的养于户懂养殖技术,盲目上马到冬天黄鳝不能安全越冬。每年春节前后黄鳝销售价格最高,但到春节上市时黄鳝必须安全越冬才能有好的经济效益。黄鳝养殖池带水越冬法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黄鳝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可将养殖池的水位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雪天结冰天气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把冰块打开防止黄鳝缺氧死亡。干池越冬法冬季来临时,水温10℃以下排干池水,保持池底泥土湿润,在池子泥土表面盖上一层稻草或麦草或玉米秆…  相似文献   

9.
王小斌 《内陆水产》2008,33(1):36-37
罗非鱼属热带鱼类,其最适宜生长水温是25℃~35℃,而致死温度在10℃以下(一般低于7℃时死亡)。我县地处福建北部,每年冬季都要受到北方冷空气霜冻寒露风袭击,如果管理不善,往往会发生大规模鱼病和死亡。如果能够做到本地罗非鱼苗越冬,不但能够降低成本,还能增加罗非鱼的成活率,因此做好罗非鱼苗种的越冬保种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王小斌 《齐鲁渔业》2008,25(11):34-35
罗非鱼属热带鱼类,最适宜生长水温是25~35℃,而致死温度在10℃以下(一般低于7℃时死亡)。浦成县地处福建北部,每年冬季都要受到北方冷空气袭击.如果管理不善,往往会发生大规模鱼病和死亡。如果能做到本地罗非鱼苗越冬,不但能降低成本,还能增加罗非鱼的放养成活率,因此做好罗非鱼苗种的越冬保种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1.
《科学养鱼》2006,(12):73-73
黄鳝越冬有哪些方法?1.带水越冬法。黄鳝是变温冷血鱼类,当气温降低至10℃以下时,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应把养殖池的水位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把冰层打开防止黄鳝缺氧。2.干池越冬法。冬季来临时,水温10℃以  相似文献   

12.
罗非鱼是热带鱼类,不耐低温,生活和生长的水温范围为16%~40℃,最适温度为28℃~32℃,当水温下降至12℃以下就会逐渐死亡。在正常的情况下,罗非鱼在水温降到16℃时都需采取越冬措施,确保罗非鱼顺利越冬。  相似文献   

13.
4越冬保种技术 奥尼鱼是热带性鱼类,当水温低于13℃时就会逐渐冻死.我国大多数地区冬季水温都在10℃以下,除海南、台湾、云南、广东等省的部分地区能自然越冬外,其它地区都要采取越冬保种措施.长江流域越冬期约5个月,整个越冬期要求水温保持在16~20℃,以维持较低的代谢水平,达到保膘和安全越冬.  相似文献   

14.
李果 《科学养鱼》2001,(2):14-14
鲤、鲫、编、鲢、鳙等目前广为养殖的水产品均属温水性鱼类,当水温低于7-10℃以下时便停止摄食或很少摄食,其新陈代谢能量来源于其自身体内积存的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因此,鱼种经过一个漫长的冬季到次年春季,体重减轻,体内脂肪、蛋白质等营养物质消耗过半,有的甚至消耗绝大部分。加强冬季管理,提高鱼种越冬成活率对来年的再生产和稳产、高产具有积极的作用。 一、鱼种越冬用发生死亡的原因 1.鱼种规格小、体质差 鱼种规格小(体长不足10厘米),体质差,体内积存的脂肪等营养物质少,不足以满足在越冬期自身基础代谢的…  相似文献   

15.
冬季罗非鱼营养性疾病的探讨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非鱼属热带性鱼类,其最适生长温度在25-35℃,生存温度在15-37℃,而致死温主在10℃以下。两广地区冬季平均气温15℃以上,偶有冷空气侵入,气温骤降也是相对短暂的现象,而且水温生至罗非鱼致死湿度的现象极少出现,这就为罗非鱼在自然条件下安全越冬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然而在冬季,许多地方还是发生了较大规模的鱼病和死亡情况,下对对其发病死亡的原因进行探讨,并提出防治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余继升 《齐鲁渔业》2003,20(11):24-24
一、养殖池带水越冬法 黄鳝是变温冷血鱼类,当气温降到10℃以下时(生长温度15-30℃),就很少摄食而入穴冬眠。此时为了黄鳝安全越冬,就要把养殖池的水位从10-15厘米提高到30-50厘米,保证冬季大雪天结冰天气池底水温在0℃以上。若满池结冰,必须每天把冰块打开防止黄鳝缺氧死亡。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在水温低于18℃时就会出现摄食减少、生长缓慢的现象;在水温低于15℃时就停止摄食;当水温低于12℃就会出现昏迷死亡。这种现象在养殖越冬南美自对虾的模式中十分普遍和严重。同时也出现了冬棚内水环境难于控制,虾疾病频发,生长速度过慢,甚至出现越冬养殖失败的情况。今年1月份来,我省出现罕见的持续低温,导致全省各地渔业遭受重大损失,受灾严重,但我县南美自对虾养殖总体保持健康生长方式,至今未发现受低温天气影响导致严重损失。在今这里介绍我县南美自对虾成功越冬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革胡子鲶为温水性淡水经济鱼类,当水温降至7℃以下时即会死亡。在实际生产中,因其不耐低温,不能在常温下自然越冬,多集中在秋季上市,导致养殖经济效益下降,制约了革胡子鲶养殖的规模化发展。为了突破这一制约因素,2002~2003年笔者在江苏省如皋市柴湾镇洪庄村,进行革胡子鲶塑料大棚越冬试  相似文献   

19.
一、摄食越冬期间,冰下水温一般为1-4℃,水温下降到5℃以下时大多数养殖鱼类停止摄食或很少摄食。草食性鱼类在越冬水体内有天然铒料条件下,可少量摄食,其肠管充塞度一般在2-3级,其他鲤科鱼类在越冬期间一般很少摄食,越冬期肠内含物多为有机碎屑、藻类、水草、底栖生物及泥沙等。有些肉食性鱼类仍然摄食,如鲶鱼、怀  相似文献   

20.
淡水白鲳越冬期极易感染小瓜虫,严重时导致白鲳大批死亡,是影响其越冬成活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南昌市水科所利用温泉水进行白鲳越冬试验,越冬池面积1.61亩,水温19-22℃,恰是小瓜虫繁殖的适宜水温,越冬期间,小瓜虫病流行数次,病鱼离群独游,不吃食,身体瘦弱,反应迟钝,漂浮于水面,不久即死亡,镜检病鱼体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