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库农村移民属非自愿移民,不仅要承受巨大经济损失,还要被动离开家园,迁入陌生地。水库农村移民的社区认同与适应不仅关系到移民在迁入地的生存与发展,还会对迁入地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等产生影响。新丰江与三峡水库移民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不同安置模式的两类水库农村移民,通过对比分析两类移民群体在迁入地的发展历程,认为住房、土地、安置环境、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及迁入地村干部、村民认同等多重因素,是水库农村移民社区认同与适应的主要外部影响因子,而且这些多重因子并非孤立影响而是相互关联的合力影响。研究不同类型的水库农村移民发展历史,归纳影响水库农村移民社区认同与适应的多重关联因子,可为当今水库农村移民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以陕西S县的陕南自发移民为例,旨在探究自发移民在迁入地的生计空间再造对其生计行动的影响。研究发现,陕南自发移民虽然地理空间有所优化,但经济空间压缩、社会空间破裂、制度空间排斥以及文化空间缺失等再造生计空间限制了他们的生计行动能力。提出必须采取多种措施以优化移民生计空间、提升移民的生计行动力,使他们能够彻底摆脱贫困、更好地融入迁入地社区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赵芳云 《高原农业》2022,(5):509-516
本研究旨在通过了解移民搬迁青年社会融入问题,针对问题给出相关建议,以便更好促进凝聚青年力量推动地区发展。主要选用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宁夏回族自治区闽宁镇移民搬迁青年社会融入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经济融入层面,青年年收入明显增加,收入来源相对广泛,但就业培训参与度低,技能型人才匮乏;在文化融入层面,青年参与社区文化娱乐活动意愿明确、移民搬迁增进了青年对不同地区风俗习惯、宗教文化的了解,增进了民族团结;在心理融入层面,青年有返回原居住地的现象,但属于阶段性行为,对迁入地基础设施满意度高,长期居住的意愿明显,但与迁入地居民的交往不密切。结果表明应该从落实就业培训政策、兴办乡镇企业、举办社区文化娱乐活动等方面出发解决移民搬迁青年社会融入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选择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上移民作为被试,旨在探讨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移民社会适应状况。采用《中国农民心理和谐问卷》,结果显示:1)都匀市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各因子及量表总分均分均在4分以上,说明被试心理很和谐,社会适应强;随着年龄的增长,异地扶贫搬迁移民幸福感、心里和谐程度也越强烈;2)汉族自我状态得分要显著高于少数民族,在社会环境因子,人际氛围因子,生活环境因子上与汉族与少数民族无统计学上差异;已婚人群在自我状态和量表总得分要显著高于未婚人群;3)社会环境、人际氛围、生活环境、自我状态因子间均呈中度正向相关,各因子得分有同时增高的趋势。4)从众的心理在移民中普遍存在;总之,和睦邻里关系,干群关系,和谐社会氛围,良好居住环境,便利的交通,完备的基础设施,解决就业等,会让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心理和谐度和幸福感提高。  相似文献   

5.
通过科塞的社会冲突理论对青田村水库移民的社会融合情况进行了研究,从"非物质性原因"角度出发,探讨了移民在社会融合中出现的问题,并深入分析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在城乡统筹发展和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新时期,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温州市为研究对象,在总结温州水库移民创业致富模式的基础上,探讨移民创业致富与社会融入的内在关系,旨在为更好地促进移民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意见建议。  相似文献   

7.
 异地开发扶贫移民是解决人口与土地分布不均衡,帮助生态环境恶劣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手段。近年来,云南省异地开发扶贫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但有些移民迁入地,由于不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已潜伏着生态危机。本文以云南省思茅市龙潭乡大沙坝移民村为例探讨异地开发扶贫移民迁入地生态环境的保护,提出了以下异地开发扶贫移民迁入地生态环境保护的措施。(1)加强宣传教育,促使移民摒弃落后的生产观念,树立科学的发展观。(2)发展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保护生态环境。(3)政府加大扶持力度,投资基础设施建设。  相似文献   

8.
我国启动生态移民政策,解决了生态脆弱区的环境问题,消除了区域化贫困。但是生态移民安置点和安置途径的欠妥造成新的生态环境脆弱区、生态移民迁入地的城镇化率不高导致移民就业率偏低、移民子女对环境变化的不适应影响了个体发展等生态移民的后续问题日益凸显,如何解决这些后续问题以实现移民生产和生活的快速、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如何保护和扩大我国生态移民的成果需认真加以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的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是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仍然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移民所面临的社会适应困境就是问题之一。本文将阐述靖安安置点移民面临的经济、生活和心理3方面的转变,来分析移民面临的社会适应困境,并为增强移民的社会适应性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移民政策、经济状况、社会交往、移民年龄及文化程度、移民心态等方面解析三峡移民心理适应的影响因素。通过对三峡移民心理适应的影响因素研究,为深化对移民适应性问题的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探索利用农村信息技术对宁夏生态移民新村进行村务社会管理,并对移民精准推送所需信息,帮助新移民在迁入地开展生产和经营。  相似文献   

12.
以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对浙江省杭州市天英村水库移民经济发展的变迁进行个案研究,从"场域"和"惯习"的角度来分析水库移民经济发展变迁的社会文化逻辑,深层次挖掘影响经济发展变迁的因素。水库移民经济结构的改变在于权力场域和经济场域的强势介入,主体上政府应当强势介入,施加权力场域作为最根本场域的影响力。此外,水库移民经济发展变迁也与当前水库移民的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获得以及相互之间的转化能力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3.
易地扶贫搬迁建设是关乎国计民生、提高民生福祉的重大战略工程,为了使搬迁居民在迁入地“稳得住”“能致富”,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建设工程能够成功推动。研究选取了贵州省S县某大型移民搬迁安置区为调查对象,研究表明S县移民安置在社会融入方面存在生计方式转变及思维转换困难、搬迁民众产生身份认同差异和移民安置区治理人才能力尚需提高等问题,基于上述问题,建议从技术赋能、民族特色和人才培育三个层面出发,充分利用大数据平台追踪及时的优势,对被搬迁的贫困人口的生活状况进行跟踪和监控,依托其民族特色,加之社会各方力量的支持参与,以此助力搬迁户顺利度过适应期,从而促进搬迁群众的社会融入。  相似文献   

14.
迄今为止,三峡库区农村外迁移民在江西安置区已生活了7-11年,通过对比三峡移民在外迁磨合期前后的经济与生产经营、社会与公共生活、政治与文化生活和三峡移民社会治安状况来考察江西三峡移民的社会融入程度,我们发现三峡移民在江西的整体生存发展状况已趋稳定,但在生产生活资料、资金扶持等方面还有待加强。让三峡移民"逐步能致富",是促进三峡移民真正转变成江西居民、在江西长期安居乐业并获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与基础。  相似文献   

15.
利用了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年(CGSS2005)的数据,从社会信任的视角考察了城市居民与农民工之间的社会距离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越是对内信任的居民,越对农民工表现出排斥倾向,两者之间的现实和心理社会距离越大,越显疏远;越是对外信任的居民,反而越表现出亲近倾向,两者现实社会距离越小,但心理社会距离仍显疏远。  相似文献   

16.
国家为解决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对其进行了一系列制度安排。虽然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成效显著,但传统的移民工作方法已不能完全解决移民脱贫问题,移民贫困问题长期存在。在国家大力推行精准扶贫理念以解决脱贫问题的社会背景下,浙江省T市已经开始实施水库移民精准扶贫工作。该市将移民工作精准化,即在水库移民后扶政策框架下,将精准扶贫理念植入到移民脱贫工作当中,明确这一工作的执行及责任主体、工作方法、工作步骤等环节,探索建立一套突破传统移民工作并适用于水库移民脱贫的工作机制和做法。该市的实践经验为有效加快水库移民脱贫步伐,从而促进移民可持续性发展提供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解决水库社会评价指标的多层次、多目标性以及量化难问题,研究了以模糊综合评价与层次分析法和德尔菲法耦合方法对水库进行社会评价的可行性。工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得出的综合决策值为69.7分,与白石水库实际运行情况基本吻合,由此说明该方法应用于水库的社会评价中比较合理,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马凤鸣 《安徽农业科学》2012,(16):9122-9123,9150
利用珠三角地区和重庆2地的农民工调查数据,研究了农民工城乡社会适应状况对流向意愿的影响。基于Logistic模型的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和农村社会适应状况是影响农民工流向意愿的基本因素,城市文化适应和职业适应对农民工定居城市有显著地正向影响,农村生活适应和职业适应水平低的农民工越可能选择定居城市,但城市生活适应和农村文化适应对农民工流向意愿没有显著性影响。性别、教育程度和婚姻状况对流向意愿有显著性影响,新生代和老一代农民工之间并没有显著区别。  相似文献   

19.
为评价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效果提供参考,采用社会评价方法,选取社会影响、社会互适性和社会风险3个维度构建搬迁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6个贫困县搬迁农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易地扶贫搬迁对移民的收入、就业、物质资产和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均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易地扶贫项目符合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当地的发展程度,获得了公众和各级组织的支持与积极配合,但公众的参与度仍有限;搬迁后移民存在社会融入、生活负担和人力资本不足等社会风险。进一步促进搬迁群体社会融入,提高移民的人力资本和生计可持续性是易地扶贫搬迁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为评价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效果提供参考,采用社会评价方法,选取社会影响、社会互适性和社会风险三个维度构建搬迁项目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对山西6个贫困县搬迁农户的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易地扶贫搬迁对移民的收入、就业、物质资产和当地的产业经济发展、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均产生积极的社会影响;易地扶贫项目符合国家的政策方针和当地的发展程度获得了公众和各级组织的支持与积极配合,但公众的参与度仍有限;搬迁后移民存在社会融入、生活负担和人力资本不足等社会风险。提出如何进一步促进搬迁群体社会融入,提高移民的人力资本和生计可持续性是易地扶贫搬迁亟需解决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