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选用1FMJSC-80型农田残膜捡拾机,对厚度分别为0.008mm和0.013mm的普通地膜进行田间残膜回收试验,测定残膜捡拾率及缠绕率,对比分析试验数据,得出不同厚度对残膜回收的影响程度。同时,进行了地膜田间监测,测定残膜自然风化率,了解不同时间段内0.008mm、0.013mm普通地膜和可降解地膜的可降解程度,分析得到3种厚度地膜降解程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通过田间试验,检验1FMJSC-80型农田残膜捡拾机、1FMJ-1000型耙齿式田间残膜捡拾机、横向搂齿式农田残膜回收机及指盘式农田残膜搂集机的田间残膜回收能力,并对比分析4种机型残膜回收效率及优缺点。  相似文献   

2.
通过选取制种玉米根茬地作为参试样本,选用11MFJG-125型双升运链卷轴自卸式废膜捡拾机、1FMJF-120型风机吹送式残膜回收机、1GCH-80型滚筒式残膜回收机作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对3种残膜进行试验对比和数据分析,对残膜回收率及缠膜率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在该试验参数的工作条件下能够有效降低样机残膜回收过程中的漏收废膜与缠绕,满足农田残留地膜机械化回收需求。  相似文献   

3.
地膜覆盖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农业发展,但地膜的大量使用,不及时捡拾回收处理,也带来了很多问题,通过机械化捡拾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改善土壤质量。针对现有残膜机械回收过程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一种滚筒式残膜回收机,重点介绍了机具的整机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及技术特点,并对样机进行了田间试验,测定其作业性能指标,符合残地膜回收机标准要求,能够实现残地膜的机械化回收。  相似文献   

4.
为进一步测评残膜回收机作业性能,对两种残膜回收机的回收作业过程中残膜回收率、缠绕率指标进行了比对。新大众1FMJF-120型风力除杂式残膜回收机的回收率91%,神耕1CM-1型残膜回收机的平均回收率86.5%;新大众1FMJF-120型风力除杂式残膜回收机缠膜率(2.59%)低于神耕1CM-1型残膜回收机缠膜率(2.75%),试验结果满足国家相关标准规定的要求,研究方法与结果可为辽西风沙旱地农田残膜回收作业和机具改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现有残膜捡拾机构捡拾效果不理想、单次捡拾率低、结构复杂和故障率高等问题,设计了挑膜齿做摆线运动的残膜捡拾机构。通过机构分析和田间试验,确定残膜回收机的作业速度为4~7km/h,捡拾机构转速为60r/min,挑膜齿的入土深度为100mm,周向挑膜齿数为4根,夹角呈90°,总共34齿,轴向齿距为150mm。当转动速度为60r/min时,工作部件工作状态最佳。研究结果可为今后残膜回收机捡拾机构的改进设计、性能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链齿式残膜回收输送方式对比分析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传统下输送链齿式残膜回收机存在的捡拾效果不佳与输膜不畅等现象,提出了上输送残膜回收方式,并对两种输送方式的残膜回收机在拾膜和脱膜阶段的机理进行了分析;从理论角度分析了两种输送方式的可行性,并对其特点进行了比较。分别设计了结构参数相同但输送方式不同的两台链齿式残膜回收机,一台采用下输送方式,而另一台采用上输送方式。在收获后的花生田进行收膜对比试验,对影响机具作业质量的输送方式、输送链转速和脱膜辊转速3个主要因素进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输送方式是影响机具捡拾率的主要因素,上输送方式的捡拾率达到91.9%,远高于下输送方式,综合作业质量上输送方式优于下输送方式。该对比试验可为链齿式残膜回收机输送方式的选择和未来的研发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链齿耙式耕层残膜回收机捡拾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作物覆膜种植技术的逐年使用,土地中残膜残留污染越来越严重,机械化回收残膜势在必行。捡拾机构是残膜回收机关键部件,收膜效果受捡拾率影响最大。为此,针对现有残膜回收机捡拾机构捡拾效率低、耕层碎膜不易捡拾及捡拾部件可靠性差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链齿耙式残膜回收机捡拾机构。对该机构的设计方案及其工作原理进行阐述,对起膜铲、链齿耙及弹齿等主要零部件进行结构、尺寸及排布的设计优化。田间试验结果表明:该机构的残膜捡拾率大于90%,符合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链耙式残膜回收机作业过程中链耙捡拾机构双链传动同步性的实时监测,设计一种基于电涡流传感器的链耙式残膜回收机双链传动同步性监测系统。该监测系统以STC89C52单片机硬件系统为下位机,通过电涡流传感器和霍尔传感器分别获得链耙捡拾机构与动力轴转速信息,判断收膜机链耙捡拾机构运行状态,并通过HC-12无线模块将状态信息传输至SG121-BGCM型工控机人机界面实时显示。室内试验表明,在收膜链耙转速为168 r/min时,系统对链耙捡拾机构跳齿情况监测准确率为96%以上;田间试验表明,在收膜机前进速度取8 km/h,链耙捡拾机构转速取168 r/min 时,跳齿监测准确率为95%以上。该监测系统实现了对链耙式残膜回收机运行状态的实时高精度监测,有助于提高残膜回收机作业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耙齿式残膜回收机自动脱膜机构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耙齿式残膜回收机脱膜难、效率低的问题,运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试验方法对残膜回收机脱膜机构的工作参数进行了试验研究,以刮板角度、刮板安装位置、刮板长度为影响因素,以初次脱膜率、缠膜率为试验指标进行3因素3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建立了响应面数学模型,分析了各影响因素对作业质量的影响,同时对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初次脱膜率影响显著顺序依次为刮板角度、刮板安装位置、刮板长度;缠膜率影响显著顺序依次为刮板角度、刮板长度、刮板安装位置;最优工作参数组合为刮板角度为70°、刮板安装位置为95mm、刮板长度为480mm,对应的初次脱膜率和缠膜率为94.7%、1.29%,且各性能指标和理论优化值相对误差均小于5%。研究结果可为耙齿式残膜回收机脱膜机构的结构完善和作业参数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地膜覆盖技术的广泛推广和应用,极大地推进了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提高了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但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在自然条件下极难降解,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巨大危害。为了回收田间残膜,通过对国内外残膜回收机的研究和借鉴,设计一种曲轴滚筒式残膜捡拾机。该残膜回收机工作时,松土铲松土,起膜铲辅助捡拾机构捡膜,卸膜辊卸膜并收集到回收箱,避免造成二次污染。田间试验表明,在动力由铁牛55提供、前进速度为3.6km/h时,捡拾率约为88%,卸膜率达95%,生产效率为0.6hm2/h。  相似文献   

11.
3种残膜回收机的作业性能对比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我国残膜回收机械调查分析,针对目前多数残膜回收机可靠性差、缠膜率高、拾净率低等现状,选择了常用的1MLC-110型、1MCS-100型和2MCL-150型残膜回收机械作为试验研究对象。通过对这3种残膜回收机的田间作业性能对比试验,分析了各机型的主要收获指标:拾净率、缠膜率、作业效率。结果表明:1 MCS-1 0 0型残膜回收机的性能优于1 MLC-1 1 0型和2 MCL-1 5 0型残膜回收机。经3种残膜回收机的对比试验分析,为残膜回收机的理论研究与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也为残膜回收机的研制开发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2.
旱地全膜双垄沟残膜捡拾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西北旱地全膜双垄沟残膜捡拾机仿形能力差、拾净率低的问题,设计了一种旱地全膜双垄沟滚筒式残膜捡拾机。同时,阐述了整机结构及工作原理,并通过机构分析和计算确定了关键部件工作参数,旨在为残膜回收提供一种新的机具。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1MFJS-250型耙齿式残膜捡拾机的组成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通过田间试验测定了表层残膜回收率、深层残膜回收率、生产率,并对机具使用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4.
国内外地膜应用及回收装备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介绍了国内外地膜的应用情况、解决地膜危害问题的办法及地膜回收装备的发展状况,重点对搂集型、捡拾型和筛土型残膜回收装备进行了对比研究,提出了降解膜发展所遇到的困难和问题,指出了捡拾型残膜回收机是机械化解决残膜回收的发展方向,最后对治理残膜污染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于现有残膜回收机回收残膜含杂率较高的问题,设计一种一次性完成扎膜、集膜以及土壤平整作业的锯齿滚扎式残膜回收机。介绍残膜回收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残膜回收机的主要作业参数,对扎膜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确定扎膜机构的锯齿顶尖在作业时的运动轨迹以及运动方程,并确定扎膜机构不漏扎的条件;以残膜回收机作业速度v_1、扎膜机构辊筒转速n以及扎膜机构扎膜盘轴向间距l为试验因素,开展残膜回收机扎膜机构的扎膜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当扎膜机构辊筒转速为60 r/min、扎膜盘轴向间距为50 mm、残膜回收机作业速度为5 km/h时,残膜回收率为93.3%,满足残膜回收机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曲轴滚筒式捡膜机构设计与运动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苗期残膜捡拾效果,在借鉴国内外残膜回收技术的基础上,设计苗期曲轴滚筒式捡膜机构,推动残膜机械化回收的进程。该残膜捡拾机构采用起膜铲松土、捡膜齿挑膜、卸膜辊将捡膜齿上的残膜刷至集膜箱中,便于集中处理残膜。对曲轴滚筒式捡膜机构进行设计,并分析捡膜机构的运动特性。通过分析得到残膜捡拾机能够正常工作的前进速度范围为2.6~3.8m/s,滚筒转动速度的合理运行值为30~50r/min。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马铃薯残膜不能回收而造成的"白色污染"难题,设计了一种带有捡膜扒齿装置的凸轮伸缩齿滚筒式的马铃薯二次捡膜残膜回收机。拖拉机动力输出轴与减速器输入轴通过万向节连接,带动收膜机前进,在凸轮的作用下捡膜齿转动至下方伸出捡膜、转至上方缩回脱膜。脱模滚筒与滚筒外壁进行挤压摩擦帮助脱掉残膜,并由脱膜叶轮将残膜拨送到集膜箱;捡膜扒齿组将漏掉的残膜二次捡拾,达到增加残膜回收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随着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残膜逐年滞留田间影响土质和作物生产,土地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若不及时回收残膜,将给机械化地膜覆盖技术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障碍。针对这一问题,山西省农机推广系统进行了残膜回收机具和技术的开发研究及试验示范,并取得初步的效果。长工牌1DMS—7型残膜捡拾起茬机是比较成熟的残膜回收机具  相似文献   

19.
针对残膜回收机械适应性差、回收效率低、清理困难的问题,设计一种结构简单、适应性好、捡拾彻底干净、捡拾效率高的残膜回收机。介绍机具的整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重要部件的设计思路,为残膜回收作业提供实用机具。  相似文献   

20.
针对链齿式残膜回收机捡拾效率不高、工作性能一般等问题,设计了一台链齿式残膜回收机。首先,介绍了工作原理和结构设计;然后,运用Design-Expert8. 060软件,采用Box-Behnken试验方法,以捡拾转速、入土深度、捡拾齿周向间距、捡拾齿轴向间距为影响因素,以捡拾率为响应值,进行了四因素四水平的响应面试验及回归方差分析,分析各因素对链齿式残膜回收机捡拾装置的捡拾率的影响程度,并对各个因素进行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捡拾率程度的大小依次为捡拾转速>捡拾齿轴向间距> C捡拾齿周向间距>入土深度;当捡拾转速91. 41r/min、入土深度143. 48mm、捡拾齿周向间距91. 49mm、捡拾齿轴向间距32. 31mm时,残膜的捡拾率达到91. 02%,相对误差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