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宋樱 《农业工程》2014,(Z1):38-40
日光温室太阳能地温加热技术是应用太阳能聚光装置加热介质水,通过介质水的循环加热土壤温度,从而为日光温室作物生长提供适宜的地温。设计研究加装储能罐的日光温室太阳能地温加热系统,并在天津市静海县进行试验应用。效果显示该系统可以有效提高日光温室的地温,冬季地温可以保持在15℃以上,满足果菜生产的地温需求。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设计适用于南疆和田地区日光温室冬季夜间增温蓄热设备,设计了日光温室集散热增温系统,改进了系统集散热器,测试了系统冬季夜间增温蓄热效果,分析了系统对日光温室空气温度、相对湿度以及0cm深土壤温度和15cm深土壤温度的影响和系统集放热效率。试验结果表明:系统在典型晴天试验温室较对照温室温度可以增温4.3℃,试验温室较对照温室平均相对湿度降低8.65%;阴天试验温室较对照温室平均温度增温2.4℃,平均相对湿度降低6.8%,且系统综合平均集热效率为52.6%,表明该日光温室增温系统在和田地区富余的光热资源条件下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主动采光蓄热型日光温室性能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一种新型主动采光蓄热型日光温室,该日光温室应用了倾转屋面技术和主动蓄热风机系统技术,实现了人为调节日光温室采光面角度和提高后墙蓄热效率,并对其温光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测定了位于陕西省子长县现代农业示范园内的试验温室,并选取2013年冬季冬至日、典型多云天和典型晴天的试验数据,分析研究了主动采光蓄热型日光温室与普通日光温室室内光照度和温度的差别。在本试验条件下,与普通日光温室相比,冬至日主动采光蓄热型日光温室室内光照度平均提高了15.42%,平均温度提高了2.6℃;典型多云天时主动采光蓄热型日光温室室内光照度平均提高了11.73%,平均温度提高了2.1℃;典型晴天时主动采光蓄热型日光温室室内光照度平均提高了21.28%,平均温度提高了5.6℃。与普通日光温室相比,主动采光蓄热型日光温室冬季室内的平均光照度和平均温度均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冬季日光温室加温能耗,基于空气流动原理设计了温室后墙保温系统。该系统利用风机将温室白天蓄积的热量储蓄在后墙的夹层中与后墙的保温室内,经过热量传导与交换,保证太阳能的高效利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季白昼为晴朗、连阴雾霾天(极端天气)下蓄热温室夜间空气温度分别比对照温室平均高3.12和3.17℃,土壤温度分别比对照温室平均高3.2和2.78℃。日光温室蓄热能力的提高,实现了番茄的安全过冬生产。该研究成果对日光温室结构的改进、温度调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基于有限差分法的日光温室地温二维模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定量分析日光温室土壤热传导过程,合理设置地温提高措施,采用有限差分法构建了日光温室非稳态二维地温模拟模型,并在西北地区日光温室内对该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模拟冬季日光温室内多层地温,模拟值和实测值之间平均绝对误差为1.3℃、相对误差为9.5%、均方根误差为1.5℃.  相似文献   

6.
北方高寒地区能源生态模式适用技术探索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本文主要探索能源生态模式在北方高寒地区应用中沼气池增温、保温,以及利用太阳能增温的可行性,这些适用技术的采用,提高了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使能源生态模式在黑龙江省推广成为可能。1引言 常规的北方能源生态模式把沼气池建在日光温室内的猪舍下。黑龙江省冬季气候寒冷漫长,最冷的月份平均气温可达-22~-18℃,全年地下2米的地温不超过10℃。因此,常规的模式在黑龙江省使用就会出现产气率低、原料降解慢等问题,影响北方能源生态模式的推广应用。 提高沼气池温度是突破该模式的关键,为此,采取的措施一是保温,采用在…  相似文献   

7.
我们于1986年3月至1987年5月,在景县卜定乡东野庄村进行了北方农村家用沼最气池与庭院日光温室结合的综合利用研究。1986年3月,建6立方米的试验池5口,10月下旬在其中4口沼气池上,建造太阳能日光温室。温室平均面积为67.5平方米,总面积270平方米。沼气池采用干发酵工艺和冬季综合保温措施,温室进行冬季蔬  相似文献   

8.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北方日光温室进行反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夏季发酵培养料、秋季播种、秋冬季节出菇的反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模式,与北方气候条件基本吻合,再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出菇,可减少能源消耗。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用玉米秸秆作主料栽培双孢蘑菇,每平方米产双孢蘑菇10~15kg,可提高菇农的种植效益。栽培后产生的废料还可肥田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使生物转化率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9.
以玉米秸秆为原料,利用北方日光温室进行反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夏季发酵培养料、秋季播种、秋冬季节出菇的反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模式,与北方气候条件基本吻合,再利用日光温室进行出菇,可减少能源消耗。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用玉米秸秆作主料栽培双孢蘑菇,每平方米产双孢蘑菇10~15kg,可提高菇农的种植效益。栽培后产生的废料还可肥田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状,使生物转化率达40%以上。  相似文献   

10.
以冬季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温度和湿度因子对口光温室环境的影响,应用模糊控制与PID控制相结合的方法实现对北方日光温室冬季温度的控制,并利用MATLAB命令方式和Fuzzy Logic Toolbox实现对该控制系统的仿真.仿真实验结果证明:本系统对于日光温室温度的控制效果比较理想,在外界扰动较大的情况下能够快速达到设定的温度值,抗干扰能力强,反映速度快,有较强的鲁棒性.  相似文献   

11.
日光温室内置式太阳能集热调温装置试验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为了提高冬季日光温室内的温度,研究开发了贮蓄太阳热能用于夜间温室内加温的太阳能集热调温试验装置.该装置垂直固定在日光温室内靠近北墙的钢筋拱架上,利用冬季晴天时北墙部位的太阳辐射热量使水增温,并把水储存在蓄热水箱内;夜间温室内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利用所贮蓄的热量再给温室加温.试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白昼贮热与夜间加温效果明显,白昼集热可使水温提高20℃以上,夜间用蓄积的热量加温,可以使室内气温平均提高约1.7℃以上.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冬季南疆地区日光温室夜间低温问题,以新疆和田市和田县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在日光温室后墙上设计了网状集散热水管,并在阴天蓄热水池蓄热量低的情况下通过电加热方式继续升温,并分析了该系统对温室温湿度变化及番茄生长状况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网状集散热水循环系统在晴天可以提高室温1.7~2.1℃,通过电加热结合的方式在阴天...  相似文献   

13.
山东省日照市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茶树属宜温喜湿作物,适宜生长的温度为15~30℃。因此冬暖式日光温室的环境条件完全可满足其生长需要。日照市近几年大力推广冬暖式日光温室茶叶生产技术,利用日光温室在冬季进行茶叶生产,不仅延长了茶树的生产时间,提高全年产量,而且通过向市场提供新鲜绿茶,获得反季节利润,增加了茶农的经济效益。下面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介绍有关冬暖式日光温室茶叶生产技术的几个要点。  相似文献   

14.
滴灌水热调控对土壤温度及白菜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日光温室内开展白菜滴灌试验,研究不同土壤温度调节方式和施氮量对土壤温度、白菜生长、氮素吸收和产量的影响。土壤温度调节方式设灌溉水加温、覆膜、覆膜后灌溉水加温和无调节4个水平,施氮量设置0、135和270kg/hm2 3个水平。结果表明:灌溉水加温能使灌水过程的土壤温度明显增加,且气温越低,增温效果越明显,在苗期、莲座期和结球期的灌水过程中增温幅度最大分别达到3.9、4.8和7.0℃,但在灌后土壤温度下降较快,对生育期内积温的提高效果有限。覆膜的保温作用在气温较高的生育前期和深层土壤中更为明显。将覆膜与灌溉水加温相结合可以取得很好的增温效果,在10、20和30cm土壤中整个生育期内的积温比无调节措施处理分别增加136、128和120℃。土壤温度调节措施对白菜株高和球形指数均无显著影响。覆膜和覆膜后灌溉水加温都能使生育前期的干物质累积量显著增加,施氮量较高时,土壤温度调节措施的影响也更加明显。不同的土壤温度调节措施都会带来白菜产量的显著增加,灌溉水加温、覆膜以及覆膜条件下灌溉水加温处理的产量分别比无调节处理增产3.9%、10.6%和11.1%。在秋冬白菜生产中,采用覆膜与灌溉水加温处理相结合的土壤温度的调节方式可以起到有效的增温和增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针对北京郊区设施蔬菜生产CO_2施用现状,开展CO_2增施技术对日光温室生菜生长的影响试验。试验采用CO_2增施远程调控装置,为日光温室冬季生菜生长提供CO_2气肥。结果表明,该装置为设施蔬菜生产提供一种CO_2增施调控方法,此方法具有促产增效、气源稳定、操作简便、气肥利用率高等优点,可有效地避免设施内CO_2亏缺问题的发生。与对照区相比,试验区生菜产量增产13.2%,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设施效益,为今后CO_2增施远程调控技术的应用推广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节能日光温室的保温性能决定着在深冬农业生产的安全和成败.为此,针对节能日光温室的结构特点,结合铺卷节能日光温室内保温幕的技术要求,在吸收温室内保温先进技术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用于无立柱节能日光温室内保温幕铺卷的机构,选择了合理的工作参数,以满足北方冬季对节能日光温室保温设备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温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日光温室栽培番茄的试验方法,就节点式渗灌、沟灌、滴灌、普通渗灌等4种不同的灌溉方法对土壤温度的影响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灌溉方法对土壤10 cm深处土壤温度影响不显著;沟灌与节点式渗灌、滴灌和普通渗灌处理20~50 cm土层土壤温度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在4种灌溉方法中,番茄全生育期0~50cm土层土壤的总积温为滴灌最高,达为6 205.4℃,比节点式渗灌,普通渗灌、沟灌分别高了10.2℃、52.9℃和118.7℃.灌水方法对土壤温度日变化的影响为:10 cm深土层土壤温度最大值节点式渗灌和普通渗灌的分别出现在13:00时和14:00时左右,滴灌在15:00时前后,沟灌出现在16:00时左右.  相似文献   

18.
病虫害防治是设施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分析北方日光温室病虫害发生的原因,总结现有几种主要的病虫害防治措施,展望未来日光温室在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发展趋势,提出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治技术体系,以期为提高日光温室作物产量及品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许方伟 《农业工程》2018,8(9):52-54
日光温室是我国农业发展体系中的重要特色,节能日光温控能够实现冬季不加热生产,已经在我国东北、华北和西北等大部分地区广泛应用推广。以西北农村某农业地区为例,结合日光温室性能试验,重点对保温采光性能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西北地区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不同墙体结构日光温室保温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墙体结构对日光温室保温性能的影响,以3种不同墙体结构的日光温室为研究对象,计算了日光温室各组成元素的热工性能,分析了不同结构温室的墙体温度分布、温室内空气温湿度以及土壤温度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厚度为0.6m的秸秆块墙体的热阻是平均厚度4.0m土墙体热阻的2.54倍,土墙体导热系数和蓄热系数分别是厚度为0.6m秸秆块墙体导热系数的16.91倍和11.42倍;墙体温度梯度显示土墙体厚度方向上的温度衰减速率最小,其次是0.6m厚秸秆块墙体,0.46m厚秸秆块墙体温度衰减速率最大。试验期间,SBWG1、SBWG2和SWG中空气的平均温度分别为3 0.8℃,3 2.1℃和3 2.6℃,温室中土壤在0 cm、1 0 cm和2 0 cm处温度(2月份)分别为26.2、14.1、13.9,25.2、16.5、15.1、27.2、17.5、17.2℃。秸秆块墙体日光温室在保温性能及湿度调解方面优势明显,在蓄热性能和土壤温度方面需要提高,以达到土墙体日光温室的保温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