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天津市粮食生产的警度测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天津市粮食生产增长率,用系统化方法,确定了无、轻、中、重和巨警警限区间,为政府部门和粮食生产部门实施宏观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3.
对盐池县25年的粮食总产量及其影响因子利用主成分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影响粮食总产量的5个主成分累积贡献率达93.40%,超过85%,它们已代表了粮食总产量指标93.40%的信息。粮食总产量与蒸发量、肥料、水地、农业机械总动力相关性差异极显著,与降雨量相关性差异显著。影响盐池县粮食总产的第一因子为投入因子;第二因子为光温因子;第三因子为生长时期因子;第四因子为水因子;第五因子为风害因子。第一因子所占比例分别是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因子的2.15倍、3.56倍、3.26倍、3.70倍。  相似文献   

4.
收集了庄浪县1991-2010年共20年的粮食总产量及其相关数据,采用一般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逐步回归分析和曲线拟合方法,对影响庄浪县粮食总产量的主导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梯田面积、农药消耗量和农村劳动力是影响庄浪县粮食总产量的最显著因素;(2)曲线拟合显示梯田面积与粮食总产量之间呈二次曲线关系,在一定的范围内粮食总产量随着梯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3)随着区域内梯田面积趋于稳定,生态效益更加凸显.  相似文献   

5.
张建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295-16296,16299
为了解山西省粮食产量波动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及作用大小,利用1949~2009年粮食产量序列资料,采用波动指数分析了山西省粮食总产量的波动特性与波动幅度,并分析了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因素。从作物学原理研究(总产量=播种面积×单位面积产量)出发,进一步分析了粮食播种面积和单产波动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大小。结果表明:单产是影响粮食总产量波动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粮食播种面积。1949~2009年,单产波动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达79.68%,播种面积对粮食总产量波动的影响为18.07%。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村科技》2007,(1):59-60
记者从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了解到,甘肃省2006年粮食总产量达到808.05万吨,至此,这个省的粮食总产量已经连续6次突破800万吨。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年粮食总产量的神经网络预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978年-2007年间山东省年粮食总产量为研究对象,基于后向传播算法的神经网络模型,开展粮食总产量的非线性建模和预测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山东省粮食总产量的年际变化呈现较强的非线性特征,建立的粮食总产量反向传播神经网络模型预测精度较高.两个验证样本的预测相对值分别为0.0475,0.0084,预测误差分别为5.38%和9.23%,在10%的误差范围内,可以应用于时间序列支持下的山东省粮食总产量的预测.  相似文献   

8.
根据《河北经济年鉴2013》中最新修订的2007—2012年农业经济统计资料,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和方法,对河北省粮食总产量建立了优化灰色预测模型,并对此模型进行了分析检验,得到该预测模型的精度为一级。与常规GM(1,1)模型相比较,优化灰色模型能够明显地提高预测精度,增强预测的可靠性,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利用所建模型,对2014—2019年河北省粮食总产量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表明:2014年河北省粮食总产量预计达到3 450.8万t,未来几年还会继续稳步上升,2019年河北省粮食总产量有望突破4 000万t,为全国粮食供给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9.
张斐  严志强  韦燕飞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97-19199,19210
采用《广西壮族自治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广西的区域划分方案,将广西划分为桂东、桂西、桂南、桂北、桂中地区五大区域,并从粮食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与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2个方面阐述了粮食生产的区域变化特征。依据《广西统计年鉴》相关数据,采用综合比较优势指数法,剖析了广西各区域粮食生产的比较优势。结果表明,桂东和桂北地区综合优势度指数最高,优势度指数增加量较小,粮食生产优势正在逐步减弱,粮食生产重心正向桂中和桂南地区转移。为解决广西粮食生产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各区域应该发挥农业生产比较优势,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以期实现农业生产的合理布局和专业化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影响吉林省粮食总产量的各因素进行动态灰色关联分析,并运用GM(1,1)模型在对其发展趋势预测的基础上进行趋势关联分析.研究结果动态地反映了吉林省粮食生产发展的趋势,为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科学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有这样一组数字:榆树市2004年粮食产量23亿公斤,2005年粮食产量23.25亿公斤.2006年粮食产量23.75亿公斤。自2004年以来.连续三年获得全国产粮标兵县(市)殊荣。作为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农业大市来说。粮食产量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而且每年以亿斤的速度递增.这些成绩令人欣喜,更留给人们思考。初冬时节.走进榆树探寻缘由,让人感到耳目一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广西粮食消费需求趋势预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广西20多年来粮食消费变化的特点和影响粮食消费需求的因素,采用灰色系统预测模型对近期粮食消费需求进行预测与分析,提出2010年广西粮食需求量及提高粮食自给能力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3.
以辽宁省近26年的粮食总产量、播种面积和单位面积产量为源数据,研究播种面积和单产是如何影响粮食总产的,以期为生产实践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指导.首先分析其分布变化趋势,并采用逐步回归对各种作物单产和播种面积变化对粮食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论,辽宁省近26年粮食总播种面积呈下降趋势,粮食总产量和平均单产受气候条件影响呈波动式增加;粮食总播种面积和平均单产均显著影响着粮食总产量的变化,并且粮食平均单产的变化对总产的影响要大于粮食播种面积的影响;各种作物的产量和播种面积变化都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变化,但各种作物对粮食总产量影响的方式不同,其中玉米、水稻、高粱和小麦主要是通过单产的变化影响粮食总产量,谷子、玉米和小麦则是通过播种面积的改变来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涂耀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1):12691-12693
对民国时期广西粮食流通的主要主体农民和粮商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他们对当时广西的粮食流通起着关键作用,他们决定着粮食流通的时间、空间、规模等重要内容。在各级流通市场中,不同的流通主体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而各级流通市场也决定着粮食流通主体的类型、数量和职能。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广西各个时期粮食生产情况的基础上,阐述了农业资源的潜力和提高自给水平的可性能,从三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把增长潜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以及今后15年粮食增长的政策和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6.
广西粮食生产演变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数据统计与对比分析方法对1990-2007年广西粮食生产的演变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广西各年粮食总产占全国的比例相当稳定;全区粮食总体趋势为面积下降,单产提升,总产徘徊;农业结构调整是粮食面积下降的最根本原因;稻谷面积及其占粮食作物的比重波动下降,而玉米、大豆面积上升;玉米、大豆等旱粮的单产提高幅度明显高于水稻;35个粮食主产县(市、区)对全区有决定性影响,左右着全区粮食走势。  相似文献   

17.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粮食总产量为13,390亿斤,比上年增加113亿斤,增长0.9%,粮食生产再获丰收,产量连续6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相似文献   

18.
涂耀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502-12504
从产地市场、消费市场、集散市场及中心市场几类阐述了民国时期广西粮食流通的分级市场,并介绍了民国时期广西粮食流动概况,指出当时广西构建了相对完备的粮食流通网络,尤其是形成了层层衔接、环环相扣的粮食流通市场。  相似文献   

19.
20.
结合1983~2006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及与之密切相关的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机总动力、农田成灾面积等6个影响因子序列资料,采用向前选择变量法,构建了我国中长期粮食总产量多元线性回归预测模型。结果表明,粮食单产、粮食播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及农田成灾面积是我国粮食总产量的关键制约因子,措施得当,未来我国完全可以在耕地资源不可逆转减少的前提下实现粮食总产量的持续增长。研究成果可为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