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田施用水葫芦对水稻产量、养分吸收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粳稻品种武运粳23号种植于大田,对农田进行了施用水葫芦(将晒干的水葫芦按4500 kg/hm2施入农田)和不施用水葫芦处理,施氮量为120、240 kg/hm2等处理.结果表明:施用水葫芦使水稻产量显著提高;施用水葫芦使水稻成熟期氮、磷、钾的吸收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在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农田施用水葫芦使稻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物质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增施氮肥,使水稻成熟期氮、磷、钾的吸收量及稻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物质含量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农田施用水葫芦与施氮处理的互作效应对水稻成熟期氮、磷、钾吸收量及稻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等养分物质含量的影响未达到显著水平.农田施用水葫芦显著提高水稻抽穗期和成熟期稻田土壤速效养分物质含量是水稻产量和成熟期养分物质吸收量显著提高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为探索江西烤烟施肥策略,对江西全省15个产烟县的代表性土样进行了养分含量检测和评价.结果表明,江西植烟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丰富,全氮、全磷、全钾含量适中或较高;速效氮、速效磷含量适中;速效钾含量偏低;土壤阳离子代换量普遍偏低;大多数土壤偏酸.在地市级尺度下,土壤部分养分含量存在区域性差异;不同土地类型,水稻土和旱地土壤存在...  相似文献   

3.
为揭示水稻土有机质的变化规律,通过长期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了27年的不同施肥处理水稻土中有机质含量及其组成。结果表明,长期施肥不同处理的土壤有机质消长呈现明显差异,在等量氮、磷、钾养分的前提下,长期有机-无机肥配施比无肥或单施化肥更有利于稻田土壤有机质的积累;单施化肥、有机-无机肥配施各处理土壤腐殖酸、HA、FA变化趋势基本相同,但有机-无机肥配施土壤腐殖酸、HA、FA一直高于无肥及化肥处理,而且有机-无机肥配施有利于土壤中HA和FA的增加,HA/FA比值随着时间的延伸逐渐减小;有机-无机肥配施可以提高土壤易氧化有机质含量;而且长期施肥土壤有机质与易氧化有机质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全氮、水解氮含量及产量显著正相关。易氧化有机质与土壤全氮、有效磷含量及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其中水稻产量与易氧化有机质的相关性(r=0.818 1*)比与有机质(r=0.802 0)的相关性较高,说明易氧化有机质对水稻增产有较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高陵县土地整理中新增耕地土壤养分现状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土地整理项目中新增耕地土壤养分含量的特征,为更好地发挥土地整理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采集高陵县通远-湾子土地整理项目中,分别由工业用地、坟墓用地、晒谷场、苇地等4种土地利用类型经整理后的新增耕地17个土壤样品,测定其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代换量,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土壤养分状况。【结果】新增耕地土壤养分中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代换量含量平均分别为16.53 g/kg,4.72 g/kg,84.94 mg/kg,202.80 mg/kg和13.25 cmol/kg。土地养分含量变化较大,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和代换量变异系数平均分别达到80.49%,6.22%,31.77%,37.06%和21.10%,原有利用类型对土壤养分差异形成无明显影响。土壤中各养分间相关程度较低,有机质与速效磷、代换量,速效钾与速效磷和代换量之间呈弱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15,-0.372,0.459和0.375,其余养分含量之间无明显相关性。【结论】新增耕地土壤各养分含量较1996年大幅增加,已达高肥力水平,但养分来源主要为化肥,有机肥施用不足。因此,应将保持土壤有机质平衡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作为培肥中心环节,在培肥土壤方面提倡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  相似文献   

5.
建湖县不同土壤类型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关系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通过不同土壤类型养分测定与不施氮空白区试验,分析了不同土壤类型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初步明确了不同土壤类型不施氮空白区每100 kg基础产量稻谷需氮量及土壤氮当季利用率.结果表明,潴育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及不施氮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明显高于脱潜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速效磷含量两者较为接近;同一土种不同农田土壤中全氮、有机质与碱解氮的含量相对稳定,空间变异相对较小;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稻基础产量均呈极显著相关;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对不施氮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起关键作用,极显著大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所起的作用.根据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土种不施氮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脱潜型水稻土4个土种不施氮空白区每100 kg稻谷平均需氮量为1.78 kg(1.75~1.81 kg),潴育型水稻土4个土种则为2.09 kg(2.04~2.14 kg);脱潜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当季利用率平均为36.4%(35.0%~37.2%),潴育型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当季利用率平均为41.6%(38.9%~43.3%).  相似文献   

6.
不同土种土壤氮素等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不同土种土壤养分测定及不施氮肥空白区试验,分析不同土种土壤氮素等养分与水稻基础产量的关系,研究不同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每100 kg基础产量稻谷需氮量及土壤氮素当季利用率。结果表明:①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钾含量及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明显高于潮土类4个土种,速效磷含量两者较为接近;②同一土种不同农田土壤中全氮、有机质与碱解氮的含量相对稳定,空间变异相对较小;③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水稻基础产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④8个土种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对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起关键作用,且极显著大于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所起的作用;⑤根据土壤养分测定及不施氮肥空白区试验结果,建立了不同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水稻基础产量模型,模拟值与实测值吻合度较高;⑥潮土类4个土种不施氮肥空白区每100 kg稻谷平均需氮量为1.48 kg,水稻土类4个土种则为1.69 kg;⑦潮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肥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6.4%,而水稻土类4个土种土壤氮肥当季平均利用率为41.6%。  相似文献   

7.
试验设置养蟹田单穴单株、单穴双株、单穴四株和不养蟹田单穴双株4个处理,研究了不同水稻栽培模式下稻田土壤容重、团聚体含量、pH、有机质、土壤总氮、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钾和水稻产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与不养蟹稻田相比,养蟹稻田可以显著降低土壤容重,增加粒径>0.2 mm团聚体的含量,降低粒径<0.002 mm微团聚体的含量,土壤团聚化程度加强,同时可以调节土壤pH,显著提高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但对土壤总氮含量影响不显著,在水稻生长后期会显著提高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有效钾含量,养蟹稻田内理化性状和土壤养分含量受栽培模式的影响均不显著。养蟹稻田水稻产量高于常规稻田,养蟹稻田内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以单穴四株水稻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的贵州省稻田土壤养分及pH时空演变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贵州水稻田土地的合理利用和科学施肥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2005-2015年贵州省9个地(州、市)水稻种植区采集的177 944个代表性耕层土壤养分测定数据为基础,运用Arc GIS地统计方法和Kriging理论模型对贵州水稻土壤养分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结果】在时间序列上,贵州省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速效钾含量及p H与第二次(1991年)土壤普查数据相比均呈下降趋势,有效磷呈上升趋势。在空间分布上,贵州省稻田土壤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及p H的差异较大,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差异较小;东南大部分地区的稻田土壤偏酸性,全氮、有机质含量较高,速效钾含量较低;黔东北的思南、石阡一带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有效磷含量偏低。在不同稻田土壤类型中,潴育型稻田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均较高,潜育型稻田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含量较高,但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最低。【结论】贵州省稻田土壤的养分含量及p H与1991年普查数据相比呈下降趋势,不同区域稻田土壤的养分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不同类型稻田土壤中以潴育型稻田土壤的各种养分含量均较高。  相似文献   

9.
水稻土耕层速效钾含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安徽省部分水稻土作为研究对象,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水稻土耕层速效钾与各影因素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各因素与速效钾含量的相关顺序为:粘粒含量〉阳离子代换量〉PH〉全钾量〉全磷量〉盐基饱和度〉全氮量〉有机质含量〉速效磷含量。  相似文献   

10.
连续5年进行不施肥、单施化肥和有机一无机肥配施对灰黄泥田地力变化及施肥效应定位监测。结果表明:不施肥区土壤生产能力逐年下降;有机——无机肥配施区早期的稻谷产量与单施化肥区的相差无几,随着种植年限延长,配施区表现出增产趋势。不施肥处理土壤全氮、有机质含量有所下降,而速效磷、钾含量急剧下降到缺乏水平;单施化肥区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阳离子代换量都有所降低;有机——无机肥配施则提高了土壤全氮、有机质、有效磷、缓效钾含量及阳离子代换量,提高了土壤肥力。两个施肥处理全磷贮量都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试验室稳定蒸发条件下测试了DQ-1型保墒剂在黑龙江省西部风沙土中的保墒性能。结果表明,DQ-1型保墒剂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土壤持水性能并增加土壤有效持水量。在风沙土中该保墒剂施用量得当可明显增强风沙土的保墒性能;其最佳保墒阶段在该土壤中为重量含水量的10%~20%。DQ-1型保墒剂在风沙土中施用量在5.0‰左右表现出最好的保墒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土壤切片法研究了大豆对耕层土壤微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大豆茬土的土壤颗粒排列疏松,透光性好,具有多级圆形或椭圆形的复合团聚体,垒结形成彼此连通的树枝状和网状的多形态、多级孔隙。团聚体内部孔隙较多,大豆根系分解后形成的孔隙稳定性和连续性好;薄片中清晰地观察到根系分泌物和脱落物直接胶结土壤颗粒,形成稳定的土壤团聚体以及絮状、胶膜态和浸染态等多种形态腐殖质与土壤颗粒相互融合的情形,说明了大豆根系对土壤微结构具有良好的的改善作用,这为宏观土壤物理分析的结果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相似文献   

13.
鄂东南红壤水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研究了鄂东南地区5种母质发育的红壤水分特性。结果表明,红壤的持水性以四纪红色粘土,泥质页岩和砂质页岩发育的红壤持水性较强,石英砂岩,花岗岩发育的红壤持水性较弱。土壤水分的有效性以表土层的土壤水效性较高,土壤的导水性和土壤的爱气孔隙有关。  相似文献   

14.
太谷地区耕作土壤转化酶活性的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酶参与了土壤中许多重要的生物化学过程,对土壤中营养元素的生物循环,有机质的转化和积累以及腐植质的合成与分解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与土壤其他性状相比,能较综合地反映土壤状况。由于转化酶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微生物中以及以孢外酶的形式存在于土壤中,因此,国内外许多学者如 Woksman,Hofman,周礼恺等均主张以转化酶活性作为土壤肥力的量度。本项研究通过对太谷地区耕作土壤转化酶活性的测定,应用太谷县土壤地力评价资料,对土壤转化酶活性及其与有关因子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表明,土壤转化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含量以及土壤全氮含量均有较好的正相关,而与土壤 pH 值有一定的负相关;以土壤转化酶的活性作为土壤肥力水平的量度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5.
16.
差热分析和X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陕西五种土壤粘粒矿物组成都是以伊利石为主,并含有一定量的高岭石、绿泥石和蒙脱石。黄褐土、黄绵土、黑垆土粘粒矿物在剖面分异不明显。塿土、黄棕壤表层与亚层粘粒矿物组成有一定差异。粘粒及其它各粒级矿物质的矿物组成都与其阳离子交换量结果很一致。  相似文献   

17.
原状土壤磷容量与有效磷释放速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磷为例,用EDTA-Na2预处理阴离子交换膜,连续测定21d,探讨了原状土壤剖面释磷速率与土壤速效磷,以及全磷,有机磷,铁磷,铝磷和钙磷等主要形态磷容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田间持水量下,土壤铁磷和铝磷容量都是释磷的源泉,尤其是铁磷和铝磷容量之和与释磷量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黄土状土不同于传统的湿陷性黄土,探讨了鲁中南地区黄土状土的成因、特征、工程分类、工程性质。对不同湿陷等级的地基,提出了常见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诊断分类的特点出发,较为系统地讨论了土壤分类的目的、土壤系统分类的技术基础、诊断层和诊断特性的选取,诊断分类和土壤发生学原则及若干其它问题。同时对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分类课题组提出的“中国土壤系统分类(二稿)”做了某些评议。认为在制定中国土壤系统分类时,一要借鉴外国特别是美国的经验,二要敢于打破我国现行分类的束缚,如此才能促进我国土壤分类工作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20.
草原栗钙土养分状况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草原栗钙土的养分状况。通过研究初步表明,草原栗钙土的有机质、全氮、全磷在人为活动很少干扰下,不同年份间含量变幅较小。土壤养分的有效化强度,在其它环境因子相似条件下,给土壤温度关系密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