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越北腹露蝗Fruhstorferiola tonkinesis Willemse是广西桂林市危害森林的主要害虫.该虫在桂林1a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孵化,4月下旬为孵化盛期,成虫于6月中旬开始羽化,6月下旬至7月上旬为羽化盛期,8月中旬为产卵盛期,产卵期一直到10月中旬.选择在湿润的河滩地产卵.在跳蝻期喷施2%苏·阿维、18%甲氰菊酯等进行防治,防治效果可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2.
棉蝗在广东湛江地区,1年发生1代,以卵在沙土中越冬,至翌年4月中旬卵孵化为幼蝻,脱皮6次(或7次)后,子6月中旬至7月中旬陆续羽化为成虫,7月中旬起,成虫支尾产卵,并于9月上、中旬陆续死亡。卵平均孵化率为88%,6龄或7龄跳蝻数量各占50%左右,5龄后期至成虫交尾产卵前取食量最大,成上平均产卵量达93.6粒。棉蝗适宜生长于滨海沙土、pH值为5.86~7.87、表土全盐量为0.23~1.67gkg-1的海洋性气候环境。木麻黄无性系林较普通木麻黄林抗虫。  相似文献   

3.
研究表明在宝兴林区铁杉球蚜一年 2 代,每代 5 龄,以 2 代 2 龄若蚜在当年枝梢或干皮上越冬,翌年2 月开始活动,4 月初产卵。第1 代卵孵化盛期在5 月上旬至中旬,第2 代孵化盛期在 6 月中旬至下旬。成虫产卵量越冬代为519 粒,第 1 代为 94 粒。第1 代是铁杉球蚜的主要增殖期和最佳防治期。防治对策是发挥森林生态系统的自控力和利用天敌昆虫控灾,而不宜使用化学农药。  相似文献   

4.
桃仁蜂生物学特性研究初报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桃仁蜂EurytomamaslovskiiNikolskaya在河北承德多数1年代,少数2年1代,老熟幼虫翌年3月底4月初开始化蛹,盛期在4月上中旬;4月中下旬成虫羽化,盛期在4月下旬;4月底5月初成虫开始产卵,产卵盛期在5月上旬,1个幼果内产卵1至多粒,5月中旬幼虫开始孵化并危害,同核内的幼虫有互相残杀的习性,最终1个果核内仅存活1头幼虫,6月下旬,幼虫陆续老熟并越夏,越冬,2年1代者第2年代以  相似文献   

5.
试论龙岩市竹蝗发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龙岩市竹蝗的发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及防治措施作一简要论述和探讨。一、竹蝗的发生与气象因素之间的联系我市常见的竹蝗有黄脊竹蝗Ceracris Kiangsu Tsai,青脊竹蝗Ceracris Nigricornis WK.它们都是一年发生一代。以卵块在土内约4厘米深处越冬,4月下旬开始陆续孵化为跳蝻即若虫,5月下旬进入三龄,6月底羽化为成虫,7月底为产卵盛期,延续至10月,初孵化的跳蝻,喜群集在  相似文献   

6.
榆斑蛾系单食性害虫。幼虫暴食榆树叶片,在兰州曾一度成灾。作者对其虫态特征、生物学特性和药剂防治进行了系统研究。该虫在兰州地区一年只发生一代。各虫态的发生期:成虫5月下旬、6月上旬至7月下旬;卵6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幼虫6月中、下旬至10月上、中旬;蛹8月上、中旬至次年7月上旬。幼虫共分8龄,为害盛期为7月中、下旬至8月中旬,以茧蛹越冬。经数种药剂进行杀卵、杀幼虫、杀成虫的试验、示范,以1:1000倍的2.5%澳氰菊酯乳剂或40%水胺硫磷乳剂进行防治,均可取得满意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7.
东北大黑鳃金龟(Holotrichia diom-phalia Bates)是黑龙江省农业和林业的重要害虫,近年来对苗圃育苗造成很大威胁,严重影响了林业生产。1 生活史 东北大黑鳃金龟在黑龙江省东部2~3年1代,以成虫、2龄幼虫、3龄幼虫在土内越冬。越冬成虫在5月下旬开始出土活动,在6月中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卵开始孵化。6月下旬以前产出的卵当年可以发育进入3龄,7月中旬以前产出的卵当年只能进入2龄,7月下旬以后产出的卵当年只能进入1龄。8月中旬以后孵化的1龄幼虫因不能正常越冬而死亡。9月下旬,2、…  相似文献   

8.
应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棉蝗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棉蝗,是一种有效而很有前途的生物防治方法。用蝗虫微孢子虫(浓度1×106,1×108孢子/ml)接种1~5龄跳蝻,死亡率为72.8%和100%;感染微孢子虫的棉蝗,其取食量减少91.7%~93.8%;对2~3龄跳蝻的半致死浓度(LC50)为3.88×105孢子/ml,对4~5龄跳蝻的半致死浓度为3.98×106孢子/ml,对幼龄跳蝻的感染死亡率高,毒力强;可利用棉蝗进行增殖蝗虫微孢子虫;林间应用蝗虫微孢子虫防治棉蝗(浓度5×107,1×108孢子/ml),防治效果分别达到94.9%和100%。  相似文献   

9.
竹蝗的监测预报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脊竹蝗(简称竹蝗)是我国南方竹子产区的主要害虫之一。该虫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土中越冬。越冬卵于4月底5月初开始孵化,孵化期可延续到6月上旬。初孵跳蝻有群聚特性。7月下旬为成虫期羽化盛期,8月中下旬为产卵盛期,产卵可延续到10月初。竹蝗大发生时,使大片竹林枯死,甚至影响到灾区以后三五年竹子的生长,造成严重损失。  相似文献   

10.
温室希蛛生物学特性观察简报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温室希蛛Achaearaneatepidariorum(球腹蛛科)是山东日照沿海松林和农田隙地常见的一种蜘蛛。该蛛结网扑食多种昆虫,是害虫的重要天敌。为保护和利用该蛛,笔者从1995—1997年在日照沿海松林中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观察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生活史该蛛在日照沿海松林中一年发生1代,翌年5月上旬开始出蛰,若蛛经7龄,5月下旬成蛛开始交尾,6月上旬开始产卵,6月下旬为产卵盛期,10月下旬产卵结束,11月上旬开始以不同龄期的若蛛分别在落叶灌木丛和杂草中越冬。经饲养观察:温室希蛛生活历…  相似文献   

11.
枣林梨笠圆盾蚧生物学及发生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师光禄  李捷 《林业科学》1997,33(2):161-167
梨笠圆盾蚧Quadraspidiotusperniciosus(Comstock)是枣林的重要微小害虫,在山西一年发生2代,以第2代的2龄若虫于1—3年生的枝条上越冬,次年3月下旬开始活动,雌雄若虫均为两龄,第2代和第1代成虫分别于5月上旬和7月中旬开始羽化,5月下旬和8月上旬分别产出第1代和第2代若虫。雌雄性比分别为1:0.26和1:0.35。本文也研究了寄主不同部位、不同方位与各代虫口密度、自然死亡率的变化规律;若虫在叶面的分布规律;寄主枝龄与寄生密度对种群的影响;各虫态发生的起迄日期;发育进度与温湿度的关系;发育所需天数。为测报成虫羽化盛期和产仔盛期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栎舞毒蛾Lym antria m athura Moore俗称栎毒蛾,在吉林省敦化地区一年1代,以卵块在柞树林中黑桦和枫桦树干基部的皮缝内越冬。卵期长达9个月,翌年4月末开始孵化,5月6~11 日为孵化盛期。幼虫期2 个半月,7 月中旬开始化蛹,7 月下旬成虫羽化。每头可产卵200~470粒。幼虫多6龄,少数为7 龄。幼虫喜食柞树叶肉,对中幼龄天然柞树林及天然阔叶混交林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3.
紫薇绒蚧又名石榴绒蚧,主要危害紫薇、石榴,是城市园林观赏树木的主要害虫之一,以雌成虫及若虫危害紫薇的嫩枝,受害轻者树势衰弱,严重时枝条上布满虫体刺吸植物汁液,并导致煤污病,造成紫薇黄叶、落叶,枝条干枯。近几年,紫薇绒蚧在我区紫薇树上发生严重。据调查,一般株害率在60%~70%,严重的株害率达100%,极大的影响了紫薇树的生长及观赏价值。一、发生规律紫薇绒蚧在本地1年发生2代,以第2代的2龄幼虫在紫薇枝条皮缝皮下或空蜡囊中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越冬若虫开始取食发育,4月中旬雌雄明显分化,4月底5月初雄虫羽化,交尾后死亡,5月中旬雌虫开始产卵,5月下旬进入产卵盛期,卵期5~7天,6月上旬为卵孵盛期。若虫孵化后,在枝干树皮缝隙及不光滑的部位定居,7~8天后进入2龄期,2龄若虫在枝干上寻找幼嫩部位定居。7月中旬出现第1代成虫,8月上中旬进入2代若虫孵化盛期,10月下旬以2龄若虫越冬。二、防治措施紫薇绒蚧成虫有蜡质分泌物,药剂防治效果差。因此,必须根据其生物学特征和发生规律,抓住关键时间,进行综合防治。一是加强检疫,调运苗木时要严格检疫,防止紫薇绒蚧蔓延。二是结合冬季修剪,彻底剪除带虫枝条,消灭越冬虫源。三是在紫薇树发芽...  相似文献   

14.
褐纹大尺蛾在山东荣成地区1a发生1代,以蛹于土中越冬。翌年4月初成虫开始羽化;雌蛾只交尾1次,雄蛾可交尾1-2次。单雌产卵量1054-1702粒。卵期28-46d。雌蛾寿命9-11d;雄蛾7-8d。5月上旬出现幼虫,共8龄,历期112-126d,一头幼虫可食叶440.6-483.2cm^-2。蛹期232-249d。捕食性天敌有广腹螳螂、中华广肩步行虫、敌和三突花蛛、粽管巢蛛、斜纹猫蛛:寄生性天敌有  相似文献   

15.
云杉线小卷蛾生物学特性及防治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杉线小卷蛾系中国新纪录种。在甘肃渭源县1年发生1代,以卵在2~3年生枝条针叶上越冬;翌年5月上旬开始活动,孵化盛期为6月上、中旬,羽化盛期为7月下旬至8月上旬,其为害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用25%增效氧化乐果乳剂1000倍液喷雾,防治幼虫效果达85%;用10%敌对或敌马烟剂防治成虫的效果达98%。  相似文献   

16.
竹蝗化学防治可分为4个阶段,即:产卵地跳蝻防治阶段、漏治产卵地跳蝻防治阶段、散蝗诱杀阶段、集中交尾成蝗防治阶段。其系列化学防治技术介绍如下:1.产卵地跳蝻化学防治技术产卵地的跳蝻出土后,用林丹粉等药效期较长的药粉进行多次防治;或在5月中旬开始对产卵地上的毛竹依小到大每竹注射3-5ml甲胺磷原液,对产卵地上跳蝻进行一次性防治。两种方法可任选一种,一般稀竹林用注射办法,密竹林用粉剂防治。据跳蝻出土有1个月左右时间的特性,用林丹粉防治。当每公顷每日孵化跳蝻超过2175头时,以林丹粉每公顷每次15公斤喷施防治。对首批…  相似文献   

17.
黑胸球果花蝇的生物学与落叶松球果发育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孙江华 Roque.  A 《林业科学》1996,32(3):238-242
1993—1994年,在大兴安岭加格达奇市种子园与母树林内对黑胸球果花蝇Strobilomyiamelaniola(Fan)的生物学和生态学进行了观察和研究。视觉诱捕的结果显示,黑胸球果花蝇于5月初羽化,整个羽化期可持续到6月中旬,羽化盛期是在5月中旬,新羽化的成虫在补充营养二周后,2龄幼虫于5月下旬孵化(1龄幼虫在卵内完成发育),3龄老熟幼虫于6月下旬落地化蛹。对该种花蝇的发育与球果发育的同步性,以及与降雨、气温、土表温度的关系也进行了研究。皮尔逊(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表明:该种花蝇的羽化和产卵与球果含水量密切相关。在6月初,当球果适宜于幼虫取食时,卵大量孵化。同时,对该种花蝇的危害特点和延长滞育现象也做了初步报道。  相似文献   

18.
牯岭腹露蝗,发生于河流、湖泊、港汉沿岸。跳蝻喜食禾本科杂草、益母草、青蒿;成蝗喜食枫杨及禾本科植物。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成蝗主要危害枫杨、玉米:在枫杨叶不足的情况下,成蝗同时危害枫杨林周边水稻、棉花、黄豆、柑桔等多种农林作物。腹露蝗的危害是毁灭性的。枫杨林经连续2-3年危害便有至死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德清真片胸叶蜂生物学特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德清真片胸叶蜂Eutomostethus deqingensis Xiao危害竹类,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变为预蛹越冬。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危害盛期,6月下旬幼虫陆续下竹入土,停止危害。  相似文献   

20.
德清真片胸叶蜂生物学特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德清真片胸叶蜂EutomostethusdeqingensisXiao危害竹类,一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入土变为预蛹越冬。5月上旬开始羽化,5月中旬为羽化盛期,5月下旬为产卵盛期,6月中旬为危害盛期,6月下旬幼虫陆续下竹入土,停止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