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内蒙古自治区从20世纪80、90年代引进了无角道塞特、萨福克、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等多种优秀肉羊品种.其中,德国肉用美利奴羊是1995年年底从德国引入我国的,目前饲养在内蒙古德美纯种肉羊种羊场.经过十余年的纯繁培育,目前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德美种羊繁育基地.每年种羊场向全国十多个省市自治区提供优质种羊资源,为肉羊产业规模化做了不少努力.同时在繁育过程中积累了不少适合本地区特点的饲养管理和疫病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内蒙古自治区从20世纪80~90年代先后引进了无角道塞特、萨福克、德国肉用美利奴羊等多种优秀肉羊品种.其中,德国肉用美利奴羊是1995年年底从德国引入我国的,目前饲养在内蒙古德美纯种肉羊种羊场.经过10余年的纯繁培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德美种羊繁育基地.  相似文献   

3.
<正>辽宁省阜新县关山种羊场是国家重点畜牧场之一,是培育中国无角美利奴羊新品种的主要基地,而阜新县又是全国细毛羊生产基地县。1989年~1991年关山种畜场先后分3批从澳洲引进强毛型澳洲美利奴公羊12只(其中无角系5只),康拜克母羊439只。利用强毛型澳美无角系公羊级进杂交康拜克母羊,培育具有体大,毛多,毛长,羊毛品质好,接近澳美羊生产性能的无角美利奴羊。同时,用引进的澳美公羊和培育的澳康公羊对阜新、彰武两县近30万只东北细毛羊进行了大规模的杂交改良。仅阜新县到1991年末改良羊存栏只数已达20多万只,杂交后代的产毛量和羊毛品质有了很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伊盟于1991年初从澳大利亚引进帮德母羊(含澳血90%以上)495只和澳洲美利奴公羊9只,分群到伊盟种羊场第一分场(乌审旗)和第二分场(鄂前旗)饲养。通过利用优秀的澳洲美利奴公羊与帮德母羊继续级进的技术路线,培育出了适应当地自然条件的国产优质澳美型毛肉兼用种羊,截止1998年6月末,澳美型种羊成年母羊存栏1000只,育成母羊存栏600只,五年共向社会提供种公羊2400只。饲养实践证明:  相似文献   

5.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羊毛纤维直径与变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羊毛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与纤维直径离散是体现羊毛纤维细度的重要参数。以巩乃斯种羊场、南山种羊场、伊犁州畜禽改良总站3地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为试验对象,测定羊毛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纤维直径离散系数,分析不同来源羊毛纤维细度特点。结果表明:巩乃斯种羊场的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的羊毛纤维直径最小,其毛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纤维直径离散系数均显著低于其他地区(P<0.05)。成年母羊的羊毛纤维直径大于周岁母羊的羊毛纤维直径,纤维直径标准差和纤维直径离散随着年龄的增加变化不明显(P>0.05)。  相似文献   

6.
我国绵羊良种化程度和生产性能都较低,羊毛综合品质与国外羊毛相比也有很大差距.为培育出体格大、毛长、产毛量高、产肉多、净毛率高和羊毛品质好的优良细毛羊新品种,辽宁省阜新市开展了培育无角美利奴羊的杂交育种研究,取得了良好的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7.
南移中国美利奴羊羊毛品质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四川省涪陵地区1985年开始从新疆引进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军垦型)饲养。为了解中国美利奴羊引入南方亚热带山区温暖湿润的环境条件下,羊毛理化性状及其变异规律,1989年~1990年连续两年对引入羊及其后代羊的羊毛品质进行了测定和分析。 1.材料与方法 1.1 测定和采样的对象为南川县种羊场的引入羊及其后代羊,在每年5月剪毛期间随机抽查测定和采样,羊毛样品主要在  相似文献   

8.
中国美利奴羊,(吉林型细毛羊)是以赶超世界上细毛羊之冠—澳洲美利奴羊为目标而选育的,羊毛品质经过上海纺织科学院试纺结果表明,羊毛品质已达到进口同类56型澳毛水平,填补了我国优质细毛羊的空白。但其它生产性能如何?现将中国美利奴羊(吉林型细毛羊)种公羊和澳洲美利奴公羊后裔若干性状比较资料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品系培育状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中国四大细毛羊原种场之一的巩乃斯种羊场,自1939年建场初期就开始了绵羊的杂交改良和细毛羊品种的培育工作,经过长期不懈的努力,在严格的选择、淘汰和选育提高的基础上,培育出了我国第一个细毛羊品种——新疆毛肉兼用细毛羊,以此为基础通过导入澳血又成功地培育出了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种羊的品质和生产性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随后相继进行了品系的培育工作,已育成的有中国美  相似文献   

10.
高山美利奴羊产毛性能优良,为进一步验证高山美利奴羊羊毛纺织性能,对甘肃省绵羊繁育技术推广站高山美利奴羊核心育种群羊毛进行试纺加工,对试纺过程及工艺进行总结研究,以期为在生产和育种中提高高山美利奴羊的羊毛品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甘肃高山细毛羊导入新西兰美利奴种羊血液试验课题通过鉴定验收由肃南县畜牧站和肃南县皇城绵羊育种场协作进行的“甘肃高山细毛羊导入新西兰美利奴种羊血液效果试验观察”课题,于1993年6月23日在肃南县皇城绵羊育种场通过省地专家的鉴定验收。肃南县皇城绵羊育种...  相似文献   

12.
绵羊的主要产品是毛、肉、皮,要提高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户的经济收入,振兴农村经济,以下几点是值得注意的: 一、优良种羊的选用 我国绵羊以地方原始品种为主,适应性强、生产性能低、养羊效益差。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国家曾先后引进了世界著名绵羊品种,如:以生产羊毛为主的澳洲美利奴羊,以生产羊肉为主的无角道赛特、夏洛来、萨福克等,并培育成了适宜我国草原气候特点的细毛羊品种—中国美利奴羊。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新疆巩乃斯种羊场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毛密品系8个主要生产性能参数进行遗传力估测。结果表明:初生重、断奶重、细度、羊毛长度、羊毛密度和剪毛后体重都是高遗传力生产性能,也是今后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育种过程中鉴定选种、组群的主要选择依据。周岁体重、断奶毛长遗传性能较低,可作为早期选择的生产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14.
<正>养羊业是沁水县畜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21世纪随着国家退耕还林和还草工程的实施,禁牧舍饲、实现肉羊生产与生态环境建设双赢已是大势所趋。1产业发展举措引进优种羊。2000年以来,从省内外引进优质肉用种羊美利奴、道赛特、夏洛莱、特克赛尔、杜泊绵羊和波尔山羊等800余只,初步改善了我县本地羊品种低劣的问题。建立种羊场。2008年,引进波尔山羊、道赛特、特克赛尔和杜泊绵羊共280只,创办了种羊场,  相似文献   

15.
建国以来,我省在绵羊生产主要是抓羊毛品质的改良,养羊科研工作也是围绕羊毛生产进行研究,如培育出的东北细毛羊先期是毛肉兼用型,为了改进羊毛品质,80年代开始引入“中美”血液后也趋向毛用型,1985年育成的“中国美利奴”羊纯属毛用型细毛  相似文献   

16.
<正>新疆石河子紫泥泉种羊场为实现北羊南移、发展生产,振兴经济,充分开发利用资源,1989年12月与湖北省老河口市付家寨镇人民政府协商洽谈、订立合同。在该镇辖区内双方合资兴办中国美利奴羊生产基地——紫泥泉种羊场鄂北分场。经过两年的试养、中国美利奴羊适应中原气候,羔羊成活率高、生长发育较好、羊毛生长快、净毛指标高。总之“中美”羊适合中原饲养。 两地气候和自然生态概况 (一)甲地 付家寨镇位于老河口市西北方向的汉江河中上游、距老河口市20公里。境内年降雨量850~1100毫米、无霜期从2月20日~11月15日止约9个月。年平均气温15.5℃、最高气温40℃、最低-5~-7℃、年平均风为力3~4级,最大风力6~7级、季风气候明  相似文献   

17.
新疆巩乃斯种羊场引进澳康公羊,利用杂交改良等培育了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体大品系,能够在保持羊毛细度不变粗的情况下,剪毛量、毛长、剪毛后体重等主要生产性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正> 中国美利奴吉林型细毛羊是以赶超澳洲美利奴羊为目标而选育的。羊毛综合品质经上海纺研院试纺结果表明,已达到进口同类56型澳毛水平。但其它生产性能如何?现将中国美利奴公羊(简称“中美”)和澳洲美利奴公羊(简称“澳美”)后裔若干性状对比材料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澳洲美利奴公羊是1984年西澳政府和西澳美利奴育种协会联合向中国赠送的澳美公羊20只,分给吉林省查干花场3只,这3只公羊引入该场后,经过一个生产周期的饲养,在本省区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与中国美利奴公羊同样条件饲养,“中美”和“澳美”公羊的主要生产性能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9.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 84团畜牧公司 1993年被兵团列为二级种羊场 ,1994年被新疆农垦科学院列入中国美利奴U品系羊繁育与基地建设单位。 1994年 84团花费 10 4万元引入澳州美利奴公羊 16只和 10 0只康拜克母羊进行杂交 ,培育出“中国美利奴U品系羊”。U品系羊是全世界公认的最优秀的细羊毛。据资料介绍 ,目前 ,国际高档毛纺原料品质细度均以 6 6支为主。为了全面提高我国细毛养羊业的整体水平 ,以减少国家对进口毛的依赖。 1996年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着手实施U品系细毛羊繁育与基地建设这一国家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同时应用胚胎移植技…  相似文献   

20.
《畜牧与兽医》2016,(3):68-73
采用PCR-RFLP和PCR-SSCP方法对中国美利奴羊和德国美利奴羊Ⅰ型IF、KAP1.3和KAP8.1基因的多态性进行了检测,并分析了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及合并基因型与中国美利奴羊羊毛性状的关联性。结果表明:KAP8.1基因CDS区存在g.1026TC和g.1130CT突变。关联分析表明,在中国美利奴羊群体中,Ⅰ型IF基因BB基因型个体羊毛细度和羊毛伸直长度均明显低于AA和AB基因型个体,但3者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KAP1.3不同基因型个体羊毛细度、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差异显著(P0.05),AA基因型羊毛细度最细,为(22.72±0.30)μm;KAP8.1基因不同基因型个体羊毛细度差异显著(P0.05),BC基因型羊毛细度最细,为(21.64±0.43)μm;而羊毛自然长度和伸直长度差异不显著(P0.05);KAP1.3-KAP8.1有利基因型聚合体BC-AA个体羊毛细度显著低于其它合并基因型个体(P0.05)。结果提示:绵羊Ⅰ型IF、KAP1.3和KAP8.1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及合并基因型对中国美利奴羊羊毛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可以作为进行绵羊羊毛性状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