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波尔山羊和麻城黑山羊杂交后代的毛色表现型。结果表明,波尔山羊对后代毛色的影响力很强,其棕头白身的毛色特征在74.22%的后代中得到不同程度的体现,回交后的纯黑色和黑头白身个体比例有所提高,横交后代中黑头白身个体的比例高于其他组合。各毛色比例在公母羊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表明毛色遗传可能不受性别影响。窝内个体毛色对比发现,同窝个体并不一定具有相同毛色。本研究对丰富山羊毛色遗传理论、指导麻城黑山羊新品种的培育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肌肉的化学成分,旨在探讨杂交改良对麻城黑山羊肌肉品质的影响.选用麻城黑山羊、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简称:波麻F1)、波麻F1×波麻F1(波麻F2)3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饲养,试验结束时每组选取12只屠宰并进行肌肉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间常规营养成分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水分含量降低,脂肪含量提高;杂交后代肌肉的氨基酸组分完全,且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有提高的趋势,但统计学差异不显著(P>0.05);肌肉中脂肪酸的测定结果显示,杂交后代肌肉中的棕榈酸(C160)和油酸(C18:1)的含量显著地比麻城黑山羊高(P<0.05),而亚油酸(C18:2)含量显著地比麻城黑山羊低(P<0.05);3组山羊的硬脂酸(C18:0)、豆蔻酸(C14:0)、亚麻酸(C18:3)、花生四烯酸(C20:4)含量相近(P>0.05).结果提示,杂交有助于麻城黑山羊肉质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麻城黑山羊及杂交后代胴体品质与肉质特性,探讨麻城黑山羊的改良和选育.选用麻城黑山羊(简称:Ⅰ);杂交一代:波尔山羊×麻城黑山羊(Ⅱ);杂交二代:波尔山羊×波麻F1(Ⅲ);波麻F1×波麻F1(Ⅳ);麻城黑山羊×波麻F1(Ⅴ)5个组,以放牧加补饲的方式育肥90 d后,每个组选择4头屠宰并进行胴体品质和肉质性状的分析.(结果)结果表明:①杂交后代的日增重较Ⅰ组均有所提高,其中Ⅱ、Ⅲ、Ⅴ组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②杂交后代的胴体性状较麻城黑山羊有了较大提高(P<0.01,P<0.05),其中Ⅱ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显著高于Ⅰ组(P<0.05),Ⅴ组的屠宰率和净肉率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Ⅱ、Ⅳ组的肉骨比显著高于Ⅰ组(P<0.05);Ⅱ、Ⅴ组的眼肌面积极显著高于Ⅰ组(P<0.01),而杂交后代间主要胴体性状差异不明显(P>0.05).③各组间主要肉质性状除Ⅰ组的pH24显著高于Ⅱ、Ⅳ组(P<0.05)外,差异均不显著(P>0.05).④各组间肌肉常规营养成分没有显著差异(P>0.05);矿物质方面,Ⅲ组的铁含量显著高于Ⅰ组(P<0.05);杂交后代肌肉的氨基酸组分完全,且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均高于麻城黑山羊.由结果可知,麻城黑山羊杂交后代的肥育性能良好,且屠宰率和净肉率高,主要营养指标优良.综合考虑,Ⅱ组是肉羊生产理想的杂交组合,Ⅴ组可用于进一步培育麻城黑山羊新品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杨娟  郭帅  韩世昌  张年  张凤  陶虎  熊琪 《中国畜牧兽医》2022,49(4):1332-1342
【目的】 研究6月龄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的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胴体性状、肌纤维直径、肌内脂肪含量的差异情况,以期为2个品种山羊的饲养管理、引种改良及杂交利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分别选取8只3月龄±5 d、健康的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在统一条件下饲养3个月,饲养结束采集血液测定白细胞数(WBC)、红细胞数(RBC)、血红蛋白浓度(HGB)、红细胞比容(HCT)、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等14项血液生理指标及肌酐(CRE)、总胆红素(TBIL)、尿素氮(BUN)、血糖(GLU)、总蛋白(TP)等14项血液生化指标;测定体重、体高、体斜长、胴体重、屠宰率、眼肌面积等12项胴体性状;屠宰后取背最长肌肌肉组织,切片后经苏木素伊红和改良油红O染色,分别检测肌纤维直径和肌内脂肪含量。【结果】 血液生理指标中,波尔山羊的红细胞比容、平均红细胞体积均显著低于麻城黑山羊(P<0.0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波尔山羊的总蛋白、球蛋白、血磷含量与淀粉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麻城黑山羊(P<0.01),钾离子含量极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胴体性状中,波尔山羊的体重、平均日增重、背最长肌重、股二头肌重和胴体重均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眼肌面积极显著大于麻城黑山羊(P<0.01),其余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波尔山羊的肌纤维直径极显著大于麻城黑山羊(P<0.01),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高于麻城黑山羊(P<0.05)。【结论】 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血液指标、屠宰性能均存在较大的差异,结果可为研究波尔山羊与麻城黑山羊的种质特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实验旨在分析山羊环状RNA circ_0008219序列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与产羔、生长性状之间的关联性,为山羊分子育种提供新的遗传标记。选取波尔山羊、黑头羊和麻城黑山羊作为实验对象,利用SNaPshot分型技术分析候选SNPs位点的遗传多样性,并对circ_0008219的SNPs位点与3个品种山羊的产羔性状和黑头羊的周岁生长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山羊circ_0008219中存在3个SNPs位点均具有多态性。卡方适应性检测结果表明,g.1082G>T、g.1310A>G在3个山羊群体中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g.651G>A在波尔山羊和麻城黑山羊群体均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黑头羊群体中,g.651G>A位点与山羊周岁体高存在相关;g.1082G>T与周岁体重、周岁体斜长、周岁胸围和管围性状存在相关。关联分析结果显示,g.651G>A位点与黑头羊总体产羔数显著关联,g.1082G>T位...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合理利用地方山羊和培育优质肉羊新品种提供依据,试验对麻城黑山羊及其波麻F1代羔羊肥育、屠宰性能和肉质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波麻F1代羔羊在肥育、屠宰性能方面比麻城黑山羊有极显著提高(P<0.01);在肉质特性及营养价值水平方面,波麻F1代基本保持了麻城黑山羊原有的风味和品质,特别在氨基酸总量和鲜味氨基酸含量方面有提高的趋势,但二者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波尔山羊杂交改良麻城黑山羊技术可行,可用于进一步培育麻城黑山羊新品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波尔山羊具有生长速度快、繁殖力高、适应性强等特点.是世界著名的肉用山羊品种.是改良各国山羊的主要父本。贵州省毕节地区2001年起开始引入波尔山羊改良贵州高寒型黑山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杂交后代体重增大。生长速度加快。繁殖率提高。但杂交后代能否保留当地黑山羊的优良肉质特性.是当地政府十分关注的问题。为此。贵州省毕节地区动物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验所开展了“波尔山羊对贵州黑山羊肉质影响的研究试验”.现将研究结果简述如下.供业内人士参考。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黑山羊杂交组合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重庆市黑山羊品种主要有大足黑山羊和渝东黑山羊,都属中小型肉用山羊,个体不大,生长速度慢,出栏率低,饲养效益不理想。为提高重庆市黑山羊生产性能,本试验采用体型大、生长快、适应性强的努比亚山羊、川中黑山羊为父本,分别与重庆本地的大足黑山羊和渝东黑山羊为母本进行杂交试验,以获取杂交后代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生长发育快、产肉率高。因此,利用杂交优势和肉用种羊的遗传特性,能有效地提高重庆市本地黑山  相似文献   

9.
努比山羊(Nubian)引入我国最早是在1939年,1984年、1985年先后从英国引进努比山羊88只[1],同时开展努比山羊与本地山羊杂交改良研究,杂交后代毛色出现黄色、褐色、杂色花斑、黑色、红色等个体性状.1996年云南开始引进英系努比黑色山羊与云岭黑山羊杂交.2002年开展组建努比黑色理想型群体,采取多系祖建系的方法进行闭锁繁育,进行努比山羊黑色新品系选育.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与崇明白山羊杂交的优势组合,选用波尔山羊♂、萨能山羊♂、崇明白山羊♂各两头分别与20头崇明白山羊♀进行交配,研究不同组合对繁殖性能和血清乳酸脱氢酶(LDH)活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①就繁殖性能而言,波尔山羊、萨能山羊与崇明白山羊杂交后,体现出一定的杂交优势。其中,波尔山羊的杂交效果比萨能山羊的杂交效果明显,每头母羊胎产羔2头,活羔1.71头,产羔率为200%,羔羊的断奶成活率平均为100%,产活羔数、产羔率、羔羊成活率、断奶活羔数均为三组中最高,是生产中较为理想的杂交父本。②三种成年公羊血清LDH活性由小到大的顺序是波尔、萨能、崇明,以崇明白山羊的活力为最高;在后代羔羊中,波尔与崇明杂交一代公羊的LDH活性高于萨能杂交一代公羊,也高于崇明羊自交后代,可辅助判断出波尔与崇明羊的杂交优势高于萨能羊,可能是较优杂交组合。  相似文献   

11.
基于SNP芯片的云上黑山羊遗传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从分子水平对云上黑山羊遗传结构做出评价,本研究以云上黑山羊核心群母羊108只(来自7个育种核心场、10个群体)、育种素材云岭黑山羊和努比山羊各11和14只、对照组波尔山羊10只为试验动物,用Illumina公司Iselect Goat60k芯片技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并运用GenAlEx 6.5、Cervus 3.0、SNPRelate、Plink 1.07、Mega 4.0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统计计算、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试验获得143个样本在48 116个SNPs位点上的分型结果,其中波尔山羊10个样本单独聚集,与云上黑山羊、努比山羊、云岭黑山羊存在较大的遗传距离,较小的遗传一致度和较小的基因流,在聚类进化树中显示为一个独立分支,这些结果与波尔山羊实际遗传背景完全一致,显示出它在本研究中的对照组作用,同时证明本研究方法可行、结果可靠;云上黑山羊108个样本具有高度一致性,在聚类系统树中这些样本聚为一个大簇,而努比山羊(14个)和云岭黑山羊(11个)的样本各自聚为一簇;UPGMA进化树显示,云上黑山羊与努比山羊关系较近,与云岭黑山羊关系稍远,这与云上黑山羊育种导血方案结果相一致。云上黑山羊新品种在基因组水平上可与其育种素材明显区分,在基因组层面已具备独立品种特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试验旨在分析山羊Z-DNA结合蛋白(Z-DNA binding protein 1,ZBP1)基因3′-端非翻译区(3′-UTR)、内含子1和外显子7区域中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位点与产羔性能之间的关联性,为高繁殖力山羊分子育种提供新的遗传标记。【方法】选取麻城黑山羊、黑头羊和波尔山羊作为研究样本,采集血样提取DNA,根据转录组数据所选SNP位点在山羊ZBP1基因序列中的位置信息设计引物,利用多重单碱基延伸SNP分型技术(SNaPshot)分析所选SNP位点的遗传多样性,采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对ZBP1基因SNP位点与3个品种山羊的产羔性能进行关联分析。【结果】山羊ZBP1基因中存在12个潜在的SNPs位点,其中7个SNPs位点(g.9734 A>G、g.9772 T>C、g.352 C>T、g.955 C>T、g.1880 G>A、g.2566 T>C和g.7919 G>A)具有多态性,除g.9734 A>G在麻城黑山羊群体中仅有AA和GA 2种基因型外,其余...  相似文献   

13.
为从分子水平对云上黑山羊遗传结构做出评价,本研究以云上黑山羊核心群母羊108只(来自7个育种核心场、10个群体)、育种素材云岭黑山羊和努比山羊各11和14只、对照组波尔山羊10只为试验动物,用Illumina公司Iselect Goat60k芯片技术在全基因组范围内进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并运用GenAlEx 6.5、Cervus 3.0、SNPRelate、Plink 1.07、Mega 4.0进行遗传多样性参数统计计算、主成分分析和系统进化树构建。试验获得143个样本在48 116个SNPs位点上的分型结果,其中波尔山羊10个样本单独聚集,与云上黑山羊、努比山羊、云岭黑山羊存在较大的遗传距离,较小的遗传一致度和较小的基因流,在聚类进化树中显示为一个独立分支,这些结果与波尔山羊实际遗传背景完全一致,显示出它在本研究中的对照组作用,同时证明本研究方法可行、结果可靠;云上黑山羊108个样本具有高度一致性,在聚类系统树中这些样本聚为一个大簇,而努比山羊(14个)和云岭黑山羊(11个)的样本各自聚为一簇;UPGMA进化树显示,云上黑山羊与努比山羊关系较近,与云岭黑山羊关系稍远,这与云上黑山羊育种导血方案结果相一致。云上黑山羊新品种在基因组水平上可与其育种素材明显区分,在基因组层面已具备独立品种特点。  相似文献   

14.
通过实际观察、考察育种记录、遗传分析和适合性检验,分析了秦皇岛市波尔山羊繁育改良中心1998 -2003年度波尔山羊、唐山奶山羊以及波尔山羊对唐山奶山羊级进杂交后代的肉垂、头颈部毛色特征遗传规律;同时研究了波唐级进杂交改良后代肉垂、头颈部毛色特征与早期体重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波尔山羊的无肉垂以及头颈部毛色特征两性状分别由不同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肉垂有无对早期体重无显著影响,而头颈部毛色特征对早期体重有显著影响,白色头颈的初生重和2月龄体重显著高于波尔类型的相应指标(P<0.05)。  相似文献   

15.
贵州地方山羊品种遗传背景的微卫星分析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用15个牛微卫星位点,以波尔山羊为对照,研究了4个贵州地方山羊品种(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榕江小香羊)的遗传背景。结果:可分析的多态位点6个(BM1258、D1S104、ILSTS030、INRA063、INRABERN192、RM088),占40%(6/15),反应了牛微卫星位点与山羊有较高同源性;贵州地方山羊品种比波尔山羊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高低顺序是贵州白山羊>贵州黑山羊>黔北麻羊>榕江小香羊>波尔山羊;群体遗传分化大,群体变异主要存在于品种内,而品种间的变异较小;贵州白山羊与贵州黑山羊遗传距离最近,其次是榕江小香羊、黔北麻羊,与波尔山羊遗传距离最远,这与它们的地理分布及品种形成相符。  相似文献   

16.
农村山羊饲养实用配套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选择优良品种,开展优势杂交1.1二元杂交模式以金堂黑山羊为母本,波尔山羊为父本开展二元杂交,其杂交一代羊6月龄公羊体重28.5kg,比金堂黑山羊提高46.2%;母羊体重23.54kg,比金堂黑山羊提高了37.65%。1.2三元杂交模式金堂黑山羊×简阳大耳羊×波尔山羊。以金堂黑山羊为母本,简阳大耳羊为父本,进行杂交,生产的一代杂种公羊全部育肥上市,生产的一代杂种母羊为母本,波尔山羊为父本,进行杂交,其体重、体尺、产肉能力均比本地山羊有较大幅度提高。2利用退耕还林地种草养羊合理利用退耕还林地种植优质牧草,利用牧草饲养山羊获得经济效益,实现种草养…  相似文献   

17.
通过云岭黑山羊不同类群纯种繁育和波尔山羊与云岭黑山羊不同类群的杂交,结果表明:波尔山羊公羊与文山黑山羊、师宗黑山羊和楚雄黑山羊母羊杂交,其母羊产羔率、双羔率和成活率均有较大幅度提高,文山黑山羊母羊分别提高11.0、7.5和4.14个百分点;师宗黑山羊母羊分别提高29.0、7.7和4.2个百分点;楚雄黑山羊母羊分别提高6.4、4.4和7.9个百分点.波×师F1、波×文F1和波×楚F1初生重比相应的纯繁群公羔分别提高25.0%、12.5%和14.3%,母羔分别提高15.8%、15.0%和15.79%(P<0.05);9月龄体重公羊分别提高19.69%、35.26%和28.94%,母羊分别提高25.00%、54.10%和31.67%(P<0.05).体尺也呈同样的趋势,表明波尔山羊×云岭黑山羊可获得较好的杂交效果.  相似文献   

18.
波尔山羊是目前世界上肉用性能最好的山羊品种 ,利用波尔山羊杂交改良本地黑山羊 ,杂交羊具有体格大、生长快、适应性强等优点。南溪县 1 999年 3月从洪雅四川省波尔山羊合作种羊场引进波尔山羊公羊 3只 ,一年多来 ,采用人工授精改良本地黑山羊 30 0 0多只 ,已产杂交羊F1代 1 5 2 0只 ,F2代4只。从当地适应情况看F1代成年体重可达 75公斤左右 ,F2代其波尔山羊血缘可达 75 % ,外貌已接受纯种波尔山羊。为进一步提高人工授精技术水平 ,加快山羊杂交改良步伐 ,宜宾市畜牧局于今年 5月 30日在南溪县大观镇召开了全市山羊杂交改良现场会 ,各…  相似文献   

19.
川渝部分山羊品种(类群)遗传多样性微卫星标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分析川渝山羊品种(类群)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生关系,利用30个微卫星标记,对6个山羊品种(类群)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金堂黑山羊遗传多样性最丰富,群体多态信息含量、平均杂合度和有效等位基因数分别为0.777、0.819和6.54;大足黑山羊各项指标最低,分别为0.736、0.787和5.57。对6个品种(类群)聚类分析表明,金堂黑山羊与南江黄羊的首先聚类在一起,然后依次与板角山羊、川东白山羊、大足黑山羊和波尔山羊聚类。各山羊品种(类群)的聚类关系与其来源、育成史及地理分布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用波尔山羊改良贵州本地黑山羊的情况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本地黑山羊在农村饲养条件下,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农户养羊的传统意识与方法落后,加之品种的退化,造成了本地黑山羊生长发育慢,产肉率低,经济效益差的现状。为充分挖掘我县山羊的资源与生产潜力,不断提高养羊经济效益,我县于2001年开始引进世界著名的优良肉用山羊品种——波尔山羊,对本地黑山羊进行杂交改良。为了掌握波本F1代的生产性能和波尔山羊与本地黑山羊的杂交改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