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南京市高淳县汪拓镇吊瓜协会成立于2003年,目前,协会已发展会员600多人.拥有种植场1个、农产品营销公司1家,是一个以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协会+基地+农户”的企业型协会。  相似文献   

2.
基地风采     
养蜂基地——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蜂业协会 拥有会员210人,带动蜂农600户,在全国拥有蜂场200个.蜂群20000多组。生产开发各类蜂蜜、蜂胶、蜂王浆、蜂花粉等系列蜂制品30多个品种,采用“协会+企业+农户”产销模式,以保护价收购蜂农的初级产品进行提炼加工,为蜂农提供信息、技术、购销和资金。  相似文献   

3.
在河北省平泉县科协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该县食用菌专家梁希才组建了平泉县食用菌研究会、食用菌研究所,通过实行“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生产管理模式,经过几年发展,现已拥有会员5000多个,使两万多农户走上了靠生产食用菌发家致富之路。  相似文献   

4.
产业化是实现畜牧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德州市在推进畜牧业产业化的过程中,紧紧抓住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和合作组织这三个环节,构筑起了“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组织”的“龙”型产业化生产大格局,实现了产业发展、企业增效、农民增收的多赢效果。  相似文献   

5.
张洪建 《油气储运》2006,(12):15-15
近年来,山东省平邑县魏庄乡在果品生产中大力推行“协会+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果农实行标准化生产和无公害种植,并为果品注册了“沂蒙山”牌商标,从而使800多公顷的干鲜果品畅销全国几十个省市和地区,实现产值5000多万元。图为该乡果农徐艳在分拣苹果。  相似文献   

6.
《农家致富》2007,(18):9-9
江苏省金坛市食用菌生产始于上世纪70年代,2000年成立了协会,形成了“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运作模式。2003年金坛被农业部授予“中国食用菌之乡”,2004年列为国家级食用菌标准化示范区,2005年列为江苏省省级食用菌农产品全程质量管理示范区。目前,金坛市食用菌协会下设8个分会,拥有24个团体会员和1000多名个人会员。[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云南元谋县特殊的气候优势成就了“天然温室”之美称,天然温室又成就了“中国冬早蔬菜之乡”之美誉,蓬勃发展的冬早蔬菜产业又造就了200多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而这200多个农村专业技术协会有力地推进了全县农业产业化进程、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为全县加快建设小康社会步伐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葡萄之乡——山东省平度市大泽山镇三山东头村,一个被媒体称为“中国葡萄硅谷”的地方,一位七旬老人带我们爬上村前一块高出地面十几米、不足600平方米的葡萄试验田。“别小看这七八分地,这里培育过200多个品种,现在已结果的有12个品种,估计大部分能达到667平方米产5000千克。”  相似文献   

9.
《新农村》2009,(4):10-10
在浙江和盈畜牧公司销售中心,临海、温岭等地客户纷纷前来购买优质“生态鸡”。几个小时,就售出4000多羽。 浙江和盈畜牧公司是天台县农业招商引资项目,公司首创“公司+农户+客户”规模化生态养鸡新模式。目前,合作养鸡户的“生态鸡”已售出12.5万羽。养鸡户每羽鸡可获利2元,最高能达2.50元。  相似文献   

10.
清原县湾甸子镇的冷棚香菇那可是全县叫得响的顶呱呱的一面旗帜,所以闻名原因有四:一是面积大——仅一个大庙村就有200多个棚,种植150万箱段;二是赚钱多——全村农民每年可增加收入200多万元,冷棚香菇成了村里的“聚宝盆”;三是见效快——大庙村建成了全县香菇集散地;四是有个热心为大家服务的能人——郭宝胜。  相似文献   

11.
河南省宁陵县华堡乡胡庄村的普通农民胡业勇通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运用全新的经营理念.采取“公司+基地+协会+农户”的模式闯出了一条集育种、回收、加工、冷储、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新路子.在养殖业开创了一片新天地.他本人由国家级贫困县的一个普通农民一跃成为下辖21个分公司、在全国拥有400多个加盟代理商、企业资产2000多万元的河南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相似文献   

12.
从身无分文的贫困青年到如今资产千万企业的老总.胡业勇有太多的感慨,创业路上有失败、有痛苦、有无奈.可他都一直坚持,用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意志通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运用全新的经营理念。采取“公司+基地+协会”的模式闯出了一条以回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业产业化新路子,在养殖业创出了一片天。他由一个普通农民一跃成为一个下辖21个分公司、企业资产达2000多万元的河南豫东牧业开发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三湖农场种子公司是一个集种子繁育、生产及销售于一体的综合性育种公司。该公司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奋力开拓,发展迅速。固定资产由1990年的50多万元上升到2000年的650多万元,10年间增长了12倍;棉种销售量由5万多公斤上升到175万多公斤,增长了34倍;年创利润由1万多元增至200多万元,增长了200倍。曾被国家农业部授予“农业技术推广先进单位”,被省农垦总公司授予“种子繁育基地先进单位”、“科技兴农先进单位”及“文明单位”的光荣称号。这些成绩和荣誉的背后,体现了公司党支部坚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06,(13):20-20
河北省邢台市“长信农发”养殖园的经理马树景,是个普通农家女子,2002年,她了解到蝗虫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开始钻研蝗虫养殖技术,2003年春天,她修建了一个塑料大棚养蝗虫。找到固定买家后,2004年,马树景一下子建了10个大棚,总面积1000多平方米,年出棚蝗虫200多万头,获利润1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5.
通过3种不同肥种组合、5个肥量组合进行田间试验,并进行优化筛选,找出有利于烤烟适产优质配肥方案,得出:“NH4NO,+普磷+K2SO4和专肥+普磷+生物钾肥”组合明显优于“NH4NO3+普磷+生物钾肥”的结论。为进一步合理烟叶内在化学成分,提升烟叶市场竞争力,扩大产业规模实现优质填充料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村科技》2008,(6):74-75
自2002年实施科技特派员制度以来,新疆自治区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创新,形成了“龙头企业+科技特派员+基地+农户”、“科技特派员+农业示范区+农户”、“协会+科技特派员+农户”等10多种科技特派员工作模式,建立了科技服务“三农”的长效机制,实现了科技特派员与农民的“互动”和“双赢”,促进了科技成果的应用和转化。  相似文献   

17.
六合县六城镇菜农通过多年生产实践,摸索创造出“春番茄+反季节型”、“大棚育苗+制种型”、“大棚育苗+制种型”、“大棚育苗+春栽培型”、“早萝卜+早黄瓜+丝瓜+秋青菜,或早萝卜+早黄瓜+秋红豆(或秋四季豆)型”等高效蔬菜栽培模式,1hm^2产值均在15万元以上,比当地一般田块多收80% ̄200%,对各种模式的主要技术要点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对两个番茄品种,吸钾量的研究表明,“渝抗二号”番茄对K^+的吸收率较高,“早丰”番茄地上部分K^+的分配较多。当用NaNO3代替营养液中的KNO3后,K^+的分配比例与完全培养液中的植株相似,但分配到地上部的比例较小。加Na^+后,“渝抗二号”植株的叶和茎中的含K^+量比“早丰”更多,表明不同番茄品种在不同的K^+和Na^+环境中,有着明显不同的离子吸收和分配机制。  相似文献   

19.
一个没上过大学的普通农家女子,竟然把人们眼中“微不足道”的蝗虫经营成了一个产业,并形成了从孵育、养殖、加工到市场销售的完善产业链。在她的手中,一年间拥有了养殖面积1000平方米、年出棚200万只蝗虫、年创利润10多万元的“蝗虫王国”。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万荣县大力实施“产业结构凋整工程”、“劳务输出工程”等一系列惠民、富民的民生工程,越来越多的万荣人走出土地,自主创业。全县从事外加剂行业的人员将近8万,生产企业200多家,外加剂产品已达到了4个系列近40多个品种,广泛分布于北京、广州、西安、青海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产品销售总量占到了全国市场份额的60%以上,北京的万荣外加剂企业去年总产量就达到了40多万吨,占到市场总量的近7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