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斑点叉尾是三大淡水出口创汇品种,万安县已建立3000亩网箱养殖原料供应基地。为满足出口产品质量要求,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网箱养殖技术,需要首先解决优质大规格鱼种的供应问题,为此,2006年万安县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时着力开展了池塘80∶20培育大规格斑点叉尾鱼种技术示范,经过4个月的养殖,将体长3cm~4cm的鱼苗培育成体重达50g以上的大规格鱼种,且鱼种适应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2.
夏开来 《水产养殖》2006,27(6):16-16
滁州市水库众多,其中大中型水库达48座,占安徽省的50%,并且水质清新无污染,适宜开展大规模水库网箱斑点叉尾鮰养殖,滁州市渔业主管部门2004年首次引进斑点叉尾鮰进行养殖。为解决斑点叉尾鮰苗种本地化的问题,我站进行了斑点叉尾鮰池塘苗种培育示范养殖试验。1养殖方法1.1池塘条  相似文献   

3.
进行了斑点叉尾(鮰)鱼苗池塘强化培育、网箱养成鱼种、鱼种网箱越冬和商品鱼网箱养殖试验.(鮰)鱼苗网箱培育当年个体重达22.98 g,网箱越冬成活率94.2%.网箱养商品(鮰)净产51.3 kg/m3,个体均重341.9 g,饲料系数1.70.  相似文献   

4.
斑点叉尾 鱼回 亦称沟鲶 ,属鲶形目 鱼回 科鱼类 ,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鱼类 ;该鱼具有适应范围广、食性杂、个体大、生长快 ,抗病能力强 ,肉质细嫩鲜美等优点。为了提高该鱼在北方池塘养殖产量 ,我们 1998年做了斑点叉尾鱼回 池塘苗种培育试验。1 材料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本实验选在吉林农大水库渔场池塘 ;池塘面积 2 0亩 (斑点叉尾 鱼回 苗种培育池面积过大 ,不利于驯化饲养 ) ,养殖期间平均水深 1 5m左右 ,池塘底泥在 2 0~ 30cm之间 ,注排水方便 ,水量充足 ,水质良好。 6月 18日全池用生石灰 2 6 0kg遍洒 ,6月 2 0日用网拉池底 …  相似文献   

5.
斑点叉尾hui网箱养殖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了斑点叉尾Hui鱼苗池塘强化培育,网箱养成鱼种、鱼种网箱越冬和商品鱼网箱养殖试验。Hui鱼苗网箱培育当年个体重达22.98g,网箱越冬成活率94.2%,网箱养商品Hui净产51.3kg/m^3,个体均重341.9g,饲料系数1.70。  相似文献   

6.
进行了斑点叉尾鱼回鱼苗池塘强化培育、网箱养成鱼种、鱼种网箱越冬和商品鱼网箱养殖试验。鱼回鱼苗网箱培育当年个体重达 2 2 98g ,网箱越冬成活率 94 2 %。网箱养商品鱼回净产 5 1 3kg/m3 ,个体均重 34 1 9g ,饲料系数 1 70。  相似文献   

7.
影响斑点叉尾亲鱼自然产卵率的关键因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点叉尾是重要的经济养殖鱼类,本文从斑点叉尾亲鱼年龄、放养密度、产卵槽类型、饲料类型、池塘局部气候条件、池塘底质类型等方面对影响斑点叉尾自然产卵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挑选4~5龄的亲鱼,在冬季气温、水温适当偏低的山区风口处建培育池,培育池底质为黏土硬底质或鹅卵石带沙底质,每667 m^2放亲鱼10~30组,全部投喂动物性饲料,用特制的土瓦罐作产卵槽,获得较高的自然产卵率。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池塘网条养殖斑点叉尾鮰的高产技术,探索出池塘网箱养殖斑点叉尾鮰的最佳放养模式。我们于2005年在沈高夹河进行了同规格网箱中放养不同规格同一密度与同一规格不同密度的斑点叉尾鮰养殖对比试验。  相似文献   

9.
斑点叉尾俗称美国鱼,因其肉质鲜美、无肌间刺、高蛋白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而广受消费者欢迎。我站于1992年引进原种斑点叉尾亲鱼,并于1993年繁殖成功,在池塘养殖中得到大规模推广。为了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求,提高斑点叉尾的品质和养殖效益,我站进行了高密度流水养殖斑点叉尾试验。经过半年多  相似文献   

10.
为了了解池塘和水库网箱两种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鮰(Ictalurus punctatus)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别对斑点叉尾鮰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系水力、质构特性及肌肉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池塘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含肉率都在65%以上;池塘组的贮存损失和失水率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而冷冻渗出率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水库网箱养殖组的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均显著高于池塘组,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池塘组;两组中矿物元素含量都比较丰富,水库网箱养殖组肌肉中钾、磷、钙、镁、锌、铁六种元素的含量均显著高于池塘组;池塘组肌肉的凝聚性和回复性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而肌肉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研究表明,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鮰肌肉具有较好的系水力,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鮰肌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矿物元素更丰富、肉质硬度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美国斑点叉尾鮰1984年从美国引进,通过20多年的推广养殖,已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成为我国淡水水产品出口的主要品种,养殖方式主要是池塘和网箱养殖,在稻田里养殖还不多,特别是培育鱼种更少。为了解决山区池塘水面少,缺乏鱼苗鱼种的问题,探索稻田养鱼的新途径。2007年永顺县畜牧水产局开展了稻田培育斑点叉尾鮰鱼种,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试验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斑点叉尾是我市大中型水库网箱养殖的主打养殖品种,为库区渔民带来了较高的经济效益。一般每口网箱纯收入可达8万元左右。仅贵阳市乌江库区息烽水域2006-2008年养殖网箱就达300余口。随着养殖面积的不断扩大,养殖密度的提高,养殖水域环境的恶化,使得我市斑点叉尾传染性套肠症频繁发生,危害很大,发病率在90%以上,死亡率在90%以上,严重可达100%死  相似文献   

13.
斑点叉尾鲴又称沟鲶,原产美洲,属鲶形目鲴科鱼类。2005年至2007年笔者连续三年在江西省峡江县幸福水库网箱养殖示范基地进行斑点叉尾鲴规模化培育苗种试验研究,获得了培育大规格苗种100万尾的好成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网箱培育斑点叉尾鲴苗种实用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为了优化山区池塘养殖品种结构,进一步提高优质鱼的产量,我们于1996年引进了斑点叉尾细这一新的养殖品种,在利用土池就地培育苗种获得成功的基础上,1997年又开展了斑点叉尾细养成试验,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l材料和方法1.l试验塘条件选择建厦市鱼种场的23‘池作为试验塘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池塘和水库网箱两种养殖模式下斑点叉尾肌肉营养成分和品质特性,利用生化分析、物性分析方法和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分别对斑点叉尾肌肉的常规营养成分、系水力、质构特性及肌肉矿物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显示,池塘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含肉率都在65%以上;池塘组的贮存损失和失水率(分别为1.73%和17.19%)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分别为2.37%和27.16%),而冷冻渗出率(3.96%)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3.35%);水库网箱养殖组的粗蛋白、粗灰分含量(分别为18.78%和1.03%)均显著高于池塘组(分别为16.69%和0.90%),而粗脂肪含量(2.99%)显著低于池塘组(3.90%);两组矿物元素含量都比较丰富,水库网箱养殖组肌肉中钾、磷、钙、镁、锌和铁6种元素的含量(分别为3 951、2 325、110、312、5.15和4.94 mg/kg)均显著高于池塘组(分别为3 184、1 787、78.8、246、4.19和3.58 mg/kg);池塘组肌肉的凝聚性和回复性(分别为0.45和0.31)显著高于水库网箱养殖组(分别为0.38和0.24),而肌肉硬度、胶黏性和咀嚼性(分别为2 721、1 209和397 g)显著低于水库网箱养殖组(分别为4 552、1 738和578 g)。研究表明,池塘养殖的斑点叉尾肌肉具有较好的系水力,而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肌肉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矿物元素更丰富和肉质硬度大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2006年6月到9月,广西横县西津水库网箱养殖的斑点叉尾暴发了一种急性传染病,在发病一周左右时间内就造成了大批斑点叉尾死亡,病害波及4000多口网箱,造成经济损失上百万元。2007年6月5日,广西横县西津水库某养殖户300箱斑点叉尾中10箱出现死亡,3天后波及到80个网箱,死亡率高达90%,至12日死亡达10吨以上。与此同时,同一水域其他养殖户的斑点叉尾也相继发病,巨大的经济损失给当地斑点叉尾养殖业蒙上了阴影。本研究中心对该地区网箱养殖发病的斑点叉尾进行了现场调查采样,经实验室检测确认为海豚链球菌感染,本文就此病诊疗情况介绍如下,以期对今后斑点叉尾链球菌病的防治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正>盐城市沿海滩涂资源得天独厚,利用滩涂围堤筑塘引入淡水,一般经二三年池塘中水体盐度可降至5以下,可开展异育银鲫、斑点叉尾养殖。2007-2008年,我们在东台沿海利用围堤池塘开展斑点叉尾健康  相似文献   

18.
2002 年我们进行斑点叉尾池塘高产养殖试验, 取得良好效果。2003年在峡江县和新干县推广应用,两县养殖面积达800亩,共产斑点叉尾40郾48万千克,亩平均506千克,鲢鱼9郾6万千克,鳙鱼2郾4万千克。总产值405郾12万元, 利润115郾75万元,亩利1446郾8元。 一、池塘条件 池塘面积选择8 ̄12亩,水深要求2郾0米以上,水源充足、无污染,进排水系配套,每口池塘配有一台1郾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池塘在鱼种投放前进行改造和清塘,保留底泥15 ̄20厘米,并进  行翻耕曝晒,然后用生石灰干法清塘  消毒。   二、鱼种投放 …  相似文献   

19.
斑点叉尾(鱼回)是三大淡水出口创汇品种,万安县已建立3000亩网箱养殖原料供应基地.为满足出口产品质量要求,推广无公害标准化网箱养殖技术,需要首先解决优质大规格鱼种的供应问题,为此,2006年万安县在实施渔业科技入户示范工程时着力开展了池塘80∶20培育大规格斑点叉尾(鱼回)鱼种技术示范,经过4个月的养殖,将体长3cm~4cm的鱼苗培育成体重达50g以上的大规格鱼种,且鱼种适应能力加强.  相似文献   

20.
斑点叉尾鱼回是美国主要淡水养殖品种 ,1 984年引入我国 ,经过多年研究及推广养殖 ,证实该种鱼适合我国大部分地区养殖。我场于 1 997年至 1 999年从外地购进鱼种 1 0万尾 ,分别在 4# 、5 # 、1 # 池塘进行小规模养殖 ,养殖中曾出现过因营养缺乏而发生的烂尾、神经痉挛、畸形 ,甚至停止生长、死亡等现象 ,经过会诊治疗 ,调整饲料配方取得明显的效果。1 试验条件与方法1 1 池塘条件本试验池选用的是渔业养殖公司二组的4# 、5 # 、1 # ,面积分别为 3亩、3亩、5 9亩 ,形状为长方形 ,平均水深 1 7m。池塘水源为本水库底层水 ,每口池都能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