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8 毫秒
1.
随着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衰落,人类社会正在向信息时代过渡,跨进第三次浪潮文明,其社会形态由工业社会发展到信息社会。如何利用现有计算机技术构建一个信息化时代下的信息平台,对种植鲜食玉米的农民群体在前沿知识上的不足进行补充,将成为很有意义的研究。构建一套人性化关联推荐、适合农民群体使用的鲜食玉米百科平台,对于鲜食玉米种植农民群体来讲,有着不可替代的指导作用。该鲜食玉米百科平台综合运用PHP,HTML5,CSS,JS等Web开发技术和My SQL数据库,设计了鲜食玉米新闻、数字化学习资源、鲜食玉米论坛等用户端页面,以及用户管理,新闻管理,视频管理,论坛管理等管理员端页面。帮助农民群体种植出高产、优质的鲜食玉米,不仅要满足北京市内的巨大的市场,还要种出特色,成为鲜食玉米领域内的榜样城市;同时,这也符合国家精确帮扶三农的政策,对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
贵州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贵州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系统是集成数据库技术、网络技术和GIS构建的基于B/S结构的农作物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化管理和共享发布的平台,系统中建立了水稻、玉米、油菜等50多种作物的数据描述规范,数字化了15 842份种质的信息,制作了水稻、玉米、菜豆、油菜等作物地方资源的地理专题图,开发了种质资源数据管理、数据检索、GIS检索、共享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对种质资源数据进行统一、规范的管理,实现种质资源数据库共建、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3.
应用ASP(active server page)技术,通过Access数据库设计和构建了蚕种质资源共享平台信息系统,网址为http://www.cnsilkworm.com/。介绍了蚕种质资源信息共享系统是集成数据库技术和网络技术构建的基于B/S结构的动物种质资源数据标准化管理和共享发布的平台,系统中建立了家蚕、柞蚕和蓖麻蚕等动物的数据库,数字化了800多份种质的信息。并指出信息系统主要包括蚕种质资源数据管理、数据检索、共享信息发布等功能模块,实现了蚕种质资源数据库共建、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4.
玉米生产数据库的规范化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生产数据库的创建是建立玉米生产智能信息系统的基础,是实现玉米生产数字化管理的关键.本文针对吉林省玉米精准作业示范区的实际情况和当前农业数据库建立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设计与实现了玉米生产数据库.玉米生产数据库的创建遵循软件工程过程,包括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等阶段.该数据库涵盖施肥、田间档案、病虫害等各个生产环节的数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保存分散、标准不同和共享困难等问题,在成功开发单机版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基础上,采用B/S设计模式和J2EE系统架构,用Java1.5语言设计开发了基于Intemet的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共享平台。后台采用SQLServer2000数据库,平台设计开发充分利用了先进的框架技术如struts和hibernate,使系统各层之间结构更加合理,独立性更强,实现了页面展现层、业务逻辑层、持久化层和数据层4层分离的体系结构,很好地提高了种质资源共享平台的可移植性、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平台的建立与运行为山东省作物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标准化整理、数字化表达和利用提供了一个与国家种质资源库和互联网对接的作物种质资源数据管理与信息发布系统,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作物种质资源数据共享,为社会各界相关工作者提供了更加全面的种质资源信息。  相似文献   

6.
[目的]针对目前新疆杏品种资源加工品质数据库建设不够完善和杏加工专用品种选定缺少辅助系统支持等问题,建立新疆杏加工品种数据库系统.[方法]通过对新疆杏品种资源的收集和整理以及加工品质的特性分析,研究利用Visual Basic语言和Access2003关系型数据库技术构建基于Microsoft Dotnet平台的新疆杏加工品种数据库系统.[结果]该系统实现了杏品种资源的数字化存储、多类型查询和辅助筛选以及关键数据的权限控制等功能,利用该系统结合加工品质指标研究筛选出杏汁、杏干、仁用杏和鲜食杏等不同用途的品种.[结论]该系统可提高筛选工作的效率和结果的准确性,为杏品种分类、优良加工品种的筛选及系列产品的开发和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7.
东港地区一般早春地膜覆盖马铃薯3月中旬播种,6月中旬收获。鲜食粘玉米6月下旬至7月初播种,10月上中旬收获。早春马铃薯下茬种植鲜食粘玉米,茬口安排合理,在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同时,还能提升农民的种植效益。本文从茬口安排、品种选择、整地、田间肥水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早春马铃薯及鲜食粘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早春地膜覆盖及下茬鲜食粘玉米的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本文分析了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现状,认为目前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发展存在秸秆资源过剩、地区性短缺、过度焚烧、环境污染等问题.针对鲜食玉米秸秆利用现状,河北省鲜食玉米产业应创新鲜食玉米秸秆利用方式,积极开发饲用秸秆,提高鲜食玉米秸秆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9.
富硒功能鲜食玉米具有味美多汁、营养丰富、安全保健等特点。本文从富硒鲜食玉米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以及富硒鲜食玉米品种选育存在的问题进行综述,并展望了富硒鲜食玉米发展的前景。选育出优质的硒富集能力强的鲜食玉米品种对促进当地富硒玉米的品种确定可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亦可以使农民脱贫增收实现产业脱贫。  相似文献   

10.
通过运用信息系统和信息管理方法,结合院所两级科研管理的实际情况,利用当前流行的数据库管理技术,设计了院所两级科研成果信息数据库,提供了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网络体系结构等一系列的解决方案,并依托局域网平台实现了科研管理信息的网络化运行、数字化存储和科学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1.
控释氮肥对鲜食玉米吸氮量及氮素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田间试验示范研究了控释氮肥对鲜食玉米生物学性状、产量性状以及氮素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常规氮素与等养分控释氮肥对鲜食玉米的营养生长及商品效益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促进作用,70%控释氮肥对鲜食玉米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植株鲜重以及商品率等影响最优,与对照相比分别增加4.26%、8.16%、4.52%、5.60%和5.15%,尤其是一等率与对照相比增幅达到18.6%。鲜食玉米的吸氮量以及氮素效率以常规氮素最高,分别达到411.36 kg/hm2和34.11%,对玉米螟的防效达到100%。鲜食玉米收获后土壤氮素养分以控释氮肥为最高,控释氮肥表现出了一定的缓效性。  相似文献   

12.
鲜食玉米、鲜食大豆全年双季间作栽培模式,不仅能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和土地资源,而且达到种地养地相结合。介绍了鲜食玉米与鲜食大豆间作双季高效高产栽培技术,包括施基肥起畦、品种选择、适期早播、及时间定苗、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相似文献   

13.
鲜食玉米产业是目前最具竞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粮食安全战略下发展鲜食玉米产业是落实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有力支撑,也是践行“大食物观”的重要举措。基于上海农产品价格监测系统以及消费者调研,分析了上海鲜食玉米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通过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全产业链信息化平台建设、加强优质品种培育开发和关键育种技术创新应用、推进绿色生产技术推广、探索推进产业化经营、因地制宜推进产品研发和产业链延伸、打造有影响力的品牌,从而实现鲜食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介绍了景坡早糯鲜食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产量表现,总结概括了景坡早糯鲜食玉米的种子处理、播前整地、隔离种植、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以及适时收获等春季早熟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加快鲜食玉米产业发展,推动鲜食玉米品种更新换代和品种结构调整,了解不同鲜食玉米品种在陕西关中地区的适应情况,为加快本地区鲜食玉米新品种的选择、推广和布局提供科学依据服务农业生产,特开展了陕西关中地区春播鲜食玉米品种试验示范,综合考察鲜食玉米品种生育期、农艺性状、产量性状、蒸煮品质等性状,筛选出优质鲜食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于Illumina平台的玉米MaizeSNP50(50K)芯片对90份鲜食玉米自交系材料进行SNP基因分型,获得11 100个高质量SNP变异位点.通过这些位点可以将具有不同遗传背景的90份鲜食玉米资源划分为四大类群,分别为热带糯玉米群(31份)、热带甜玉米群(15份)、温带糯玉米群(11份)、温带甜玉米群(33份),并对其群体遗传结构进行PCA分析,二者结果与自交系谱系来源保持一致.以上述温、热优势群划分结果为依据,现已知15个自主选育鲜食玉米品种的组配模式为温、热带优势群间杂交,且各品种在农艺性状、品质、抗性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该温-热杂优模式为今后鲜食玉米品种选育提供了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以构建农业数字图书馆软硬件环境为基础,结合传统农业图书馆的实际,以及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需要,通过馆藏资源数字化建设、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等方式,开展了农业数字图书馆管理平台的建设与研究。  相似文献   

18.
针对目前河南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中存在着一些局限性,如培训时间短、形式单一,缺乏方便实用的教育平台等,设计了一种新型的职业农民微型培训平台,探讨了平台使用的关键技术,并对主要功能模块进行了描述。平台具有界面友好、时效性强、多平台通用等特点,学习资源有文字、音频、图片、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受众易于接受,且平台数据库可以和农业专家系统数据库相连,学习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19.
岭南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信息系统,是以园林植物的具体基本属性,和景观制造的实例为数据基础,构建的We b在线信息平台。通过对各类园林绿地进行调研,整理分析出岭南园林的植物资料信息,引进专业的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使人们可以通过数据库的管理,进行信息的查询、浏览、统计、管理等工作。随着我国当前数字化经济时代的迅猛发展,园林的设计以及园林的植物教学也逐步开始应用高效、便捷的数字化工具,从而为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包括管理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鲜食玉米作为一种绿色、健康、美味的食品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鲜食玉米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然而,由于生产技术标准的缺乏、种植管理粗放等因素,鲜食玉米面临着穗形不正、穗虫较多、大小不一等一系列影响其商品性的问题,严重影响经济效益,不利于鲜食玉米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总结了一套鲜食玉米绿色高效标准化生产技术,旨在为鲜食玉米生产者提供技术指导,以期促进我国鲜食玉米产业的健康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