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试验,研究了通优粳1号在不同基本苗、施N量和多效唑化控条件下的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叶面积、干物质积累、植株性状、穗粒结构和产量变化,探明其高产技术农艺措施.结果表明:密肥控三因素对产量影响程度依次为施N量>基本苗>多效唑施用量,增加基本苗和施N量有利于增加茎蘖和成穗密度,增加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但基本苗和施N量过高,能降低成穗率和经济系数,延长生育期.适宜基本苗和施N量可协调茎蘖密度与成穗率之间的关系,保持灌浆期有较高的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在基本苗55.2×104/hm2、施N量339.2 kg/hm2、多效唑用量97.9 g/hm2时产量潜力最大,为12 606.0 kg/hm2.产量>112 50 kg/hm2的最佳农艺措施为:基本苗52.6~60.1×104/hm2、施N量328.0~356.1 kg/hm2、多效唑用量87.6~104.6 g/hm2.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密肥控对通优粳1号产量的影响,优化高产栽培技术。[方法]研究采用D-饱和最优回归设计试验,研究了通优粳1号在不同基本苗、施N量和多效唑化控条件下的生育期、群体茎蘖动态、叶面积、干物质积累、植株性状、穗粒结构和产量变化,探明其高产技术农艺措施。[结果]密肥控三因素对产量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施N量、基本苗、多效唑施用量,增加基本苗和施N量有利于增加茎蘖和成穗密度,增加群体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量。但基本苗和施N量过高,能降低成穗率和经济系数,延长生育期。适宜基本苗和施N量可协调茎蘖密度与成穗率之间的关系,保持灌浆期有较高的叶面积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产量。在基本苗为55.2×10~4个/hm~2、施N量为339.2 kg/hm~2、多效唑用量为97.9 g/hm~2时产量潜力最大,为12 606.0 kg/hm~2。[结论]产量11 250 kg/hm~2的最佳农艺措施为基本苗52.6×10~4~60.1×10~4个/hm~2、施N量328.0~356.1 kg/hm~2、多效唑用量87.6~104.6 g/hm~2。  相似文献   

3.
采用密度、肥料2因素不同处理水平裂区设计试验,对黑宝石1号在不同密度和施肥水平条件下,其生育期、群个体茎蘖动态、植株性状、穗粒结构及其丰产性和抗逆性进行了研究,探明黑宝石1号在江苏沿江地区种植不同密度肥料对其群个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寻求高产技术农艺措施。结果表明,密度过低不利于形成足穗,密度过高又会影响每穗实粒数,肥料过少会制约群个体发育,肥料过多又会影响每穗粒数和粒重,且容易造成倒伏。合理的密肥组合可使群个体间协调发展,平衡穗、粒、重3者关系,获得较高的产量。在基本苗239.6×104/hm~2、施N量237.7 kg/hm~2时,具有最大产量潜力7384.3kg/hm~2。产量7 200 kg/hm~2的密肥合理区间为:基本苗200~270×104/hm~2、施N量220~260kg/hm~2,或者为:基本苗210~260×104/hm~2、施N量210~270 kg/hm~2。  相似文献   

4.
对通粳981在不同密度和肥料条件下形成的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进行回归、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穗数、粒数和粒重对产量均有极显著的增产效应,其增产效应穗数粒数粒重,其中穗数对产量起主要作用;但在基本苗较多或施N量较大的情况下,穗数和粒数的增产作用都很重要。农业生产中可针对不同生产栽培条件,从产量构成因子中明确主攻目标,合理制定栽培技术措施,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黑宝石1号高产栽培密肥技术进行研究。[方法]采用种植密度、肥料二因素不同处理水平裂区设计试验,对黑宝石1号在不同种植密度和施肥水平条件下,其生育期、群个体茎蘖动态、植株性状、穗粒结构及其丰产性和抗逆性进行了研究,探明黑宝石1号在江苏沿江地区种植不同密度、施肥水平对其群个体发育和产量的影响,并通过多元非线性回归分析,寻求高产技术农艺措施。[结果]种植密度过低不利于形成足穗,种植密度过高又会影响每穗实粒数,肥料过少会制约群个体发育,肥料过多又会影响每穗粒数和粒重,且容易造成倒伏。合理的密肥组合可使群个体间协调发展,平衡穗、粒、重三者关系,获得较高的产量。在基本苗239.6万/hm~2、施N量237.7 kg/hm~2时,具有最大产量潜力7 384.3 kg/hm~2。产量7 200 kg/hm~2的密肥合理区间为基本苗200万~270万/hm~2、施N量220~260 kg/hm~2或者基本苗210万~260万/hm~2、施N量210~270 kg/hm~2。[结论]该研究可为制订黑宝石1号高产栽培技术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为明确生物有机肥及水稻移栽密度对松粳16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以基施旺生物有机肥为生物有机肥,研究生物有机肥及水稻栽培密度对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提高了水稻单位面积穗数、穗粒数和结实率,而中密处理利于提高单位面积有效穗数、低密处理利于提高水稻穗粒数,在F3M3处理获得最高产量。  相似文献   

7.
绿单1号(原代号绿达235)是由牡丹江市绿达农科所育成的玉米单交种,该品种在黑龙江省友谊农场的生育日数为108~112d,需活动积温2350℃左右。幼苗生长健壮,植株收敛,活秆成熟,植株高度230cm左右,抗倒伏,抗病性强,子粒为中齿型,结实性好,子粒脱水快,品质较好。  相似文献   

8.
“常优1号”是目前我市推广种植的杂交晚粳稻优良新品种,生产中表现出明显的株型紧凑抗性强、产量稳定、品质优、熟相适宜、适应性好等优势。为了探索“常优1号”在直播条件下的生长规律及其产量稳定性,本试验在不同播种密度条件下,研究不同氮、磷、钾施肥量对植株根系、叶面积  相似文献   

9.
《农技服务》2017,(18):5-6
为探索优质水稻早熟晚粳"武运粳30号"不同栽插密度和合理施肥水平对其产量及群体形成的影响,特进行了相关试验。结果表明,"武运粳30号"在武进区采用机栽插,每667 m~2栽1.6万穴,每穴2~3苗。在按斯坦福公式确定总施氮量的基础上,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以6:4为宜,穗肥的施用据苗情而定:正常群体,倒4、倒3叶期两次等量施用;偏小群体提早至倒5叶期适量增施;偏大群体推迟至倒3叶期适当减施,每667 m~2产量可达745.8 kg。  相似文献   

10.
通优粳1号父母本生育期相差4~6d,播始历期相差3~5 d,父本植株比母本高6~8 cm,花时比母本早30~60 min。制种技术要点:适期播种,父母本播差期3~5 d;适时移栽,合理布局,父母本行比一般以2∶(6~8),加强品种隔离;科学肥水管理,强父足母;合理调控花期,促进花期相遇;人工授粉,提高异交结实率;重视去杂保纯和病虫防治,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11.
龙麦33号小麦为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育种所育成的优质高产春小麦品种,为探索其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2009年进行了此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春小麦龙麦33号高产栽培模式,为该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百棉1号产量构成因素的优化组合及其此长彼消相互影响的变化规律,探讨高产田产量构成因素的密、肥效应参数,利用百棉1号2006-2007年黄河流域棉区常规春棉品种区试A组及2008年黄河流域棉区中熟常规品种生产试验A组共37个点的观测资料,采用偏相关、多元线性回归、通径分析,产量构成因素互变模型,多元多项式曲线回归及模拟选优等方法,研究了该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对皮棉产量的影响以及产量构成因素间的相关性,并利用所建密、肥效应模型进行了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对于百棉1号,应在适当控制密度的前提下,力求促使产量构成因素的协调发展,方可实现理想的产量结构;从产量目标性状密、肥因子效应多项式回归模型模拟得出,在平均密度48 838株/hm2,施N 216.96kg/hm2、P2O5147.94kg/hm2、K2O 115.59kg/hm2条件下,皮棉期望产量可达1 615.58kg/hm2,其理想产量结构为单株铃数17.23个、单铃质量6.32g、衣分41.33%。  相似文献   

13.
龙麦29号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研究所培育成的小麦品种。该品种为中熟型面包用粉麦品种,生育日数85d左右。幼苗直立、长芒、赤粒、白壳、小穗码较密、旗叶上举、株高80~85cm。千粒重38~40g、容重800g/L左右,蛋白质含量15.8%左右,湿面筋含量33.3%左右,沉降值53.4mL,稳  相似文献   

14.
在大田试验条件下,研究不同栽插密度(行距)和施氮量对超级稻南粳44穗部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施氮相比,施用氮肥可以增加穗长、着粒密度和每穗一、二次枝梗数,但穗长、着粒密度和二次枝梗数又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下降趋势.相同施氮量条件下,不同栽插行距对穗长、着粒密度和每穗枝梗数的影响不同.施氮量的增加提高了单位面积穗数和每穗粒数,降低了结实率和千粒重.在本试验条件下,南粳44以氮肥用量300 kg/hm2、栽插行距为26.7 cm时产量最高,达11848.2 kg/hm2.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北麦6号小麦品种不同密度及施肥量级对产量的影响,为北麦6号在兴安岭沿麓春小麦产业化带推广种植提供依据,在九三科学研究所试验区进行该项试验。  相似文献   

16.
垦啤麦7号是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育成的啤酒大麦品种,2004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经过3年的推广种植,表现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特点,是麦芽生产上所需的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天粳2号高产田块产量构成四要素的分析,明确各产量构成因素对产量的贡献,提出了该品种高产栽培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8.
垦啤8号为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科研所育成的优质高产啤酒大麦品种,为探索其品种在黑龙江省西部雨养农业区适应性及栽培模式,2009年进行了该项研究试验。通过在本区域平丰年条件下不同肥密与产量关系的研究,初步形成优质啤酒大麦垦啤8号高产栽培模式,为该品种在本区域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通优粳1号的亲本特征特性,如通优粳1号父母本生育期相差4~6 d,播始历期相差3~5 d,父本植株较母本高6~8 cm,花时较母本早30~60 min;介绍了其高产制种技术,主要包括适期播种、适时移栽、肥水管理、合理调控父母本花期、人工授粉、去杂保纯、病虫害防治、适时收割等方面内容,以期为该品种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选取玉米品种德美亚1号为试验材料,采取4个不同肥量,3种种植密度,共设12个处理,研究密度与肥料对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过密造成个体营养面积缩小,个体间竞争激烈导致植株发育不良,百粒重下降,穗粒数减少,秃尖变长,最终导致产量下降。施肥750kg/hm2的情况下,密度9.75万株/hm2的处理7产量最高,在继续增加肥料不能被转换利用从而造成浪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