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根据中兽医学理论和中药特性,组成复方中药制剂“增乳健牛散”4个不同的方剂,制备水煎液对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4个不同的方剂水煎液都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方剂3为极敏,其他3个不同的方剂为高敏;方剂3抑菌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药制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的抑菌效果。[方法]根据中兽医学理论和中药特性,组成复方中药制剂"增乳健牛散"4种不同的方剂,制备水煎液对奶牛乳房炎的主要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4种不同的方剂水煎液都有抑菌效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无乳链球菌,方剂3为极敏,其他3种不同的方剂为高敏;方剂3抑菌作用最强。[结论]该研究为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相关中草药方剂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复方中草药对奶牛乳房炎病原菌抑菌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中兽医学理论和中药特性,组成3个不同的方剂,制备水煎液和水煎醇沉液对奶牛乳房炎中主要的病原菌进行抑菌试验。结果表明,3个不同的方剂水煎液和水煎醇沉液都有抑菌效果,水煎液抑菌效果高于水煎醇沉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方剂3为极敏,方剂1和方剂2为高敏;对大肠杆菌,方剂3为高敏,其它为中敏或低敏;对链球菌,均为高敏。方剂3抑菌作用最强。各种单味药水提后混合,抑菌效果减弱。单味药水提醇沉后混合,抑菌作用不稳定,方剂1醇沉后混合,作用降低,方剂2和方剂3醇沉后混合与醇沉液相比,抑菌效果有所升高。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7种美容中药(竹茹、芦根、白芍、白术、茯苓、白芷、薏苡仁)水煎液对腐败菌的抑菌效果,为研制天然化妆品防腐剂提供依据,采用牛津杯法测定抑菌圈直径,采用液体稀释法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显示,芦根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大,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6.33±0.58)、(15.00±1.00) mm,MIC分别为31.25、62.5 mg/mL;白术水煎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作用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6.00±1.00) mm,MIC为31.25 mg/mL;竹茹水煎液对黑曲霉的抑制作用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3.00±1.00) mm,MIC为62.5 mg/mL.7种中药水煎液对热、紫外线和pH值均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其抑菌活性仅在pH值9处理后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芦根、竹茹、白术、茯苓水煎液对4种菌均有较好的抑菌效果,白芍和白芷次之,薏苡仁水煎液抑菌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5.
探讨了八角枫花、叶不同提取物的抑菌活性。用八角枫花和叶的水煎液与70%乙醇回流提取物,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绿脓杆菌为试验菌,采用牛津杯法和琼脂稀释法分别测定抑菌活性和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结果表明,八角枫的叶和花对4种菌的生长都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呈浓度依赖性。叶和花的水煎液对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活性明显。效果最佳的分别是:八角枫花的水煎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为6.25 mg/mL,花的乙醇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为50.00 mg/mL,叶的水煎液对沙门氏菌的MIC为3.13 mg/mL,叶的乙醇提液对沙门氏菌的MIC为12.50 mg/mL。结果表明八角枫花、叶提取物有良好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6.
石河子地区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中药抑菌试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为使用中草药防治奶牛乳房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集52头奶牛的260份乳样,用乳腺炎诊断液(SMT)诊断奶牛乳房炎,并从奶样中分离鉴定出乳房炎病原菌;在此基础上,选取4株肠杆菌2、株链球菌和3株葡萄球菌进行中药及其复方的抑菌试验,根据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BC)评价中药的体外抗菌活性。[结果]从260份乳样中共分离出176株细菌,其中葡萄球菌71株,占总数的40.34%,肠杆菌62株,占总数的35.23%,链球菌25株,占总数的14.21%,这3个细菌是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75.57%的乳房炎由2种以上细菌混合感染所致。[结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对单味中药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中药复方的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选用6味中草药及配伍方剂提取物为试验对象,采用以酚红为指示剂的改良马丁液体培养基(加微量酚红),利用试管二倍稀释法测定各味中药及配伍方剂对3株大肠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试验结果表明,在单味中药比较时黄连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良好,方剂中大青叶、板蓝根、鱼腥草、金银花以及黄连的组方对大肠杆菌抑菌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在大群羊中选择体格均匀、发育整齐、大约15 d后临产的经产小尾寒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6~17只。一组为对照组,另两组分别以一定量加入不同中药方剂,为方剂Ⅰ组和方剂Ⅱ。分别定期对泌乳量、日增重、乳品质、机体免疫水平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使用中药方剂的试验组在泌乳量、日增质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提高(P0.05);乳品质测定中,使用中药方剂对乳脂率、蛋白质含量和Ca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只有方剂Ⅱ使乳中P的含量明显降低(P0.05);中药方剂对机体免疫水平有一定提高。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连翘和板蓝根的致突变作用,以蚕豆和小鼠为材料,用不同剂量的连翘和板蓝根水煎液为诱变剂,测定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剂量的中药水煎液能诱发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的增加(P<0.05或P<0.01),且随处理剂量的增大而增加。在相同剂量下,板蓝根的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比连翘高。中药水煎液诱导蚕豆根尖细胞产生游离染色体、染色体断片、染色体粘连、染色体桥等多种类型的染色体畸变。高剂量的中药水煎液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其中板蓝根的致突变效应比连翘强。  相似文献   

10.
丹参注液射对引起奶牛隐性型乳房炎的常见致病菌有一定的抗菌效力。其1:64倍稀释的药液对无乳链球菌具有抑菌作用;对乳房链球菌和停乳链球菌的抑菌浓度为l:32倍稀释;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该药液的敏感性不高,其抑菌浓度为l:4倍稀释。  相似文献   

11.
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分离鉴定及对24种中药的敏感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四川省绵阳市近郊患病仔猪病料中分离到4株革兰氏阴性(G-)短杆菌,经生化鉴定和动物试验确定4株均为致病性大肠杆菌.采用纸片扩散法分别测定了石榴皮、黄柏、连翘等24种单味中药以及12个复方中药对4株大肠杆菌的体外抑制效果,并检测了抑菌效果较强中药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表明,中药的抑菌效果与最低抑菌浓度值随着中药成分与菌株的不同而呈现差异,黄连、金银花、诃子等11种单味中药对分离菌株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中金银花抑菌效果最好,最低抑菌浓度为62.5 mg/ml;在12个复方中,7个具有较好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水煎煮法和乙醇回流提取法对苦参及其炮制品进行提取,采用牛津杯法测定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体外最小抑菌浓度(MIC),研究不同提取方法、炮制方法对苦参的抗菌效果。结果表明,醇提液中生品提取液和醋炙品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较好,而对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最好的是生品提取液,MIC值均为0.012 5 g/mL;水提液中炒焦品提取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抑菌效果较好,MIC值分别为0.1和0.2 g/mL。其中醇提液抑菌效果较水提液抑菌效果好;醇提液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好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效果好于大肠杆菌。因此,苦参生品及不同炮制品的醇提液和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均有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13.
干酪乳杆菌LDJ是一株能抑制变形杆菌生长的优良菌株。为了探究干酪乳杆菌LDJ无细胞上清液的抑菌效果,采用牛津杯法测定了不同培养时间的无细胞上清液对变形杆菌的抑菌能力,发酵时间在0~4 h时无细胞上清液无抑菌能力,发酵至8 h时抑菌能力逐步上升,发酵时间在24~48 h时无细胞上清液抑菌能力趋于平稳;其中,发酵时间在36 h时,抑菌圈直径最大,为20.48 mm。干酪乳杆菌LDJ无细胞上清液中抑菌物质的理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抑菌物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李斯特菌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无细胞上清液经40~100℃处理30 min,仍有良好的抑菌活性;pH值在3~6范围内抑菌物质有良好的抑菌效果,在中性及碱性条件下则没有抑菌作用;不同酶处理对无细胞上清液的抑菌效果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因此,推测其抑菌有效成分可能为肽类及有机酸。  相似文献   

14.
王俊丽  张要齐  孙雪峰  张新蕾  陈静  张妍  张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6):12947-12948,12951
[目的]比较2种体外抑菌试验结果,筛选猪大肠杆菌的抑菌中药,为临床用药及开发中兽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水煎法制备18种中药水提物,分别通过试管二倍稀释法和管碟法进行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试管二倍稀释法中18种中药均表现出一定的抑菌效果,但管碟法测定部分中药表现出耐药性。2种测定方法中黄连、大黄抑菌效果最强,对猪大肠杆菌的MIC均为7.82 mg/ml,MBC值也相对较高,抑菌圈直径分别为25.28和22.84 mm,而穿心莲、白头翁、防风等抑菌效果相对较差。[结论]不同中药对猪大肠杆菌的抑菌活性不同,采用不同的测定方法所得试验结果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13种具有清热解毒功效的中药对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体外抑菌效果,采用煎煮法制备药液,对部分临床分离的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菌株进行单味及部分复方药的体外抑菌试验,测量各药液对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简称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简称MBC)。结果表明,单味中药水煎液具有显著体外抑菌活性的为五倍子,其抑菌圈直径为15 mm,MIC为7. 80 mg/m L,MBC为15. 60 mg/m L;五倍子与野拔子复方药液的抑菌效果优于五倍子单味药,其抑菌圈直径为18 mm,MIC为3. 90 mg/m L,MBC为7. 80 mg/m L。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发以五倍子与野拔子为主要成分的抑制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复方中药制剂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四味中草药体外抗菌作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卫文强  吴润  刘磊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6):2530-2531
[目的]通过黄连、黄柏、地榆、五味子4味中草药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炭疽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蜡样芽胞杆菌6株细菌的抗菌试验,比较不同药物活性大小。[方法]采用水煎法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然后采用改进K-B纸片琼脂扩散法测定抑菌圈直径,并用试管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结果]4味中草药均明显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炭疽杆菌、志贺氏菌次之;对其余3种细菌仅部分药物有一定的抑菌活性。[结论]4味中草药具有抗菌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药复方“鸡痢灵”对鸡大肠杆菌病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以“鸡痢灵”水煎液对致热家兔腹腔注射后,试验组的体温升高低于对照组;对蛋清所致大白鼠足肿胀的抑制,中药组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但不如地塞米松组;对扭体法和热板法所致的小白鼠疼痛有明显的镇痛作用,表明该方剂有较好的解热、抗炎和镇痛作用。  相似文献   

18.
西藏灵菇发酵乳抑菌活性的动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了解西藏灵菇发酵乳的抑菌活性,对西藏灵菇发酵乳发酵过程中的抑菌活性进行了跟踪检测,并对其有效剂量和耐热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含菌体发酵乳的抑菌作用大于无菌体发酵乳,其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3.1~18.0 mm和12.5~16.0 mm;发酵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效果最强,大肠杆菌次之,对沙门氏菌的抑菌效果最差;发酵21 h时所得发酵乳对几种指示菌的抑菌活性均达较高水平;西藏灵菇发酵乳的抑菌活性随其浓度的减小而降低;加热处理会降低无菌体发酵乳的抑菌效果,但对不同菌抑菌活性的降低幅度不同,发酵前期所得无菌体发酵乳抑制大肠杆菌的活性物质的耐热性较好,发酵15 h后所得无菌体发酵乳经加热处理后,对3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相近。由此可见,西藏灵菇发酵乳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的生长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更适宜于肠道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苏杭  孙利芹  赵小惠  王明雨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387-18390
[目的]探索应用高速逆流色谱技术从卢氏藻中分离抑菌活性化合物。[方法]采用正己烷-乙酸甲酯-乙腈-水(体积比为4∶4∶3∶4)的液-液-液3相溶剂体系为高速逆流色谱的最优分离体系,以上相和中相为固定相,依次以下相和中相对样品进行洗脱,并收集分离液经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纯度。[结果]洗脱共得到RS1、RS2、RS3 3个组分物质,经HPLC纯度检测,RS1为极性较强的单一化合物;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RS1对革兰氏阳性菌、革兰氏阴性菌及真菌都有很好的抑菌效果,RS2对细菌有抑菌效果,对真菌无抑菌作用,RS3没有抑菌活性。[结论]液-液-液3相高速逆流色谱法能够一步从卢氏藻混合物中分离获得具有良好抑菌活性的单体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求对奶牛隐性乳房炎有良好疗效的中草药,选取具有抗菌消炎作用的13种中草药,运用水煎法提取其有效成分;从兰州周边6个奶牛场采集奶样,从中分离得到4种引起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利用提取的中草药有效成分对这4种致病菌做体外抑菌试验,运用试管稀释法测定中药单味药和复方的最小抑菌浓度.结果表明:黄连、大黄、蒲公英、鱼腥草4味中药对引起奶牛隐性乳房炎的4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良好;板兰根、金银花、连翘、黄柏、大青叶、紫花地丁具一定抑菌效果,而王不留行、黄芪、天花粉抑菌效果较差.同时还发现,复方中同时含有黄连、大黄、蒲公英、鱼腥草4种药物的复方抑菌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